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甘肃庆阳特产西米丸子 甘肃庆阳流水席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甘肃庆阳特产西米丸子 甘肃庆阳流水席美食更新时间:2022-07-17 15:31:43

一.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九龙金枣

宁县九龙金枣又名宁县晋枣,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诗经》和隋唐史志中均有记载,曾以地方向朝廷进贡,因之得名。其枣梭状圆隆,个大、皮薄、色玫、 肉厚、核小、味甜。鲜食脆酥醇甘,适口性强。加工而成的金丝蜜枣、金枣罐头、金枣酒等产品色亮形好,品质优良,堪称佳品,是天然绿色保健精品,1986年被评为甘肃省优质农产品,1996年获甘肃省第二届名优产品鉴评会金奖。2005年以来,“宁州”牌九龙金枣鲜枣、干枣两个产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民果”,在中国(国际)首届枣产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二. 甘肃省 庆阳 正宁县 庆阳黄花菜

庆阳黄花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庆阳黄花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受黄土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庆阳所产的黄花菜色泽浅黄或金黄,质地新鲜无杂物,条身紧长均匀粗壮。抓一把捏成团,手感柔软且有弹性,松手后每根黄花菜又能很快伸展开。有爽快的清香气,黄花菜俗称"金针菜",学名萱草,古名忘忧,属百合科,是一种多年的生草本植物的花蕾。黄花菜味鲜质嫩,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花粉、糖、蛋白质、维生素C、钙、脂肪、胡萝卜素、氨基酸等人体所必须的养分,其所含的胡萝卜素甚至超过西红柿的几倍。品质居全国之首,被国家外经贸部命名为“西北特级金针菜”,远销香港、东南亚、日本和欧美。

黄花菜,古称“忘忧草”、“萱草”,又因其花蕾形似金针状,又名“金针菜”。人们喜爱黄花菜的秀丽,但更重视黄花菜丰富的营养价值。据测定,每500克干花蕾中,含糖3克,蛋白质70.5毫克,脂肪2克,钙23.5毫克,磷86.5毫克,铁82.5毫克,还含有有益于人体的多种维生素,所以,黄花菜和香菇、木耳、发菜一起被甘肃人民列为名菜佳肴。甘肃人常把黄花菜与肉丝、鸡蛋、菠菜炒成人们喜爱的“木樨肉”;用黄花菜烧肉、煨鸡、炖鸭、炒豆腐,其味鲜美,独具风味。

“没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皆真金。”这是前人对黄花菜的真切赞美。

黄花菜,学名萱草,为百合科植物,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其叶、根、茎、花均可入药。味甘性平,有养血、平肝、镇静、安脑的功效。《本草纲目》云:烹食可以适口,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故以萱名。”李时珍也提出了“鹿食九种解毒之草,萱草乃其中之一”的说法。《本草纲目》载,萱草“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煮食治小便赤涩。”有止血,通乳,利尿之功效。民间常以黄花加白糖,煎水饮,治小便赤涩;黄花加藕节煎汤饮,治衄血、咯血也有明显疗效。

据现代科学分析,黄花菜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等,而其中蛋白质、糖类、钙、铁和硫胺素的含量名列蔬菜前茅,其中,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还多2倍。黄花菜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肾炎、水肿患者均有治疗作用。

经常适量食用黄花菜,对防病保健、延年益寿大有益处。如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经常吃些黄花菜,既能健胃补脾,又能润肠通便,还可养血安神,且无副作用。据载,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疗食谱。“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调,为营养成分完备的补血、养血良方,又是日常素食中价廉物美的珍肴。

但值得注意的是,鲜黄花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物质,这种物质在参与人体代谢过程中生成氧化二秋水仙碱,氧化二秋水仙碱对人体呼吸道,胃肠有强烈的刺激,其主要症状表现为恶心、胃痛、腹泻,严重的还可能产生血尿症。

因此,采摘的鲜黄花不宜直接食用,应先将黄花蒸熟、晾干,以备烹调莱肴。

甘肃庆阳,是久负盛名的黄花菜之乡。每年夏令花朵盛开,塬上塬,杏黄色、桔黄色、米黄色、金黄色、绿黄色、金橙色的花朵流光溢彩,亭亭孤秀,高雅洁美,使路人都叹为观止。宋代诗人苏东坡赞叹之余写下了:“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的动人诗句。

黄花菜在我国栽种区域极广,但其中尤以庆阳黄花菜质量列诸产区之首。有“西北特级金针菜”之誉。庆阳黄花菜之所以如此著名,这与当地的水土和栽培技术有关。庆阳地处甘肃东部、境内丘陵起伏,塬坝纵横,土质肥沃,雨量适中,气温较高,光照充足,自然条件十分适宜黄花菜生长。

