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肇庆封开县特产店 肇庆封开南丰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肇庆封开县特产店 肇庆封开南丰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7-19 03:36:10

一. 广东省 肇庆 鼎湖区 文鲤

文鲤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文鲤

文鲤(鲩)是鼎湖区名贵的出口土品。产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文朗,它有别于一般鲤鱼,最大的特点是:粗看,圆头圆脑,浑身滚圆;细看,缩头耸肩,头小嘴勾,身肥体圆,身上有三条金线自腮部一直延伸到尾部。文鲤内脏小,含油多,肉质肥美,尤宜清蒸,绝少用其它方法烹调。清蒸时,切忌放姜葱,亦不用放油,加入少许熟盐和陈皮丝即可。这样清蒸之文鲤,吃起来,骨骼酥香、鱼鳞柔软,有肥嫩、甘香、鲜甜、肉滑之感。清朝光绪年间,有一钦差大臣到肇庆出巡,吃过文鲤后,叹之为“难得的美味珍馐”,并立即派人将其火速呈送回京城,献给慈禧太后。太后品尝过后,龙颜大悦,给文朗颁赐了“岭南第一塘文鲤王”的匾额。文鲤产量极少,目前以销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为主。文鲤的主要特点是形体怪异而肉质肥美,生成一副头细、膊缩、鼻陷嘴勾,背部略有缩骼形的"小人相";鱼身两侧却偏偏天生三条金线,且腹部发达,在水中游动时金光闪闪,婀娜多姿,很有"君子风范"。它的特点是内脏少,骨骼柔软,肉质滑嫩,肥美甘甜,鳞薄脆滑,食后齿颊留香,食客尝之赞不绝口。

文鲤产地位于沙浦镇典三文,面积500多亩,饲养上一直保持独特良好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鼎湖区为提高文鲤的品质,做强做大其品牌,对其养殖开展了技术攻关,邀请了珠江水产研究所等专家作技术顾问,做好文鲤的选育和繁殖,统一技术措施,规模养殖。同时,还人工放种马蹄仔、野慈菇等植物,保证文鲤生长所需的独特生态环境。现每年可供上市250吨,远销港澳、珠江三角洲等地。

文鲤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现辖行政区域

肇庆市鼎湖区人民政府《关于请求划定文鲤 文鲩产地范围的请示》,肇鼎府报〔2013〕6号

广东省地方标准:《文鲤》(草案)

二.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开油栗

封开油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封开油栗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封开油栗

封开油栗历史悠久,由于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在省内外享誉盛名,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

品种。

封开油栗主产于长岗镇,覆盖罗董、杏花、渔涝、河儿口、七星、江口、大洲等八个镇。

封开油栗是中国板栗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因其源于皮薄油亮、脆甜口香而得名,是封开一个著名的优良干果。2006年“封开油栗”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同年8月被中国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封开县成为“中国油栗之乡”。

封开油栗历史悠久,由于生食清甜爽脆,熟食甘香可口,在省内外享誉盛名,1988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稀水果品种”,主产于长岗镇,覆盖罗董、杏花、渔涝、河儿口、七星、江口、大洲等八个镇。近年实施样板示范带动战略,县农业部门先后在长岗镇办起五千亩油栗示范基地,同时长岗镇油栗基地又被列入省“一乡一品”项目扶持开发,并注册了“奇香皇”牌商标,促进了封开油栗基地迅速发展。

油栗树冠开张,果实总包刺短而疏、壳薄、饱满,内有种子一至三粒 ,以二粒为多。种子皮薄,栗褐色或红褐色,光泽明亮,极少绒毛,平均单粒重15克左右;肉色蛋黄,糯性中等,果味香甜,含淀粉、原糖、蔗糖、粗蛋白等物质。果实多在九月下旬成熟,少量早熟品种在八月下旬成熟。

封开油栗是中国板栗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因其源于皮薄油亮、脆甜口香而得名,是封开一个著名的优良干果。据广信历史记载,我县早在约500年前,已发现长岗镇马欧村的古林洞山坡地生长有野生油栗品种,后来当地的农民利用本地野生资源,逐步扩大种植范围。与河源、阳山地区种植油栗对比,我县的油栗更具有“名、优、稀”的特色。一是最具早熟性;二是味道奇香、清甜脆口,食后回味无穷,是其他板栗所没有的细腻特点;三是耐贮藏,煮熟后不易变质;四是封开油栗营养价值丰富,具有补肾、健脾、活血等保健作用,被人们称为“肾之宝”。可生食、熟食,也可与肉类一起炒、焖、蒸、炖食。

