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民乐县博雅特产网 民乐当地有哪些美食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民乐县博雅特产网 民乐当地有哪些美食更新时间:2022-06-22 00:50:51

一.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康乐锅盔

锅盔它以发酵面粉为主料,按辅料葱油、糖等不同,可分为葱油型、糖酥型和白饼型。制作锅盔技术性强,烤制方法独特。制作时,先在发面中放入食用碱,边揉边加干面粉,反复多次,用手掐成面剂,揉成三角形抹上葱、油、香豆馅或糖馅,摊匀,卷后压扁擀成圆形,中间用特制小锤压窝。将做好的白锅盔放入特制的铁锅叫熬,两层锅下面均可成火,底锅放入面饼,待贴锅面黄皮脆后,取出放入二层平面锅上,旋转反复几次即可出锅。锅盔具有表皮黄脆、里瓤柔软的特点,居家旅行,香味久放不变质。

二.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县 鸡窝烧饼

南乐因烧烤炉子类似鸡窝,所以又称“鸡窝烧饼”。烧饼以发酵白面配葱花及花椒面油、夜糖、芝麻等用锯沫烤制而成,皮焦里软,咸甜适口,系南乐县传统风味之一,与外地产品不同。分三层,味道各异。城乡皆有出售。近几年来出现糖馅、肉馅烧饼上市,颇受欢迎。

三. 甘肃省 临夏 康乐县 花卷馍馍

花卷馍馍:发白面加水与酵母发酵后,加碱水揉匀压成长条,以刀切块入笼蒸制的叫刀把子,将切块再经揉制的叫馒头。擀作面饼,卷入胡麻油、姜黄、苦豆粉、玫瑰花等佐料,切块或绾花蒸制的称油花卷儿。擀片烙成制的称起面馍馍。以起面作面皮,包入各类内馅、菜馅蒸熟,即为包子。

四.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火山小米

火山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在昌乐县乔官镇远古火山群周围的郝家沟、姬家庄子、孙家沟、段家沟、响水、黑山子、南音等十几村庄,在山岭薄地上,一直种植一种传统的驴缰绳谷子,用它碾出的小米,叫驴缰绳小米,因为此谷物是生长在火山灰之中,所以又称火山小米。说起这种小米还有一段历史渊源。

相传,神话传说中的铁拐李、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等结伴东游,一年秋天,当他们结伴来到乔官地界的郝家沟地界时,发现这里群山耸立,奇木参天,山泉飞瀑,鸟语花香。于是由张果老提议,在此游玩几日,大家都同意了他的意见,便在郝家沟村西的蝎子山上住了下来。张果老将他的坐骑拴在了山上的一棵桃树上。几天后,毛驴也许想逛逛山景,便挣脱缰绳,跑到了旁边的一片谷子地里,张果老一见,急忙去赶,他越赶,毛驴拖着缰绳越跑,围着山跑了一圈才将毛驴捉住了。接着奇事出现了。毛驴跑过的谷地,全都窜出了谷穗,其形状恰似驴缰绳,因为是张果老的仙驴拖着缰绳跑过,所以乡民们便称这种谷子叫驴缰绳谷子。

据郝家沟村的老人讲,在北魏太延二年(436年),北魏朝廷里有一位叫许良的将军,在领兵征灭北凉的战争中,被北凉将士砍掉了一条胳膊,不能再领兵征战。伤养好了之后,便辞别朝廷,想回河北老家颐养天年,当他带着40多人的家眷,走到昌乐地界的姬家庄子村北时,看到这里森林茂密,青山绿水,自然环境优雅怡人。便请示朝廷想在此安家,朝廷很快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划给他一块封地。据从许家墓地出土的许家墓碑记载,许家封地的范围是:东到乔山、西到尧山、北到桃花山、南到打鼓山。许良在此住下之后,利用朝廷拨给的银两,修建了许家大院,购进了大批的牛驴马,又雇佣了60多名家丁长工。许家除了将朝廷划给的大部分土地,租给周围的乡民耕种外,由老管家许旺财带领长工家丁,将姬家庄子、黑山子、响水等十几个村的土地,全部耕种驴缰绳谷子。收获后,除留下部分种子外,其余全部上缴北魏朝廷。据史料记载,驴缰绳小米熬粥后,米汤粘稠味香,营养丰富。最适合孕妇、产妇和病弱者食用。因此许家进贡的小米,大都被皇宫里的娘娘嫔妃们食用了。

