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湘潭特产薄荷糕紫色纸包装 秘制薄荷糕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湘潭特产薄荷糕紫色纸包装 秘制薄荷糕更新时间:2022-08-17 05:05:00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琥珀莲子

【原料】

干莲子100克、桂圆100克。 猪板油50克、食用碱7.5克、冰糖40克、桂花卤2克。

【制作过程】

将于莲子倒入沸水中,加食碱,用竹帚搅打去皮。沥去碱水,再换沸水,加食用碱,继续搅打,后取出洗净,削去两头,捅出莲心,再漂洗干净。

砂锅中放清水,倒入莲子,上中火烧沸,放入猪板油,加盖,移小火焖30分钟,捞出莲子。桂圆剥壳去核,用1颗桂圆肉包1粒莲子,放入原汤锅内,加入冰糖烧沸,再移小火焖1小时,至酥烂,锅离火,拣去猪板油,倒入桂花卤即成。

【特点】

桂圆肉软滑,莲子酥烂,汤汁香甜。

二.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粉蒸鳜鱼

粉蒸鳜鱼是湘菜中的比较著名的特色菜。

①取直径10厘米、长20厘米两端带节的青皮竹简一个,离竹筒一端约4厘米长处横锯开约10厘米长的口作为竹筒盖洗净备用(或用小碗代替)。

②将鳜鱼剖好,洗净,滤干水,切成5厘米长、2.5厘米宽、2厘米厚的长方形块,再入清水洗一次滤干水放入碗内,加入五香桂皮、熟米粉,下原汁酱油、豆瓣酱、甜面酱、胡椒粉、花椒粉、白糖、白醋、料酒、味精、香油、辣椒油、葱、姜茸与鳜鱼拌匀(口感咸味不足时再下盐),香油放入盛器与鳜鱼拌匀腌 5分钟。

③将拌好的鳜鱼放入竹筒,盖上盖,用大火蒸20至30分钟,从蒸笼内将竹筒鱼取出,放入长条碟内即可。

三.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草龙虾

草龙虾是在湖区疯狂繁殖的硬壳大虾,掐头去尾后再用刷子大力刷,然后加足了辣椒、朝天椒、花椒、八角、茴香、孜然、大蒜、生姜等种种调料以酒爆炒,最后还得煮透。端上桌的口味虾红通通一片,又喷香扑鼻,辣得人猛吸凉气却欲罢不能。据说草龙虾牙口奇好能啃动防洪大堤,所以长沙人怀着对害虫的仇恨,吃起来分外来劲。

四.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饭茶

用大米磨成粉后加水加芝麻、黄豆、香料、盐等揉成团后做成各种漂亮的形状,再放入油中炸成微黄就可以吃了。有的像一朵花、有的像螃蟹,有的像花瓣,所以名字也形象,口味各一,有甜有咸的两种口味。湘南一带做的比较多。

五. 上海市 闵行区 条头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点是中国人拿手的点心。论起上海的糕点,恐怕掰上脚趾,你都数不过来。但被上海人广为喜爱的,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六.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蛋卷

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曾提到湘乡的蛋糕席,是湘乡城乡一种较为普遍的宴席,蛋糕则是这种席面上的主菜。蛋糕制作方法是先将斩碎的猪肉7份拌和它粉(红薯淀粉)3份、调以鸡蛋和佐料(胡椒粉、桔饼等)制成原料,在蒸笼里,捂盖烧一把火后,再将蛋汁均匀泼洒在原料上,再捂盖蒸熟,切成块片即成。另一种作法是,将鸡蛋汁充分搅拌,倒入烧烫的锅内,两手端锅,顺势将蛋汁荡匀成薄皮,略加烤焙即成蛋皮;然后,把原料用蛋皮卷成圆筒,放入蒸笼里蒸熟,切成片,即成蛋卷。趁热食用,味极酥软鲜美,在制蛋皮时,略加食品红,便清晰显示蟠龙纹,色、香、味、形俱佳。

七. 广西 梧州 龙圩区 梧州纸包鸡

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它因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而蜚声海内外,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纸包鸡”顾名思义,菜肴是以纸包裹主料炸制而成,这是隔纸炸的烹饪法,制作独特,菜肴可以保持鸡肉的鲜嫩,调料味浓,特有异香。梧州纸包鸡色泽金黄,香味诱人。吃起来,入口甘、滑、甜、软,食后齿颊留香。 原汁原味,肉嫩骨脆,香气四溢,鲜美适口。 采用纯正三黄鸡,切件调味后,以纸包裹,用花生油浸炸而成。因此气味芳香,鲜嫩甘美,制作工艺独特,名扬海内外。梧州纸包鸡相传已有近百年历史,始创于民国初期的梧州官办酒楼环翠楼厨师官良之手。起初,纸包鸡仅限于款待达官贵人,后来名酒家粤西楼老板重金聘请了该厨师官良。府台宴请宾客的宴席上常用此菜,嫩滑脆口,赢得了宾客们的一片赞赏,从此,纸包鸡同它奇特的制法名闻暇迩。自此,纸包鸡佳肴遂为民间百姓所品尝,日渐扬名于桂粤港澳及东南亚各地。百年来,经过厨师们在选料、配料、烹制方法上不断发挥和改进,风味更美了。 据说粤军将领陈济棠为能吃上梧州纸包鸡,曾特派专机由穗来梧空运此佳肴回去品味。名菜纸包鸡经过代代师传,现已成为梧州市传统名菜。国内外游客、商人,凡到梧州,都以能品尝到纸包鸡为一大快事。1985年,梧州纸包鸡被选拍入《中国一绝》风情电视纪录片。

