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张掖特产炸糖花子 张掖人的油果子怎么炸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张掖特产炸糖花子 张掖人的油果子怎么炸更新时间:2022-11-03 08:30:50

一.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米黄儿

米黄儿

用黄料或小米制做,以黄米制作尤佳。先将磨细的米粉加适量的水搅成糊状,再将平底砂锅置火上加热、抹油,待油热香溢时将米糊糊均匀地摊在锅里,在文火上烙片刻即可进食。撒糖食用,黄亮,松软,香中透甜,老幼皆喜,如今已成稀罕之物。

二.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灰碱面

灰碱面

张掖传统的灰碱面是用手工擀制。将上好的面粉用盐水加用灰草烧成的灰碱和好,反复揉搓后,拼成薄薄的面皮,撒一层豆粉,折成三指宽的一叠,用刀细细切过,轻轻抖散,松松地拧成一绞,摆放整齐。吃时用白水煮熟,捞进凉水中浸过。煮出的面条薄细均匀,微微发黄。按所需多少捞进碗中,拌上菠菜豆腐、黄瓜丝,或肉炸酱,再加上油泼辣子和蒜泥,调上陈醋,口感柔韧滑爽。灰碱面是张掖农村待客的上食,也是判断姑娘和媳妇做饭手艺的一个标志。新婚第三天新媳妇的“试刀面”即指灰碱面。

三.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

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美丽的祁连山麓,有一个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森林茂密,矿藏丰富,绿草如茵,牛羊成群,风光秀丽。这就是裕固族人民的家乡。裕固族共有1.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有三种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公元11世纪中叶到16世纪,河西回鹏人与邻近各族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裕固族。明朝初年,裕固族东迁入关,在祁连山一带放牧,史书上曾称他们为“黄番”、“西番”等。他们自称“晓平尔”、“洒喇尧乎尔”。1953年以“裕固”作为本民族的正式名称。裕固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民歌、叙事诗、格言、谚语等,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别具一格的青葩。民歌,是裕固族最喜爱的一种口头文学形式。历史上,裕固族曾有职业歌手,他们主要为举办丧葬嫁娶等的家庭演唱。唱歌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裕固族有句俗话说:“当我忘记了故乡的时候,故乡的语言我不会忘;当我忘记了故乡语言的时候,故乡的歌曲我不会忘。”在裕固人放牧的草原和山坡上,可以看到数不清的牛羊,并随时会听到引人入胜的歌声。裕固族民歌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裕固族人民擅长造型艺术。他们编织的毛袋、毯子和马缓绳都织有图案,妇女的衣领、衣袖和布鞋上绣着各种花、草、鱼、虫、兽等,色彩绚丽谐调,独具特色。民俗风情(服饰、礼仪、生活习俗、禁忌等) 剃头仪式:裕固族的习俗十分有趣,首先是儿童剃头要举行仪式。儿童满周岁或三岁第一次剃头时,要选定吉日,请来客人,举行隆重的仪式,目的是预祝孩子健康成长,长命百岁。客人们要带着钱、哈达,舅舅家带着牛犊或羊羔、马驹等礼物来参加仪式。孩子先由母亲领到舅舅跟前,另有一人端着盘子,上面放有剪刀和奶、酥油、惜粑做成的裸子。舅舅先把酥油裸子套在孩子头上,剪下一缕头发在盘子里,用手指蘸酥油点在孩子的额头上,抹到孩子嘴里,说着吉祥的话。紧接着,其他亲友们也用同样的方式剪下一缕头发,同时唱着歌,到最后大家一齐高唱祝福歌,再由舅舅将头发都剃光,只留头顶的一小撮。之后,主客共同举杯、欢宴。饮食:裕固族人民的饮食,牧区以酥油、格粑、乳制品为主,农区以粮食、蔬菜为主。款待客人要献全羊或羊背子。他们喝的茶,除放盐和鲜奶外,还加放草果和姜片。热滚滚的奶茶冲开碗里的炒面、酥油、曲拉(奶制品),香味扑鼻。裕固族肉食的品种很多,主要有手抓羊肉、“肉肠”和“支果于”。“肉肠”是把羊脖肉和里脊肉切碎后拌上调料熟面,装进肥肠煮熟而成。“支果干”是将羊肝脏等切碎,拌上熟面、葱、蒜做成的,吃时切成薄片,蘸蒜泥和醋。忌吃马、骡的肉。服饰:裕固族服饰也很有特色。男子戴毡帽,穿高领的左大襟长袍,柬红蓝色腰带,穿高统靴。女子也穿高领长袍,衣边绣有图案花纹,饱子多数是绿色或蓝色,外罩一件鲜艳的高领坎肩,脚蹬长简靴、头戴喇叭形的毡帽。裕固族人讲究戴耳环、手镯、戒指和其他佩物,如有些年老的男性仍保持左耳戴耳环、腰挂腰刀、火镰、火石、小怫像、鼻烟壶、小酒壶等的装束。(生活习俗)裕固族牧民以帐篷为家。过去是住圆锥形,由四、六、九根木柱支撑的帐篷。1958年后改用藏式方形帐篷。帐篷是用牦牛毛和绵羊毛织成毯子后缝制而成的,既遮风又挡雨,便于拆卸和搭盖。裕固人的帐篷忌坐南朝北。帐篷正上方过去是摆神位的地方,现在多是放置家具、收录机、电视机等物。左边是用木板拼接成的板炕,上面叠放着被褥、毛毯,来客也请到炕上就座,而且按不同的辈分分坐不同的位置。帐篷右边放置奶桶、锅碗等用具。中间是炉灶。烧火做饭就在这里。帐篷顶端有天窗。在定居放牧和农业地区,裕固族的住房则多以土房为主。经济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裕固族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发展了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经济,基本上实现了定居放牧,兼营狩猎、农业。改革开放以来,裕固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很大发展。重大贡献 长期以来,裕固族和各族人民一起曾多次进行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裕固族地区,裕固族人民为红军送粮带路,救护伤病员,有的光荣牺牲,为革命做出了贡献。