2006年“封开油栗”产品被国家认定为绿色食品;同年8月被中国流通协会认定为“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经国家经济林协会审评通过,我县成为“中国油栗之乡”。

封开油栗是广东省优良的品种之一,属落叶性乔木,树冠开张,果实总苞饱满且刺疏短,内有坚果1-2粒,坚果呈深褐色或红褐色,皮薄油壳光滑。极少茸毛,肉色蛋黄,肉质细糯,风味香甜,耐储运;生食脆甜,熟食芳香,单果重11~15克左右,总含糖量4.27%,淀粉含量31.4%,蛋白质含量3.4%,脂肪含量1.1%,,含水量48.1%;果实在8月中旬成熟,也是广东特早熟的板栗品种。

封开县地处粤西边陲,北回归线从境内穿过,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20.8℃,年平均日照1980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446毫米;土壤95%属母岩为粗花岗岩、页岩的山地黑砂壤土,表土腐殖质松厚,有机质较多,PH值5.5~6.5之间,是全国唯--个以县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适宜环境,赋予封开油栗独特的风味品质。

封开油栗因其产于封开县而得名,在当地栽培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明朝时期(距今500多年),长岗马欧古林洞人的祖先就利用野生板栗原始资源,开始人工种植,以后逐年扩大种植,并品种不断得到改善,后来扩散到新丰、谷圩、罗董镇思寮、扶塘、五星一带和杏花镇东和等村栽种,其中长岗马欧为最出名的产地,且其品质为全县最优,早在上世纪初期,其果品已销往到梧州、云浮、高要、佛山、江门、中山、香港等地,到了50年代中期,长岗马欧村凭着地理位置的优势,再次全民掀起种植的热潮,成了我县有名的“水果之乡”,1958年10月参加全国会议,获得国务院1授予“全国农业社会建设先进单位”光荣称号。80年代中期至今,我县政府为加快我县特色水果的发展,充分发挥封开油栗这件宝,致富造福人民,特别是2008年封开油栗被列入广东省西江北岸特色水果产业带项目,千蓬万载的难得机会,我县抓紧这个良机,在委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县上下努力做好规划,抓好实施,刻好样板,加强指导,重点支持肥料、种苗、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关键环节,促进全县广大农民掀起了种植油栗的热潮,迅速形成了产业,使封开油栗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目前全县种植油栗面积达到12万亩、年产量达0.85万吨,年产值达1.53亿元。封开油栗还加工出新产品炒油栗、封开油栗酥。

2003年以来,我县农业部门长期与省农科院果树所合作,从封开县长岗镇马欧村的实生“封开油栗”老树群体中选育出来的特早熟优良单株,“早香一号、早香二号”两个新品种,分别2010年和200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已在广东北回归线附近以及广东省以北地区推广应用。

封开县人民种植油栗历史悠久,种植技术经验丰富,2000年以来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共同合作,总结编写出《封开油栗种植技术规范》的广东省地方标准,已于2010年7月1日公布实施,更好地为种植封开油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通过在当地推广应用取得显著的成绩,于2013年获得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二等奖。

为探索研究解决板栗灾发性虫害的问题,我县农业部门从2003年开始和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在封开栗区推广种植向日葵,使用生物农药印株素、苦参碱来防治板栗害虫,成绩突出,技术达到国内首创,2014年1月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015年获得广东省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二等奖。

封开油栗通过多年来的发展,群众既得到了增收,品牌又得到了擦亮。1988年封开油栗被评为“广东省名优水果品种”、2003年封开油栗注册了“奇香皇”牌商标、2004年获得无公害食品认证、2006年被国家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称号、2007年封开被国家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油栗之乡”、2011年封开油栗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7月通过国家质监总局评选,封开油栗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13年10月被广东省旅游项业评为“广东十件宝”称号。

封开油栗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本地板栗。

二、立地条件

园地应选海拔30米至300米的丘陵山地,pH值在5.5至6.5之间,土质为沙质红壤土,土层厚度≥80cm,土壤有机质含量≥1.2%。

三、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选择优质高产的板栗早、中熟品种应用嫁接方法培育种苗,用板栗实生苗做砧木,嫁接成活1年后方可出圃定植。

2.栽植:春植为1月下旬至2月底,秋植为10月至11月。每公顷栽植株数240至330株,搭配10%至20%的授粉树。

3.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腐熟有机肥≥2t。

4.修剪:采用短截、疏枝等方法修剪,培育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的树冠,保证通风透光。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采收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宜在非雨天露水干后采果。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坚果呈深褐色或红褐色,皮薄油亮光滑,极少茸毛,肉色蛋黄,肉质细糯,风味香甜;生食脆甜,熟食芳香。单粒重11至15克。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淀粉 31.0%~40.0%

