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韶关特产粉 广东韶关特产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韶关特产粉 广东韶关特产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07-04 23:32:47

一. 广东省 韶关 乐昌 甘木通

    甘木通是生长在粤北山区的一种野生药用植物。经临床试验证明,甘木通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有用量少、药效长、无副作用等优点,是一种大有市场前途的药用植物。乐昌、乳源的大瑶山已开始种植甘木通。( 韶关)

二.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始兴沙梨

始兴沙梨,是历史传统,曾驰名全省和港澳地区,是岭南佳果之一。始兴沙梨,果大肥壮,色泽鲜亮,皮层软薄,蜜汁浓厚,味道清馨,肉厚嫩脆,梨核细小,闻之清香扑鼻,食之鲜甜爽口。产区集中在狮石下、天子地、车头坪等地。所产沙梨,品种多,有香梨、蜜梨、红梨、青梨、麻梨等,以香梨最佳,其次是蜜梨,大宗的是红梨、青梨。香梨又分薄皮香、厚皮香两种,以薄皮香质量最优。以往,全县年产沙梨1000多担以上。

三.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金友香米

金友牌香米,色泽晶莹、清香美味、软滑爽口,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荣获“96年中国名优食品博览会金奖”、“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等荣誉、奖项,并被农业部推荐为“达到部颁优质食用稻米”
金友公司“公司+农户+基地+市场”的模式在南雄的已成功实施,优质稻的种植在南雄已广泛推广,为我公司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
( 南雄)

四. 广东省 清远 佛冈县 竹山粉葛

竹山粉葛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于汤塘镇竹山村,以粉甜无渣出名,是当地名产。( 清远)

产于汤塘镇竹山村,具细嫩、无渣、甘甜的特点,有清热解毒的功能,用来煲汤、炆肉,还可制成葛粉用沸水冲饮。由于品质卓越、名声好,竹山粉葛和精包装的竹山葛粉,近年已成为佛冈县的主要旅游商品,畅销清远、广州等地。

竹山粉葛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佛冈县现辖行政区域。

竹山粉葛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细叶粉葛(Pueraria thomsoniiBenth)。

二、立地条件

土壤属红壤,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1.5%,土壤的pH值范围为5.0至7.0,土层厚度≥30cm,土层深厚疏松,土地肥沃、松软。

三、栽培管理

1.种苗培育:采收时,选留无病虫害、健壮的葛藤扦插繁殖。

2.定植:在农历惊蛰气节前后,选择气温稳定的晴朗天气进行;单作定植密度≤700株/667㎡(亩);间作定植密度≤380株/667㎡(亩)。

3.植株调整:搭架栽培,每株留1条主蔓,主蔓长度150cm以下的侧蔓全部摘除,主蔓长度150cm以上的,保留侧蔓。

4.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配施少量的磷钾肥和氮肥。基肥以沟施为主,每667㎡(亩)施花生麸≥150kg,距离粉葛主根20cm至30cm处沟施。

5.种植管理:采用先促后控的方法引蔓整蔓,7月底至8月初,当主蔓长到200cm时拨开表土露出根茎结合部,促进葛根生长膨大。

6.轮作:采用一年制水旱轮作。

7.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贮藏

1.采收:9月份开始采收,采大留小,直到次年1月份全部采收完毕。

2.贮藏:采用河沙分层覆盖,保持相对湿度为35%左右,环境温度为15℃至20℃。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竹山粉葛外观呈橄榄形,块茎须根少,无分叉,表皮有轻微皱褶,呈黄白色,葛味浓;葛肉乳白色,皮薄、肉香、质嫩、入口无渣。

2.理化指标:鲜葛水份含量≥55%,粗纤维≤2.0%,蛋白质≥5.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 广东省 韶关 始兴 顿岗马蹄

