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国特产建平馆 建平当地特色产品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国特产建平馆 建平当地特色产品更新时间:2022-08-27 20:02:10

一. 辽宁省 朝阳 建平县 牛犊汤

将荞面和好,擀成薄片,切成方块,煮熟后捞出来,再拿些芝麻面儿,加进点儿盐和糖,用开水调稀,放进煮熟的片汤里搅匀。口味特点是,香味浓郁,清淡可口。

二. 辽宁省 朝阳市 建平县 建平绒绣

建平绒绣又名“皇宫绣”,它能充分体现图案的立体效果,亦能再现画面的特殊韵味,绣品题材广泛,表现力强。整个画面不反光,视觉柔和,并具有形、色、工、光、平的艺术效果,是工艺美术的特色奇葩,是传统工艺美术品保护品种。

建平绒绣艺术源自何时,没有准确的依据进行考证。但根据资料记载,十四世纪的德国农民服装、壁挂和祭坛用品上有类似绒绣的针法图案。十六世纪后,欧洲纺织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英国历代皇家贵夫人包括玛丽一世、伊丽莎白女王都会绒绣,从而形成了专业的绒绣生产。随后,外国商人在山东一带开设了一些企业,组织当地妇女生产绒绣产品,当时清皇帝极其重视这一工艺品种,并多次组织、挑选绒绣特技人员为宫廷绣制地毯、屏风、壁挂等,并封绒绣为“皇宫绣”。建平县杨希彬祖籍在山东,其祖上曾作过大量的绒绣制品,并以绒绣特技师的身份进选为同治帝加工制作“皇宫毯”,后移居到建平,把制作绒绣工艺带到这里,从而创建了建平杨氏绒绣。

建平杨氏绒绣与中国其它优秀的传统刺绣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种,它是用羊绒线在特制的亚麻网眼布上绣制的一种手工艺制品,它所用的绒线纤维长、拉力好,其特点是通过自行染色、劈线、拼色等工序,可以展现色调极其丰富的画面,塑造了色彩变化微妙的形象,善于表现油画、国画、彩色摄影等艺术效果,色彩丰富、层次清晰、形象生动、栩栩如生。由于它使用的毛线数量难以记数,所以用来绣制色彩丰富的油画和彩色摄影,包括人物画和风景画等绣制品。

建平杨氏绒绣以针法繁多、技术精湛而独树一帜。在品种上由原来只能生产简单的民间饰物,发展到今天能绣制各种人物、动物、风景等大型艺术品,形象逼真、色彩浓郁、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线条绚丽、浑然一体。形成了粗犷豪放的“东北派”艺术风格。其特点是:借鉴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以多变的针法和拼接工艺、劈线、拼色工艺丰富了“东北派”绒绣艺术内容,经过艺术再创造,巧妙地将形、色、神、光相结合,针法有斜针、十字针套针、小针、乱针、飘针、挑针、插针、抽布等几十种针法融合在一起的艺术表现方式,使作品的艺术效果极具有丰富的艺术语言。经过特殊处理的绒绣艺术品,防霉、防蛀,不仅延长了作品的寿命,而且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技法、色彩上,从原来的简单色彩,改进为拼色绣,接色绣等技法,画面不反光,风格独特,粗犷不失细腻,豪放不失大气,给人以很强的感染力和无尽的艺术享受。

三. 湖南省 张家界市 桑植县 中国鸽子花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鸽子花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鸽子花书名珙桐,又名空桐。是我国特有的单科种的古老,孑遗的珍贵树种,属珙桐科珙桐属,为落叶乔木,胸径一般为50厘米,高十五米至三十米。其木材为浅黄色,结构均匀,轻软,是制作仪器、乐器,家具的好材料。“物以稀为贵”。珙桐这一珍贵树种,在世界稀有,引起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他们不畏艰险,远涉重洋,来我国实地考察,引进苗木,进行栽培并获得成功。一九七五年,国家规定珙桐为国家一类保护树种。(张家界)

四. 辽宁省 朝阳 建平县 建平小米

建平小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建平县志记载,其“金镶玉”、“八里香”小米等杂粮,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中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建平小米”等杂粮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总理来辽宁考察时,曾到建平县马场镇实地考察了杂粮种植农户。

建平县及周边地区处燕山山系努鲁尔虎山脉中段南侧,地势较平坦,土层深厚,依托这里的独特气候、土壤和水质等自然条件,该县自古盛产以小米等杂粮,享有“杂粮之乡”美誉。建平县小米也因此受到全国很多商家的青睐,俗称“建平小米”。

建平县小米营养高,含蛋白质11.42%、粗脂肪4.28%、碳水化合物72.85%、维生素A0.19MG/100G、维生素B10.63MG/100G、硒71PPB。