蛋白质 >3.0%

脂肪 >5.0%

水分 <45.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三. 湖北省 襄阳市 枣阳 吴店甘蔗

吴店甘蔗是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吴店镇的。枣阳市吴店镇是湖北省有名的甘蔗种植大镇,吴店甘蔗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

枣阳市吴店镇地处枣南山区,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适宜水果甘蔗生长。从近年开始引种,其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的历程。现已享誉省内外,成为富民富市的重要产业。每年春节前后,外地客商纷至踏来,云集吴店,争先抢购,运往全国各地销售。

吴店甘蔗表现为产量高,一般亩产8-10吨,高的可达12-13吨;色泽好,皮薄,茎脆,汁多,味甜,营养丰富;植株较高,茎秆粗壮,节间长,去表尖后株高在1.6米以上,茎秆直立,便于贮运。既可直接供鲜食,或榨汁作饮料,生津止渴,老少皆宜;也可用于饲喂奶牛,对提高产奶量有很大作用。上市时间最早在10月中旬,一般在11月中旬以后,高峰期在春节前的12-1月。

近年来,吴店镇坚持把甘蔗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项目来抓,目前该镇甘蔗种植面积达1.5万亩,种植的农户达3000多户。

四. 重庆市 开州区 开县锦橙

开县锦橙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锦橙又名鹅蛋柑26号,原产中国重庆江津,系40年代从地方实生甜橙中选出的优良变异。主要特点:树势强健,树冠圆头形,树姿较开张;枝条强壮柔韧,有小刺,尤以夏秋梢刺更多,叶片长椭圆形;果实长椭圆形,形如鹅蛋。果大,单果平均重170克左右,果皮橙红色或深橙色,有光泽,较光滑,中等厚;肉质细嫩化渣,甜酸适中,味浓汁多,微具香气,果实可食率74%~75%,果汁率46%~50%,酸含量0.7~1.1克/100毫升,种子平均6粒左右,品质上乘,适鲜食,也可加工果汁,果汁橙黄色,热稳定性好。一般在11月下旬成熟。

开县锦橙多次被评为“优质农产品”、“名牌农产品”,渝开牌锦橙还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良好的品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其产品不仅供应国内市场,还远销中国香港、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的国内外客商也多了:联合国粮农组织投资120万美元,新建良种母本园4公顷,改良果园300公顷,建立储藏周转库,引进自动处理生产线,对锦橙进行全新的锦橙采后商品处理;澳门恒河集团正式签约销售锦橙5000吨。

开县用科技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已建立起了20个乡镇生产基地,各种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良好的品质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开县锦橙已远销中国香港、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开县种植柑橘虽然有上千年的历史,但以前由于基础弱、规模小、柑橘单产低,规模效益差,对外地客商和企业缺乏吸引力。2003年,县里提出了用科技打造“中国锦橙第一县”的战略目标,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试验示范,目前全县形成了优质果品苗木园、良种母本园、高产示范园“三园一体”结构。先后建立起了以长沙镇为中心的20个乡镇生产基地,引进、推广锦橙、夏橙等名优特新品种品系50多个。

开县锦橙作为橙中之佼佼者,已具有了明显的品牌优势。

1978年,开县锦橙72-1获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奖,并自这年以来,该品种连续4年在全国柑桔鉴评中荣登锦橙组榜首。

1985年至1989年,开县锦橙两次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奖;1995年在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开县锦橙荣获金奖。

1999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开县注册“渝开”牌系列优质锦橙商标;在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渝开”锦橙获“名牌产品”称号;2000年“渝开”牌锦橙荣获重庆名果称号。2001年,开县“渝开”牌锦橙成为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证书的锦橙品牌。一系列殊荣,使“渝开”牌锦橙闻名遐迩,蜚声海内外。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县锦橙就闯出国门,销往香港、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优良品质,令国内外专家为之倾倒。联合国柑桔开发专家斯达福特品尝开县锦橙后,竖起大拇指说:“这样好的果子,在中国我还是第一次见到。”1989年,国际柑桔学会理事长、华中农大教授章文才赴开县考察,对开县锦橙连连称赞。2003年9月,南非柑桔专家英特利应重庆恒河果业有限公司邀请,在重庆市农业局、澳门恒河公司和广东仙果水果公司陪同下来到开县考察柑桔生产情况,对开县锦橙的品质也赞不绝口。

