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开封特产美食一条街 开封十大美食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开封特产美食一条街 开封十大美食在哪里更新时间:2022-06-19 17:45:49

一. 河南省 开封市 鼓楼区 开封水煎包子

水煎包子是开封很有名的一种风味小吃,多处都有卖家。水煎包子,选料精细,要求严格。面要好面、肉要好肉,生姜扒皮、大葱只用葱白,大料面也是买来花椒、大茴香,自己磨。操作上坚持手工剁馅, 而不用绞刀绞。寒冬腊月也要工打馅,打好后用食盐和酱油腌上,第二天用。包子下锅,一锅多少个是一定的,多一个也不放,保证个匀量足。虽然包子下锅后,要浇上一层稀面水(故称水煎包子),实际上是少不了要用油。拌馅用小磨香油,外边也要向锅底浇洒小磨香油,所以包子出锅,老远就闻着喷香。出锅的包子,一个是一个,没有粘的,没有破的,黄焦酥脆,特别好吃。

二. 河南省 开封市 祥符区 开封官瓷

宋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人顾文荐在《负暄杂录》中记载“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宣政间是宋徽宗时的宣和、政和(一一一一年至一一二五年)十五年间。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市)。“北宋官窑亦称‘汴京官窑’”。
一一二五年后因宋金战乱,宋室南迁,北宋官窑历时十五年,此后北宋官窑销声匿迹。
著名工艺美术师高菊德先生从事工艺美术研制四十余载,为恢复北宋官瓷他广泛搜集有关文字资料和实物残片进行分析研究,走访请教国内部分古陶瓷专家,研究试验了近二百种坯胎、釉面配方,进行了几万个数据计算,试烧一百余次,终于在一九八四年试验成功。同年六月对北宋官窑 制品进行国家部级鉴定。与会专家冯先铭、傅振伦、汪庆正、李国桢、耿宝昌、叶哲民、邓白、宋伯胤等先生一致认为,仿北宋官窑精品釉色莹润如玉,风格逼真,可与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的宋官窑传世品相媲美。
为进一步巩固这一科研成果,使这颗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永放异彩,高菊德先生退休后仍致力于宋官瓷的研究,建立了“高氏北宋官瓷研究所”(居德堂)。

三.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洧川豆腐

洧川豆腐是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洧川镇的。洧川豆腐采用传统的石磨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物理压制,水分含量小,营养价值高,口感极佳,长时间炒、煮不烂。

在开封,人们说到尉氏县洧川镇,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洧川豆腐。有许多人也是因为洧川豆腐,才认识了洧川镇。因为这小小的豆腐在洧川镇的周边县市实在太有名了,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关于洧川豆腐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后,其孙刘安落户古镇洧川。一次,聪明伶俐、深得刘邦喜爱的刘安为刘邦办了一件大事,被高祖刘邦封为淮南王。刘安为感谢高祖的封赏,招揽天下方士,聚于当地的山上炼丹,欲求长生不老药,献给高祖。有一天,一位方士尝试着用黄豆浆加卤水炼丹,谁知灵丹妙药没炼出来,却奇迹般地炼出了白嫩细腻的豆腐。

洧川豆腐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表面呈琥珀色,切刀处为纯白色,韧性十足,能用麻绳串起来,可用秤钩挂着称,放在锅里炖不变形、煮不化,并且越煮越筋,烹炸煎炒则风味各异。刚制作出的热豆腐细白、嫩软,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由于洧川豆腐的制作一直采用传统工艺,2011年,洧川豆腐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洧川豆腐的吃法可谓多种多样,由香油、花椒、辣椒等作料制作的麻辣豆腐,含在嘴里麻麻的、辣辣的,还不等你细嚼极重的香味便已浸透心扉;而把一小块一小块(约两厘米见方)的豆腐放在沸水里煮透,而后蘸着辣椒油吃,则别有一番风味。它给你的感觉是极其绵软和鲜嫩的,你会想到柔柔的细纱、绵绵的花絮。

如今,为确保洧川豆腐制作技艺惠及更多老百姓,把这一民间文化瑰宝传承、发扬光大,洧川镇专门成立了由镇政府牵头,由村干部、生产豆腐的能工巧匠等人员组建了豆腐协会。豆腐协会成立后,召集精通豆腐制作的老艺人不断改良豆腐的制作工艺,将传统的制作方法与先进的机械化操作相结合,在确保制作出来的每一块豆腐都品质鲜嫩、特色鲜明、营养卫生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彩色豆腐、嫩质豆腐、豆腐皮等花样品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目前,每天清晨,该镇的常湾等20多个村生产的两万多公斤新鲜豆腐,便会通过不同的交通工具,被运至郑州、开封、许昌等地的饭店、超市和乡村,成为城乡居民饭桌上的一道佳肴,让人们在品评美味的同时,顿生思古之情。