根据建平县志记载,其“金镶玉”、“八里香”小米等杂粮,在清乾隆年间曾供奉京师。1953年召开的中国首届群英大会,曾指明调运300吨“建平小米”等杂粮进京犒劳英模,广受赞誉。1997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1总理来辽宁考察时,曾到建平县马场镇实地考察了杂粮种植农户。

改革开放以来,聪明睿智的建平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下,利用本地所产的小米等优质杂粮开拓市场,开始了杂粮营销业务,并逐步形成了产业规模。截至目前,全县从事杂粮加工、购销的业户已达210余家,从业人员达万人以上,年购销小米总量达上百万吨,产值达上百亿元,形成了我县支柱产业。以“建平县杂粮工业园区”为依托,以源丰杂粮有限公司、红旭米业有限公司、香舟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现已开发生产6个系列,30多个杂粮品种;4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省级名牌产品;并通过了EU2092/9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远销国内各主要大中城市。部分出口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平县已被辽宁省确定为“优质杂粮繁育基地”,其中1万亩杂粮基地通过了有机杂粮认证;以建平县源丰有机杂粮有限公司为代表通过了国家农业标准示范区验收合格。

建平小米产地范围为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现辖行政区域。

五. 辽宁省 沈阳市 沈河区 那家馆白肉血肠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著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政府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六. 河北省 唐山市 遵化 赵家馆馄饨

赵家馆馄饨,自1936年开馆至1956年公私合营,20年间,誉满全城。赵家馄饨馆共有老少爷5个,由于是自家经营,不计工钱利润,只为全家糊口。因此,做的馄饨质好量足,物美价廉。

赵家馄饨的用面,全是精制的白面。用煮熟的瘦肉做馅,放点用药料煮肉的白汤,加上葱、蒜、姜、味之素,到冬春两季再放点鲜嫩的韭菜。这样配制的馅,肉烂、菜鲜、味美。馅配好后,将揉匀的面擀薄,然后切成三角形或菱形的小片。把馅捏在里边,猫耳朵形的馄饨即成。馄饨汤的配料也很讲究,汤里有紫菜、虾仁、白汤、喝起来,味道鲜美。凡是到赵家馄饨馆用过餐的人,无不夸好。因此,小小馄饨馆每天顾客盈门,络绎不绝。

七. 湖南省 娄底市 娄星区 淡水珍珠、中国黑杨

汉寿是淡水珍珠人工养殖的发源地,全县吊养面积6700公顷,年产珍珠60吨。淡水珍珠三年 成熟,珠粒浑圆,晶莹剔透,光彩照人,不仅是首饰精品,而且还是名贵药材,具有美容、 保健、治病等多种功效。全县现有珍珠加工企业10多家,年加工珍珠首饰30多吨,产品销往 东南亚和欧美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汉寿县林科所和中国林科院合作选育的速生黑杨新品种。20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中国黑 杨具有繁殖简单、速生优质、适合加工等特点。目前全县已建成中国黑杨基地18万公顷, 形成了围堤湖、洋淘湖、目坪湖等667公顷连片的杨树生产基地。活立木蓄积量达150万立方 米。杨树加工初具规模,年加工原木10万立方米,主要生产装饰板、包装板、日用品等,产 品畅销国内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地区。( 娄底)

八. 天津市 河西区 中国对虾

身体细长,略呈梭状;头胸甲前端的额角很长,上缘有7-9个锯齿,下缘有3-5个锯齿;第二触角发达,触鞭约为体长的2倍多;胸部8对附肢都比较小;3对腭足的外肢却很发达;雌虾微显褐蓝色,雄虾微呈黄色。

九. 吉林省 吉林市 舒兰市 福源馆小吃

福源馆创建初业,是一个以卖茶水为主,兼营油茶、江末条的小茶食店,经营品种单一,门面很小,连作坊、仓库才二百多平方米。因得老船厂水旱码头之地利,以香茶招客,,有美食邀宾,生意渐隆,始立字号埠源馆”。后于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有一个号称“俊六大大”姓吴的商人由外埠来店,投资扩建,聘请名师,制做各种糕点,自行销售。兼营水果、香肠、火腿、板鸭、叉烧肉等二十多个品种。随着经营发展,盈利渐增,为使财源水续,遂取“福三源”为宝号奠基,改“埠源馆”为“福源馆”。伪满后期,该店业况日下,处于停产停业状态。直到1948年吉林市解放,随着新中国的建设,福源馆生产经营逐渐恢复。如今,福源馆已由过去的小作坊,小门市发展成为一个拥有中、西糕点加工,速冻食品加工、熟食加工、饮品加工和批发零售兼营的食品企业。1994年被中华由贸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企业。经营品种:各式传统中点、新或西点、生日蛋糕、速冻食品、熟食、饮品、冰点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