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洱源土特产包装厂 洱源土特产包装盒厂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洱源土特产包装厂 洱源土特产包装盒厂更新时间:2022-05-31 02:28:44

一.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豆汤米干

普洱叫的“米干”,即昆明叫的卷粉,广东人叫的肠粉。普洱的米干现蒸热卖。普洱的豆汤米干远近闻名,是为正宗的素食者和减肥者的上乘食品,吃起来松软可口而鲜甜,享誉东南亚国家,凡到普洱出差或旅游的人,都要品尝一番。豆汤米干是取当地圆润饱满的干豌豆磨成豆面粉,经三道筛滤后细如淀粉,放在锅中煮沸调成糊状豆汤,然后把刚蒸熟的新鲜米干切成条丝状,放入碗中舀入豌豆面糊汤,并加上韭菜、豆芽、姜蒜汤、酱油、味精、麻油、油辣椒等佐料,配以一碟泡淹萝卜或泡腌莲花白即配套成了普洱豆汤米干,吃后回味无穷。( 大理)

二.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火烧猪肉

是大理、洱源等地区白族人民杀猪吃肉的一种奇特生活方式。逢年过节或红白喜事,白族人民都要杀猪吃肉,其宰杀肥猪方式独特。方法是把肥猪宰杀后,在水井边用稻草或表杆烧烤肥猪,一人用簸箕煽风,以风助火,一人用两根棍子不时地拨动稻草,让稻草火将整个肥猪烧成焦黑。然后用井水冲洗猪体,并用杀猪刀将焦黑的毛皮刮去,经过刮洗的肥猪整体呈金黄色,并散发出一股股清香味。最后进行开膛破肚,将肥猪分割成若干块,待烹调食用或胞制成腊肉待食。这就是白族人民的“火烧猪肉”。吃味清香爽口,没有汤煺猪肉的腥味。 白族群众还有吃生皮的习惯,即将火烧猪肉(多用臀部和后腿皮肉)和猪肝切成细丝,以葱、蒜、芫荽、炖梅、辣子面、酱油等为佐料,调蘸而食。此吃法民间称之为“吃生皮”。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历史悠久。吃生皮容易引发旋毛虫等寄生虫病,卫生部门禁止此种吃法,提倡火烧猪肉还是要炒吃煮吃。在卫生部门的宣传倡导之下,吃生皮的习惯在逐步改变。民间吃生皮,一般都先将火烧猪肉提交卫生防疫部门化验无寄生虫卵后,才食用。( 大理)

三.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洱源生皮

生皮是白族特有的菜肴。这是将整只猪或羊置于稻草火上烘烤。待烤至半生半熟时,去毛再烤,直至皮肉呈金黄色时为止。吃时将肉切成肉丝或肉片,佐以姜、葱、蒜、炖梅、辣椒、芜美等调料,又香又鲜,为款待贵客的民族佳肴。

最地道的生皮是生的,没有经过任何熟化加工。吃生皮的地区多温泉,猪杀后,一般用松毛烧掉毛,然后用热水洗尽。这样猪皮金黄,肉质细嫩。

蘸过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里,绝对感觉不出平时生猪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从未感受过的鲜嫩可口和满口溢香。

四.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炖梅

炖梅又称“黑梅”、“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至2个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置数年不变味。白族人常把它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白族人民用炖梅来作拌凉菜、煮酸辣鱼的调味品,比醋精还要酸。炖梅不仅是调味品,还是一剂传统中药,白族谚语说:“吃杏遭病,吃梅接命”。内服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痢疾,还有解热镇咳作用。外用捣烂后涂敷创伤、疮口,对清毒、生肌均有疗效。又是夏季解暑饮料,加糖冲释后味道香醇、解渴。是大理白族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独特名产。

五. 云南省 昆明 宜良 “滇宜牌”软包装食品

1987年6月引进加工技术,以宜良本地烤鸭经过高温灭菌后用精制铝箔袋抽气封装,鸭身、翅脚、肫分别装袋,色鲜味美,咸淡适宜,冷热可食,携带方便,行销省内外。( 宜良县)

