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荆州特产清单 荆州地方特产推荐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荆州特产清单 荆州地方特产推荐更新时间:2022-06-27 03:47:23

一.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石首尖椒

石首尖椒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首尖椒是在石首境内生长的一种小辣椒,尤以该市调关镇连心垸、黄陵山、沙湾等村所产最多,质量最好。在一棵辣椒树上,一般六、七个小辣椒一簇,朝天生长,被人称为“天仙姊妹”。石首尖椒体长秀美,红润有光泽,皮薄,辣味纯正。其采摘后经过暴晒加工,干而不脆,润而不湿,常用来制成家用调味品或辣酱。湖南、四川人尤喜食用石首尖椒,常把它作为旅行佳品。近年来,每年有20多万公斤的石首尖椒出口香港、新加坡、印尼和泰国等地,有的甚至远销南欧的罗马尼亚。

石首尖椒

石首市七姊妹朝天椒产销协会

10969172

辣椒(调味品)

二.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草席

洪湖草席分湖草地席和小港草席两种。

洪湖草地席早在百年以前,洪湖民间就开用漂草编织各种席了.漂草遍生于湖岸,在明净的湖中呈墨绿色。每出晴朗之日,人们撑着一叶舟,执一柄弯镰迎着旭日而出,傍晚,满载湖草,迎着夕阳而归。将采来湖草置烈日下爆晒,变成苍黄色,柔软、光滑、拉力强、淡淡香。人们使出精巧的手艺,将这种“俗物”编织成各种生活用品。地席是草席中的“大哥哥”,面积最大10平方来。国外许多家庭都把它当作地毯使用,其价格只有相同面积地毯的十分之一,经济实惠而又美观。也有一些上等家庭为了追求“自然美”,而以草席作地毯用的。这种草地席舒坦、而富有弹性,加上多种花色图案。如“丹凤朝阳”、“锦鸡牡丹”等,无不洋溢着勃勃生机,虽未着色丹青,但平实中显典雅,古朴中见大方。

小港草席以生产各式优质草席著称。内销素色睡席,各式旅行席、绣花席、布边白席、布边印花席,其麻经席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港草席由草质柔软、色彩鲜绿、品味芳香的优质品种,1983年被湖北省科委鉴定命名,它粗细均匀,软硬适度,坚韧有弹性,是编织“榻榻米”的上等材料,深受日本客户欢迎。日本朋友把这种面席誉为“优质榻榻米”的确,人们用它垫床、铺地或装饰墙面,都感觉出协调、舒适、美观。

 

三.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沙市酱油

沙市酱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沙市酱油

沙市区调味品产销协会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四.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黄鳝

监利黄鳝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监利黄鳝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的。监利黄鳝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黄鳝营养价值很高,我国民间流传着“冬吃一枝参,夏吃一条鳝”的说法。相应的,黄鳝的市场价值也高,尤其是冬季没有野生黄鳝的时候,人工养殖的黄鳝价格超过30元一斤。

监利县网箱养殖黄鳝历史悠久,90年代中期便有养殖户从事网箱养鳝,到2000年代中期养殖网箱曾突破70万口,后一直稳定在50万口左右。

监利县程集镇的“生态黄鳝”美名远扬,产品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程集镇目前已是国家级黄鳝健康养殖技术规范基地、人工繁育优质黄鳝苗种基地。养殖面积1000公顷,现有示范基地一个,黄鳝养殖网箱25万余口,年黄鳝产量5000余吨,销售黄鳝4200吨。

2013年,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申报的“监利黄鳝”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529867。

监利县黄鳝养殖运销协会

12529867

黄鳝(活的)

五. 湖北省 荆州 沙市 皮条鳝鱼

“皮条鳝鱼”系荆沙地区的传统名菜,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段鳝鱼形似竹节,故原名“竹节鳝鱼”。后沙市“义森酒楼”的掌勺曾友海师傅对其烹调技法加以改进,将原来炸一道改成炸两道,使鱼质更加酥脆,因掌勺曾友海小名叫“皮条子”,后来人便以其乳名呼此菜为“皮条鳝鱼”,流传至今。

传说清道光年间,台湾省宜蓝五品县令朱才哲。是湖北监利县人,当时台湾人民还不知鳝鱼能吃,朱县令在请客时吩咐家厨以“皮条鳝鱼”作为头菜,食者喷喷称赞,从此“皮条鳝鱼”在台湾扎根落户。

做法:

1.将鳝宰杀治净,剔取其肉切成8厘米长、2厘米宽的条入碗中;

2.以黄酒、精盐和干淀粉调匀将鱼肉挂糊;

3.将酱油、醋、白糖、葱段、姜末、糖蒜、猪肉汤100毫升放入碗中调成卤汁;

4.炒锅置旺火上,倒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挂糊的鳝鱼条下锅,炸约3分钟,待鳝鱼条展开时捞起;

5.将锅内油烧至七成热时将鳝鱼条下锅复炸,然后端锅离火氽炸3分钟,再移旺火上续炸1分钟至金黄色捞出;

6.炒锅中倒入卤汁以旺火烧沸,用湿淀粉勾芡,放入鳝鱼条,将锅颠翻几下,淋入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贴士:

