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烟台6月份特产 烟台各县特产一览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烟台6月份特产 烟台各县特产一览表更新时间:2022-06-04 17:12:53

一.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烟台黑猪

莱州烟台黑猪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烟台黑猪系《祖国优良家畜品种》九大名猪之一。 外貌特征:体型中等,头长短适中,额部较宽广,嘴筒粗直或微弯,耳中等大小、下垂或半下垂,背腰平直,腹中等大,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结构匀称,四肢健壮,全身被毛黑色。耐粗饲,产崽多,抗病能力强…… 品种性能:成年公猪平均体重为157kg,母猪重106kg。母猪平均窝产活仔数为9.8头。护仔性好,哺育率多在95%以上。体重20~90kg阶段,平均日增重650g,背膘厚3.2cm。

烟台黑猪全身被毛全黑,稀密适中,皮灰色。体型中等

烟台黑猪

、头长短适中、额部较宽广且有皱褶。嘴筒粗直或微弯,耳中等大小、下垂或半下垂。背腰较平直,腹中等大,臀部较丰满,四肢端正、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有效0多为8对,排列整齐,背部有少量黑色鬃毛。公猪背腰平直,四肢发达健壮,雄性较强。调查显示,烟台黑猪主要头型有“梯形脸”和“圆头方脸”型。

地域范围

莱州烟台黑猪属华北型黑猪。主要分布在莱州全市的三山岛、平里店、金城、朱桥、驿道、郭家店、程郭、柞村、夏邱、沙河、土山、虎头崖等16处镇街,共987个行政村。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现存栏莱州烟台黑猪15000头,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莱州烟台黑猪体型中等,头长短适中,额宽有皱褶,嘴筒粗直或微噘,耳中等大下垂或半下垂,被毛黑色,稀疏适中,皮色灰。背腰较平直,腹中等大,臀部较丰满。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四肢健壮。有效07-8对,排列整齐。成年公猪体重170.0kg,体高79.1cm,体长144.0cm,胸围132.0cm;母猪体重175.0kg,体高75.36cm,体长141.3cm,胸围136.03cm。 2、内在品质要求:莱州烟台黑猪猪肉弹性大、质地细嫩有韧性,有嚼劲,肌肉和脂肪沉积较好,肉皮厚实,肥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自然肉香味。猪肉肥肉较厚,肥肉洁白温润,瘦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猪肉不渗水或很少渗水,吸水力强。脂肪熔点高,猪肉清水煮时,水清,烹饪时,油基本不粘锅。皮厚,骨硬,骨髓熬制的骨头汤色泽洁白,汤味浓郁鲜美,含有的胶原蛋白能增强人体造血细胞的造血能力。莱州烟台黑猪肌肉的肉色为3.25分级,大理石纹3.70分级,pH6.37,失水率3.66%,渗水率0.56%,熟肉率62.96%。肌肉含水分69.18%,干物质30.82%,粗蛋白质21.9%,粗脂肪7.5%。灰分1.05%。肌纤维直径55.34um,肌纤维密度270.94平方毫米。 3、安全要求:莱州烟台黑猪生产严格按《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二.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蓬莱茗

产于潮州市潮安县赤凤镇。揉合绿茶与乌龙茶制和工艺研制而成之新品种,兼有绿茶的青汤绿叶、清醇回甘和乌龙茶的天然花香特点。( 潮州)

三. 山东省 烟台 蓬莱 鼍矶石砚

传统名砚,又名“砣矶砚”、“金星雪浪砚”。以砚石产于鼍矶岛而得名。鼍矶岛又名驼基岛,今名砣矶岛,位于山东蓬莱县北长山列岛中,旧屈蓬莱县治,今设长山县。鼍矶砚始于北宋,盛于明清,抗战时期停产。佚名《砚品》:“宋时即以鼍矶石琢以为砚,色青黑,质坚细,下墨甚利,其有金星雪浪纹者最佳,极不易得。”明徐渭:“鼍石可与歙石乱真。”清高凤翰《砚史》:“北方砚材青州红丝,登州鼍矶而己。”清时,鼍矶砚为宫廷贡品。故宫博物院收藏有鼍矶砚一方,为乾隆年间所制,色青间碧,中凝白,发墨佳,周围刻蟠螭五,覆手镌乾隆手书七言诗一首。鼍矶石含有微量自然铜,如金屑撒石上,闪耀发光,即所谓金星。色青黑,略呈绀青、灰绿色,有明度不同雪浪纹,小如秋水微波,大如雪浪滚滚,着水似欲浮动,映日泛贝光,故名金星雪浪。

