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会三江镇特产牛耳壳 新会三江牛耳壳在哪里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会三江镇特产牛耳壳 新会三江牛耳壳在哪里更新时间:2022-06-04 11:34:22

一.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王岗马蹄

   王岗马蹄主产于司前镇兴篁管理区王佐岗,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每年“立秋”前种植,“立冬”后收获,平均亩产1500公斤。

    王岗马蹄个体大(每个20克左右),肉质清甜爽口,皮薄无渣,具有生津止渴,去暑清热的功效。可生、熟吃,也是制作名优清凉饮料马蹄爽的主要原料。当地群众常把马蹄磨成粉,作清热解毒汤料之用。

二.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江门陈皮宴

江门本地人历有把陈皮作为烹食的原料,因陈皮有特殊芬芳香味和药用价值,制出如陈皮鸭汤、陈皮煮鱼干、陈皮排骨等菜式,味道过齿留香。

三.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牛肉干

三江肉牛、牛肉干

三江县山多地少,牧草丰富,适宜发展肉牛,加上侗、苗族素有爱牛敬牛的优良传统,以牛存栏多少来证明自己富有与贫穷,因而,三江县肉牛发展快。2002年正式把肉牛列为“四个一”工程之一,规划“十五”期间,全县肉牛发展到12万头。近年来,三江加大扶持力度,种植优质牧草,进行牛品种改良,建立牛圩和建设肉牛龙头企业。目前全县牛存栏有9.28万头,牛品种改良1581头,种植优质牧草5170亩,在古宜镇的龙吉、林溪乡的水团建设2个肉牛养殖小区,重点扶持10户养牛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投资建设有独峒、同乐、富禄三个肉牛交易市场,引进外资兴建年加工25000头的桥牌牛肉有限公司。三江牛肉干色美味鲜,远近闻名,畅销区内外。

四. 甘肃省 武威 凉州 无壳瓜籽

谁也不会想到一颗小小的瓜籽,会被国内食品专家、营养专家和中外客商一致推举为“中国食品奇葩”。这就是今天武威人创造的——天然无壳瓜籽”。她的问世,很快引起了海内外“美食家”的关注
1990年7月5日,《中国西部发展报》以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这项使西部人引以自豪,迄今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重大科研成果。这项成果是由武威地区农科所农业专家颉帮维带领10名科技人员刻苦攻关,采用当地的西葫芦作母本,与作父本的美洲饲料,用南瓜经过无数次杂交培育成功的。由于从“娘胎里生出来”就不长皮,故名为无壳瓜籽
1984年,当从大田繁殖出来的第一代无壳瓜籽,俏然来到北京举办的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展览会上,与会专家和国内行家们一品尝便齐声叫绝。经科学鉴定,这种无壳瓜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其中蛋白质的含量相当于“植物蛋白之王”——黄豆的含量,远远超过了黑瓜籽和葵花子,还有19种氨基酸和钙、磷、铁、锌、硒等成分。无壳瓜籽吃起来香脆味美,食用卫生,无环境污染。显然,无壳瓜籽是稀有独特的高级营养品
1985年,无壳瓜籽前往深圳参加全国科技新成果交易会,被誉为“中国食品奇葩”。1988年无壳瓜籽又获全国“星火计划”成果金奖,1991年再度获北京国际博览会银奖
( 武威)

五. 辽宁省 锦州市 黑山 黑山褐壳鸡蛋

黑山褐壳鸡蛋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农业部2012年第二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专家评审会上,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褐壳鸡蛋通过专家评审,进入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公示期,标志着黑山县蛋鸡生产步入了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阶段,极大地提高了全县鸡蛋的知名度。

据悉,黑山褐壳鸡蛋的蛋鸡饲养场所用饲料全部为黑山县境内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营养丰富的玉米。该地区光照时间长、无霜期长、玉米生长期长,加之土地肥沃,所产玉米营养价值丰富,粗蛋白含量在11%以上,高于国家标准3个百分点;赖氨酸含量高于其他地区2~3个百分点,且不含黄曲霉等有毒有害物质,是养鸡的良好饲料。因此,该地区所产鸡蛋营养丰富,富含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另外,黑山褐壳鸡蛋的蛋鸡实行健康养殖方式,蛋鸡实行全程饲喂微生物制剂——益生素,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产蛋期蛋鸡不投药,实行病鸡个体淘汰制度,切实减少鸡蛋的药物残留,确保鸡蛋的品质。