开县锦橙生产地域范围介于东经108°08'-108°34'与北纬30°55'-31°18'之间。北邻城口县,东邻巫溪县、云阳县,南接万州区,西与四川省宣汉、开江两县接壤,幅员面积39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112万公顷。或者是自然的造化,开县在地图上所呈现的形状就是一片锦橙叶。北高南低,地貌特征为“六山三丘一分坝”,特别是三浬河谷地带即浦浬方向的长沙镇、南门镇、赵家镇、岳溪镇、渠口镇,江浬方向的镇东街道、大德乡、竹溪镇、临江镇、中和镇,东浬方向的丰乐街道、郭家镇、白鹤街道、厚坝镇、金峰乡等15个乡、镇、街道,海拔175-550米,年均温18.5℃,是锦橙生产最适宜区。

五.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封牛占大米

封牛占大米

六. 广东省 肇庆 高要区 金利剑花

金利剑花

剑花,又称霸王花,俗称天尺花。每年小暑到中秋,乃剑花盛放季节,尤其在风雨过后,繁花竞开,故又有“风雨花”之称。

剑花生长粗犷,喜温、喜湿,病虫害极少,是一种生命力强、管理简便的仙人掌科植物。剑花性味甘、凉,入肺、胃经,含有三十个烷,具有清热痰、除积热,止气痛、理痰火的功效。剑花煲汤具有清心润肺、消署解热的功能,对痰多咳嗽有除痰理咳的作用。

金利是肇庆地区剑花生产的主要产区。金利剑花种植历史悠久,自清朝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过去只局限在破墙、废屋里种植延续发展至今成园成场,规模不断壮大、产量不断增加、效益不断提高。据统计,全镇剑花种植面积达3500多亩,总产量达700多吨,年产值达1800多万元,是农民创收的一个不可低估的增长点。金利剑花驰名国内外,远销省、港、澳乃至东南亚各地。

七. 四川省 绵阳 涪城区 绵阳窝窝店包子

绵阳窝窝店包子,是四川省绵阳市的风味小吃之一,该品具有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等特点,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

在四川省绵阳市的翠花街,有家经营包子的老店,该店创始于清末,由一位叫房洪兴的人在城区名为窝窝店的地方(现翠花街口)开店而得名。主要经营面食和包子,以家庭作坊的型号司经营糊口。1956年收为国有企业后,在技术、门面上加以改造,经营仍然以面食为风味为主,且价格公道,生意经久不衰。该店尤以包子最为著名,其皮洁白光滑、富有弹性、馅饱且油而不腻,天然调味品为时鲜蔬菜,味美而富营养。三鲜小笼包、牛肉米粉、百合粥等小吃曾被市食品协会、市商业局、市消费者协会、中国西部交易会组委会授予"名特小吃"、"质量信得过"等称号。cBy

"早起吃窝窝店包子"是绵阳人的口头禅。这种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生意太好了,哪有工夫雕琢包子外形。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气味清香是一方面,防止包子烂底是另一方面,窝窝店包子出了名的皮薄。包子好吃,馅好是关键。馅是生熟猪肉搭配(生肉鲜香,熟肉油气重)的,散籽而滋润,朗朗上口,不知俘虏了多少绵阳人。cBy

店里长期供应免费的绿叶稀饭和桐骨汤、三鲜包子、鸡肉包、三鲜元子汤、黑米粥等随包小吃,绵阳有句老话:要吃包子窝窝点,要看婆娘西山观!窝窝店包子好吃,绵阳西山多出美女哦。cBy

八. 广东省 肇庆 四会 四会沙糖桔

四会沙糖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糖桔最初产自四会市黄田镇沙糖村,因而得名沙糖橘。

地域范围

四会市行政区域内的龙莆镇、地豆镇、威整镇、罗源镇、迳口镇、大沙镇、东城街道、石狗镇、黄田镇、贞山街道、江谷镇、下茆镇、城中街道,共十三个镇、街道

特定品质

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该产品驰名中外,60—70年代,曾批量畅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

文化典故

四会沙糖桔,原名十月桔(以下简称:沙糖桔),原产四会,是四会沙糖桔主栽品种之一。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沙糖桔是四会传统土,又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并被《羊城晚报》誉称“一枝独秀”。

四会沙糖桔知名度比较高,广东沙糖桔主要为四会沙糖桔正宗,尤以黄田镇出产的为正宗,唯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极品!

