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三亚特产品牌有哪些 三亚特产在哪里买最好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三亚特产品牌有哪些 三亚特产在哪里买最好更新时间:2022-06-26 02:37:40

一.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竹筒饭

海南黎族传统美食。是用新鲜竹筒装着大米及味料烤熟的饭食。黎族民同,多于山区野外制作或在家里用木炭烤制。现经烹调师在传统基础上改进提高,使之摆上宴席餐桌,声誉甚高,成为海南著名风味美食。

黎家竹筒饭竹节青翠,米饭酱黄,香气飘逸,柔韧透口。吃时,饮一口黎家“山兰酒”,咬一小口竹简饭,慢品细嚼,趣味盎然。


二. 海南省 三亚 黎族竹筒饭

竹筒饭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做的。用山兰稻(一种旱稻)中的“香米”并配肉类为原料,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加适量的水,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炭火中绿竹烤焦即可。竹筒饭素有盐巴香饭、黑豆香饭等,最好吃的是野味香饭。适合作香饭的野味是山鹧鸪肉、鹿肉、山鸡肉,蝻蛇肉、山猪肉、黄肉等,其中黄猄肉香饭最为香甜。目前,在三亚的天鹿风情寨可尝到黎族竹筒香饭。( 三亚)

三. 海南省 三亚 椰肉虾仁猪骨汤

椰肉虾仁猪骨汤是海南三亚的特色风味美食,益气生津,润泽面色。据说,熬了九个小时的猪肉竟然没有变成纤维状物体,已经够奇怪的,而且入口嫩滑,肉味依然香浓,骨头可以外吮内吸,可谓充分利用。向师傅一打听,原来熬汤的方法也非常特别,猛火煮开以后,就把温度降低一点,以大锅细火慢熬,所有的肉香在锅里来来去去也跑不掉。此时,骨头也凉得正好,只要轻轻一吸,猪骨里的精华就尽收腹中,很鲜甜,回味无穷。

曾经有人说过在三亚,有多少个故事就有多少颗椰子树,的确,大量的椰树除了美化风景,怡情养眼外,椰子还是提供饮料和美食的上好原料,因此,学会做一两道椰子菜式,是一个三亚主人的本领。下面这道菜取材于三亚最常见的椰子、虾仁,做法简单而风味独特,很值得你去一试。

四. 海南省 三亚 海蛇肉

三亚海蛇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食中佳品。海蛇的做法各式各样,鲜食时常配鸡炖煨,也可做蛇餐火锅。烹炸海蛇,做法更多,有炸蛇皮、炒蛇肉、炖蛇骨、喝蛇胆汁、炖蛇骨、富有滋补价值,喝蛇胆汁,更具强身健体的药补功效。海蛇肉味咸,具有防寒、祛湿的作用,对风湿病、腰骨酸痛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是秋冬进补的上品。许多海外客人来三亚,品尝海蛇系列菜肴,均赞不绝口。


五. 海南省 三亚 椰香咖喱鸡

主料:鸡肉 辅料:洋葱、胡萝卜、土豆、柿子椒 调料:盐、鸡精、白糖、淀粉、咖喱、胡椒粉、孜燃、椰汁、香叶、小茴香、葱、姜、蒜 烹制方法: 1、将胡萝卜、土豆、柿子椒分别切块,洋葱切末,坐锅点火倒入油,油热后下洋葱末、咖喱、孜燃小火炒香,放入鸡块、葱、姜、蒜翻炒,加盐、白糖、香叶、胡椒粉、鸡精调味,倒入适量清水,放入土豆、胡萝卜中火炖10分钟; 2、开锅后再放入柿子椒、椰汁稍煮一下即可出锅。

