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隔壁家老王特产 隔壁老王家祖传的东西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隔壁家老王特产 隔壁老王家祖传的东西更新时间:2022-06-05 21:03:04

一. 湖南省 湘潭市 韶山 毛家红烧肉

毛家菜因毛主席故乡而闻名,毛家红烧肉主席赞不绝口。正宗的毛家饭店位于湘潭韶山冲,这里的红烧肉选的是五花腩,把五层三花的肚腩肉用冰糖八角桂皮先蒸再炸后入锅放豆豉作料,做法非常讲究和复杂。做好的毛家红烧肉色泽金黄油亮,肥而不腻,十分的香润可口。

毛主席钟情红烧肉世人共知,故红烧肉又名毛氏红烧肉,是主席宴上的八大名菜之一,也是湘菜系列独树一帜的主打产品,流传至今,一直深受世人喜爱。在当时的年代乃至七十年代有红烧肉吃是上等菜,主席认为,红烧肉可以大量补充能量,恢复体力,使人精力充沛。据历史记载,毛主席在指挥三大战役时,对警卫员李银桥说:“你只要隔三天给我吃一顿红烧肉,我就有精力打败敌人。”可见,主席对红烧肉的钟爱。

红烧肉是采用半瘦半肥的猪肉,切成匀称的切状,再用上等酱油加少量的糖烧制而成,色泽呈金黄,味道糖而不腻。冬笋炒腊肉,是以腊肉为主原料,配以营养丰富的嫩冬笋佳制而成,如果再加些白辣椒、大蒜茎叶、豆豉便配制成了一份很有特色的菜肴,作为佐酒佳膳。

二. 山东省 聊城 高唐县 潘家驴肉

潘家驴肉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据县文史记载,高唐县尹集镇徐官屯村潘姓人家乃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一七八六年)自高唐城南迁来,道光初年(公元一八二一年)我潘氏族人宰杀马、牛、驴等大牲已初具规模,从牲畜的宰杀到熟肉的制作和销售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条龙流水作业生产线,加工的熟肉质量不断提高,煮肉用的配料由过去的六、七种,增加到二十多种,所以人们赞誉“潘家的驴肉出锅十里飘香”,这就是“十香驴肉”的由来。改革开放后我潘氏族人携子孙重操就业,潘家第八代传人潘瑞福在继承传统做工的秘诀基础上,锐意求新,发展了潘家的传统工艺,于2007年创建了高唐县潘家肉制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潘佳”商标,公司生产的驴肉色泽鲜亮,肉质鲜嫩可口,其肉香而不腻,烂而不散。深受社会各界人士赞誉,远销北京、上海、石家庄、郑州、广州、哈尔滨等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公司现有加盟代理商近300家,经销点2000余家,被高唐县委办公室评为“高唐县传统名吃”,被聊城市旅游局评为“聊城市特色旅游商品”。

三. 辽宁省 铁岭市 昌图 傅家花生

傅家花生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傅家花生,辽宁省昌图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因原产于该县傅家镇而得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产出的花生粒大、皮薄、果白,且网纹清晰、质地饱满,入口香、脆、甜,而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谷氨酸含量高,不含黄曲霉毒素B1等品质特点。.2008年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傅家花生被确定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种植历史

昌图县的傅家花生种植历史悠久。据地方志记载,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傅家屯傅姓农家将落花生由山东济南带至傅家,并在沙土地上种植。清朝末年,以傅家、古榆、长发一带为中心,就有一些居民零星种植花生,但由于20世纪上半叶中国东北地区始终处于战乱之中,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几乎停滞不前,甚至处于倒退状态,花生生产的发展也无从谈起。
解放后一直到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时间里,傅家花生也仅限于农民在自家房前屋后小面积种植,其用途多为自食自用或走亲访友时赠送。20世纪80年代,受 图2 傅家花生种植基地

.计划经济指令性生产计划的影响,辽北农村大田播种仍以大苞米为主,但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开始在自家的自留地、承包田和开荒地里小规模地种植花生,尽管那时花生年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但农民直接拿它到集市零售换钱,迈出了傅家花生生产从小农经济到商品经济的第一步。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地农民葛金月从外地引进了第一套花生筛选设备,从粗加工起步捞到了花生产业的第一桶金。1998年以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农产品市场的放开,傅家花生生产开始向产业化、标准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傅家花生平均亩产已经达到了300公斤。傅家镇成为东北地区最重要的花生集散地之一。
2000年,傅家花生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富稼源”商标,并先后被评为市级著名商标、省级名牌商标。21世纪初,该镇花生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0万亩左右,占耕地面积的75%。年产量保持在2500万公斤以上,年交易量在1.5亿公斤以上,所产花生销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东欧等国。.