四会市是广东省几个古老的柑桔产区之一,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栽培历史,四会柑由于种质优良,久负盛名,历代不衰。清人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一书称道:“柑桔……产四会者光滑,名鱼冻柑,……柑、橘、香椽,以四会为大家。“据清光绪二十二年《四会县志》载:“四会柑得名最久,李时珍本草纲目云,产四会者光滑,名鱼冻柑,……故老相传旧充贡至某,始乞免。”

广东省四会市于2001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评为“中国绿色食品柑桔之乡”,这是继前不久四会沙糖桔正式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之后的又一殊荣。

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珠江三角洲范围,是广东著名侨乡。全市总面积1257.6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贯该市,年平均气温21.2°C,年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多为山地黄壤与赤红壤。这些气候及土壤条件都最为适合种植柑桔。

四会柑桔具有显著的品牌优势,被誉为“一枝独秀”,其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据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达14.3%,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还原糖3.87克,蔗糖6.68克,维生素C 40毫克,是老少咸宜的美味佳品。在2001年,四会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柑桔之乡”称号,四会市沙糖桔被评为“中国名优果品”。2003年沙糖桔、贡柑两个品种获得国家质监总局认证的“原产地标记”。

四会沙糖桔,果实为扁圆形,色泽橙黄。分布于广东省等地区。原名十月桔,原产四会,是四会沙糖桔主栽品种之一。因其味甜如沙糖故名。沙糖桔是四会传统土,又是柑桔类的名优品种,并被《羊城晚报》誉称“一枝独秀”。沙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裹壁薄,易剥离。果形指数0.78,单果重62—86克,可食率71%,可含溶性固形物11%,每100毫升含全糖10.55克,果酸0.35克。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吃后沁心润喉,耐人寻味。

四会沙糖桔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明朝已经盛产,并被列为朝廷贡品,一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其果品以果型美观、果肉爽脆、汁多、化渣、味清甜而享誉海内外,成为桔子中的一大品牌。2001年,我市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柑桔之乡”称号。2006年,四会市华贡牌水糖桔获得国家级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四会市华贡农科集团公司“华贡”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2006年,四会市华贡牌沙糖桔又被认定为“广东省名牌产品”。

四会沙糖桔中的极品莫过过“正宗四会黄田沙糖桔”。其柑桔不仅品种优良,汁多化渣、清甜脆口、芳香浓郁,不同品种各具风味外,而且含有人体日常所需的糖、粗纤维和各种维生素的丰富营养成分,堪称四会柑桔之冠。四会柑桔全身都是宝:除其果肉可食用外,也可腌制成果脯,干果;其果皮经干燥后制成陈皮,可入药或用作烹调佐料。

九.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莲都山羊

封开莲都山羊是指放养于当地石灰岩石山上,专吃树叶的仅次于野生的山羊。封开县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境内集中了石灰岩、沙页岩、花岗岩三种地质地貌,构成各具特点的巨石、奇峰、幽洞、秀水、1等自然景观。当地农民将山羊放养在石山上,日出上山,日落下山,天生天养,依靠封开县独有的山石资源和植物资源,用阳光的精华和石山的灵气共同孕育出了生机勃勃的莲都山羊,可谓仅次于野生的山羊。由于它经常蹦蹦跳跳,所以肉质特别扎实细腻;专以树叶草木为生,所以又毫无膻臊之味,因此算得上是羊肉里的又一极品。

莲都山羊是封开县十大名优农产品之一,以产于莲都镇石山、且肉质鲜美没有腥骚味而扬名,以莲都镇的养殖规模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大,具备山石资源丰富的河儿口镇、金装镇、都平镇、大玉口镇、大洲镇等正逐步扩大。目前全县饲养量3万头左右。该山羊肉属温补型食物,补而不燥,有滋阴补肾、旺血养颜之功效,是一种很有野味且香味浓郁的美味保健食品,并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和发展潜力。

十. 广东省 肇庆 端州区 肇庆芡实

产地:中国广东肇庆。 种植:每年春节前后播种,初种时放浅水,以后随作物长势渐灌深水。中期管理要浅水轻露晒塘,加施基肥,除虫拔草,促进作物开花结实。果实成熟后,让其跌入水中,一直浸到处暑后才收获。 用途:芡实有健脾去湿、消滞、固肾的功效。广东人在暑天或干燥天气时爱煲“清补凉”,芡实便是主要配料。用淮山磨成粉、芡实、拌粥煮给小孩子吃,有助于健脾开胃,增强体质。芡实煮沸龟袭成菊花状,味甘而松化可口,可作酒家、饭店的“八家鸭”、“罗汉窝”等名菜的配料。( 肇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