黄花菜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庆阳黄花大多属重瓣,叶片宽厚,花大瓣肥,采摘一般掌握在开花前1至2小时为宜,标准是花蕾充分发育,花嘴不裂,颜色呈淡黄。采摘时动作要轻巧,避免碰伤花苔和小花,做到轻摘不带梗,轻放不损花,浅装不裂花,快运保质量;采摘来的花蕾要及时蒸制,以免花蕾放得过久而自行开裂,影响质量。

蒸后的黄花菜不能马上曝晒。晴天经过两天晾晒后,用手紧握干莱少许,松手后仍能自然撒开为适度。如果蒸后遇到雨天,则必须烘干,否则极易腐烂;黄花菜干制后,可按一、二、三级分装。以色泽金黄,条干均匀,无蛀虫,无霉变,无青条,无带柄杂质,无黑条,开花少的为最好。

庆阳黄花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关于“庆阳黄花菜”地理范围界定的函》(平政函[2004]2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甘肃省庆阳市现辖行政区域。

地域范围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总面积2711900公顷,海拔860-1760米。庆阳黄花菜主产区界于东经106°24′-108°42′,北纬36°14′-37°09′之间,包括庆城县15个乡镇122个村,西峰区7个乡镇94个村,镇原县的19个乡镇227个村,宁县的18个乡镇64个村,合水县的12个乡镇79个村。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区域内土壤类型主要为黑垆土和黄绵土,pH值7-8,黄花菜栽植区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川塬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水文情况:区域内农业用水主要靠自然降水,为雨养农业区。一部分川台地可实行灌溉,山、塬区多采用全膜覆盖、松土等农业措施和集雨节灌等措施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气候情况:庆阳市属温带大陆季风型气候,介于半干旱半湿润之间,年平均气温7.8-9.6℃,年平均降水量535毫米,无霜期169天,年平均日照数2442.9小时。

(4)人文历史情况:黄花菜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宿根性食用花卉蔬菜。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该属约有14个品种,主要分布在亚洲温带地区,少数散见于欧洲。中国有11个种,地方品种较多,唯独中国生产黄花菜,欧美多栽培观赏性萱草。

据原庆阳地区行署科技处田均《金针史话》考证:我国黄花菜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者距今约2700年,最早见于西周时期《诗经•卫风•伯兮》篇。黄花菜群众叫金针菜,因其味美醇香似菇肉,色黄亮丽形似针而得名。古时文人雅士多称忘忧草、宜男草,而《本草纲目》始名黄花菜。它集名花、美食、良药、稀特佳蔬于一身而号称中国最古老的“园菜”,也是中国的母亲节日之花。如明朝李梦阳诗:“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蟠桃结子三千岁,萱草花开八百春。”古代典籍如《诗经》、《说文》、《本草纲目》、《救荒本草》、《农政全书》等多有记述。汉代李陵诗:“愿得萱草枝,以解饥渴情。”唐孟郊诗:“萱草儿女花、不解壮士忧。”唐朝白居易诗:“杜康能解酒,萱草亦忘忧。”就是典型名诗句。

中国现在传统栽植黄花菜的主产区首推甘肃省庆阳市,历史之久、规模之大、品质之优、加工之良、科研促进产业优势等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现种植黄花菜42096公顷,2005年庆阳市推出“六个百万”强农富民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展66670公顷,庆阳黄花菜,这在全国各主产区也属罕见。据原《庆阳县志》记载,在周祖农耕暨医祖岐伯文化发祥地,庆阳黄花菜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利用史,可上溯到秦汉之先。自古有:“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周祖故里金针黄,岐伯桑梓黄花香”之说。

庆阳黄花菜的主栽生态优势品种为马兰黄花,陇东学院1994年曾在全国各地征集黄花菜品种33个,经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甄别去除同种异名外,共有25个不同品种。经品比试验和营养成分测定得出结论,在各项综合指标上,都没有赶上本地自然传承了2500多年的马兰黄花菜品种。2000年,庆城县黄花菜研究所又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湖南祁东引进白花和冲里花,从山西大同引进大同黄花,并与马兰黄花参比开展引种品比试验研究,再一次确定了马兰黄花具有不可替代的主栽生态优势种地位。

