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南曲靖特产米线 曲靖有哪几种特色米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南曲靖特产米线 曲靖有哪几种特色米线更新时间:2022-06-14 23:36:23

一. 云南省 曲靖 陆良县 丝窝糖

丝窝糖:丝窝糖则是白糖的“改进型”和“加工型”,在白糖加热变得较软即将溶化时,把它拉成丝状,大约跟发丝差不多粗细,然后醮上西泽本地熟制纯黄豆面,把它绕成卷,再经过特殊的冷却工序加工而成。

丝窝糖则是白糖的“改进型”和“加工型”,在白糖加热变得较软即将溶化时,把它拉成丝状,大约跟发丝差不多粗细,然后醮上西泽本地熟制纯黄豆面,把它绕成卷,再经过特殊的冷却工序加工而成。

二. 云南省 曲靖 马龙区 深沟鸡

深沟鸡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深沟鸡”是月望乡深沟村民小组的苗族农民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长期饲养培育而形成的优质土鸡精品,也是云南省地方优良养殖品种之一。“深沟鸡”具有体形高大、耐粗放饲养、适应性广、觅食力强等特色,其肉质细 嫩、鲜美、香醇可口,毛色艳丽多姿,深受市场亲睐。

马龙县月望乡深沟苗族村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古朴,当地苗族群众经过长期饲养培育形成的“深沟鸡”脚杆布毛,毛色艳丽多姿,体形高大、耐粗放饲养、适应性广、觅食力强,其肉质细嫩、鲜美、香醇可口,一直以来深受市场青睐。2006年,注册了“深沟鸡”商标,2008年获绿色食品认证,“深沟鸡”真正成为大家公认的优质土鸡精品,成为云南省地方优良养殖品种之一。

深沟鸡

地域范围

深沟鸡产于云南省曲靖马龙县境内,养殖区域涉及月望乡、马过河镇、旧县镇、马鸣乡、纳章镇五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16′00″~103°45′00″,北纬25°08′00″~25°37′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深沟鸡的外貌特征: 体型:体格高大、背腰长直、颈长、胸深微前突出,胸骨长而微弯、腿粗长、脚外侧到趾部着生羽毛,俗称“飞毛腿”。胸肌、腿部肌肉发达、丰满。 喙:粗短微弯曲有力、喙色多为乌黑色、尖端略带白色。蹠部:多数为黑色,少数为黄色。 脸:脸鲜红色,鼻孔圆大,耳垂红色。 眼:眼圆大而有神,虹彩桔黄色。 冠:单冠。公鸡冠肉质厚而发达,冠峰6~10个,个别12个,肉髯大而下垂于喙下,左右各一片对称;母鸡冠微淡红色,肉质稍薄不厚,冠峰小而密,略向一侧倾倒,个别也有豆冠。 毛色:颈羽、肩羽、翼羽、肩羽为红底黄白色。主翼羽、复主翼羽、主尾羽、复尾羽为蓝黑色(近似于黑色),群众称为“红毛鸡”,公鸡大瑶羽不发达,少数鸡无尾羽呈秃尾。 肤色:多数为淡红色,少数为灰白色。 成年公鸡体重2.5~3千克,母鸡2~2.5千克,阉鸡3~3.5千克。 (2)深沟鸡的内在品质:深沟鸡鸡肉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很高,其中氨基酸(总量)≥15.5%,油酸≥36.5%,亚油酸≥24%,α-亚麻酸≥2.0%,水份≤75%。由于独特品种、特定养殖区域和养殖方式,深沟鸡肉含水率低,皮下脂肪少,肉质鲜美,风味独特、香味浓郁,煮后汤色透明,脂肪团聚于液面等特点,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3)质量安全规定:深沟鸡出栏时:8月龄母鸡体重2.2-2.8公斤,8月公鸡体重2.5-3公斤;8月阉鸡3-4公斤,所有出栏商品鸡必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要求,严格执行NY 5034—2005无公害食品《禽肉及禽副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质量达到标准方可进入市场。