四. 河南省 开封市 尉氏 葱花小油饼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卷葱花,清油烙制,筋香酥软。建国前以相国寺内杜广亭制作最为著名。1978年被定为“名产风味小吃”。

五. 河南省 开封 通许县 通许花生

通许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通许花生个头大、籽粒饱满、果型长、纹路清晰、粒重好、形状整齐、色泽洁白、口感无渣滓、细腻香甜、味道纯正、无异味。

六.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糖蒜

糖蒜糖蒜是开封传统食品。"小满"节气前后上市的鲜蒜头,选其质嫩、皮白、个大、无伤烂者,修整齐后,入水浸泡六至七天,继入缸内先用盐腌制,盐化后捞出再用卤汁(食糖、食醋兑水煮制而成)入缸内腌制3个月,即为糖蒜。

糖蒜所用食糖,红白均可,因而成品色泽分茶红、金黄两种,风味有别,特色各具。清末以来,开封居民多能自制备食,而开封酿造厂所产为最佳。

七. 河南省 开封市 金明区 辣椒砖

辣椒砖辣椒砖在开封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该品以红干椒(省内夏邑、永城所产最佳)为主料,配以优质芝麻、麻油、甜酱、精盐精工制作而成。制作方法:椒干去蒂,芝麻除杂浸润炒制,用手工或机械粉碎,加入甜酱,揉和成团,兑入麻油,分团压成饼状,入模匀切成型后,加包装(目前用塑料小袋,每袋十块)后即成。食时需用油或温开水微调稀释。

该品形状方整,光泽红润,口感香辣,易贮易带,是开封多数人喜爱的佐食调味品。

八. 河南省 开封市 兰考 脂油火烧

传统风味小吃,以死面摔打成宽条,抹上葱花,板油丁、卷起后再烙成饼,入炉烘烤,边烤边抹油,黄焦喧大。民国以来,以王景泰制作的最著名。

九.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杞县红薯泥

杞县红薯泥

说起红薯,实在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在生活困难时期,杞县人曾经视红薯为生命,有谚语为证: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然而,自古善烹调的杞县人却能将再普通不过的红薯做出百般花样来。其中红薯泥就是一例。

红薯泥是杞县的一道名菜。它的制作方法很讲究,需先把红薯煮熟,剥掉外皮,去其内丝,用干净的白布包裹起来轧压成泥。然后将白糖倒入锅内化成糖浆,再兑入香油、红薯泥不断搅拌,呈柿红泥状出锅。装盘时,分层放山檀丁、玫瑰片、青红丝、桂花糖。此菜味道甘甜,爽口开胃,色泽鲜艳,营养丰富。人称“三不沾”菜(即:一不沾盘子、二不沾筷子、三不沾嘴)。每当贵客临门,杞县人会热情地端出这道风味菜。在品尝红薯泥的同时,人们还会给你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据说,创制红薯泥的清末厨师蒋思奇不仅手艺高超,还有刚直不阿的浩然正气。有一年,袁世凯的部下来到杞县,闻听红薯泥为此地名食,便点名要尝尝这风味佳看,不然便觉得枉活一世。这天,宴会在县衙举行。鸡鸭鱼肉上完后,最后才上红薯泥这道菜。大小1看此菜五光十色,如桃花盛开,似琥珀生辉。各个迫不及待狼吞虎咽起来。谁知,不大一会儿,有的张口流泪,有的伸脖子干呕。原来,蒋思奇不愿给袁世凯的部下做菜,但又不能推辞,便使了个花招。红薯泥本身质地细腻,热量大,密度小,散热很慢,蒋师傅又特意用滚油封顶,内中温度更不易散发。这些人迫不及待,故而被烫得丑态百出,狼狈不堪。

说到红薯泥的热量大、散热慢,还有一个传说:有一次,慈禧太后来到开封,听说杞县的红薯泥特别好吃,于是就吩咐开封府为她准备。而当时开封城里没有一个能做“红薯泥”的厨师,只好派人到杞县请人去做,做好之后再带回开封。办差的刚回来,早已等得不奈烦的西太后慈禧拿起筷子便吃,谁料却被烫得两眼流泪。开封距杞县50公里,当时的快马也得一个半小时才能跑一个单程,可见红薯泥的热量之大、散热之慢。

红薯泥不仅是杞县的名产,也是中原地区粗粮细作的典型。红薯从粗制到细作,从平常食物到宴席珍品,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我国食品制作技术的发挥和创造。