六. 海南省 三亚 椰子粉

纯天然椰子粉由新鲜椰肉榨取的新鲜椰浆, 再以喷干法制成粉状。 椰子粉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钙、锌、锰、铁、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氨基酸含量最高的天然饮品。其所含的维生素E能保持女性青春活力,丰富的锌可促进少女发育,镁可改善老年人的循环系统。
经常吃可以均衡人体营养所需,提高人体营养摄入量,增强人体免疫力。营养丰富,椰香浓郁、纯正可口、即冲即饮。冷天热饮,热天冰冻冷饮,鲜爽宜人。冲饮时不要加水太多,以免太淡,影响口味。
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适合总坐在电脑前而引起便秘的患者。
除了做冲饮外,椰子粉也可以做为咖啡伴侣及奶茶、麦片的调味剂,在咖啡、啤酒、葡萄酒、冰水、菠萝汁中加入椰子汁,更具一番独特风味。
椰子粉还可用来烹调食品,海南有用椰子煮饭、炖鸡、蒸鸡蛋或做椰汁鱼头汤的传统,不仅椰香诱人,还有一定滋补作用,用椰子粉代替椰子用于烹调,方便、快捷而且干净实用。
此外,可以去除茶杯和茶壶的茶垢,相当好用。

七. 福建省 福州 台江区 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是福建省福州市的。鼎日有油酥肉松呈深红色,颗粒大小均匀,质酥软,入口溶化,含蛋白质高,含脂肪低。

福州三坊七巷里的肉松被称为肉制品中的一绝。色泽鲜艳,入口自溶,味道清醇鲜美,酥香可口,有油香味,却不生油腻感,风味独特,食后满口留香。肉松创制人林振光(小名鼎鼎)生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闽侯上街人。因家贫,来福州当兵,后学厨,最后进入刘府当家厨。一次,在烹煮方块肉时,因煮得太烂,不得已就试着将肉的筋膜、油等剔去,加上特别调料,焙成条状肉绒,勉强端上桌去。不料刘府人食后非常满意。于是林鼎鼎不断加以改进,使之成为人人喜尝的名牌产品而流传下来,就是现在的鼎鼎肉松和鼎日有肉松。

鼎日有肉松的做法:

材料:

主料:猪腿肉(5000克)

调料:白酱油(500克)白砂糖(400克)赤砂糖(250克)

制作工艺:

1.原料整修:选用猪后腿精肉,去皮拆骨,修尽肥膘和油膜,切成方形小块。

2.煮烧:先将肉块煮烂,撇尽浮油,至肉纤维能松散为度。加入白酱油、白糖和红糟混匀。

3.炒松:锅内倒入配料后,不断地翻动肉块,将肉块挤碎挤松,一直至锅内肉汤烧干为止,然后分小锅炒,有铁瓤翻动挤压,使水分逐渐烤干,待肉松纤维疏松不成团时,改用小火烘烤,即成“肉松坯”。

4.油酥:将“肉松坯”再放到小锅内用小火加热,用铲刀翻动,待到80%的“肉松坯”成为酥脆的粉状时,用铲刀铲起,用铁丝筛子筛分,去除颗粒后,再将粉状“肉松坯”置于锅内,倒入已经加热溶化成液体的猪油,用铲刀拌和,结成圆球形的圆粒,即为福建肉松。

八. 海南省 三亚 玳瑁

玳瑁:别名十三鳞、瑇瑁、文甲,属于海龟科,学名为 Eretmochelys imbricata。

大型海龟,体长大者可达100厘米,体重50千克左右,背甲共有13块,作覆瓦状排列。缘甲的边缘有锯齿状突起,尾短,前后肢各具2爪。头、尾和四肢均可缩入壳内。背甲和头顶鳞片为红棕色和黑色相间。背甲平滑而有光泽。颈及四肢背面为灰黑色,腹面几为白色。

生活于暖水性海洋,每年夏季繁殖,在沙滩上挖坑,白昼产卵,每次产卵120~130枚。依靠自然界的温度孵化,孵化期约为49~60天。性情凶猛,以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和海藻为食。

玳瑁的背甲可以用来制作精美的装饰品,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我国在广东省建立的惠东港口自然保护区就是以保护玳瑁、绿海龟等海龟为主。