六.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白族挑花刺绣

勤劳智慧的云南白族妇女,自幼学习挑花刺绣,工艺精湛。她们精心挑花的头巾、手帕、扎染,多为蓝底白花,不仅装饰包头,挂于前胸,还是定婚珍品。挑花巾,是白族妇女的独特工艺。白族妇女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为题材,“图”从手出,精工细缝出裹背、头巾、桌布、挎包、帘布、帐纬、虎头鞋、猫头鞋、鱼尾帽等,它们上面的挑花刺绣栩栩如生,无不表现了白族妇女的精萃技艺。

七.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洱源雕梅

洱源雕梅

雕梅是白族传统名特食品。据史书记载,远在唐代南诏时期,就有探亲访友相互馈赠雕梅的风俗。雕梅因在青梅果上雕刻花纹而得名。制作工艺是以盐梅作原料,先用石灰水把盐梅浸泡,取出凉干,再用刻刀在梅肉上雕刻出连续曲折的花纹,从空隙处挤出梅核,中空如缕,轻轻压启成菊花状,锯齿形的梅饼,放入清水盆中,撒上少许食盐,以去梅子酸味,然后放入砂罐,再用上等红糖、蜂蜜浸渍数月,待梅饼呈金黄色时就可从瓶坛中取出食用。雕梅食味清香、脆甜。酸中带甜,沁人肺腑,生津解渴,开胃提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份,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食品。

雕梅既是大理地区的一种美食,又是精心雕琢的手工艺品。洱源县素有“梅子之乡”的美誉,当地白族姑娘大都从小就学制作雕梅,因此这项手艺往往成为衡量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当地风俗,在她们出嫁之前,呈献给婆家的见面礼,就有一盘精心雕制的雕梅。新婚之夜,新娘要“摆果酒”招待宾客,雕梅的制作技艺和味道如何,便就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话题。文人墨客也以雕梅为题写诗助兴,如有一首赞誉雕梅的诗赞道:“小小青梅上指尖,巧手翻作玉菊兰;蜜糖浸渍味鲜美,疑是仙葩落人间。”

八.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温泉炖鸡

洱源,山川秀美,温泉星罗棋布,有着温泉城的美称。这里的温泉炖鸡味道更堪称一绝。洱源温泉中盛产天然硫磺和芒硝,用此泉水炖出来的鸡,不仅味美,而且药用价值很高。因肉嫩味美而闻名遐迩。温泉炖鸡清香可口,吸收了大地的精华,是大自然精心烹饪的“杰作”。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九.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白族木瓜鸡

洱源白族人民美食文化中一道名菜。采用的主要原料是云南本地的酸木瓜。酸木瓜果实成熟后,色泽金黄,气味芳香,果实营养极为丰富,可直接食用,味酸涩。食用后有舒筋活血,治腰膝酸重,脚气湿痹,以及预防“乙脑”的功用。

白族木瓜鸡味美鲜吞,爽口开胃,除保留有木瓜的药用作用以及鲜肉鸡汤的营养滋补作用外,还有增进食欲、养心安神等功效。

十. 云南省 大理 洱源县 大理下关沱茶

下关沱茶是大理市下关茶厂生产的名牌产品之一,原名“团茶”,1902年由下关“福春恒”商号生产,大都销往四川叙府(今宜宾)等地,用四川沱江之水泡茶,味道甚佳,因此更名“沱茶”。

下关沱茶选用云南省临沧、保山、思茅等30多个县出产的名茶为原料,其初制工艺经过人工揉制、机器压紧数道工序而成,形如碗状,造型优美,色泽乌润显毫、香气清纯馥郁。汤色橙黄清亮、滋味醇爽回甘。常饮具有明目清心,提神养颜,抑菌治病之保健作用。在国外,人称“减肥茶”、“美容茶’、“益寿茶”。在中国,下关沱茶与云南白药、云烟被誉为“滇中三宝”。

下关沱茶3次荣获省优产品称号,国家质量银质奖和世界食品金冠奖,被授予“中国茶叶名牌”称号;1996年10月在法国巴黎荣获第十届产品质量欧洲金奖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