1.此菜用炸烹方法,烹制前需选150克重以上的活鲜鳝鱼3条,从中顺直剖开,去内脏,剔去鱼骨取净鱼肉;

2.挂糊上浆的鱼条入旺火油锅炸3分钟左右,每条即可自然伸开。但在下锅油炸时要保持鱼条平正,不要卷曲和粘连;

3.第二次油炸时,先炸1分钟,再氽炸3分钟,后移旺火续炸,每次油炸可根据火力大小灵活掌握,氽炸时锅离开火口即可;

4.倒卤汁时,动作要迅速。

六. 湖北省 荆州 监利 监利莲子

芙蓉之国——监利,犹如镶嵌在江汉平原南端的一颗明珠。东沿洪湖,有水面50余万亩,为监利、洪湖两县(市)共有,西随岳高速望荆沙,长江水迂回于南,东荆河静卧在北。监利境内河网密布,湖泊星罗,土壤肥沃,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地利形胜,物华天宝,人才辈出,古籍浩瀚,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有史以来,勤劳勇敢的监利人民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丰腴的土地上。正是这些不避艰辛,不畏-,不惧-,可歌可敬的人民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谱写了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

七.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洪湖藕粉

据说洪湖的九孔藕是最好的藕,藕丝非常漂亮。据说有人到湖广吃藕的时候,发现这里的藕真的有丝,于是感叹说:“原来那个成语‘藕断丝连’还是真的有这么回事啊。”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很惊讶:难道还有没有藕丝的藕吗?同事说是呀,很多地方的藕没有丝的说。SIGH,真是孤陋寡闻了。

好藕磨出来的藕粉也会很好吧,不过冲藕粉有一点小技巧需要掌握,否则冲出来不好吃。来,就着洪湖水浪打浪的音乐,我们开始冲藕粉吧。

第一步,准备好材料:一小包藕粉、一个搅拌的勺子、凉开水、滚烫的开水。

第二步,将藕粉倒在碗里,加一到两勺凉开水,充分拌匀,凉开水不能多,一般说来一勺就够了。要点:一定要搅匀,确保每一颗小藕粉都沾到水了,但是又不能太湿淋淋的。

第三步,加入滚烫的开水(记住,一定要滚烫的)一边加一边搅拌,藕粉的颜色会随着开水的加入而迅速改变,最后变成淡赫色透明的胶状,像玛瑙冻冻,温暖香滑。如果喜欢吃甜食的,可以在加凉开水之前适当加点糖。两道水的顺序

不能颠倒,第一次是凉开水,第二次是滚烫的沸水。 

八. 湖北省 荆州 洪湖 粉蒸肉片

选用牲猪臀尖肉为主料,其制为:将猪肉切成一寸三分长、八分宽、三分厚的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肉片盛钵,加精盐、酱油、红乳汁、姜末、味精、白糖少许一起拌匀,腌渍五分钟,将大米淘净沥干,放入炒锅,在微火上炒约五分钟,至淡黄色时,加桂皮、丁香、八角再炒三分钟,起锅,磨成鱼籽大小的粉粒;然后,将腌渍好的猪肉,用五香熟大米粉拌匀后,放入笼屉内,撒上短葱,用旺火蒸十五分种后取出,丢掉短葱,盛入盘内。再把用酱油、醋、味精、葱花、湿淀粉配成的卤芡,起锅浇在蒸好的肉片上,撒胡椒粉即成。

此菜滋味鲜美,食之不腻。

九. 湖北省 荆州 荆州区 早堂面

早堂面是荆州的著名的传统早点,有100多年的历史。

传说在清朝时,当地一面店老板根据这里的居民起床早,爱吃“调大”,喜欢去外面“过早”的特点,把卖面的时间定在凌晨而得名。

做早堂面,每晚半夜就开始用活鳝鱼、五花肉、猪大肉做成乳白色的汤,放入煮熟的面条中,并依次放入用肥猪肉制成小码,用鸡脯肉、瘦猪肉、酥鳝鱼等制成的小码及猪油、葱花等,其面条柔韧、爽滑,汤鲜而不腻。

早堂面的特点:味鲜,汤厚,油重,面条劲道。

早堂面的原料:

面条:碱水面。

汤:大筒子骨和鸡熬制的高汤。

配料:精瘦猪肉片(将大块肉用汤煮熟然后切成片)。

油汁(将肥肉和肉皮切成末炖制而成)。

早堂面好吃还不贵,一碗素的面只要1.5元,一个码子的2.0,依次类推,一般一个男生一个二两就够了,女生只需要一两就可以了!

十. 湖北省 荆州 石首 头菜圆子

鱼肉多数采用麻鲢鱼,也有用青鱼。绞肉机打碎鱼肉,放蒜姜末,淀粉等。将鸡蛋蛋白蛋黄分离,鱼肉蒸制,涂蛋黄,继续蒸制,泛起鱼香,起锅切片。白鱼丸做法一样,蒸制即可,黄鱼丸却要热油炸制成型。三种不同口感,配上肉丝,菜中无间道木耳,煮汤盛盘。此菜以吃鱼不见鱼,鱼含肉味,肉有鱼香,清香滑嫩,入口即溶,老少皆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