品质特点

傅家花生最有名的品种是傅家白和傅家红。2007年夏,中国沈阳生态所农产品安全与环境质量检测中心对辽宁、山东、河南等10个花生产地的白沙品种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傅家白、傅家红砷、铬、黄曲霉毒素B1等均未检出,铅、镉、汞等有害物质含量远远低于规定指标,达到了绿色食品(-)标准。
检测结果显示,同其他9个产区对比,傅家花生优势突出。首先是粗蛋白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36.9%,傅家红花生达35.8%,比其他产区高出1.9%-7.9%;其次是谷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6510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6521mg/100g,比其他产区都高;三是赖氨酸含量高,傅家白花生达到1242mg/100g,傅家红花生达到1256mg/100g。.

种植环境

傅家镇位于北纬42°23′-43°29′,正处于国际学术界公认的花生生产“黄金带”(北纬40°-45°的狭长地带)上。北方特殊的寒冷气候不适于黄曲霉毒素及其他病虫害生长和繁殖,最大程度地确保了傅家花生产品的质量优势。
该镇位于松辽平原和科尔沁沙地的交会地带,土壤类型以沙壤土为主,通透性强,适应花生耐旱不耐涝的特点;另外由于沙土的特性,收获后花生表面浮土在干燥后可自行脱落,果壳干净有自然光泽,不像其他地区花生收获后还要用水冲洗;同时,由于傅家地区处于松辽平原边缘,不像其他风沙区土壤那样贫瘠,具备生产优质花生必需的土壤条件。傅家镇境内有招苏台河干流经过,地下水资源丰富,深6米-30米,可开采量满足优质花生生产用水。.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傅家花生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辽宁省昌图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傅家花生”地域保护范围的函》(昌政函〔2007〕6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辽宁省昌图县傅家镇远大村、大地村、友好村、白家窝堡村、五丰村、友爱村、张家窝堡村、长山村、唐家围子村、傅家村、太民村、邱家屯村,傅家林场宝龙分场、山河分场、种子林分场、朱家村、老曲家店村、郭家平房村,以及三江口镇刘塘房村、海丰村,古榆树镇劳动村、榆树村现辖行政区域。.

四. 河南省 商丘 永城 毛家传统卤菜

原来的永城县始建于公元610年(隋朝),在那时,永城县城就出现了毛氏卤鸡和卤牛肉。

宋太祖赵匡胤一次命太师来永城察民情。县太爷用心招待———将本地名吃毛家卤鸡和卤牛肉摆上了宴席。太师食后认为其风味独特,便赞赏一番。县太爷以毛氏卤鸡、卤牛肉为礼送给了太师大人。

太师把从永城带来的礼品供到皇宫。待皇帝和娘娘用膳时,看到卤鸡、卤牛肉,顿感香味扑鼻,一吃又是烂而不腻,于是赞不绝口。太师在一旁解释:“这是永城县人毛氏卤制的。”皇上大喜,当即就把这毛氏卤鸡、卤牛肉列入永城供皇上的贡品。毛家卤鸡、卤牛肉,由此名声大振。

毛家卤菜,其卤鸡,精选嫩而健的农家散养的鲜活小公鸡,通过杀、烫、褪毛、取内脏、净洗、腌、整形、炸煮、卤等工序,再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所用辅料作料均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而作添加。其卤牛肉,精选嫩而健的农家养的一至两年的黄牛,通过杀、剥皮、取内脏、打块、腌、煮、卤等工序,用百年老汤、祖传配方,精制独特,口感纯正,味美爽口,由于含有多种中药作料,久食具有温脾和胃、祛风散寒、活血利脉、通络理气之功效。

五.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老王家醪糟

兴平老王家醪糟,作为地方,在兴平独树一帜,清乾隆时期就闻名于世,解放前位于兴平城区西大街郝家巷西边,为兴平老城区绝活之一,曾经名扬西北。解放后,因社会主义改造,家人不得不放弃祖业,搬至丰仪镇新庄村务农。改革开放后,子孙重拾旧业,沿乡叫卖,深得好评。由于采用地下甘甜泉水酿制,工艺精良,醪糟品质特优,酒色清亮,绵甜可口,久放不坏,每每食后不能忘。许多人专程赶往新庄村老王家醪糟经销店,指定要给远在上海、北京、新疆、新加坡的亲朋好友馈赠老王家醪糟。

2012年11月21日咸阳日报在封3版文章《目不暇接 惊异连连 咸阳展馆游人如织 八方来客盛赞帝都“农”元素》中对老王家的“好时来”牌醪糟进行了报道,称“兴平老王家“好时来”醪糟免费品尝,各地游人齐声夸赞”。