三. 云南省 曲靖 宣威市 五花米饭

五花米饭

多依河的两岸有不少当地人用背箩背着五花米饭在叫卖,它是用糯米泡在枫叶汁、紫蓝草汁(壮语叫“棵斩”)、红草汁(壮语叫“棵些”)、黄花汁(壮语叫“花迈”)里,分别染成黑色、紫色、红色、黄色,加上本色(即白色)蒸制而成。五花米饭,色香味俱全。

四.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胡辣鱼

曲靖虽然早在4亿2千万年前就已经有了鱼类生存的历史,但鱼作为一道特色菜肴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的餐桌,还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

大约是从1994年开始,一股“胡辣鱼风”从沾益一家名为龙华鲜鱼店的小馆子里刮出,并迅速席卷了曲靖城,一时间很多饮食服务业主争相效仿,都纷纷打出“胡辣鱼”的招牌,赶时髦般招徕着新潮的食客。和其他一些“短命”的时尚菜不同,这胡辣鱼自推出之日起,就始终牢牢占有自己的消费群体。

大凡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东西,在经营管理上必有其过得硬的招数,而胡辣鱼在曲靖的长盛不衰一方面说明这种吃法很适合当地人的口味,某种程度上恐怕也正是契合了滇东高原人豪爽质朴的性格气质。

怎样契合?且看看它的制作程序。

做胡竦鱼的原料首选鲫鱼,以每条二三两重的为最佳,这样不但肉质细嫩,且可免去鱼刺细多之苦。若鱼肚内能留有鱼子,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滋味。一边把鲜活的小鲫鱼迅速拾掇干净,加盐稍作腌渍,一边热锅上放入猪油,七八成熟时加干竦椒段炸炒,出味后再放生姜,加开水,将鱼投入熬煮数分钟,起锅时加胡椒粉和味精,碧绿的芫荽整根浮在面上,色泽红绿夺目,煞是好看。

这时还不算完,须将胡辣鱼置于文火上缓缓地煮,边煮边吃。如此胡椒和辣椒的味道慢慢渗入鱼肉内,香、辣、鲜诸味混合,妙不可言。鱼一条条吃完后就汤煮上各种时鲜小菜,直让食客吃得酣畅淋漓。

胡辣鱼的精髓就在这“胡辣”二字,其他的佐料不必讲究,胡椒粉和干辣椒的量却一定要放足,并且猪油的用量也不能少。据说,沾益龙华鲜鱼店的主人邓乔开为了开创这种吃法,是自已先做了百十斤鱼来吃,反复比较,才得出最后的配方。而龙华鲜鱼店也从最初的鸡毛小店发展成初具规模、连销经营的龙头餐馆,食客如云。

  

五. 云南省 临沧 沧源县 稀豆粉米线

稀豆粉米线是临沧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制作以豌豆粉、米线为原料,配以佐料而成。将豌豆粉调成浆过滤后煮成稀粥炖好备用,在烫好的米线上盖以稀豆粉,拌上芝麻、生姜、油辣椒、花椒油、蒜泥、青蒜叶、味精、酱油等,食之味香可口。

临沧富饶的物产,提供了丰富的饮食原材料,成就了品类繁多的各色小吃。稀豆粉米线,临沧特色风味小吃之一,味香滑糯可口,独具风味,成为临沧众风味小吃之主角。

临沧稀豆粉米线,是临沧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吃的,没人说得清楚,历史无从追溯,似乎祖祖辈辈都在吃它,临沧老人说:“最少也有百年历史了”。而关于稀豆粉米线的由来,也有众多的、不同版本故事。传说之一是,很久以前,乡村里嫁来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子,很说温柔贤良,但是婆婆还是很挑剔,总是对她不满意,因为一点小事,借机刁难她,让她把豌豆和大米成一家,不然就要赶她走,聪明灵巧地媳妇经过多尝试后无心偶得,把两种本风牛马不相及的食物融汇在一起,作出了稀豆粉米线,婆婆吃了之后,味道非常好,从此后,一家人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并把做法传授给了大家,于是稀豆粉米线就流传了开来。一碗稀豆粉米线彰显着实在纯朴的临沧乡情民风,。用老临沧人的话说:“每天早上吃一碗稀豆粉米线,给个皇上也不做。”

