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洛阳七一路土特产店 洛阳哪里有批发特产小吃的地方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洛阳七一路土特产店 洛阳哪里有批发特产小吃的地方更新时间:2022-12-01 07:00:59

一. 河南省 洛阳 孟津 孟津不翻

孟津不翻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的特色小吃。孟津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孟津不翻在当地是一道名小吃。据说是由王铎从宫廷御膳房里带出;是一种薄而小,放在烧热的鏊子上不用翻动即熟蘸汁或入汤而食的绿豆制品。

孟津不翻以上好的绿豆为原料,经一夜浸泡、涨发、去皮,磨成豆糊状,加入鸡蛋、食盐调制,而后盛在特制的鏊子内用火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翻个儿,故而得名“不翻”。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极受老年人和儿童欢迎。

烙不翻得用专用的鏊子,把鏊子烧热后,抹上油,舀一勺绿豆糊往里一倒、摊匀,盖上鏊子盖,片刻工夫不用翻就熟。不翻很薄,一般是蘸着兑有大蒜、姜、柿子醋、花椒水、丁香水、大茴香水、小茴香水、芝麻酱、小磨香油、酱油等十余种调料调制的汁水吃,也有的将两张不翻儿叠着放在碗里,浇上一勺滚烫的骨头汤,放些事先煮好的黄花菜、海带丝、木耳、粉条之类,倒上醋,洒上胡椒粉,做成酸辣可口,余味悠长的“不翻汤”吃。两种吃法均滋味醇正,清香可口,非是一般小吃可比。

还有种说法:不翻的得名缘于孟津小浪底。

小浪底位于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未修建前,此处有八里胡同,是黄河中游最狭窄、最危险的一段,两岸高山对峙,风高浪急,在其中行船打鱼十分危险,屡有翻船事故发生,遇难者常常连尸首也找不到。因此,当地民间有许多忌讳和风俗,比如吃鱼时,不能吃完一面翻过来吃另一面,而是要把鱼头和脊骨一起剔出再吃下面的肉;还有不准把水瓢扣着放,忌说“翻”、“煤”等词语。不翻,于是就成为旧时船家的干粮。这种传说不管真假,无非也都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能太太平平,不要翻船出事。

不翻现在已是孟津当地的一种风味小吃,在县城有多处摊点,凡来旅游的人们都会品尝一二,以餐口福。

二. 吉林省 通化 柳河 姜家店大米

姜家店大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姜家店大米,是指生产于吉林省柳河县境内姜家店朝鲜族乡及周边相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水稻生产的大米产品。该产品选用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加工工艺,使产地的土壤、农田灌溉用水和空气质量分析测量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标准,再加上特定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姜家店大米的感官、理化、卫生等质量特色优于其它地区的大米,食味品质极佳,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产品远销上海、天津、大连、宁波等大中城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2008年,被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姜家店朝鲜族乡位于吉林省柳河县东南部的三统河畔,素有“水稻之乡”的美誉。姜家店具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渊源,丰富的水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适宜的气候条件。姜家店朝鲜族乡所属的柳河县水稻土和冲积土33395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0.4%,保水保肥,宜栽植水稻。全县耕地面积6329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18.9%,其中水田22732公顷。柳河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湿润多雨,秋季温和凉爽。1986~2000年年均气温5.5℃,6月~8月月均气温19.5℃、22.5℃、21.1℃,年均日照2 479小时,年均降水量736毫米。水资源方面,柳河县境内有一统河、三统河、哈泥河、窝集河4条主要河流,总长389.8公里,流域面积3348.3平方公里,地表水径流年均总量11.07亿立方米,可开发水能资源总量49 450千瓦。全县有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9座,小(Ⅱ)型水库78座,塘坝1444个,自然泡泽109处。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丰富的灌溉用水,促进了水稻生产发展。.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国家质检总局组织了对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8年3月14日起对姜家店大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公告2008年第24号).