产于台湾、广东及海南沿海。

工艺价值

玳瑁作饰品的原料取自其背部的鳞甲,系有机物。成年玳瑁的甲壳是鲜艳的黄褐色。此类饰品易蛀,清代晚期以前制作的玳瑁器至今已很难见到。

汉代的著名诗篇《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诗句。

真假玳瑁鉴别

在宝石分类中,玳瑁被列入有机宝石类。其用途广泛,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喜爱。如何鉴别真伪,

1.强光照射法:将玳瑁在强光或电筒光下投射,真品可见通透的美丽花纹,透明的血丝状深入甲片内,其色斑 呈无数圆点状,如糜子小点聚集一起,形成边界参差不齐的不规则状。仿制品的血丝在表面成片状,斑纹呆板或呈团块状。

2.抛光法:玳瑁片经抛光后呈现一种独特光彩和神韵。仿制品则不具备这一特征。

3.燃烧法:刮削末点燃或以热针触之,真品火烧会有烧焦头发的味道。仿制品则为异味,电木发石酸气味;赛璐珞呈樟脑气味;安全赛璐珞和酪素塑胶则呈醋味。

4.手掂法:玳瑁密度为1.29g/cm3。塑料仿制品为1.05-1.10g/cm3,手感易分出。

5.切片观察法:将玳瑁用温水浸泡软化后,切片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可见红褐色球状颗粒,色斑呈圆形色素小点,具备清晰的斑纹结构。塑料制品具条状,可见界限明显的色带。

6.天然玳瑁与压制玳瑁的区别在于:仿制玳瑁因受热后颜色变深,且有空气泡,呈拉长状。天然玳瑁则相反。

7.拼合玳瑁是为了看去很厚,但从侧面观察,就可见不同片间有色泽区别;用放大镜观之,有粘胶痕迹及气泡残存。

8.市面上经常有用牛角来冒充玳瑁欺骗消费者,而牛角的色泽远不如玳瑁光亮,而且也没有玳瑁斑(也就是红黑透明黄夹杂的花斑) ,真正的玳瑁斑光泽好,花纹通透美丽;牛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开裂,裂成一层一层的

9.玳瑁从水中捞出瞬间,水会向四周散开,所以玳瑁能避雾水、风邪。

九. 海南省 三亚 海南珊瑚

海南珊瑚是用产于热带海洋的海中奇葩、人称“海石花”的海底奇特生物珊瑚制成。一般人会把珊瑚误认为植物或矿物,实际上它既非植物亦非矿物,而是一种海洋生物——珊瑚虫的遗骸集结而成的化石。珊瑚虫是一种生活于热带海域里的腔肠动物,在海中天然长成。

它奇形怪状、美妙绝伦,色泽艳丽。白者胜雪、红者如血、绿似翡翠、黄色类金。经过工匠们的挑选加工,再配上贝壳海柳和精致的底盘,便成为雅俗共赏的盆景艺术品。

海南珊瑚一直是受游客喜爱的海南特色艺术品之一,以往来海南的观光客,费尽辛苦也要带回去几盆。但这种爱美之心形成的市场需求却客观上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促使一些人对珍希的珊瑚资源大挖特掘,使这种上百年甚至几世纪才能生成一株的“美丽之花”锐减。为了避免美丽在南海消逝,目前海南省政府已经对珊瑚启动应急保护措施,限制对珊瑚的采挖与运输。

珊瑚构成除珊瑚虫外,还有各种造礁生物,如各种大型贝类、蛛螺、珍珠贝、钟螺、宝贝等。珊瑚虫体本身为鱼类的食料,所以珊瑚礁区均为鱼类集中地区,而且礁区的原生动物,动物残体也是不少贝类的食料和藻类生长的肥料,所以礁盘上有多种藻类生长,如马尾藻、沙菜、网球藻、喇叭藻、蛎菜等。这些藻类又可成为其它生物的食料,珊瑚礁区形成独特的生态体系,是一个繁荣的生物群落,具有旺盛的生产力,其净生产力比河口区还要大,一般可达4000克/平方米·年。许多海产品如海参、石斑鱼、龙虾、江现、鲍鱼等都产自珊瑚礁区,还有不少珍贵贝类、热带观赏鱼也都出自珊瑚礁区。珊瑚礁还是海洋中物种最多的生态系统,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还是麒麟菜、海参、龙虾、蝴蝶鱼、鹦嘴鱼和雀鲷类鱼的栖居地,是重要的渔业资源地。