顿岗马蹄个大皮薄、肉厚,色泽鲜美,爽、脆、漱、甜、无渣、口感好,具有清热降火、生津润胃等功效,是理想的绿色食品,产品可保质一年。

顿岗镇有耕地多为盆地平原,土地成土母质多属砂页岩和第四纪红土的河流冲积物,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理化性状优良,十分适宜马蹄的生长发育。顿岗镇种植马蹄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据县志记载,顿岗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土壤耕层深厚肥沃,气候适宜,产出的马蹄以果大、皮薄、肉脆、爽甜、多汁、无渣、易于保鲜、贮藏、加工等特点,为粤北山区名优土品,而享誉省内外。

近年来,顿岗镇通过打造“顿岗马蹄”品牌,开展高产优质马蹄栽培推广与应用,引导农户走“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将马蹄种植户化零为整。与华农大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承担了马蹄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依托高产优质马蹄示范基地,抓好马蹄的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在培育壮苗、选田整田、施足基肥、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田间管理、采收与留种等方面进行培训,农户普遍掌握了马蹄高产栽培技术;积极开展科普活动,科教兴镇,注重品牌;注重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注重品牌,普及推广测土配肥等新技术。通常,农户会在上半年种植稻谷、花生、辣椒,收获之后在下半年种植马蹄。很关键一项经验是大量施用有机质肥料,将早造稻秆或早造花生苗大量压于马蹄田作基肥,为保障马蹄品质奠定了关键基础。二是选育优良品种,完成马蹄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建设,使马蹄产业不断壮大,优良品种覆盖率提高达100%。2005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976亩,年产量2608吨,年产值近396多万元。2014年全镇马蹄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15000多吨,年产值近4000多万元。

顿岗是始兴的农业大镇,距县城7公里,地处省道1912线旁,该镇种植马蹄有300多年的历史。近几年,全镇狠抓了品种的改良和大面积的种植,年种植1.5万亩以上,总产量3万多吨,是该镇农业的主导产业,产品是粤北名优土。

顿岗马蹄物美价廉,平均价为每吨1500元左右,销售时间是当年11月份至次年的8月份,欢迎客商前来洽谈订购。

六.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茶叶

茶叶

翁源茶叶有多种,以金鸡茶、桂湖茶、李洞茶为名贵,金鸡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桂湖茶甘香兼具,消食去滞;李洞茶香纯性温。

七. 广东省 韶关 乳源 高盛白菜

高盛白菜

韶关高盛果菜有限公司的蔬菜基地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乳城镇,总面积1700亩。蔬菜基地四面环山,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区,海拔高度2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雨水充沛,阳光充足。

基地生产的白菜生命力强,耐病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容易,产量高。该产品叶片深绿色泛油光,叶柄雪白肥厚,含有较多的碳水化合物、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脆嫩,甘甜味美,能促进骨骼发育,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增强机体的造血功能,缓解精神紧张,健脾利尿,促进吸收。

八.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南雄白果

 南雄白果名誉东南亚,用白果配菜,口咸酥烂香甜,清鲜淡雅,还有开胃健脾,营养丰富。民间制作的白果玉盏,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偿还了健体的心愿。

 南雄白果具有产量高,壳薄洁白,肉质芳香爽口,核肉无芯等特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尤其在港澳和东南亚一带,店家往往挂起“南雄白果”招牌,以示白果产品的正宗。

白果树是第四世纪冰川期后仅存于中国大陆的子遗植物,目前是世界上经济价值最高、效益最好的名、稀、特果树。它全身是宝,其果子除食用外,还具有十分高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氨基酸、银杏苦内脂以及黄酮甙,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尿,健腰壮阳等药用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其叶和根是饮料、药材及化妆品等重要原料,现南雄市白果公司加工生产的银杏茶叶,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其茎由于具有木质优良,纹理细密,防腐防虫等特点而被视为制作高档音箱、钢琴、家具等的上等材料。

