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宜昌特产哪种好 宜昌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宜昌特产哪种好 宜昌特产更新时间:2022-08-27 21:31:26

一.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洪山茶

洪山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洪山茶是湖北宜昌市宜都的。

宜都茶品质自古闻名。洪山茶产于宜都县松木坪公社茶园寺对面的洪家大岭,四百年前曾列为“贡茶”。洪山茶独特的品质风格,与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有关。洪家大岭海拔五百八十米,年降雨量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6℃,云雾多,湿度大,昼夜温差悬殊,地势向阳,日照较短,常绿植物适宜在这里生长,历来是黑山丛林。素有“清明茶叶香,谷雨满山红”的写照。

洪山茶

宜都市农牧生物技术研究所

13836054

茶叶

二.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都宜红茶是湖北省宜昌市宜都市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宜都宜红茶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宜昌红茶简称宜红,又称宜昌工夫茶,是我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历史上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据历史文献记载:宜红茶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光绪年间,就大量出口,1876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烟台条约》把宜昌辟为通商口岸之后,就有大量宜红茶出口。解放后,由于国门封闭,宜红茶出口一度中断,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宜红茶才逐渐恢复出口。

宜红茶的特殊历史地位,也成就了它特色的品牌地位。宜都宜红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宜红茶,条索紧细,色泽乌润,香味鲜爽,滋味鲜甜,叶底红匀,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宜红风格,由于品质稳定,深受欧洲、美洲及中东地区消费者的喜爱。

2013年,宜都市宜红茶协会申报的“宜都宜红茶”通过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审查和组织专家评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域范围

宜都宜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宜都市全境包括(红花套镇、高坝洲镇、姚家店镇、五眼泉镇、聂家河镇、潘家湾土家族乡、王家畈乡、松木坪镇、枝城镇、陆城街道办事处)产地地理坐标位于北纬30°05′55″—30°36′00″,东经111°05′47″—111°36′02″之间。规模10万亩,产量1.3万吨。

三. 湖北省 宜昌市 宜都 飞达陶瓷

飞达陶瓷有限公司位于县城西郊。公司有职工200余人,有两条流水生产线,固定资产300万元。公司主要生产高、中档系列卫生洁具,年生产量50万件,产值600万元。联系人:李 斌邮编:443300联系电话:0717-4839468( 宜都)

四. 湖北省 宜昌市 点军区 草编

    草编工艺制品,不仅美观大方,能给居室增添雅制的色彩,而且实用具有冬暖夏凉,透气好等特点。宜昌草编工艺品颇有名气。其中的玉米皮草编工艺制品有汽车座垫、地毯、提篮、杂品等四大类六百多个花色品种。( 宜昌)

五. 湖北省 宜昌市 夷陵区 宜昌白山羊

宜昌白山羊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宜昌白山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宜昌白山羊,是湖北省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的唯一山羊品种。宜昌白山羊享誉千年,驰名中外,畅销东南亚,入选《中国羊品种志》,堪称中国山羊中的“贵族”。

宜昌是中国白山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宜昌白山羊全身都是宝。白山羊肉味美,蛋白质含量丰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低,是人类重要的肉食品之一;山羊奶的脂肪含量比牛奶低,容易消化吸收。因此,山羊肉、奶是人类尤其是中老年人、儿童和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理想食品,古人将其列为珍贵补品。山羊皮是高档皮制品的重要原料。

繁殖和饲养管理 山羊的性成熟比绵羊早﹐初配年龄因品种和地区而异﹐一般早熟品种为8~12个月龄﹐晚熟品种18月龄左右﹐初配的小母羊体重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70%以上。母山羊有鸣叫﹑摆尾等明显的发情征状。发情持续1~2天﹐发情周期18~20天。大多数品种在秋﹑冬发情配种。但有些品种﹐特别是分布在低纬度地区的能常年发情﹐两年三产或一年两产。妊娠期146~150天。产羔率一般在150%以上﹐初产母羊多单羔﹐第2胎后则常产双羔或三羔。

山羊以放牧饲养为主。在牧区和山区终年放牧﹐仅在大雪封地和母羊产羔前后补饲﹔在农区则多为农户分散饲养﹐利用河畔﹑路旁和其它隙地进行季节性放牧或系牧。在没有放牧条件的地方有的终年舍饲。青草季节每羊每日饲给3~5千克刈草﹔枯草季节每日饲给1~1.5千克干草。种公羊﹑妊娠后期和哺乳的母羊酌量补饲精料。耐热﹐但畏贼风和冷雨﹐故须注意防寒避雨。剪毛后两周进行药浴。不作种用的公羔生后半个月左右去势。