珊瑚海岸是其主要海岸类型,沿海珊瑚礁海岸断续分布,以南部及西部、东部沿海发育较好,以裙礁分布最广。根据《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南卷》介绍,海南省珊瑚礁种类繁多,共计110种和5个亚种,其中有1个新种,分别属于11科、34属和2亚属。主要种类有滨珊瑚、蜂巢珊瑚、角状蜂巢珊瑚、扁脑珊瑚等巨大珊瑚礁块体,还有成片生长的鹿角状珊瑚、牡丹珊瑚、陀螺珊瑚、杯形珊瑚等。全省现有珊瑚礁面积占全国珊瑚礁总面积的98%以上,以西沙、中沙和南沙海域中分布最多。西沙珊瑚礁生态系统发育完好,拥有惊人的生物多样性和极高的初级生产力,活珊瑚覆盖度极高,平均可达70-90%。海南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条件,形成了全国分布最广、品种最全、发育最好的珊瑚礁。

珊瑚生态系统是维系我省海域生态平衡尤其是近岸海域生态稳定的重要基础,珊瑚礁保护一直被列为我省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重点。而我国有关研究结果表明,珊瑚礁生态系统一旦遭到人为破坏,至少要60年才能恢复。但令人痛心的是,多年来,我省珊瑚礁遭受人为的破坏,现有分布面积及长度分别比上世纪60年代减少了55.57%、59.1%,加强珊瑚礁保护已迫在眉睫。

十. 海南省 三亚 玉龙果

火龙果集水果、花卉、蔬菜的优点于一身,并不仅仅就果实才能够食用,而且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而且美味可口,已成为新奇、优良的绿色保健食品。

         火龙果又称红龙果、青龙果(亚洲)、Pitaya(大多数英语区)、Pitahaya(墨西哥)、Red Dragon Fruit等和随商品上市各取所好的诸如仙蜜果、玉龙果等林林总总的商品名。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Hylocereus undatus)和蛇鞭柱属(Seleniereus Meja-lantous)植物,原产中美洲哥斯大黎加、瓜地马拉、巴拉马、厄瓜多拉、古巴、墨西哥、哥伦比亚等地,是当地普遍水果类型。

在亚洲地区,该物种水果的主要分布台湾和越南,为荷兰人与法国人在殖民时期带入。除产地外,目前该类水果果品主销市场在美国和日本,是一种消费概念上的绿色、环保果品和具有一定的疗效的营养食品。

火龙果起源中美洲执带雨林地区,为仙人掌科量天尺属和蛇鞭属植物,后由法国人、荷兰人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台湾省。火龙果与宗教文化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美洲玛雅人、印加人的金字塔附近以及亚洲的越南人寺庙旁都种有火龙果。每逢祭祀及重大宗教活动,他们会将火龙果供奉在祭坛上,视为圣果。更为称奇的是,无论在美洲还是亚洲,火龙果与中华龙文化都有着不解之缘。古代印加人将火龙果与刻有酷似中国龙的图腾放在一起祭祀,这种图腾和火龙果在印加语里都是龙的意思。直至今天土著墨西哥男子还喜欢称自己为中国男孩,这也许是受了有关他们祖先是从中国漂洋过海来到美洲传说的影响吧。

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火龙果的称谓不尽相同,但都带有一个龙定,如火龙果、青龙果、红龙果等等不一而举。翻开这些国家的历史,中华文化的影响其实无处不在,如农历春节、饮食文化等,在越南很我老百姓家里春节至今还保留用汉语书写对联的习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由此可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