全省共有甘肃高山细毛羊300多万只,其中肃南县有100多万只,天祝县有60多万只,主要推广至新疆、内蒙、青海等地。高山细毛羊年产羊毛3000多吨、羊肉6000多吨。2013年“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获得了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为畜牧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牧民收入的稳步增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羊种只均产毛量达3.8公斤,酮体重21.8公斤,是县内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牧民得到实惠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畜种,肃南县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来自细毛羊产业,高山细毛羊产业已成为肃南县牧民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

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普通山羊,性格较为温顺,所以对生态破坏力度也很小。目前,肃南县已建成科技示范园区1个、科技示范点4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高标准暖棚羊舍2500座,发展人工种草面积11万亩,扶持和培育规模养殖户3500余户,全县舍饲半舍饲养殖率达到70%以上,仅2014年推广绵羊标准标识打号20万只,推广羊衣3.2万件,穿衣羊达12万只以上,检测出含有多胎基因羊23只,推广怀孕母羊后期补饲和羔羊早期补饲技术,使羔羊成活率得到有效提高。

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

地域范围

地理环境概况。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地处河西走廊南部,祁连山中段北坡,地理位置约处在东径90°20′—102°13′,北纬37°28′—39°49′之间,地形呈狭长地带,全县除明花乡属沙漠外,其余7个乡镇均系山地。与青海甘肃15个县(市)接壤,地势南高北低,自南向北呈带状起伏,整个地貌分走廊山前倾斜平原区和祁连山中高山区两个形态单元。海拔1327—5564米,相对高差4327米。 畜牧业概况。2009年6月末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05.12万头(只),其中:绵羊84.4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61.84万只),占80.3%。年末存栏各类牲畜 59.39万头(只),其中:绵羊46.93万只(甘肃高山细毛羊38.64万只),占79.02%。出栏各类牲畜42.11万头(只)。全县绒毛、肉类产量分别达到194万公斤828万公斤。全县农牧业增加值达到1.95亿元,其中牧业增加值1.48亿元,占7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98元,其中来自畜牧业方面的收入4331元,占78.4%。年饲养量85万只,年产羊肉6000吨,产毛2000吨。

四.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张掖玉米种子

张掖玉米种子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甘肃省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正式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张掖具有玉米种子生产得天独厚的优势,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年产优质杂交玉米种子超过4.5亿公斤。

张掖市种子行业协会正式收到国家商标局颁发的“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这是该市第一个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是全国唯一一个种子地理证明商标。记者了解到,近10年来,张掖市种子产业发展经过试验示范、基地壮大和市场化改革三个阶段的发展,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玉米制种大市。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达100万亩以上,制种业产值突破24亿元,能满足国家近2亿亩大田玉米生产用种,保证了全国大田玉米生产用种安全。该市农民年人均玉米制种纯收入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主产区农民人均玉米制种收入达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产业化经营鼓农民钱袋

张掖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被誉为“天然玉米种子生产王国”

五. 甘肃省 张掖 甘州区 搓鱼面

   搓鱼面是甘肃张掖特有的面食品种,因其成品的形状中间粗、两头尖,酷似小鱼而得名。其作法是用手掌将面条搓成约一寸长的面段,然后入锅内或煮或炒熟都可,在热天里还可以凉拌食用,是当地人喜爱的美食。

六. 甘肃省 张掖 肃南裕固族自治县 油糕

色泽金黄,松软酥脆,香甜可口。以上等清油、细白面粉、精糖为原料,先将面粉用开水烫至半熟,用冷水反复搅和,再揉成鸡蛋大的面团,包糖、芝麻、桂花做的馅子,入油锅炸成
( 张掖)

七. 甘肃省 张掖 高台县 合黎辣椒

辣椒是人们喜食的鲜美蔬菜,干辣椒和辣椒面又是常用的烹调调味品。辣椒种类繁多,各地均有种植,而高台合黎的辣椒别有韵味。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合黎乡所产的辣椒肉厚油丰,色泽红润鲜艳,辣味纯正鲜浓,青果为绿色,老熟后呈红色,容易晒制,且耐贮藏,生食、炒食或油泼均可,加工后的辣椒具有开胃健脾、养颜明目,降低血压,祛病御寒、增强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发汗、消寒等作用,有活跃新陈代谢等功效。

八.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张掖黄酒

张掖黄酒在张掖是祭祀、婚丧的必备之物,如民间儿女结婚,父母给他(她)酿酒一罐,到时候用来待客。 张掖的黄酒历史悠久,很早以前当地先民就开始采药曲。后以高梁青棵大麦为酒基,糯米为引料,选用当归、桅甘、陈皮、红花等数十种名贵中药,加大麦制曲,精工酿造而成,是低糖分、营养丰富的饮料,人体必不可少的十七种氨基酸含量丰富。

九. 甘肃省 张掖 山丹县 山丹马

是著名的山丹马产地。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