庆阳黄花菜为中外驰名的名优历史,以高糖量较高和营养丰富、条长肉厚和久煮不烂,独特的黄土高原无污染原产地“无公害化生产”与“洁净化加工包装”技术三大特点走俏国内及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世纪70-80年代庆阳黄花菜产业开发潮涌陇东,原庆阳地区行署发文设立了庆阳地区黄花菜研究所。庆阳黄花菜以其高含糖量和条长肉厚等指标均超过国标GB7949-87,在全国商业供销外贸系统开展的土展评中,庆阳“蓓蕾”黄花菜荣获“西北特级金针菜”称号。1992年庆阳县黄花菜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银质奖(全国最高奖项)。2000年西部大开发,庆城县(原庆阳县)成立了黄花菜研究所,又推动了新一轮特色产业开发热潮。近年来,先后研究推广了采用棚膜晒蒸法,生产的糖分表渗而会软性好的“蒸馏脱水传统菜”;采用远红外干制、太阳能利用控制并匹配热风炉联动烘烤干制的内干型“蒸发脱水保香菜”等。实现了黄花菜干制加工的无污染,与传统技术相比成本更低,品质更优,售价更高,更走俏市场。

三.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石雕

宁县石雕,历史悠久,其渊源根据出土文物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其雕凿手法独特、形象逼真、风格古朴、粗犷豪放,保留人类万物有灵的神圣观念。近年来,宁县石雕在继承和发扬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特别是2002年以来,随着历届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同外界的交流往来加深,使宁县石雕名声越来越大。以庞清河、庞永恩、安达为代表的石雕作品多次在香包节和农耕文化节上展出,部分作品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收藏,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靳之林亲自题词了“宁县刺绣、石雕、皮影堪称三绝”。给予了宁县民间艺术很高的评价。

四. 甘肃省 庆阳 庆城县 庆阳豌豆粉

豌豆粉为庆阳,采用优质豌豆为原料,精现代科学方法精制,营养丰富,据专家化验分析每百克含有人体所需的蛋白质20.3克、含钙170毫克、碳150毫克及其它微量元素,且香味浓郁,纯正,老少皆宜,是馈赠亲友和旅游食用之佳品。

豌豆也是杂粮里面颇具营养的一种食品,而庆阳的豌豆更是独具特色,除了颗粒饱满、品种繁多之外,又因为庆阳地区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气候原因,所产的豌豆气味香甜、营养丰富,有人体需要的蛋白质、钙、磷及微量元素。尤其是用新鲜优质的豌豆精制而成的豌豆粉,不论是做汤或者做主食辅料,食用后都感觉香气浓郁,甘味冗长,用一句时髦的话说就是很“给力”。所以,豌豆粉近年来是餐桌上食用和招待亲朋的上等佳品。

五.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油饼

油饼

油饼本是平常吃食,各地都有南北无异,但要做的酥甜可口,色泽鲜美,皮薄味醇,久放不柔,却不容易。久有盛名的镇原糖油饼在发面、配料、油炸、上色等操作工序上有许多讲究。首先面要发的软硬适度,揉和的功夫要到家,直到挫揉均匀,没有丝毫干面和气泡为至;其次,面团里拌入一定量的大油、鸡蛋清、蜂蜜,否则既不甜,也不酥;最后是油炸,面饼入油锅后,一定要把握住火候,火大了,油饼容易焦红,火小了不易炸熟,所以火势油温要适中,让表皮上好火色,注意翻转达到黄带微红的外表,色度清亮。炸到面熟出锅。糖油饼成为镇原的一道极具盛名的特色小吃,被命名为“甘肃名小吃”。

六.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狗舌头馍

狗舌头饼是宁县早胜镇的一种特色小吃,也称“狗舌头馍” ,属于一种烙饼类食物,因其形状窄长而两端方圆,形如狗舌头,故称狗舌头馍,在宁县早胜已有200多年历史。

狗舌头饼属于老百姓在千百年实践中得出的一种较为精细的馍类制作方法,其大小均匀,约一二两,饼色淡黄,厚不过一指,香甜可口,脆而酥,一般在春夏季节制作,可以装箱当做礼品赠送他人。狗舌头饼存放方便,不易变质,宁县早胜当地农村人家基本都会制作,既是一种特色小吃,也是早胜群众较为喜食的一种主食,寓有庆祝丰收的意思。

