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商洛丹凤县的特产 丹凤农特产品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商洛丹凤县的特产 丹凤农特产品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28 01:40:45

一. 陕西省 商洛 商州区 商州核桃

商州核桃是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的。商州核桃以果大、皮薄、仁饱、油香而享誉国内外。

商州是以中低山为主的土石山区,全区农耕地715286亩中,有坡耕地516043亩(其中:26°以上坡耕地209576亩)。有着适宜核桃生长的土壤气候条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四旁土地资源优化利用,现有30万亩土地资源适宜核桃基地建设。

商州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的核桃产区。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坚持不懈的努力,核桃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核桃产业发展实现了由零散栽植向集中规模发展的转变,由实生建园向良种建园的转变,由低档次建设向标准化建园的转变,由单一扩大基地规模向新发展与嫁接改造和综合科管并重转变。截止2010年6月底,全区核桃面积发展到36.22万亩,其中良种建园7万亩,年总产达5800吨,产值1.3亿元,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60元,户均收入1040元。核桃已成为商州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二.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生姜炒腊肉

制作工艺简单,食材以腊肉和本地生姜为主。成品色泽鲜美,原滋原味。脆又香的味道,配合腊肉独特的香味,味美可口,也是土家传统菜之一。

三. 陕西省 宝鸡 凤县 凤县腊肉

凤县腊肉

凤县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松柏枝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薰干。凤县地处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薰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薰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四. 陕西省 商洛 山阳县 猪苓

猪苓 亦称“野猪 粪”。为多孔菌科,适生于有密环菌叶树根部署(如柞树、漆树、柳树及山毛棒科植物等),喜肥沃、潮湿、富含腐植质,排水良好,阳坡的土壤。呈不规则的块状,表面凸凹不平,黑褐 色,内部白色或淡黄色,具有多年生,个头大,产量高,汁丰质优的特点。有的形状如猪、如人、似马、牛,故有猪苓仙翁、水牛射马之称。

猪苓在药材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临床常用而又紧缺的药物之一。其成份含有麦角留醇、多聚 糖化合物和蛋白质等,性平无毒。味甘,有渗湿利水之效。临床上常用治疗水肿胀满、淋浊脚气、小便不利等各种疾病。且用量小,疗效高,为临床医师的手边要药。同时,猪苓的经济价 值也高。野生猪苓靠自已本身的寄生能力在适宜环境下生长繁殖,人们只需花一点采挖的工夫,就会得到大量的者收入。

五. 内蒙古 兴安盟 科尔沁右翼前旗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酥香、焦脆的烤羊腿

据传,烤羊腿曾是成吉思汗喜食的一道名菜。成吉思汗东征西伐期间,掌管伙食的-,为了缩短成吉思汗的吃饭时间,以便让他稍事休息,并未征得成吉思汗同意就把成吉思汗经常吃的烤整羊,改为切块烧烤了。当时,成吉思汗战事繁忙,并没有留意这些事。而侍从却天天向给他端一盘烤羊腿让他吃。由于烤羊腿肉质酥香、焦脆、不膻不腻,他非常爱吃。以后,他每天必食,逢人还对烤羊腿赞赏一番。从此,牧民们的餐桌上便多了一道名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居住在城市里的厨师,吸取民间烤羊腿的精华,实行科学烹调,它就逐步成为当今宾馆、饭店的名肴,受到人们的注目和青睐。到鄂尔多斯草原观光游览,畅饮马奶酒,饱饱吃上几顿烤羊腿,对初来乍到的人来说,这是多么美的一种享受啊!

六.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腊猪脚

主要以猪脚为食材,炖着吃起来味道醇香,肥而不腻,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而且具有开胃、驱寒、消食等功能。土家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

七. 陕西省 商洛 丹凤县 丹凤葡萄

丹凤葡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丹凤葡萄,有近两千年栽培史。相传,唐太宗时,丹凤有突厥人进供葡萄,太宗指曰:“真龙眼也”,从此就有龙眼葡萄之名。清宣统三年,天主教徒华国文从西安往南阳途中,在丹凤龙驹寨发现酿制葡萄酒的上等原料,即丹凤葡萄,便从意大利传教士安西曼处学得酿造葡萄酒技术,在此创办美利酿造公司。所产葡萄酒质量上乘,成为过往客商“住必饮、行必带”之佳品,有“路过龙驹寨,喝酒不吃菜”之赞誉。

地域范围

丹凤葡萄生产区域位于丹凤境内,东至武关镇,西至棣花镇,北至峦庄镇,南至竹林关镇,地理位置北纬33°31′至33°48′、东经110°11′至110°41′之间,主要涉及丹江河及其主要支流武关河,两河流域阳坡地,包括棣花镇、商镇、龙驹寨镇、资峪镇、铁峪铺镇、武关镇、北赵川镇、竹林关镇、花坪镇、月日镇等乡镇,共涉及140个行政村及社区,总生产面积达 2000多公顷(合30000多亩),年产量4万多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丹凤葡萄外在感官特征:丹凤葡萄果穗重600g左右,果粒近圆形,呈红紫色;单粒重8g左右,果皮韧,果粉匀厚,肉白多汁,味酸甜清香;果汁澄清发亮,为鲜食酿酒兼用佳品。 2、独特的品质指标:丹凤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总酸0.6-0.7%,糖酸比20-25;同时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每100克平均含磷15-16毫克,钾75-80毫克,硒0.001-0.002毫克。 3、安全要求:丹凤葡萄执行NY5086-2005 《无公害食品落叶浆果类果品》标准,严格按照“丹凤县无公害葡萄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经农药残毒检测合格方可上市。

