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八月份有什么特产 四川十大特产都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八月份有什么特产 四川十大特产都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8-22 02:39:09

一.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四川锅魁

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

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吃肥肠粉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里也很不错,味道交融。

现在锅魁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白面锅盔和椒盐锅魁,还有什么鸡片锅魁、肺片锅魁、鸡米锅魁、素锅魁……

二. 四川省 眉山 青神县 四川凉面

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三.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贺州厘竹

厘竹是贺州的一道,其主要产地为当地步头镇。厘竹有竹杆通直、壁厚、枝细、叶疏、节平、环细、光滑、坚韧、弹性强、不易虫蛀、耐腐蚀等特点,有“钢竹”美誊。

产地简述

步头镇位于贺州市东南部,距市区八步,36公里,东与广东省怀集县交界,西与苍梧县接壤,南同信都镇相连,北与贺街镇毗邻。原乡址设于步头圩,清代建,为贺江航道埠头,俗称步头,故名。1970年建合面狮电站淹没,乡驻地迁梅花,沿用原名。全镇总面积534平方公里,约占八步区面积的十分之一。

简述

厘竹又称为茶杆竹,一般株高10多米,径粗3~5厘米,大的可达8厘米。气候适应性较强,在零下低温也能生长,但更适宜于温热湿润、光照多的气候环境。对土壤要求则较高,必须土层深厚、松软,含有机质矿物质丰富的酸性沙壤土,海拔高度150~700米。名扬海内外的“中国坳仔茶秆竹”的产地主要在这两区场。

历史

据口碑资料称,清道光年间,发现,坳仔一农民砍野生茶秆竹1捆,随木排放运到至广州摆卖,一个英国商人见此竹色泽鲜黄竹质坚韧,便买了几支带回英国,受到许多人赞赏。后来,该商人便托中国商人大量收购,供应英国市场,并声明非怀集坳仔茶秆竹不买。由此引起中国人有关方面关注,组织了调查队到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浙江等省调查茶秆竹,发现质地最好的还数广东怀集县的坳仔茶秆竹,誊为“钢竹”、“竹中之王”。民国14年(1925年),美国植物学家莫古里(MCGLURE)慕名专程到坳仔大同村,住了10多天,对茶秆竹的生态环境、质地和出口情况进行了考察,回去后写成资料,并附有竹林和竹株照片,编入《世界竹子研究》一书。后来美国曾用怀集坳仔茶秆竹塑化作飞机油箱的零部件。50年代。苏联用怀集坳仔茶秆竹制成“古比雪夫”牌滑雪杆,曾风靡一时,乃至国际滑雪比赛也规定用中国怀集坳仔茶秆竹制作的滑雪杆。1974年莫古里的学生、国际地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地理学会副主席马丁(MARTIN)遵照老师遗嘱,偕夫人远涉重洋来到怀集坳仔,又一次对杆竹进行考察。回去后,在《世界竹子研究》一书中作出了详尽的介绍。怀集坳仔茶杆竹的名声更噪了。

四.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大平腐竹

大平腐竹是一种豆制品,属绿色食品,是平桂管理区大平瑶族乡特色产品之一,名扬区内外。腐竹加工是大平农民的传统手艺,遍布各村寨。大平腐竹采用山中黄豆、山泉水石磨磨浆、生铁锅烧煮等传统工艺提练成形后,在山坡自然凉干而成,具有传统风味、甘甜、清香、香脆可口、耐煮(汤清)的特点,颜色呈淡黄色。黄豆富含各种优质蛋白,氨基酸种类达17种以上,含脂肪20%左右,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Ca、Mg、P、K)与微量元素(Fe、Mn、Zn、Se等)维生素含量丰富、全面,所以腐竹营养十分丰富。大平腐竹品种主要有圆枝竹和浆竹两种,产品主销广东、湖南、贺州、南宁、柳州等地。目前大平共拥有家庭作坊式加工户200多家,大型加工厂5家,年产腐竹60万公斤。由于腐竹市场需求量大,大平腐竹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要。因此大量发展大平腐竹前景非常巨大。

五. 广西 贺州 八步区 贺州香芋

产地: 八步区莲塘镇

贺州香芋是贺州市八步区的传统名牌产品,以其“味美、质粉、酥香”而畅销广西、广东及港、澳地区,尤其用贺州香芋与五花猪肉制成的“香芋扣肉”酥香美味,素有“—家蒸扣,四邻皆香”之赞誉。贺州香芋为一年生栽培,球茎纺缍形,单球重一般为1.5—2.5公斤,大的可达4—5公斤,表皮黄褐色,横切面灰白色,具有明显的紫红色槟榔花纹,肉质细酥松,含淀粉59.5%,粗蛋白5. 8%,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香味浓,风味独特,可加工数种系列食品。现贺州市每年种植1.5万亩以上,年产超过4200万公斤。

六. 河北省 邯郸 大名县 郭八火烧

 “郭八火烧”有着悠久的历史。创业人郭致忠,祖籍大名城西大韩道村,曾到北京(原叫顺天府)学艺。清光绪二十一年,即一八八七年回到大名,在县城开业,经营火烧。因他从顺天府学艺而来,堂号首取“天”字,并希望买卖兴隆,又取“兴”字,故立店铺字号为“天兴火烧铺”。郭致忠小名叫“郭八”,因此,当地人便把他经营的火烧铺叫作“郭八火烧铺”了。
   