地域范围

黑山褐壳鸡蛋产于黑山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1°49′- 122°36′,北纬41°28′- 42°08′。黑山县地处辽宁西部,东距沈阳市136公里,西距锦州市126公里,东与新民市、辽中县接壤,西与北镇为邻,南与台安连界,北与阜新、彰武毗邻。黑山县褐壳鸡蛋主产区为:八道壕镇、太和镇、胡家镇、镇安乡、常兴镇、无梁殿镇、四家子镇、励家镇、段家乡、新立屯镇10个乡镇,辐射薛屯乡、芳山镇、大虎山镇、绕阳河镇、姜屯镇、白厂门镇、黑山镇、半拉门镇、英城子乡、大兴乡、新兴乡、小东镇等12个乡镇,共22个乡镇,302个行政村,保护区内黑山褐壳鸡蛋产量为5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本产品除符合GB 2748-2003 鲜蛋卫生标准外,在外在感官和内在品质指标还具有如下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是指通过人的感官(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等)能够感知、感受到的特殊品质及风味特征。 ①蛋型:椭圆形,蛋形指数在1.30~1.35之间。 ②蛋壳:表面清洁,无禽粪及其他污物;壳完好无损,无裂纹;蛋壳色泽呈红褐色。 ③-观察:气室小,深度在5mm以内;蛋黄位居蛋的中心,呈金黄色。 ④浓蛋白约占全蛋的50%—60%色泽无色,透明; ⑤味道:具有产品固有的气味,无异味,极适用于腌制咸鸡蛋和深加工。 (2)内在品质指标:是指需要通过仪器检测的可量化的独特理化指标。 ①蛋重:符合鲜蛋销售市场等级要求,为46~68g; ②每100克鸡蛋含蛋白16.1克以上; ③每100克鸡蛋含磷脂0.34克以上; ④每100克鸡蛋含脂肪3.97克以下; ⑤各种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种类齐全,特别是人体所需的八种必须氨基酸含量高;每100克鸡蛋含维生素A325微克、维生素E1.37毫克、钾0.13克、铁6.9毫克、硒0.26毫克,含量均高于其它地区鸡蛋,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⑥鲜蛋卫生指标符合2748—2003国家鲜蛋卫生标准,无药残,纯绿色。 ⑦哈夫单位:72以上;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3)安全要求: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本产品执行国家标准GB2748—2003 鲜蛋卫生标准和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5043-2001 无公害食品 蛋鸡饲养管理准则和NY5039-2001无公害食品 鸡蛋。

六.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禾花鲤鱼

禾花鲤鱼

“禾花鲤”即在稻田里混养,不放任何合成饲料喂养的鲤鱼,鱼肉鲜嫩香甜而得名。主要产地以良口乡晒江村和洋溪乡信侗村为中心的榕江河一带。这里的保水田长年放养鲤鱼,有冬鱼春收、春鱼夏收、夏鱼秋收的传统,有野外烧鱼庆丰收的习俗,尤其是洋溪、富禄、梅林、良口四乡三十个村寨把“烧鱼”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各家各户在秋收结束的最后一天,请所有的亲朋好友到山上吃“烧鱼”庆丰收。由于各家各户完成秋收时间不相同,吃“烧鱼”时间也不尽相同,象洋溪乡-富禄乡-梅林乡沿河百里稻田,秋收期间,山上天天有烟火,处处吃“烧鱼”,你若感兴趣走过旁边,主家会邀请你入围,用一条烧好的鲤鱼和一杯自酿米洒向你敬献,共庆秋收,预祝来年“禾花鲤”更大更肥。

七.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三江竹笋

“三江竹笋”产在素有“广西竹乡”之称的三江县。境内山峦连绵,溪河密布,由于山青水秀,无污染,水土条件可谓特佳,所产的各类竹笋脆嫩、味美、多汁而享誉区内外。全县现有竹林面积7.8万亩,其中冬笋年产量1万吨,在每年的12月至开春2月上市,春笋年产量0.5万吨,在每年的3月—4月上市。

八. 广西 柳州 三江侗族自治县 侗乡风味酸肉酸鱼

选用侗乡的自养的土猪、土鸭、河边鱼,经过一系列的侗乡特用腌制方法经过半年以上时间的腌制,从而制成侗乡特有的风味的肉食品;几百年来,该类腌制品【酸肉、酸鸭、酸鱼】一直是侗乡人民用于招待贵宾的桌上佳肴!