保护范围

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吉林省柳河县 《关于确定姜家店大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通知》(柳政文〔2007〕27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吉林省柳河县姜家店乡、柳河镇、三源浦镇、驼腰岭镇、向阳镇、安口镇、圣水镇、红石镇、亨通镇、孤山子镇、五道沟镇、凉水镇、罗通山镇、时家店乡、柳南乡等15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三.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洛宁苹果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平均海拔高度800--1200米,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苹果生长,加之工业经济不发达,环境污染小,1986年被确定为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县现有苹果面积20.5万亩,主要分布在上戈、罗岭、故县、城郊、东宋等乡(镇),品种主要有红富士、嘎啦、新红星、美国8号。2005年总产量达1亿公斤,其中绿色食品苹果2000万公斤,商品果率85%以上,实现总产值1亿元。上戈镇是“上戈牌”优质苹果的主产区,苹果栽植面积4.6万亩,年苹果总产5000万公斤,人均苹果收入2000元,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以上。目前,苹果生产在洛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洛宁苹果以个大、色艳、味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耐贮耐运等特点,1986年以来,在全省和省、市同类产品鉴评会中屡屡夺冠,共获得45项次优质产品奖。1998年“上戈牌”红富士苹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2004年“上戈牌”苹果被河南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河南省名牌农产品”称号。2004年引进了具有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等保健功能的SOD及富硒、富钙、富锌和多微营养苹果生产新技术,优质的品质引起了省内外专家的关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确睐,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县还有一定贮藏、加工能力,现有果品冷库3座、土窑洞2000余孔,年贮藏量440万公斤,果品加工企业2家,年加工消耗残次苹果3000公斤,3个果品批发市场,年交易果品2000万公斤,还有2个果袋厂,几乎达到一年四季都有苹果供应满足市场消费和企业需求。

近几年,立足洛宁的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大力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业,加强新品种及新技术技术引进、推广、应用,严格按照绿色果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推广果实套袋,果园种草,四季修剪,配方施肥,铺反光膜,生物农药等先进生产技术,确保了绿色果品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争取通过2--3年的努力扩大优质苹果生产基地规模,使全县苹果面积达到25万亩,年产量达到1.5亿公斤,商品果率达90%以上,实现产值2亿元。其中年产绿色食品苹果4000万公斤,SOD苹果100万公斤,多微功能苹果500万公斤。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健全完善苹果销售体系,实现果品优质优价,真正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

洛宁苹果发展潜力很大,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现在在品牌、规模上均有长足的发展。由于缺少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产业化难以形成,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人士都来关心、支持洛宁苹果的发展和开发。

信息来源:洛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四. 河南省 洛阳市 洛宁 中原烩面

小盆似的粗瓷大碗,肉香浓郁的汤水,粗厚筋软的拉面,一小撮嫩香的香菜,一筷头油炸辣椒,一搅,那个香啊……本来羊、牛肉是宁夏、内蒙的,拉面是陕西的,经洛宁人一融合并加以发挥,成了洛宁的名吃。许多洛阳、郑州、三门峡等外地人不远“百里”慕名而来,呼呼啦啦一碗下去,那叫得劲儿。

信息来源:县旅游局

五. 河南省 洛阳 洛宁 洛宁淡竹

洛宁县多产淡竹,株大质好,故有“绿竹之乡”的美称。

洛宁淡竹,历史悠久,闻名全国。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北魏时就有“山川澄秀,竹林蓊郁”的传说。唐朝诗人白居易,宋朝学者邵康节,因受永宁山水竹林之幽雅秀丽,常游于此。明代县志述:“永宁山抱水绕地宜竹。原野溪间,大半皆竹园”。洛宁人民有丰富的栽竹经验,淡竹单位面积产量居全国之首,最高亩产量曾达六千多斤。

洛宁淡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及砂壤质土壤,在河流两岸、山区谷地,背风向阳处生长最好。植株最高者可达十八米,胸围二十七厘米,最长节间五十五厘米,干重五十斤。全县竹子六千余亩,蓄积量六千六百万斤。兴华竹园,百亩连片;郭庄竹子,柔可拔丝;金门之竹,可做律管。

洛宁淡竹,具有杆高、节长、壁薄、层多、纹细、坚硬、柔韧、耐压、耐磨、弹性好、拉力强、虫不蛀、鼠不咬等优点,最宜劈篾编织竹器。竹叶竹茹可入药,竹笋是名菜,笋叶包棕子,其味清香,岁寒三友,竹居其中,枝叶常绿,装饰庭院,幽雅清静。洛宁人民利用淡竹这一天然优势,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制造了品种繁多的深受欢迎的竹器。