宜昌白山羊

地域范围

宜昌白山羊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原宜昌县)、长阳、五峰、宜都、秭归、兴山等县市区。具体包括:北起夷陵区西塞国森林公园、兴山县古夫镇,与神农架林区、襄阳市交壤;东至夷陵区鸦雀岭镇及远安县;向南延伸至清江流域下游区域的长阳、五峰、宜都等县市;西与秭归、巴东等县交界。总生产面积212万公顷,年存栏山羊58万多只。其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0°15′—112°04′,北纬29°56′—31°34′之间。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体质细致紧凑,被毛白色,毛短贴身,绒毛少,种公羊被毛较长。头大小适中,颌下有髯,耳中等大小,耳背平直,竖耳。母羊颈较细长、清秀;公羊颈较短粗雄壮。公、母羊均有角,并向两后侧倒偏;角质较坚实,角基稍扁粗,角色粉红。背腰较平直,十字部略高于髻甲。腹大而圆,肷部明显。尾短而翻卷上翘。四肢强健有力,蹄质坚实,善于攀登陡坡。母羊有效奶头两个,还有两个副奶头。公羊-大小匀称。 2、内存品质指标羊肉品质优,营养价值较高。总蛋白≥18%,实际检验值达20.1%;总脂肪≤16%,实际检验值为5.8%;胆固醇≤812mg/Kg,实际检验值为563.3mg/Kg;富含17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达17.4%。 3、质量安全要求:严格执行NY5147-2002《无公害食品羊肉》、NY5149-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151-2002《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管理准则》标准的规定。

六. 湖北省 宜昌市 远安县 油脆

宜昌风味小吃之一,用糯米蒸成糍巴,包入白糖和芝麻馅,做成棱子形,炸成金黄色即成。食之外脆内软、香甜可口。( 宜昌)

七. 湖北省 宜昌市 兴山县 兴山白茶

兴山白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兴山白茶兴山白茶与其它茶叶品种相比,白茶叶底发白、香味浓郁、汤色黄绿清澈、滋味清淡略带甜味,氨基酸含量更是普通绿茶的两倍以上,具有良好保健作用。

“兴山白茶”产于美人之乡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以其独具特色的小气候给予了她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魅力无穷的昭君文化赋予她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兴山白茶属感温性茶树变异良种,主要分布于水月寺镇、峡口镇、高桥乡三个乡镇,海拔600-800m区域,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适宜白茶良好生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1400公顷,产量500吨,“十三五”期间,规划每年新建高标准白茶基地400公顷,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大县。兴山白茶产品既传承了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又创新采用了轻炒轻揉、恒温烘焙新工艺。其产品色泽翠绿间黄,香气持久清新,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透亮,叶底玉白脉绿。产品荣获“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国饮杯”特等奖、“中茶杯”优质奖、2015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地域范围

兴山白茶主产于兴山县的水月寺、峡口、高桥三个乡镇,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0°25′-111°09′,北纬31°08′-31°25′。涵盖范围东至水月寺镇的马粮坪,南至水月寺镇的野竹池,西至高桥乡的贺家坪,北至水月寺镇的洪水河。生产面积1400公顷,年产量42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感官审评标准:执行GB/T23776-2009《茶叶感官审评方法》。条索匀齐、完整,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完整、显玉色。2、品质指标: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游离氨基酸≧3.5%。3、安全要求:农药残留物含量标准不得超过国家对食品的规定标准。产品质量按GB/T8312.8-2007《农药施用准则》、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的规定执行。

八.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董市甜瓜

董市甜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董市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推进甜瓜产业发展,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该镇先后涌现出了绿健林果、董市镇兴民瓜果、广成瓜果等10余个专业合作社,涉及12个村,吸引千余农户加入。

目前,董市镇无公害甜瓜种植面积达1.2万亩,其中建立甜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3000亩。合作社和种植村积极发挥主动性,合力在产区的中心位置桂花村和曹店村已建成两个大型甜瓜销售交易平台,日均销售达300吨。

与此同时,各甜瓜生产合作社、经纪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共同打造瓜农的“甜蜜事业”,广邀四海客商,前来订货和联销的客商络绎不绝,宜昌、荆州、荆门、武汉、长沙等近20个客商纷纷上门,已订货5000吨。后期,还将借“村淘”东风,运用网络平台销售甜瓜到全国各地。预计全年可出产甜瓜36000吨,创产值7200万元,千余农民实现致富增收。