四. 山东省 烟台 牟平区 烟台抽纱

抽纱是一种中西结合的刺绣工艺。它是以亚麻布或棉布为材料,根据图案设计的要求,将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抽去,然后用针线加以连缀,形成透空的装饰花纹。故名“抽纱”。

从隋、唐时代庙宇、祠堂的帷帐、桌围、伞盖等文物考证,远在公元六世纪,胶东民间刺绣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明、清时代的绣花被面、枕头、衣裙、轿衣、座垫等刺绣品上,各式针法已达20多种,当时,民间还出现了用棉线或丝线编织的网状花边,其编织方法与现今勾针和针结相类似。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欧洲的民间刺绣和编织工艺传入烟台。据1915年出版的《直隶实业杂志》记载:1894年,烟台始有手制缕花。到民国初年,抽纱花边的生产已遍及胶东各地。据上海华通书局1931年出版的《中国重要商品》一书记载:“中国花边工业之中心,以山东省烟台及其附近一带为盛。”

它是在麻或棉布上,采取抽、勒、雕、结等方法,或者纯用棉纱进行编织,形成几何图形的装饰纹样。产品多为台布、餐布之类。通常有格子花边与网形花边两种:格子花边多销往澳大利亚,网形花边则以美国为主要市场。图案造型和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布局均衡,构图新颖,手工针法富于变化。

五.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招远苹果

招远苹果是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的。招远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5年4月,招远市被中国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

招远1967年引入富士苹果接穗进行嫁接,1981年采用高倍繁殖新技术快速育苗,到1988年全市发展红富士苹果10万亩,成为当时全国红富士苹果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县市。主要品种有烟富1-3号、滕牧一号、新嘎啦、千秋、新乔纳金等。90年代后以科技为先导,大力推广果园覆膜、盖草套袋、壁蜂授粉、铺反光膜等新技术,努力提高果品品质。得益于招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所产的红富士苹果色艳形正、口感清爽、汁多脆甜、久贮不绵、营养丰富。1994年后,在全国第一、二、三届农业博览会上,招远产鲁冠、招元、富冠牌红富士苹果先后荣获金奖。1995年该镇被首批百家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红富士苹果之乡”,1999年又在全国第三届名优果品展示评审会上名列榜首,并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

六. 山东省 烟台 栖霞 栖霞苹果

栖霞苹果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

特定品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中国之乡命名组委会授予“中国苹果之乡”。

文化典故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市盛产苹果,历史悠久,被美誉为“中国苹果之乡”。

早在公元1866年,栖霞就引进了苹果,经过一个多世纪特别是近10多年来的发展,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主要有红富士、新红星、嗄啦、乔纳金等新优品种60多个品系,产量10亿公斤。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引进,最早以青香蕉、红香蕉两个品种为主,以后又发展了小国光、金帅,改革开放以来引进了红富士、乔纳金等。烟台苹果以其色泽鲜艳、清脆香甜而闻名于世,是中国最重要的苹果产地。栖霞苹果以“种植面积、综合服务、果园管理、品种技师、总产单产、企业效益”六个“全国第一”而饮誉中华,被国家园艺学会授予“苹果之乡”称号,被国家统计局命名为“中国水果第一市”。 栖霞市953个行政村几乎村村种植苹果,以红富士为主要种植品种。每到苹果成熟季节,外地商贩遍布栖霞市的大小村庄。很多村年产苹果超过一千吨,像鹭翔村这样的中等产量村平均每年就能产三四千吨苹果,所以栖霞市是当之无愧的苹果之乡。

山东栖霞市素有“胶东屋脊”之称,面积2017平方公里,主要地形为丘陵山地,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点。这样的地理自然环境,非常适宜栽植苹果,栖霞人栽苹果的悠久历史有100多年。在美丽的海湾南岸,胶东半岛的腹地,有一块山清水秀、物产丰富的灵秀之地。这就是有“中国苹果第一市”之美誉的山东省栖霞市。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立足当地实际,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建设富强文明的现代化生态城市为目标,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果业成为栖霞的产业支柱。随着果品生产的发展,栖霞市果断提出了“稳定面积、稳定产量、提高质量”的果品发展新思路,实现果品生产由速度型向质量型的转变,推行了覆草覆膜、配方施肥、整形修剪等整形适用技术和苹果套袋、摘叶转果、铺设反光膜、使用无公害农药等十几项新技术,建立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和无病毒苗木繁育试验场5处,建立了“示范园”、“科技园”、“样板园”等。

在全国及山东省举办的果品鉴评会上,栖霞苹果荣获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栖霞“宇冠”牌系列苹果被国家农业部和中国流通协会命名为“中华名果”。