九.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古井烧鹅

新会古井的烧鹅非常出名,很多游客不惜千里迢迢而来就是为了品尝这种用南宋宫廷秘方制作的烧鹅。

七百多年前,新会崖门发生一场改朝换代的宋元大海战。大战结束后,一位在南宋宫廷里负责制作烧鹅的御厨带着女儿逃亡到新会银洲湖西岸的仙洞村。御厨在仙洞村开了一间烧鹅店,凭着宫廷秘制烧鹅的高超手艺,把烧鹅烧得色香味全,很快便名扬远近。后来御厨的女儿长大了嫁到银洲湖东岸的古井镇,女儿也把父亲秘制烧鹅的手艺带到了古井,并世代相传。古井烧鹅便由此而来。

古井的烧鹅制作有其独特之处,从选鹅到烧鹅都很讲究。鹅每年有两造,古井烧鹅常用的鹅种是每年春季清明和秋季重阳节前后一个半月的鹅苗,并且要在本地鱼塘里养至三、四个月大,约重7斤。(这里要注意的是鹅不能养得太大,否则烧出来的肉质会老,口感不够嫩滑。)这种鹅叫“乌鬃鹅”,不受污染,肉质最好。烧鹅的时候先用节醋涂抹鹅身,待鹅身晾干后再采用传统的生抽王混合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和其他不得外传的独门秘方等为酱料,塞入鹅肚内,用绳扎紧,并以麦芽糖涂抹鹅身后才挂入热炉内烧。烧的时候要注意火力均匀,并且一定要用荔枝木烧,这样烧出来的鹅吃起来才会有荔枝的香味。

古井烧鹅如此美味,其制作必定有内里乾坤,其妙在“烧”:首先是要烧什么鹅的问题。所选的乌鬃鹅,从头顶沿颈背至躯体有一条黑色鬃状绒毛带,有“三黑(嘴黑、毛黑、脚黑)三细(头细、颈细、骨细)一矮(脚矮”)的特点,肉质结实,体重适度,个头太大的不好吃。其次是讲究燃料。据新会民间总结,用柑柴、瓦罉煮饭或煲狗肉别有香味;焖田鼠用荔枝树柴特别好吃。而古井烧鹅的烧炙必用明火;用柴定要荔枝树。有师傅尝试用柑树柴,虽也不错,但稍为逊色。荔枝木耐火、少烟、少树脂,这样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烧炉保持恒温,又不给烧鹅带来烟味,以及使成品色泽透亮并带有荔枝木的清香,起到特殊作用。为淋漓尽致发挥荔枝柴的作用,还要先行彻底晒干,均匀劈破,适时添加。当然,如何掌握火候,师傅有秘诀。再就是用特殊烤制酱料。比如芝麻油、传统生抽王、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汾酒、桂皮、茴香、新会陈皮,还有不向外传的独门秘方,按不同的比例调配成烤制酱料。为保证脆皮,加工中途使出冷冻处理一招,烧了冻凉,凉了再烧。

“古井烧鹅”是否真的起于宋代、“烧”了700年?这民间传说,一时未能找到足够资料考证。然而,古井烧鹅的烧制技艺由家族历代传承,确实不假。建国前古井圩有恒益、奇香楼(李广)、景记、明记、合益市、慈溪乡三哥超等多家烧腊行,一般店主兼师傅。1956年公私合营时并为古井食品站,统一经营。由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落后,群众购买力弱,因此烧得很少,就连一般古井人也不多有机会吃上古井烧鹅。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繁荣,大众生活水平大大提升,讲饮讲食,因此古井烧鹅越来越受到推崇。“恒益”老字号也得以恢复。查实1951年吕亚福于恒益商店修编的《吕氏家谱》,“恒益”创始人吕亚福(字传英)1891年生,壮年娶妻赵氏后,在古井天成圩开办肉档(旧时烧腊店加工销售烧肉、腊味,不存在单一烧鹅)。由此可知,吕亚福约在上世纪20年代开始经营。后传给次子吕柏(1937年生),吕柏再传给5个儿子,其家族今已成为“烧鹅世家”。四子吕成耀,读小学时就被人称为“鹅头”,因他从小就学到良好的烧制技艺,今人多称其绰号而反不识其真名。吕家新一辈、吕柏的孙子们也正在习艺传承。“烧鹅世家”现于古井、会城等地共开9家分店,1家老店,除此10店销售外,还供应古井镇八九成的酒楼、大排档。为保证质量,在老店统一烧炙,保温运送到各分店。该老字号引入新的经营意识,按现代生产规范,开展食品“安全认证”工作。2003年初,他们曾计划在香港设立加工点,因遇上“非典”爆发而搁置。“古井烧鹅”的另一家著名商号“平香”,创始人赵华象(1918年生),建国前专为农村喜宴流动加工烧鹅,做一辆木制双轮车就装上整套烧鹅工具。1979年10月,与儿子赵洛文创立“平香烧鹅”店,之后赵洛文传给女婿赵少荣等后人,名声响了以后又在崖门大桥边、会城中心南路等处开设多家分店。

十. 广东省 江门 新会 香蕉、大蕉

主要品种有香味浓郁、肉质细腻的香蕉;果肉嫩滑、食味特甜的过山香;果型稍大,甜中带酸的大蕉,全年皆有收获,但以秋季收获量最大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