六. 河南省 洛阳市 涧西区 洛阳猕猴桃

猕猴桃,又名杨桃、仙桃、山桃、绳梨、藤梨,属落叶藤本水果。猕猴桃在我国发现和利用很早,早在《尔雅》、《诗经》里就有记载。洛阳民间栽植猕猴桃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目前,洛阳市野生资源达10余万亩,人工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总产量达200万公斤以上,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并且在繁殖、栽培、加工利用等方面集累了丰富经验。

一、特征特性

猕猴桃具有蔓性攀缘滕木的形态特征。新梢枝青褐色,密生灰棕或锈色的茸毛,叶呈黄绿色,密生白色或灰棕色星状茸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果呈长圆形,果肉黄白色或淡绿色,呈放射状。猕猴桃萌芽期一般在3月中下旬,4月下旬至5月下旬开花,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株产量10—15公斤,最高可达100公斤。

猕猴桃喜温、喜湿,常在阴湿隐蔽的森林边缘、荒坡、灌木丛中生长。猕猴桃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背凤阴坡,温暖潮湿,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微酸性砂壤土均可种植。猕猴桃营养丰富,据测定,总糖含量8—14%,总酸1.4—2.0%,含有十二种氨基酸,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50—400毫克,此外,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钙、磷、钾、铁等矿物质。猕猴桃酸甜适口,味美芳香,风味独特,除鲜食外,还叮以加工成罐头、果酱、果脯、果汁、果酒、果干等。

猕猴桃用途广泛,浑身是宝。种子可用来榨取工业用的干性油和食用植物油。茎、叶可作造纸原料。茎皮和枝干可作宣纸、腊纸和纺织印染原料。花可提取香精,供食品工业用。

二、栽培要点

(一)繁殖:猕猴桃的繁殖方法可采用播种、压条、埋根、扦插及嫁接等。

1、播种:9—10月间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播种前2—3个月进行层积沙藏。在室内铺上一层细砂,上面放一层果实,再盖一层细沙,洒上水,如此层积6—7层。第二年3月中旬扒出果实,取出种子,洗净后与细砂混合均匀,即可播种。选择土壤疏松,排灌方便的砂质壤土作育苗地,灌足底水后,再行播种。3月中下旬,将混细砂的种子,均匀地撒播或条播。播后要盖上一层秸草,以防土壤板结,保持上壤湿润。幼苗刚出土时应及时遮荫,以后逐渐增加受光量,促进幼苗健状生长。当幼苗长有2—3片真叶时,就可以间苗,长到6—7片叶子时,按株距8—10厘米、行距20—30厘米定苗。

2、扦插:一般用绿枝扦插法或根插法。绿枝扦插法一般在6月上中旬进行,选生长良好的新梢作插条,剪留三个芽,基部剪口紧挨节下剪断,上端剪口应距芽3厘米处剪断。绿枝扦插生根的关键是要带叶片,一般每根插条大叶留—片,小叶留二片即可,其余叶片从基部剪去。插床要深翻施肥,上铺20—25厘米厚的河砂,并用五氯硝基苯进行土壤消毒。充分灌水后,按株距8—10厘米、行距15—20厘米扦插即可。根插法就是利用猕猴桃的根部进行扦插,在早春挖1—2厘米粗细的根,剪成10一15厘米长,平埋于苗床中,盖土10—15厘米即可。

3、嫁接:有枝接和芽按两种,方法和一般果树相同,但成活率较低,一般不常用。

4、压条:将猕猴桃的枝条,用土埋压在地下,使其生根成苗。具体方法是,于5月上中旬,在枝蔓大量生长季节,选生长旺盛的当年生枝条,在基部环剥3厘米左右,用蘸有200—500ppm苯乙酸钠溶液的脱脂棉将坷;剥部分包扎起来,经3小时后打开,埋入土中,深10—15厘米。

5、分株:猕猴桃多丛状生长,为了加速繁殖,扩大栽培,也可进行分株繁殖。在春季萌动前将优良植株的根蘖苗刨出来,把各单株连带的根切断,分别移栽到田间培养即可。

(二)栽植:猕猴桃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但不宜选择粘质土壤,应在山区河滩、荒沙地种植。因猕猴桃雌雄异株,定植时要特别注意授粉植株的配植,必须混栽花期一致的适量雄性品种,雌雄株的比例以8:1为宜,栽植距离不超过8—9米。一般株行距23X3—5米,亩栽44—111株。