地域范围

董市甜瓜地域保护范围以枝江市董市镇桂花村为辐射点,涵盖董市镇16个村、安福市镇3个村及仙女镇3个村,共计3个镇22个行政村。东至董市镇石港桥村,南至高石岗村,西到安福寺镇柏杨冲村,北至仙女镇张家湾村,地理坐标为东径111°32'-111°42',北纬30°23'-30°32'。董市甜瓜核心区9000亩,保护地域甜瓜种植面积2.6万亩,年产量91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董市甜瓜主栽品种为薄皮型厚皮甜瓜“翠玉“系列,果形梨形或者阔梨形,单瓜均重1000g以上。果皮灰绿色,可见暗绿条纹或者深青条纹,果皮光滑。果肉可食比例高,淡黄绿色,脆甜爽口,清香宜人。2、内在品质指标:董市甜瓜可溶性糖≥8﹪,总酸≤0.18﹪,可溶性固形物≥11.5﹪,维生素C≥150㎎/㎏。质量安全规定:董市甜瓜生产产地环境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的要求,生产过程中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8321.7)和《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NY/T496-2010)的规定,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产品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九. 湖北省 宜昌市 枝江 桂花白瓜

“桂花白瓜”盛产于枝江市318国道沿线,品种优质,色泽纯正、甜味悠长。2001年,我市“桂花白瓜”不仅喜获丰收,而且供不应求,为各地客商所青睐。( 枝江)

九十年代初,董市镇桂花村四组邬祥鹏开始在岗地难灌区移裁种植早市白瓜,效益十分可观,在当地产生很大影响,当地农民纷纷效仿,很快白瓜种植就形成气候,辐射全镇,1997年白瓜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我镇也被宜昌市列为丘陵岗地“早旱晚水”种植模式示范基地。

为了满足瓜农的需求。不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我镇适时成立了“桂花白瓜”协会,由白瓜大王邬祥鹏担任协会会长,网络农户1500多户。协会主要是为瓜农提供产前咨询、产中指导和产后销售等全方位服务。在产前咨询上,采取瓜农上门求教和协会成员走访宣传的办法,传授白瓜种植技术,宣传“桂花白瓜”品质。在产中指导上,每个协会成员包1—2个村,定期进行“上门义诊”,进行白瓜种植试验示范,同时,依托镇农业服务中心创办的《董市科技》,有效破解了瓜农生产技术上的难题,桂花白瓜亩平可产4000斤左右。在产后销售上,协会配合镇政府大力培育白瓜销售经纪人,负责白瓜产品的营销策划,网点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服务,以确保“桂花白瓜”优质优价,销售均价可达0.8元,亩平收入3200元左右,比种早稻增收2000多元,从而提高了瓜农的积极性。

随着桂花白瓜的迅猛发展,协会不断优化品质,大力提升桂花白瓜档次,“桂花白瓜”于1999年6月向国家工商局申请商标注册,产品质量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于1999年参加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展,湖北省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对该产品颁发“湖北省质量执行标准证书。”

目前,协会已网络农户5000多户,网络农村经纪人200多人,种植面积达到12000亩。

十. 湖北省 宜昌市 长阳 清江茶

清江茶是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县的。长阳清江茶有着持嫩性强、氨基酸丰富、清香四溢、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冲泡等优良的内质。

长阳境内云雾缭绕,雨量充足,气候温和。尤其是清江隔河岩大坝建成后,形成了众多的湖泊,由蓄水量达30亿立方米的巨大水体所带来的调温效应,使库区周围气候变暧,云雾天气增多,独特的气候和适宜土壤环境,形成了清江茶持嫩性强、氨基酸丰富、清香四溢、滋味鲜爽回甘、经久耐冲泡等优良的内质。

“佷山茗峰”、“佷山贡珍”获全国“中茶杯”一等奖;“静安移尖”、“雾冲剑毫”、“雾冲茗峰”获“中茶杯”优质奖;“柳林剑”、“天柱玉叶”、“佷山箭毫”、“巴山移尖”分别获湖北省“鄂茶杯”金奖、银奖;“三峡白毫”获全市“三峡杯”金奖;“百岛茗峰”获98北京中国国际名茶证书。一大批名优茶以其优良的内质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正在走向全省全国,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