八. 陕西省 商洛 柞水县 柞水腊肉

柞水腊肉是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的。柞水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又叫熏肉,是柞水的地方,是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柞水县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7-15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功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草做饭或取暧柴火顶,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下亲友熏上几块。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

柞水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九. 陕西省 商洛 洛南县 洛南豆腐

洛南豆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南豆腐是陕西商洛洛南县的。洛南豆腐位于秦岭南麓腹地的洛南县,因县城境内有一条长河穿境而过,县城地处洛河的南边,故而得名“洛南县”。久居洛南的人或到过洛南的人都知道洛南出产的豆腐驰名省内外,早在数百年前的明清时期就久负盛名,曾被皇室御为进膳贡品,并随当年地方商贾走货南北各地,民间有句说法:外地人来洛南,如果没有吃到一顿洛南的农家豆腐,洛南你算是白去了。

洛南豆腐尤以洛南县的洛源镇为主产地,后来遍布洛南各乡镇,洛南豆腐,雪白如玉,吃着柔软、细嫩、劲道、香醇!在城里乡里,豆腐都是一道好菜。蘸豆腐、炒豆腐、烩豆腐、水煮豆腐、油炸豆腐、豆腐丸子……,吃法多得不可胜数。洛南豆腐,被当做稀罕食品,常常赠送亲友,后来由于出产量大,不好保管,农户就把食后剩余的豆腐切成方块状,放盐水中煮过,放置太阳下晾晒至干缩状,于是就有了“洛河源豆腐干”的盛传。洛南豆腐干吃起来劲道入味,爽口,销往周边省份,于是乎盛传一句口头语“豆腐得味,胜似燕窝”之说。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保安镇、洛源镇、永丰镇、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柏峪寺8个镇及城关、四皓2个街道办现辖行政区域。

十.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藤茶

来凤藤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来凤----藤茶其味甘淡性凉,具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祛风除湿、强筋骨、降血压、降血脂和保肝等功效,是一宝贵的食药两用植物资源,民间常用于高血压病、感冒发热、心脑血管疾病、湿疹、皮炎等的防治,在缺医少药年代发挥了功不可灭的作用。经中国药科大学等科研单位对其提取物进行研究发现其有效成份为蛇葡萄素及双氢杨梅素等黄酮类化合物,最小抑菌及杀菌浓度相当于等量黄连素。

藤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迄今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经传统技术与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藤茶产品,可以直接开水浸泡饮用,甘甜清香、回味长久。

一、品种

葡萄科蛇葡萄属显齿蛇葡萄(Ampelopsis grossedentata (Hand-Mazz) W.T.Wang)。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选择400至800米、坡度45度以下,沙质壤土的坡地、山地种植,土壤pH值5.5至6.5,有机质含量为1.5%至2.0%。

三、栽培管理

1.种苗繁育:选择土质肥沃的沙质土壤,选用茎粗0.2至0.4cm的1至2年生健壮显齿蛇葡萄枝条作扦插材料,扦插时间为12月上旬至元月上旬。

2.移栽:11月份上中旬移栽,移栽密度每667m2(亩)1000至1100株。

3.土肥水管理:在萌芽至芽枝长10cm时中耕除草,每隔30天中耕除草,保墒一次。7月中旬停止除草,10月沟施腐熟农家肥每667m2(亩)2000kg以上。

4.搭架:在植株长到30cm至50cm时,及时搭架。

5.打顶:嫩茎长到20cm时开始打顶,以后每隔10天打顶1次。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

1.采摘时间:每年4月至9月。

2.采摘标准:特级茶要求一须二芽;一级茶要求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二级茶要求一芽二叶至一芽二叶初展。

3.采摘方法:提手采,不应捋采和抓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分级采摘。

五、加工工艺

1.工艺流程:鲜叶采摘→摊青→杀青→揉捻→自然堆放→烘干→复干→精选分级→灭菌→包装入库。

2.关键工艺:

(1)摊青:鲜叶必须进行摊凉,摊放厚度不超过5cm,鲜叶失水率应控制在15%至20%之间。

(2)杀青:杀青温度为180℃至200℃,杀青时间为20分钟至1小时。

(3)自然堆放:盖薄膜,自然堆放,堆放时间6至12小时。

六、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1)须:絮状,灰色,表面披白霜,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芽叶:条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3)珠:圆球形,表面黄绿色,直径1.5 mm至2mm,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4)曲:纺锤状,表面深绿色,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5)露:卷曲状,表面灰白隐绿,汤色黄绿,气清香,滋味微苦而回甜,回甘持久。

2.理化指标:水浸出物≥28.0%,总黄酮(以二氢杨梅素计)≥20.0%,硒(以Se计)5至100ug/100g。

3.安全和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