八. 湖南省 湘潭市 岳塘区 连锅羊肉

①购买连皮的后腿羊肉约8厘米宽一长块,放在锅中加水煮30分钟至熟取出。

②另放清汤与羊肉及烫过的肉皮、白萝卜(切大方块)同煮并加入葱姜蒜与八角煮约l小时后放进酒、酱油、糖、盐与胡椒,并再煮30分钟(小火)。

③取出羊肉,待稍凉之后,切成1厘米厚的大片,锅内之汤汁则过滤一次,佐料全部不要。

④取一只浅底小汤锅,底部放菠菜及豆腐(切厚片)再将羊肉整齐排到上面,注入烧滚的汤汁(即第三项)移到餐桌火炉上点燃炉火(酒精小炉),使其再度沸滚,打开锅盖,洒下葱茸、香菜即可食用。

九. 湖南省 湘潭市 雨湖区 龙牌酱油

龙牌酱油是湘潭的传统之一,1915年曾获巴拿马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由市第一、二、三制酱厂生产。该产品1982年获国家银质奖。( 湘潭)

始产于1740年的龙牌酱油至今采用传统天然晒露发酵工艺酿造、原汁原味,富含18种氨基酸,260余种香气成分。

到了湘潭,不买‘龙牌酱油’,等于没去。”此话并非无稽之谈。湘潭素来有“酱油王国”之称。早在1915年,湘潭的龙牌酱油就与贵州茅台酒同时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湘潭龙牌酱油除有“取消泽鲜艳,酱香浓郁、滋 味鲜美、咸甜可口和久贮不变、无浑浊沉淀及霉花浮膜”等独特优点外,还含有260多种香气成分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乃上等营养佳品。龙牌酱油滴滴香浓源远流长,上世纪60年代前后出生的湘潭人,没有谁不是吃龙牌酱油泡饭长大的。湘潭有句妇孺皆知的俚语:“龙牌酱油灯芯糕,砣砣妹子尽你挑”。这些足以证实龙牌酱油在湘潭人日常生活中的普及和必备。早在100多年前,清代大学者、著名书法家何绍基就在品味龙牌酱油做的佳肴后,留下了“三餐人永寿,一滴味无穷”的名句。

湘潭制酱历史悠久,《湘潭县志》记载,早在清乾初年,湘潭就有了制酱作坊。湘潭市酱作业首创自清乾隆初年本县商人龚裴然,当时龚庆祥斋酒酱作坊生产的酱油“汁农郁、色乌红、香温馨”,被称为“色香味三绝”。

湘潭的龙牌酱油选用上等黄豆、面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传统工艺酿造,具有色美味鲜、香味浓郁、咸中带甜、久贮无浑浊、无沉淀、无霉花等特点。而首创原汁酱油的吴元泰、吴恒泰酱园是两家百年老店。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两吴”和“大丰”三大酱园合而为湘潭市制酱厂,产品商标就为“龙牌”,“龙”便正式成为了湘潭酱油的象征。1965年12月,龙牌酱油被评为中南五省优质出口的酱油;1978年6月,在全国出口酱油评议会上获第一名;1981年和1985年,两次获得国家银质奖。然而,这并非湘潭制酱同仁的终极目标,他们早已把目光投向了金牌。1985年第一个响应1委员长关于和平统一的“九条建议”,毅然从台湾归来的马璧教授,听说家乡的酱油两度“夺银”,即兴作诗道:“台北邻商曝酱香,每闻此味忆家乡,回归喜见银牌奖,预料金牌更闪光。”果然,“功夫到家福自来”,1988年12月27日,湘潭的龙牌酱油,终于获得首届食品博鉴会金奖。获金奖后,中华全国归侨联合会主席张国基题词致贺:“天厨臻味觉,鼎镬赖调和。”

湘潭龙牌酱油之所以能香满天下,是因为选料、制作乃至储具都十分讲究。主料采用脂肪、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澧河黑口豆、荆河黄口豆和湘江上游所产的鹅公豆。辅料食盐专用福建结晶子盐;胚缸则用体薄传热快、久储不变质的苏缸。生产中,浸籽、蒸煮、拦料、发酵、踩缸、晒坯、取油七道一序,环环相扣,严格操作,一丝不苟。生产酱油外,还有原酱伏酱、紫油萝卜、紫油姜,历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特别是紫油姜久负盛名,它采用在白露前出土形似人指掌、杆断无筋、枝长瘦、荷口短的优质嫩姜,经精细加工,最后以龙牌酱油浸泡,其味道鲜美,咸辣可口,清香细嫩,是增进食欲的佳品。

十. 湖南省 湘潭市 湘潭县 枸杞莲子鸡汤

材料:

枸杞30克,红枣12个,干莲子60克,鸡肉210克,盐少许,水800毫升。

食用方法:

可在睡前1小时喝1碗。

做法:

1、枸杞、红枣洗净,鸡肉洗净、切块,莲子洗净备用。

2、把做法1的料放入水中,以大火煮滚后,捞除浮沫,改小火焖煮至食材软烂,加盐调味。

营养说明:

莲子养心益肾,可安神,对失眠多梦有治疗效果。鸡肉则含色胺酸,有利于睡眠。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