进入九十年代,栖霞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果品产业化战略,逐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生产经营新格局,全市兴建各类龙头企业60多个,果品冷藏库50多处,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0多处。其中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被列为国家级批发市场,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批发市场,而引进瑞士、德国先进设备建成的浓缩果汁的源通果汁厂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果汁生产线,产品全部出口美国、德国、新加坡等地。

栖霞地处胶东半岛的中心位置,境内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78米,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年平均气温11 . 3℃,平均降水量 754毫米,无霜期平均207天,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全市年累计光照时间达 2690小时,秋季 昼夜温差大,土壤条件适宜,自然环境非常适合苹果生长。1866年,境内开始引种栽植苹果。在长达130余年的栽培实践中,广大果农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率先总结出苹果幼树早期丰产技术、周年整形修剪技术等,推动了全国果树生产技术的革新,果园管理水平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栖霞市委、市政府立足山区资源优势,把发展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发动全市人民坚持不懈地拓荒植果,大面积推广应用配方施肥、疏花疏果、果实套袋、整形修剪、铺设反光膜、喷洒果型剂、果园微喷、病虫害防治等综合配套果树生产新技术、新成果,对六七十年代栽植的老劣品种进行一次性伐除,发展了一些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树种,将八十年代以来栽植的新而不优品种改良成新优品种,搞好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果品产量和质量得到不断提高。特别是苹果套袋技术的推广,大幅度提高了果品着色度,清除了农药残留,使果品质量基本实现了与国际市场接轨。

栖霞苹果以其个大形正,色泽鲜艳,光洁度好,酸甜 适中,香脆可口而著称。先后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被国内贸易部列为果品产加销一体化基地示范市,被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国家技术监督局确定为全国唯一的苹果标准化示范市,被山东省列为苹果产业“三0”工程基地县(市),是全省果树良种开发基地市和全省果品产加销基地示范市之一。

七. 山东省 烟台 福山区 烟台菜

烟台菜,主要是福山菜,源远流长,它和济南历下菜成为鲁菜的两大风味,过去对宫廷也有很大的影响。烟台菜主要选用海产品为菜肴的原料,以清鲜、脆嫩、原汤原味见长。福山菜以蒸煎扒炒、炸淄烤焖见长,不仅在国内对华北、东北、京津等地烹调技术有很大影响,在国外也享有很高声誉。仅福山就有6000多名华侨在海外,90%是经营饮食业的。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能见到具有福山风味的餐馆,日本大阪的"大成阁"和"锦城图"、香港九龙的"松竹楼"、英国伦敦的"中华菜馆"、法国巴黎的"天下乐园"、美国华盛顿的"鲁园饭店"等著名中式餐馆,都是福山人经办的。( 烟台)

福山有着悠久的烹饪历史和厚重的饮食文化底蕴。福山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过历史记载。福山菜与济南历下菜、济宁孔府菜成为鲁菜的“三大支柱”,早已被烹饪界所公认。

2001年8月,中国烹饪协会派出专家组赴福山区进行了专门考察和论证。专家组一致认为,福山厨师遍及海内外,享誉烹饪界,福山菜历史悠久、基础雄厚,对中国鲁菜起到了支柱作用。经中国烹饪协会研究决定,批准冠名“山东烟台福山—鲁菜之乡”,福山区政府拥有冠名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福山成为鲁菜最早的发祥地,被冠名“鲁菜之乡”的美誉,名实相符。一是,优越的地理自然条件,为福山成为“鲁菜之乡”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福山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物产非常丰富,粮食、水果、蔬菜品种繁多,称为“果蔬之乡”;这里北临黄、渤海,海岸线长,水产品富足,质地优良。如福山沿海盛产的海参、鲍鱼、大对虾,乌鱼蛋、干贝、海蛎、海蛏、海肠、大蛤、海螺、加吉鱼、黄花鱼、偏口鱼等海珍品和小海味可以说名列全国之冠,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二是,福山历来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往来客商云集,1860年烟台开埠通商以后,为烟福一带经济发展以及饭馆业的兴旺,为福山成为“鲁菜之乡”提供了有利的客观条件,促进了当地餐饮业的发展。三是,福山烹饪历史悠久,可谓源远流长,丰富的饮食文化造就了一代代富有高超烹饪技艺和经验的庞大厨师队伍,这是福山成为“鲁菜之乡”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山的厨师队伍在很久远的年代就已经形成了,在厨师行业中普称为“帮”。福山的厨师“帮”大多是以地域为称谓,如高疃帮、门楼帮、古现帮等等。这些“帮”都有自己的“大拿师傅”,负责传、帮、带,把精湛的烹饪技术传授给下一代。历代厨师队伍的逐渐发展与壮大,烹饪技术的代代相传和丰富提高,为福山风味鲁菜的发展注入了极大的动力,并为“鲁菜之乡”不断开辟出新的天地。福山的烹饪技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厨师手艺高超,而且几乎家家户户的主妇都做得一手好菜,可以为客人烹制一桌丰盛的筵席。俗话说:“要想吃好饭,围着福山转”。这在烟台地区有口皆碑的。四是,福山餐馆名闻遐迩。以福山华侨宾馆、百舸苑大酒店、福源大酒店、丽苑大酒店为代表的一批各具特色宾馆饭店,代表着福山烹饪技术的最高水平,其它店面可观、档次较高的饭店酒楼分布在福山的主要街道上,更有风味独特的大小餐馆在福山城乡星罗棋布、比比皆是。据统计,福山餐饮企业有800余家之多,从事餐饮业的人员达万人之众。目前,“鲁菜之乡”福山的餐饮业发展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层次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