稀豆粉米线是稀豆粉加米线为主料,配以佐料而成,看似简单,但要做出可口的稀豆粉米线却非易事。制作稀豆粉是很关键的一步,将豌豆粉调成浆过滤,在锅内煮成稀粥糊状备用(不能用铁锅,否则豌豆粉会变成黑色),注意在煮的过程中稀豆粉要搅拌充分,不能结块,呈糊状流体为佳。将烫过的米线入碗,舀一勺稀豆粉淋在米线上,浇上酱油、盐、姜末、蒜汁、油辣椒、花椒油、芝麻、青蒜叶,一碗稀豆粉米线就做好了。搅拌而食,色呈金黄,滑而易吸,味香爽口,成了临沧人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味小吃。

稀豆粉米线,因其稀豆粉具有清暑热的功效,所以可说是夏季消署佳品。稀豆粉米线,集香、滑、糯、稠为一体。香气四溢,鲜浓香美,无油腻荤腥,爽滑可口,食之使你难以忘怀。

六. 云南省 曲靖 罗平 彝族箍箍帽

居住在罗平县白腊山一带的彝族自称为戈仆彝,他们服饰中最具特色的就是箍箍帽。戈仆彝的箍箍帽红艳夺目,独特绚丽,高约5寸。制作时先用竹篾织成圆桶形,再用黑色硬布壳里外粘牢后缝合。内层中部用2寸宽的黑布缝牢后当顶带;外层用红金绒或红灯芯绒套缝上一层,再钉上一条3寸左右宽、能拖至膝部的刺绣条帕,条帕除结婚时解开外,平时是系在箍箍帽上的。箍箍帽上下沿均钉满尖角排钉,下沿边钉红色帽髯,中间缀满了红绿毛线扎成的大大小小的缨花,独具特色。在罗平县环城乡中和村公所宜卡考寨,79岁的田云彩歌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很古的时候,一个叫阿黑的小伙和一个叫阿香的姑娘相好。二人在村后幽会时,忽然天下暴雨,眨眼间地下已成一片1。二人手拉手往山上跑,洪水也随着他俩的脚步往上涨。跑到山顶时,洪水也涨到山顶。他俩钻进一棵空心树,空心树就倒在洪涛中顺水飘流。也不知飘了几天几夜,这空心树被一个石崖挂住了。阿黑钻出树洞观看,头晕跌入水中。水退后,阿香醒来,不见了阿黑。阿香拼命呼唤,终于听到对面山上阿黑的回音。阿香顺着回音的方向边跑边喊,下了谷底,准备越过小溪,不幸失足跃进溪中,顺溪水淌了一阵才抓住岸边的一根竹子,从水中爬出就晕倒了。醒来时,浑身瘫软,四肢无力。远远传来阿黑的呼唤声,阿香张口回应,发觉声音沙哑,只有自己才能听见。阿黑的呼唤声,渐渐地远了又近,近了又远。阿香心里明白,但回不了声,心里一急,想出了一个办法。她拾起一根竹子,编成一个大圆圈,把扎在头上的红帕解下来,铺在竹圈上,顶在头顶。但风一来,红的就从圈上吹落。阿香又扯了几根藤子,拴上几个小石头,吊在红帕的四周,再把竹圈顶在头顶,慢慢爬上山坡一块高大的石头上站立起来。阿黑望见阿香的红帕,终于找到了阿香。阿黑和阿香结婚时,阿香做了一顶箍箍帽戴在头上,阿黑摘来鲜花把箍箍帽插满。戴着箍箍帽的阿香,美得赛过天边的彩霞。后来,这箍箍帽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了。为了长久保存,箍箍帽作了一些改变。竹子改成了竹篾,鲜花改成了红绿毛线扎的绒花,小石头改成了小泡珠,藤条改成了精心挑上花的条帕。