三、管理技术

(一)整形修剪。目前常用棚架整枝和篱架整枝两种。

棚架整枝,架长5米,高2米,株行距3—4米,采用无主干形、多主蔓丛状形,主蔓留3—4个。篱架形采用无主干多主蔓扇形,一般留主蔓4—5个,每30—40厘米留侧蔓一个。因猕猴生长势强,必须用冬、夏季修剪来控制。冬季修剪一般在入冬后至1月底前为宜。2—3月份修剪,则易发生“伤流”,影响发芽,甚至枝条枯死。应疏去过多,过密的细弱枝,短剪留下的枝条。对徒长枝修剪,一般留5—6芽短剪,使萌发2—3个枝。对徒长性长结果枝,一般在上年结果部位上,剪留3—4芽。对长果枝和中果枝剪留2—3个芽。对短果枝和短缩果枝,一般不短剪。夏季修剪,主要是剪除基部徒长枝,疏除过密枝条,以利营养的贮存,枝条发育充实。

(二)肥水管理。秋季、春季要沟施基肥,肥料可用堆肥、厩肥或饼肥,并混入少量的磷肥和草木灰。5—7月,要追施尿素或人粪尿2—3次,氮、磷、钾比例以0:6:8为宜。猕猴桃喜湿润土壤,要注意灌水,一般深秋至入冬前灌水1—2次,土壤结冻后春灌2—3次。同时,要结合施肥灌水搞好松土除草,促进根系发展。

七. 河南省 洛阳市 孟津 洛阳燕菜

洛阳燕菜是洛阳独具风格的风味菜。相传,武则天居洛阳时,东关一块菜地里,长出一个几十斤的大萝卜,菜农认为是神奇之物,献给女皇武则天,御厨师把它切成丝、拌粉清蒸,配以鲜味汤汁,女皇吃后,其味异常鲜美,大有燕窝风味,赞不绝口,赐名“燕菜”。后传入民间,日久天长,大家都叫做“洛阳燕菜”,流传至今。1973年10月,周恩来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著名厨师王长生、李大雄精心制作燕菜,招待二位总理。总理一连要了两道,食后同声称赞。因菜中雕有牡丹花,故周总理风趣地称为“牡丹燕菜”。从此,洛阳的“牡丹燕菜”誉满中外

( 洛阳)

八. 河南省 洛阳市 吉利区 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茶是河南省洛阳市的。牡丹红茶汤色金黄、明亮,香气鲜甜,滋味绵醇,叶底肥壮,具有香、活、甘、清之韵味。洛阳牡丹红茶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牡丹文化与茶文化相融合

洛阳牡丹甲天下,自不必多言,而洛阳市西南部山区,具有茶业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牡丹红茶以武夷山茶青和洛阳嵩县茶青为主要原料,以洛阳牡丹花为辅料,利用特殊工艺研制出了洛阳牡丹红茶。

“洛阳牡丹红”以红茶为主料,牡丹花瓣为辅料,把牡丹花的甜香与红茶的甘醇有机融合。既具有牡丹花养生保健功能又有红茶暖胃养颜效果。其香气怡人,汤色透彻、金黄,滋味甘甜鲜爽,韵味悠长,叶底嫩软红亮。具有生津清热、调养气血、活血化瘀、顺畅经络、健胃润肠、养颜美容、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养生保健功效。经检测,洛阳牡丹红茶富含茶黄素、茶红素、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黄酮类物质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营养成份。

牡丹红茶的怎么喝?

牡丹花瓣含有氨基酸、黄酮等多种营养成分,在用泡过其他种类茶叶的茶具冲泡时,应首先将茶具清洗干净,否则很容易破坏牡丹花瓣含有的营养成分。同时,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一至两遍。 洗茶很关键,牡丹花茶是清洗过以后进行加工的,红茶是采回来之后进行微凋,之后再进入加工,因此冲泡牡丹红茶时,一定要洗茶,最好洗一至两遍。水质最重要,水质硬的水,泡出来的茶会发红,最好用纯净水、矿泉水,或者家里用的净水器的水,水温在80摄氏度左右为宜,这样泡出来的茶味道最好。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洛阳牡丹红茶”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九. 安徽省 亳州 利辛县 春店筛网

春店筛网

十.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