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家乡特产面皮子 我爱家乡特产擀面皮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家乡特产面皮子 我爱家乡特产擀面皮更新时间:2022-08-21 03:12:55

一.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猫耳子

和面、褂面、切条作法与搓鱼子基本一样。不同的是,将四楞面条切成四方小块,用右手拇指肚(指头肚子)把面块糠成一个耳朵佯的窝窝。味道不同于搓鱼子
( 张掖)

二. 宁夏 银川 金凤区 米黄子

米黄子是宁夏的一道小吃。先将黄米粉用水和成糊状发酵。在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芽糖),灌入发好的黄米面糊,煎熟后出锅。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软脆香甜。漩粉凉菜:将漩粉皮切成条状,加少量的青菜,佐以芥末汁、蒜泥、芝麻酱、陈醋等拌匀,为春末夏初的应时佳品。

始于清末,还有个名字叫“梅花糕”

米黄子是发端于宁夏中卫的一种特色小吃,因“外黄内糯,香甜可口”,曾经征服了宁夏人的舌尖,然而即便在现在的中卫,也鲜有年轻人知道米黄子了,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虽然知晓,但也很难见到、吃到这种美味了。

制作讲究,美味正渐渐走向式微

米黄子的得名应该和制作它的原料有关。虽然只是一种风味小吃,但米黄子的制作却不简单,仅材料就有10多种。马金柱介绍,米黄子所需原料主要有黄米粉、碱、香油、麦牙糖、糯米、花生、葡萄干、枸杞、红枣、芝麻等。

制作时,首先将黄米粉用水和碱和成糊状发酵,然后用勺灌入带盖的凹形锅里,加清油和糖果子(麦糖)、芝麻等,文火煎熬;再灌入发好的糯米面糊,紧接着放入枸杞、红枣、葡萄干……再在其上面浇上一层糯米面糊,然后将凹形锅翻过来再加热几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出锅的米黄子一面呈茶色,一面呈乳白色,现煎现卖,形似蛋糕,吃起来香嫩可口、软脆味甜。整个制作过程虽然只需要7分钟,但为这7分钟所做的准备工作却很多,而且一锅只能出7枚米黄子,还得现做现卖,否则不能保持它纯正的滋味。

“米黄子制作考究,发酵后的原料极易变质,不适宜规模生产,而作坊式生产又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马金柱说。也因此,马氏米黄子在这种情势下的经营称得上惨淡。马金柱夫妇如今在中卫商城守着一个制售米黄子的摊点,以微薄收益勉强支撑,“好的时候能卖几百元,淡季最差的时候仅仅能卖数十元。”刨去成本,所剩区区。

作为一种传统小吃,米黄子虽是美味,如今已是难得一见。虽然美味已“不可避免地”走向式微,但它的甜美滋味却顽固地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信息来源:银川晚报

三. 新疆 喀什 疏附县 烤包子·薄皮包子

烤包子(维语称之为"沙木萨")及薄皮包子(维语"皮特尔曼吐")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中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入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做成的馅,馕坑中烤熟。薄皮包子即蒸包子,馅的原料和烤包子差不多,包子皮擀得很薄,熟时几乎透过包子皮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吃起来好像包子皮都溶化到嫩肉油香中了。( 喀什)

四. 四川省 绵阳市 梓潼县 梓潼薄脆子

又名:“薄脆子”、贡饼

产地:中国四川梓潼。

历史: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玄宗避难入蜀,途经梓潼上亭铺,有人以该饼进贡,玄宗尝后大加赞赏,于是梓潼酥饼在长安渐为人知,时有谈及,并称之为贡饼。由此可见其生产历史当在千余年以上。

工艺:系以面粉、化猪油、菜油、砂糖、芝麻为主要原料。其制作,头道面粉做发酵面,与干面混和拌匀,不再发酵;二道面与花生油和面,加入糖或者食盐、花椒粉揉搓制成饼胚,然后用双面锃烘烤,掌握合适温度,烤至发脆。烤后重叠置平板上,加压冷却,10分钟后摊开、搌平,即为成品。

特点:色泽黄亮,圆如秋月,向以质地酥脆、香甜化渣著称。且久贮色、香、味、形不变,以其制工精细,风味独特而驰名古今。

五. 甘肃省 酒泉 金塔县 凉拌粉皮子

  主料:手工粉皮500克、芹菜100克、红、青椒30克。调料:盐、味精适量,黑醋20克。
    
    
    特点:色泽晶莹透亮,入口滑爽,质地柔筋,酸辣可口,健脾开胃 。

六. 山东省 潍坊 诸城 石桥子黑木耳

石桥子黑木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桥子黑木耳是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石桥子镇的。石桥子镇种植的黑木耳个大、肉厚、口感好、营养高,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石桥子黑木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石桥子镇大裴村原先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粮食,村民收入一直很低。为了改变落后的面貌,该村党支部经过多方考察认为本村土地平整,水源条件好,适宜种植黑木耳,而且本镇的木器加工企业有大量的木材加工剩余物--锯沫子,正是发展袋栽木耳所需的原材料。2004年村党支部邀请食用菌专家到村为群众进行食用菌培训技术讲课,并组织20余人到外地种植大户家中现场观摩,还免费把《黑木耳制菌期红色脉胞霉的发生与防治》、《黑木耳栽培技术66题》等技术资料分发给木耳种植户,让群众尽快掌握菌种、发酵、装袋、切口、晾晒等生产技术。