十. 河南省 开封市 杞县 杞县蒸馍样

杞县蒸馍样

蒸馍样也叫“馒头”,在介绍杞县蒸馍样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馒头”的来历:

《三国志》:“诸葛亮平蛮回至泸水,风浪横起兵不能渡,回报亮。亮问,孟获曰:‘泸水源猖神为祸,国人用七七四十九颗人头并黑牛白羊祭之,自然浪平静境内丰熟。’亮曰,‘我今班师,安可妄杀?吾自有见。’遂命行厨宰牛马和面为剂,塑成假人头,眉目皆具,内以牛羊肉代之,为言‘馒头’奠泸水,岸上孔明祭之。祭罢,云收雾卷,波浪平息,军获渡焉。”

自诸葛亮以馒头代替人头祭泸水之后,馒头刚开始就成为宴会祭享的陈设之用。三春之初,冬去春来,万象更新。俗称冬属阴,夏属阳,春初是阴阳交替之际,祭以馒头,为祷祝一年之风调雨顺。当初馒头都是带肉馅的,而且个儿很大。

唐宋以后,馒头也有无馅者。《燕翼诒谋灵》:“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之者,都谓之馒头。”元无名氏《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当时馒头的发酵方法:“每十分,用白面二斤半。先以酵一盏许,于面内跑(疑是“刨”之误)一小窠,倾入酵汁,就和一块软面,干面覆之,放温暖处。伺泛起,将四边干面加温汤和就,再覆之。又伺泛起,再添干面温水和。冬用热汤和就,不须多揉。再放片时,揉成剂则已。若揉搓,则不肥泛。其剂放软,擀作皮,包馅子。排在无风处,以袱盖。伺面性来,然后入笼床上,蒸熟为度。”

至清代,馒头的称谓出现分野:北方谓无馅者为馒头,有馅者为包子,而南方则称有馅者为馒头,无馅者也有称作“大包子”的。《清稗类钞》辨馒头:“馒头,一曰馒首,屑面发酵,蒸熟隆起成圆形者。无馅,食时必以肴佐之。”

不管有馅,还是无馅,馒头一直都是作为祭祀用品而存在,祭祀完了之后才可食用。蒸馒头直接供食用则始于清代以后。馒头的形状也开始演变为圆形、方形等多种,方形馒头在我们这里称作“卷子”,圆形的则称作“蒸馍样”。

杞县“蒸馍样”早在清末已闻名周边各县,素有“杞县蒸馍有千层,睢县芹菜没有渣”这样有说法。《随园食单》论“千层馒头”:“杨参戎家制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如有千层,金陵人不能也。”由于杞县蒸馍样具有“色白如雪,形似妇乳,揭之千层,麦香浓郁,嚼之味甘”的特点,因此,清末以来凡有人来杞县走亲访友,或游人旅客路过杞县,都要到县城寻找杞县蒸馍样以品尝,临走时还要多买几个带回去给家里的长辈们品尝。

据家住县城东关现年85岁高龄的张宏起老先生介绍,解放前杞县城大约有四五十家馍店,且多为父子店或夫妻店。由于当时经济条件所限,都是早上和上午出去卖馍,下午用卖馍得来的钱去籴麦、磨面,晚上发面,连夜加工蒸熟天微亮就出去卖馍。由此可见开馍店的辛苦程度,难怪当时有这样的俗言:宁肯闺女扔河里,也不嫁给卖馍的。张先生讲,杞县馍样之所以好吃关键在它的制作工艺:以10斤面为例,先用白面二斤半,在其中间刨一个小窠,然后再将事先用一酒盅活酵子泡好的酵汁倒入,和就一块软面,用干面盖上,放到温暖处。等到面发了以后,再用干面加水和就后再盖上。等再次发起,将所剩面粉加水和成面块,不须多揉。再放片刻,揉成剂子,性发后上笼蒸熟则成。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0:一是掌握好用水量,一般1斤干面做成1.2斤熟馍;二是掌握好水温,水太凉了面不发,水太热了做好的馍表面上起泡泡,影响美观;三是掌握揉剂技术,揉好了做成的馍一层一层的,而且很暄,否则做成的蒸馍坚硬难吃。

几百年来,杞县蒸馍样一直以其独特的工艺和色香味征服着杞县本地各阶层人士以及全国各地来杞做客的人们。虽说目前县城里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馍店(指以蒸馍样为主),仅剩的三两家却仍就保持着原先蒸馍样的制作工艺和特色,如果买个尝尝,兴许会勾起你童年的不少回忆。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