七. 云南省 德宏州 梁河县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过手米线是用上好的米制成洁白的丝状,再把鲜肉烧烤成半熟后切剁成细块,佐以粉肠、盐、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搅成糊状即可。

吃时因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尝一番后都咂嘴咂舌地赞叹:"绝代佳肴!"

八.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大坡万寿菊

大坡村于1998年开始种植万寿菊,现已成为全村的主导产业。该村现建有万寿菊标准化示范基地3000亩,全村农业总产值1600万元,万寿菊产值846万元;2010年人均纯收入4600元,万寿菊产业收入3496元,占人均纯收入76%;万寿菊产业覆盖农户960户,占总农户的87%。

大坡村万寿菊生产由该村万寿菊协会牵头,依托国家级龙头企业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做到了“十个统一”:统一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机耕、统一移栽期、统一移栽规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中耕管理、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购、统一加工销售,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服务。该村种植的万寿菊色素含量比国内其他地方高10%-20%。曲靖博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现已形成年加工万寿菊干花颗粒2万吨、叶黄素浸膏2000吨的生产能力,万寿菊叶黄素油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5%,占全国市场份额的33%,各种万寿菊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墨西哥、西班牙、印度等国家。同时,该村还以万寿菊观赏为特色,以花为媒、以节会友,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2007年大坡村成功举办了“首届万寿菊节”和“全国万寿菊产业发展研讨会”,2011年7月再次举办万寿菊赏花会。

云南省沾益县大坡乡大坡村

九. 云南省 昆明 五华区 昆明豆花米线

大多数人一到昆明就四处寻找过桥米线,实际上,虽说过桥米线算得上云南最特色的小吃之一,但在昆明一定要尝尝地道的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实际上是在煮好的米线中放入新鲜的自制豆花、各种酱料和小菜,以及肉碎,口味浓重吃起来非常爽的。在这样的米线店通常不会看到游客,所有的客人都是街坊邻里和会吃的本地人,所以虽然是街边小店,却是寻找昆明味道的好地方。昆明人可以一天三餐都吃米线,吃到很满足,这就是满足的小幸福。

十. 云南省 玉溪 红塔区 玉溪酸汤米线

风味独特的玉溪酸汤米线,以味美闻名全省,到过玉溪的人,不品一下酸汤米线的味道,的确会使你后悔莫及。

杨才科的酸汤米线,在解放前玉溪州城众多米线摊点中最负盛名,那时他在香鼓楼下边(今新兴路北门街口)摆摊,选用玉溪大白米(老品种)作原料,自榨自销,米线细白,柔软而不烂。

盛好一碗米线,先放入韭菜,盖上一片四指见方,约一厘米厚的豌豆凉粉,依次放入甜子(自制酸醋)、酱油、芝麻酱(自制)、香椿水、盐水等佐料,最后浇上一勺清亮、鲜红带有两三小点油渣的油辣椒。当米线送到你面前时,浓郁的香味扑鼻,使你胃口大开。碗里雪白的米线、金黄色的凉粉、翠绿的韭菜、乌黑的酱油和鲜红的油辣椒(当天制作当天使用,故而辣油香味浓郁),五色焕然,整碗米线艳丽悦目,吃起来凉爽、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一到热天,食客络绎不绝,一些昆明老食客得便时,开着汽车前来品尝,吃后还要带上几碗,回昆赠送亲友。玉溪农村人民有一种说法:来赶州城街,不吃碗杨才科的酸汤米线,等于没上街。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