南雄是我国生产白果最南端的一个市。白果树有雄雌之分,雄雌异株,需通过授粉才能结果。过去,种植白果树苗一般从种植到挂果需要20-25年时间,从1988年起,南雄市应用嫁接技术种植白果树苗,一般6至7年时间就可开花结果,从而大大缩短了投产周期。该市目前已投产的白果树有2700亩,年产果810吨,总收入3240万元,平均亩收入9000元。该市坪田镇不少农民因种白果树而脱贫致富。如该镇农民叶路生家仅种了5棵白果树,去年白果年收入就达23800多元,每株平均收入4760多元。近年来,南雄市花大力气认真做好白果这篇“文章”,先后在邓坊镇的十里岭村和主田镇的竹蒿坑村等地兴建了10万亩白果基地。白果基地建成后,将进一步加快南雄市农村经济发展,使山区人民迅速富裕起来。



九. 广东省 韶关 武江区 韶关三角鲂

三角鲂俗称三角鳊,食性杂,生长速度快,在水库等不投饵的自然水域中当年可长到80—150克,二龄鱼可长到300—600克,平均400克,三龄鱼可长到800克,最大个体达1300多克。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甘二碳六烯酸技(DHA);骨刺少,商品价值高;在水库等大水面中增养殖,具有自行繁育,形成种群生产力和较易捕捞等优点。也是武江区“九五”期间重点提倡大水面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

十. 广东省 韶关 南雄 黄烟

素有“黄烟之乡”之美誉。

黄烟是南雄一宝,南雄农民种烟、嗜烟,一辈子离不开烟;南雄卷烟厂产烟、销烟,“百顺”、“珠玑”行销各地。南雄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是黄烟,每年黄烟收入要占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一半以上。

南-烟种植已有300多年历史。南雄烟叶品质优良,为我国烟叶商品的名牌产品,历来饮誉中外,内销全国28个大中城市,曾一度远销67个国家和地区。1984年至1994年,累计烟叶总产21万吨,年均产2.1万吨,为广东省年均产量的50%左右。10年平均收购烟叶15600吨。为全省年均收购量的60%左右。烟叶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首。全国烟草种植面积达20万亩以上的县市只有6个,南雄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南-烟在全省举足轻重,在全国名列前茅。1985年,广东省烟草总公司确定南雄为优质生产基地。1986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又确定南雄为出口晒烟生产基地。1992年,原中国烟草总公司总经理李益三到南雄视察时,欣然题词:“金叶之乡在南雄"。的确,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南雄堪称烟叶之乡。全市24个乡镇都种植黄烟,烟农10余万户,占总户数的八成多。在南雄盆地田野上,黄烟连绵20余万亩,春来一片翠绿,夏至一片金黄。到了收烟季节,烤房炉火通明,村巷烟叶飘香。全市上下为烟叶而忙碌,为烟叶而欢笑。

南-烟于清初自闽南传入,至今300多年,盛产不衰。闽南黄烟是怎样传入南雄的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条是通过氏族迁徙。南雄不少氏族来自闽南,他们迁徙来南雄的同时,把黄烟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南雄;另一条渠道是商业贸易。明清南雄商业贸易非常繁荣,闽南来南雄经商的人不少,他们为了获取商业利润,很乐意把黄烟生产技术引进南雄。黄烟传入南雄后,与南雄特有的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烟叶品质优良,种者日众。清乾隆嘉年间已成一方。清道光四年《直隶南雄州志.物产》载:"烟叶,旧志未载,近年四五十年日暂增植,春种秋收,每年货银百万两,其利几与禾稻等。"。

南-叶以叶色金黄、烟味醇香、易燃灰白三大特性而素负盛名,为当今各大烟厂生产名牌卷烟必需之原料。南雄晒烟历来很受外商欢迎,出口颇多。民国时期已畅销五大洲67个国家和地区。1953年到1979年,年出口额三五百吨,最多的1954年,出口1155吨。1980年后,由于国外烟叶市场的变化,消费习惯由清香型变为浓香型,外贸出口停止。近几年,随着烟叶品种改良,质量提高,南雄烟叶又恢复出口。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