经过两年的艰苦劳动,大裴村的木耳种植户已熟练的掌握了黑木耳种植技术,他们所种植的黑木耳个大、肉厚、口感好、营养高,深受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青睐,一上市就供不应求,每公斤木耳卖到近60元。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石桥子黑木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诸城市石桥子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1571362

木耳

七. 河北省 邢台 沙河市 红谷子小米

红谷子小米

天下第一香米——红谷子小米产自河北省沙河市太行山东麓御路,石岗,下曹一代山坡沟谷,高岗丘陵旱地,黄色粘质土壤的土地是红谷子生产基地,该地海拔平面高,光照时间长,温度适宜,土地肥沃,土壤品质高所以生长的农作物色泽金黄,晶莹明亮,粘糯芳香,绵软可口,

关于小米在当地还流传这个一个有趣的传说:清朝统治年间,御路一带有白莲花教的农民起义活动,后来这件事件传到了京城,有一天皇上和一些文武大臣乔装改扮,来此私访。偶然间发现此村有一位姑娘面容姣好,相貌出众,皇上一见心欢喜,后来招此女进宫,几年后,曹妃回家省亲,吃了几顿自家的小米粥,觉得非常好吃,回宫的时候,带上了一些小米给皇上,皇上尝后也赞不绝口,后由皇上的手一摸,此米竟然瞬间变成了金黄色,它就是天下第一香米,太行山的“黄色珍珠”

该产品采用传统的石碾加工,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小米的营养,成为来自深山的绿色食品,

具有:养颜美容,产妇,婴幼儿,中老年的天然佳品,

采用古老的石碾传统工艺加工.最大限度保留了小米的营养,

来自深山的问候,皈依天然的健康另有多种农产品提供。

八. 山东省 潍坊 安丘 石埠子草莓

石埠子草莓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石埠子镇冢头村从泰安林校引进草莓优良品种开始种植。从此,草莓在石埠子镇生根开花,大面积、区域性发展起来。全镇50个村,已有35个村种草莓,面积达到1.5万亩。品种有丰香、全明星、戈雷拉、宝交早生、美国3号等20多个。石埠子草莓果大、果红、酸甜适度,芳香可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城乡居民的上佳食品。1996年石埠子镇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1997年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石埠子牌”草莓商标,2001年石埠子草莓又被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评为“名牌产品”,2003年又获首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

石埠子镇位于安丘市南部40公里处,渠河北岸。土地肥沃,水源丰沛。这里的农民自古就有精耕细作,善于发展农业新品种的传统。草莓栽培技术以露地为主,成熟期晚,产量低。随着农业技术的推广,草莓种植技术也不断的改革、发展和提高。现在一改过去的传统种植模式,主要以大、中拱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集中种植,规模生产,形成市场,解决销售难的问题。并推广了起垄种植、蜜蜂授粉、配方施肥、滴灌、定向栽培、脱毒苗等新技术。引进了明宝、早巨、弗吉尼亚等新品种,形成了草莓的品牌优势,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成熟期提前,价格大幅度上扬。近年来,石埠子草莓除供应本地市场外,还远销上海、天津、辽宁、吉林等省市,有的还出口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九. 浙江省 嘉兴 秀洲区 送子来凤桥

送子来凤桥是浙江嘉兴的特色风味菜。采用优质猪腿肉,配以数十种祖传佐料,经煨煮蒸焖、旺、文火反复,肉质酥嫩脱骨、肥而不腻、味美相宜。

相传明代西塘一富贾婚久未有子嗣,后经一道人指点乐行善举,修建路、桥以便众人 在建桥时天宫仙鸟凤凰停歇桥边,而该富商也于当年喜得贵子,故此桥取名“送子来凤桥”。现经修缮后在千年古镇西塘朝南埭。富商在得子喜庆之时大摆筵席,其间一道主菜,即蹄子。众人为贺喜将其名为“送子龙蹄”,自此,凡方圆各地在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家人团聚时均以该菜作为主菜,意为早得贵子,团圆吉祥。送子龙蹄。

十. 山东省 泰安 宁阳县 呱嗒子

山东特色美食呱嗒子。也叫"牛舌头",是山东回民独有的手艺,又薄又脆,形如牛舌头,有咸、甜两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