宁县狗舌头饼的制作方法和一般馍馍制作大同小异,都用优质面粉、姜黄、清油为原料,配以小茴香、食盐,用特制烤锅烧烙而成。首先给发酵好的酵面放入适量碱以中和酸味,再以面粉兑和,揉匀成面团,接着以等量分面团为若干小块,仿做成狗舌头状,做时必须让饼子表面平整,内面略有凹下,在施以食盐、小茴香少许,最后放到浅子锅(一种底子平专用来烙饼的铁锅,以铁做的为好)烙熟。在制作过程中,烧火的柴火只能用麦草,因为麦草火力柔和均匀,容易在饼面 “上色”。烙好的狗舌头馍,因施有小茴香,其味可口,颇为适口。

现在想买狗舌头馍已经很难买到了,除过宁县早胜镇和和盛镇还有一两家会制作狗舌头馍的传统手艺人家外,其他地方均很少见。

七.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县猪灌肠

猪灌肠也称“灌肠”,是宁县地区的一种特色小吃。宁县“猪灌肠”技艺大多出现在东区盘克、九岘等地,因为当地出产特色荞面,人们会在年关时节制作出猪灌肠,拿到县城叫卖。宁县东区的猪灌肠在整个陇东地区都闻名遐迩,那里蒸制的猪灌肠蒸得软硬适中,味道醇香,翻炒不易碎,吃起来别有风味,东区流传谚语“猪肠荞面灌成排,葱蒜翻炒客就来。”其制作方法是将猪大肠洗净,切成长约四十公分左右,一头用线扎死,在用猪肉末和荞麦粉用水和成面团,再加入少量盐、大香、姜粉、味精等调料搓匀后,继续加水揉搓,直到成糊状为止。然后灌入备好的大肠内(一般灌猪肠的三分之二左右即可),再用线封口,放入盘中上笼蒸熟后出锅冷却即可。猪灌肠一般的做法是炒制,现将油在锅里加热,放入蒜苗、葱丝、辣面子炝下味道,在放入猪灌肠轻轻翻炒,以免猪灌肠在炒制的过程中弄烂,影响色泽与美观,最后在放入盐、味精、姜粉、大香等调料,温炒2-3分钟即可。

八.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镇原烧鸡

镇原烧鸡是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的。镇原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的鸡肉,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烧鸡,是将脱毛去脏的鸡肉,炖入久存的卤汤中,加入多种调料后,炖卤烂熟而成,其味甚佳、其色甚鲜,在镇原风味小吃中颇负盛名。

民国时期,镇原县城郭家绪儿的鸡肉做得最好。迟于郭家绪儿的张生杰,后来居上,取而代之,成为县城最有影响的烧鸡大户。传说在这之前,张生杰刚开始1肉时,因为生意不好,白天买不了几只,只好叫卖到半夜方能卖完。于是,就得了个“张半夜”的绰号。后来,郭家绪儿去世了,他就成了镇原卖烧鸡的领头雁,仍要叫卖到半夜。不过,这时候的“张半夜”不是白天卖不完,而是供不应求,至深更半夜,还是打发不完络绎不绝的顾客,“张半夜”由贬而褒,一直沿用到他业止。如今,张半夜虽然已不在世,其侄子却继承叔叔的手艺,成为目前镇原传统烧鸡的佼佼者。

九. 甘肃省 庆阳 镇原县 黄酒罐子

黄酒罐子

镇原农家有自酿黄酒的习惯,以备红白喜事或过节之用。酿熟的黄酒,取原酿的糟酒,装入瓦罐,加开水浸泡,如泡茶一般,再以竹筒衬箩底(起隔糟之用),投入罐中吸食,吸食酒罐子,南三镇农村较为盛行,尤其盛夏,三伏天气,于麦收困乏之余,吸几口,既解渴解馋,又消署解乏,极为酣畅。在云南苗族一些地区也盛行此种吃法,还流传着这样一首诗:“千里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十. 甘肃省 庆阳 西峰区 庆阳饸饹面

庆阳的饸饹面,又0子面,俗称喝汤,是陇东地区民间大部分人家过红、白喜事用来招待客人的一种面食。其汤是用热油把干辣椒面和萝卜切成的小丁儿炒出香味,放入葱、蒜、姜、大香等调料再炒一下,最后下肉丁炒熟备用(俗称“臊子”)。把炒好的臊子装入锅内,稍加点豆腐丁,倒入开水,用文火慢慢煮透。这就叫“调汤”。制作者用饸饹床子(做饸饹面的工具,有漏底)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挑选村里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在杠杆上直接把面挤轧成长条在锅里煮。等到面煮熟后有村里做饭好的妇女捞出来,用清水过滤后,浇上提前做好的汤,就可以食用了。再配有各式各样的小菜,常见的有韭菜,萝卜丝,黄瓜,还有泡菜等,农村人俗称“菜碟子”,味道会更可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