后来到了周武帝建德三年(574年),许家被新的王朝剿灭了。但驴缰绳谷子却一直延续耕种下来,只是不再作为朝廷贡米。

直到清朝年间,北李家河进士于允中,又将这一带的驴缰绳谷子引到了外省。据《昌乐县续志.事功传》载:“于允中,字传一,号乔东,少英敏,过目辄成诵,游痒后读书程符山。每作一艺,传送四方。诸名宿莫不为之击节嘉庆,丁卯举于乡,辛未成进士,授户部主事选直隶深泽县知县,深地硗民贫。。。。。“于允中到了深泽县后,为了发展当地的农业生产,便将家乡郝家沟一带的高粱谷子,引进到深泽县山区耕种,并年年获得丰收。当时于允中引去的谷子,就是驴缰绳谷子。

如今,不仅远古火山群附近的十几个村,继续种植驴缰绳谷子即火山小米。火山小米生长在火山喷发产生的厚厚的火山灰中,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雨水,适宜的山风,无污染的土地,种植出了优质火山小米。此小米米粒大小均匀,色泽金黄光亮,做成了米粥绵甜喷香,细柔光滑,黏糊性强,属高脂肪优质类型。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矿物质元素,是孕妇、产妇及病弱者不可缺少的营养佳品,是促进青少年健康生长的优良美食。

蝎子山农业合作社

五. 河南省 濮阳市 南乐县 南乐牙枣

历史上传统风味之一,约出产于南乐城郊一带。古为进贡食品。是南乐“三宝”之一。牙枣制作工艺:秋天新枣成熟,选个大肉肥、核小者,置笼内蒸熟,然后去皮去核,放在笼箅或苇箔上凉晒,每天翻动数次。如此,白天艳阳照晒,夜间玉露浸肌,兼之金风吹拂,历数日后枣色渐成暗黄,上面结上一层薄薄枣霜。牙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人们说它“肥斗斗、肉牛牛、筋盈盈、甜丝丝”。节日走亲访友,此是上乘馈赠佳品。今已少见。

牙枣创制于明末,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清代定为贡品,也是明清时朝山香客及建国前后外国友人争相购买的馈赠佳品。原料为宁阳大枣,经选枣、水煮、脱皮、焖焐、去核、晾霜等六道工序而成,形似饴糖,肉若荔干,口感柔韧,具有浓郁的甜香味和丰富的营养。

六.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糊馎

在羊肉汤或牛肉汤中加入羊肉或牛肉薄片,加豆腐、粉皮、面筋,用淀粉勾芡,加盐、葱花、蒜调成汤。再将麻花掰成小块放入汤内,泡软搅匀,就是糊馎。边吃边烩,清香可口,是张掖百姓喜爱的风味小吃。

七.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民乐苹果梨

原产吉林延边地区系苹果与梨的杂交产品,1968年引入民乐栽植,苹果梨在民乐三类地区沙性土壤、光照丰富、日温差高等独特的自然摇蓝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独特的品味,具有色泽鲜艳、果面光亮、皮薄肉细、质脆汁多、含糖量高、营养丰富、极耐贮藏等特点,多次蝉联全国梨品第一名,被誉为“中国一代梨王”。

八.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柳谷奇石

南古乡柳谷城村:柳谷奇石出名。

柳谷瑞石,又名柳谷涌石,柳谷异石或柳谷元石。

柳谷瑞石的由来

柳谷,地名,即今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南古镇的柳谷村,有“瑞石之乡”之称。

“开石文字”的传说

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年以前,也就是在三国时期,张掖郡民乐县南古乡柳谷村发生过一桩震惊朝野的大事,就是柳谷坝出现了有裂缝的大石头,这石头在魏建安年间(196年一220年)出现,在魏黄初年间(220年一226年)形成,在魏太和年间(227年一232年)花纹图象就齐备。此奇石,方圆七寻(八尺为一寻),高达一仞(七、八尺为一仞),质地青蓝,有白色花纹,清楚地显着龙、马、鳞、鹿、凤凰、仙人等图象,民间传为预示着魏、晋兴盛的天象。到了晋泰始三年(267年),张掖郡太守焦胜发现石上图文发生变化,描慕图文呈于皇上:图中有五匹马,其中一匹,有一个执戟而乘;一匹既像马又不像马,字中有个“金”、“中”、“大司马”、“王”、“大吉”、“正”、“天寿”字样;还有一些字排成行,为“金当取之”。细校其意,指代金德的晋王朝将会取代魏王朝。

这就是“开石文字”,也就是“柳谷瑞石”的传说。

九. 甘肃省 张掖 民乐 丰源马铃薯

丰源马铃薯-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十. 山东省 潍坊 昌乐县 昌乐香李

昌乐香李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乐香李是昌乐县的名、特、优果品,在 1986和 1987年潍坊市李评选会上,曾连续获第一名,经早期丰产栽培试验,4年生树亩产达4426.9kg,最高株产91kg。1990年已被省科委列为开发项目,目前全县开发面积1万亩,计划四年内建成昌乐香李出口创汇基地。

昌乐香李

昌乐县朱刘农副产品协会

12642518

李子(新鲜水果)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