福山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2001年10月由中国烹饪协会批准冠名“山东烟台福山——鲁菜之乡”。悠久的烹饪历史和厚重的饮食文化底蕴,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富有高超烹饪技术和经验的庞大厨师队伍,凭着精湛的烹调技艺和独具特色的名菜佳肴,不仅誉满神州,而且声震异国他乡,把鲁菜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境内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门楼水库、河滨公园、王懿荣纪念馆等。

八.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州大蟹

莱州大蟹 此蟹是掖县的著名。因掖县古时是莱州府的所在地,因此,莱州大蟹之名便流传至今。莱州大蟹的背面有三个隆起部分,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形似梭子,故俗称“三疣梭子蟹”。这种蟹个大味鲜,肉质细嫩。雌蟹最大的重达0.75公斤。雌蟹的卵块,雄蟹的脂膏,螯里雪白粉嫩的肌肉以及大蟹后腿上的肉,吃起来更是鲜美可口,令人回味无穷。( 莱州)

九.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云峰大樱桃

云峰大樱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山东莱州的云峰大樱桃早于烟台东部10天左右成熟,现有种植面积2万多亩,占全国栽植面积的10%,年产优质大樱桃1000万斤,产值3000多万元。

胶东半岛云峰大樱桃供销合作社,位于名扬中外的文峰山脚下,现有大樱桃生产基地4500亩,苹果基地4000亩,桃梨基地2000亩.

本地的大樱桃5月中旬开始陆续采摘,上市,到6月25日结束。

樱桃品种成熟依次为红灯,大紫,左腾金,萨米脱,拉宾斯,雷尼,先锋,艳阳等。

云峰大樱桃

莱州市文峰果品协会

11056223

樱桃

十.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莱阳缢蛏

莱阳缢蛏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阳缢蛏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莱阳缢蛏”贝壳呈扁长型,壳宽约为壳长的1/4,黄褐色。壳面生长纹清晰。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肉质肥满,滑嫩富有弹性,口感鲜美微甜,汤汁洁白清鲜。莱阳缢蛏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缢蛏: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竹蛏科缢蛏属贝类。其贝壳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绳索的缢痕。通称“蛏子”,又称蜻,由壳顶至腹缘近中央处,有一道倾斜的内陷沟,称内缢沟,故名。个大壳薄,肉质肥满,汤汁清甜醇美。

所在地域:

山东

申请人:

莱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莱阳缢蛏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阳市行政区内的沿海水域。海岸线长23.35公里,面积3635公顷。全市辖羊郡、穴坊2个沿海镇。地理坐标为:北纬36°37′14″-36°36′50″,东经120°52′56″-120°44′53″。据粗略统计,全市莱阳缢蛏养殖面积666公顷,莱阳缢蛏鲜品年捕捞及养殖产量约10000吨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个体肥大,柔嫩且肥,贝壳呈长圆柱形,前端稍圆,后端呈截形,背腹面近于平行,一般壳 长为壳高的4倍;壳表呈黄绿色,壳顶呈白色。 2、内在品质指标:由于其独特的气候、水质、土质等特点,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及钙、锌、铁等微量元素,营养成分丰富。以鲜品测定,蛋白质含量11.89—13.21g/100g,牛磺酸含量2.47—3.12mg/g,钙含量578.26—598.35mg/kg,锌含量32—35mg/kg。清炖后肉嫩而肥,柔软且富有弹性,汤汁浓稠,色白味鲜,香醇鲜美,脆嫩滑软。 3、质量安全规定:莱阳缢蛏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产品质量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GB18406.4-2001),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