        以后,郭致忠的三个儿子郭瑞、郭廉、郭俊继承父业,继续经营火烧铺.郭瑞字兆祥、郭廉字华品、郭俊字美斋。一九四七年,兄弟三人各取自己字中一字,将店铺改为“祥华斋火烧铺”。虽经改名,但由于长期习惯的原因。“郭八火烧”的美称仍在群体中广泛传颂。
   
       “郭八火烧“作料齐全,制作精细。用科:以白面十斤计算,配半,香汕七两半,花椒、小社香、食盐适量。制作过程:先将白面用开水员三成,改用温水把面探匀和成面块,然后将田块汗薄加料卷含,并打制成园厚饼型,放在炉鳌上翻烤,边烤边炼油,经六分钟,火烤两面呈金黄色即好。“那八火烧”风味独特,层 多且薄,每张均有二十五层至三 十层,外表金黄瓜亮,呈现石榴行状,吃起来发酥里筋,焦香可口,味香诱人。一九五六年公私合营后,他们在食堂工作,制作火烧精益求精保持了“郭八火烧”的 传统风味。一九六五年李先念主席视 察大吕时品尝了“郭八火烧”;一九六六年吞,周恩来总理来大名视察时,也品尝了“引入火烧”,并接见了郭瑞同志,赞扬他打火烧的技艺。周总理说:“老郭, 你打的火烧真不错!我吃了一个半,谢谢你。” 郭瑞之子郭殿臣自幼跟班学艺,现在他继承祖艺,承包了十天兴火烧铺”。他想解放,勇于创新,打破了技术不外传的家规。不仅让孩子跟班学艺,还向从石家庄、魏县等地慕名投师的学徒认真传艺,并且为县饮食服务公司培养了六、七名女操作手。现在他培养的人都能独立作业。由于“郭八火烧”享有盛大,所以郭殿臣承包营业后生意兴隆,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八五年他每大可打二百斤面的火烧,全年经营颔在二万五千元以上。现在人民生后水平越来越高,吃用“郭八火烧”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排宴待客每每都少不了拿它作为主食。

七. 四川省 宜宾 高县 芽菜

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以鲜青菜剖丝,晾至余叶渐枯,再配以作料腌制而成。主要特点是香、脆、甜、嫩、味美可口。常用以作油酥鸭、烧白(扣肉)、燃面等食品佐料,亦可作 成其他荤素菜肴,且为熬汤之不可缺少的配料。解放前,“杨洪兴酱园”生产的“五香芽菜”曾远销昆明、港澳及东南亚。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产品。近年,经过精加工的“碎米芽菜”,以其质量上乘、方便隆重而深受群众喜爱。( 宜宾)

八. 河北省 邯郸 广平县 广平八蒸

古赵之地,文明开化久远,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不仅流传下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还有很多美食流传千古,享誉全国。广平八蒸便是其中之一。关于广平八蒸的起源在民间有一些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唐天宝年间,青莲居士李白探望时任清漳县(广平县的前身)令的族侄李聿来到广平。看漳水悠悠,帆船点点;望桑枝连天,屋舍俨然;观美貌赵女,漫行田间。大悦。家叔诗仙来访,聿不胜欢喜,命杀猪、宰鸡为宴,然一锅一灶,一时难做多味美食,遂命下厨将鲜嫩之肉、时令菜蔬,和以茴香、花椒、盐等佐料,码入八碗中,上笼屉而蒸。未几,一灶而八味熟。酒过三巡,上四荤四素八碗菜。白举箸而食。顿觉荤者滑而不腻、素者微咸带香,只吃的大汗淋漓、齿颊流芳。问:此等为何物。聿曰:八蒸。白赞曰:八蒸味美不须扬,宴朋待客胜御汤。昼赏清漳胜景,夜品美味八蒸,遂诗兴大发,作《赠清漳明府侄聿》一诗述其盛况。后八蒸遂为土著宴亲待朋之佳肴,留香至今。

传清康熙游江南归,察漳河水患,驻跸广平。品广平八蒸后赞曰:天下美景数苏杭、人间美味唯八蒸。帝令引入宫中,列为御膳。广平八蒸名噪天下。

今天广平八蒸有荤、素之分,荤有酥肉、鸡块、丸子等,素有皮扎(粉条压制而成)、海带、土豆、红薯、胡萝卜等,虽名为八蒸,却已能做出30多类肉蔬。改革开放后,原来只有在农村的红白喜事时才能品尝到的广平八蒸,如今已堂而皇之走入宾馆饭店。为照顾不同口味的人需要,广平人还开发出南方人喜欢的甜、北方人喜欢的咸、四川人喜欢的辣等不同口味的八蒸系列。今天如果你来广平县做客,广平八蒸会让你食一次而终生难忘。

九. 四川省 自贡 富顺 烘肘

烘肘

清康熙年间,自流井盐业兴饮食兴,沱江水码头富顺县牛佛镇的厨师吸取传统烘肘长处,试制成功独具特色的牛佛“碗碗烘肘”。“碗碗烘肘”造型美观,色泽鲜嫩,味美香甜,食之火巴而不烂,肥而不腻。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