六. 台湾省 台南 石精臼府城蔡家米糕

蔡家米糕源自于嘉义油饭创意,以蒸熟的糯米洒上自制的肉燥、鱼松、花生及腌黄瓜、香菜等小菜,米糕香Q、肉燥味美有咬劲,搭配去油解腻的小黄瓜,口感丰富而香软。由石精臼迁移至此,仍有不少老顾客专程寻来,显见其魅力。( 台南)

七. 山东省 聊城 高唐县 老王寨驴肉

老王寨驴肉是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的。老王寨驴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色成酱紫,刀口明亮,清香鲜美,肉烂不散,软而不松,香型独有,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肾之作用。

高唐驴肉出名,尹集老王寨驴肉更负盛名,他们加工驴肉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因当地人俗称驴为鬼,故称驴肉为鬼子肉。清末时曾出口日本和东南亚国家,也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

老王寨“鬼子肉”加工精细,方法独特。将刚宰杀好的新鲜驴肉分割成五至六斤的大块,洗净后放入锅凉汤(多年老汤)中,烧加少许火硝提色清污撇去浮沫等杂质,再放入大料、茴香、丁香、陈皮、肉豆蔻、草果、白芷、砂仁、川芎、杜仲、干姜等30多种药料的纱布袋,改文火敞锅煮三、四小时直至肉烂。最后是卧缸:先将肉捞出待晾,再在瓷缸内放些与煮肉时相同的药料,将锅内滚汤除去浮油,冲入缸中,与药料混合。待肉凉透后泡入缸内汤中,此为卧缸。时间较长为好。

用此方法加工的驴肉,呈酱紫色,清香鲜美,香而不腻、烂而不散,具有活血、降压、滋补益身之作用。其驴鞭称作“金钱肉”,更具补肾壮阳之功,是肴中难得之佳品。

老王寨牌驴肉,是老王寨食品有限公司的龙头产品,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是低脂肪高蛋白营养食品,公司在深入挖掘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与现代加工科技相结合,形成了速冻、低温肉食、高温肉食等三大系列,六十多个品种。“老王寨”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商标。山东省高唐县老王寨食品有限公司,是高唐州老王寨牌驴肉的正宗继承者、老王寨商标合法持有者、唯一保留使用传统制作工艺者。

八. 陕西省 咸阳 武功县 倪家大锅盔

倪家大锅盔

倪家大锅盔,来源于古代士兵在作战中应急,把面粉调料和为面片放在头盔上烧制,祖先以此为原理研制而成。

倪家大锅盔,在祖传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配方优良,做工精细,采取专用优质小麦面粉经过特色发酵,改用铁锅文火加红外线慢烤,不含任何添加剂和人工色素,属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一项颇具特色的大众食谱。

倪家大锅盔的特点是:

煮吃不烂、光滑筋斗、干吃酥脆、香甜可口、营养丰富。种类有:煮吃、干吃、原味、五香、麻辣、蛋酥、油酥、芝麻、花生粉、核桃粉、高钙等。

规格:由原来的15斤1种改为现在的5种,即15斤、10斤、8斤、5斤、3斤,让人们各取所需,吃的更好、更香。在包装上实行软、硬、精、特,让人们在吃到正宗锅盔的同时,得的经济、用的实惠、装的体面,在走亲访友中享受快乐和温馨。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市以来,一直被消费者誉为馍中之王,曾多次被中央和陕西省电视台专题宣传报导,倪家大锅盔已经成为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销往省内外各大小城市,多年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倪家大锅盔现经过专卖店、超市、泡馍馆、网络、连锁经销等多种渠道,销往省内外。

九. 浙江省 绍兴 柯桥区 外婆家醉鱼

外婆家牌绍兴醉鱼是家乡传统名菜,盛誉至今。公司沿用传统工艺,选用一级淡水鱼,经过道道工序精工细做,配制绍兴特有佳酿黄酒酒糟调制而万里,产品色泽黄亮,酒香醇厚,后味悠远,保持了传统醉鱼的独特口感,又结合现代生活的质量标准,采用高压灭菌和真空软包装,保证了产品的方便、卫生、快捷,是家居、会客、馈赠、旅行的绝佳选择。

十. 河南省 商丘市 夏邑县 冉家五香糟鱼

冉家五香糟鱼是夏邑县老城里冉献东祖传制作,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列为贡品。

五香糟鱼选择夏邑城湖200克左右重的肥嫩鲫鱼为原料,整鱼不去鳞片,剖腹去内脏,经腌制、油炸、放入多种佐料精工焖制而成。其色金黄微带赤,香味浓郁而醇正,骨酥刺烂形不变,鱼肉鲜美营养高。热吃不腻,凉吃不腥,实为宴席美肴、佐餐佳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