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烟台平江特产 烟台特产排名前十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烟台平江特产 烟台特产排名前十名更新时间:2022-06-06 10:05:42

一.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莱阳河蚬

莱阳河蚬

莱阳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河蚬:又称黄蚬、金蚬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功效。作为中药的药材,河蚬有开胃、通乳、明目、利尿、去湿毒、治肝病、治麻疹、止咳化痰、解酒等功效,而且还是禽畜类和鱼类的天然饵料。

二. 山东省 烟台 群蝶戏牡丹

【群蝶戏牡丹】烟台冷拼花盘。“群蝶”是用烟台盛产的大对虾,经巧妙的刀工处理后制成蝴蝶形,蒸熟后摆于盘子四周;牡丹是将海螺片成大片,用油冲卷恰似牡丹花瓣,经油爆成肴置于盘中央,再精心整理成牡丹花状。此菜功在细作,妙在构思,美在形象,一肴之体,将烹饪之刀工、火候、调味、艺术构思诸技术汇集于其中,是一道新颖的工艺火候菜。口味则突出鲜咸脆嫩清淡。

三. 山东省 烟台 芝罘区 烟台鲍鱼

烟台鲍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芝罘鲍鱼

    鲍鱼,为软体动物,号称“八珍”之一,是极为名贵的海珍品。有盘大鲍、黑鲍、紫鲍、邹纹鲍之分。芝罘沿海的皱纹鲍,是鲍中上品。鲍鱼生长在浅海石礁上,由一面坚厚的盘状硬壳长在背上,以保护肉体,发达的足部牢牢附着于岩礁之上。壳外深绿色,一侧边凸起一楞,有一串小孔,里面灰白色,具有珠光,晶莹润滑,此壳为中药材,称“石决明”,也可作镶嵌钿及贝雕艺术品。鲍鱼肉质柔软细嫩,味道鲜美,可烹调各种佳肴。干制品须经涨发后,再行烹调。此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灰分等营养物质,是筵席上的珍品。1982年7月,在地留星、豆卵岛海底采捕大鲍5个,最大的壳高12厘米。

烟台鲍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莱州市、龙口市、招远市、蓬莱市、海阳市、莱阳市、长岛县等11个县、市、区现辖行政区域。

四. 山东省 烟台 莱州 莱服子

【莱服子】为一年生草本莱服(俗称萝卜)的干燥种子,卵圆形,富含油脂。气味辛甘平,无毒。有下气定喘、消食化痰之功用。《本草纲目》记载:“莱服子之功,长于利气。生能升,熟能降。

升则吐风痰,散风寒,发疮疹,降则定痰喘咳嗽,调下痢后重,止内痛,皆是利气之效。”李时珍曾亲自服用过莱服子,称其利气之功,“果有殊绩”。

莱服子是常用中草药,各地均产。

五. 山东省 烟台 龙口 龙口对虾

龙口海域是捕捞对虾的重要海域。龙口对虾个大、肉实、味鲜,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之一。对虾捕捞季节,龙口港湾帆船如云,机声隆隆,昼夜不息。对虾成为龙口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龙口)

六. 山东省 烟台 莱阳 万第火烧

万第火烧是一种流传多年的小吃,在胶东地区享有声誉。万第火烧有干火烧、油火烧之分。

前万第火烧是传统的地方名吃,采用小米做“引子”发面,再用冷水面两样合起来,进行手工揉制,用“三把火”烙制,从而具有独特的地方风味。

七. 山东省 烟台 油爆鲜贝

油爆鲜贝沿海一带的传统风味菜。以“爆”法烹制的菜肴,其质地多为脆嫩,如鸡胗、肚头、腰花等,而鲜贝运用“油爆”烹制,却更胜一筹。此菜以鲜嫩为其突出特色,用鲜贝作为主料,借助于清汤及其它调料爆制而成,外面挂浆,不失营养,稀汁包芡,油润光亮,清香软嫩,味道鲜美,常见诸于高档筵席。在低脂、低盐、低糖的饮食趋势下,颇得各界人士的青睐。

八. 湖南省 岳阳市 平江 平江雄狮铜器

平江雄狮铜器

平江县雄狮铜器工艺品公司是湖南省具有领先水平的传统工艺结合现代艺术精密铜质铸造工艺品制造商,主要生产各种青铜旅游品、仿古品、纪念品、人物、神像、门狮、园林工艺及城市雕塑等各种风格的铜制产品,同时还可为客户特殊设计制作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专用产品。

九. 山东省 烟台 招远 黄金

招远以盛产黄金著称,黄金资源遍布全市,且矿体厚、储量大,被誉为“金城天府”。全国最大的国营、县办、镇办、村办金矿和冶炼厂均在这里,黄金产量历年居全国县级市之首。1996年,全市黄金产量达到36万两,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探矿、开采到选矿、精炼、矿山机械、特艺品加工一整套完整的生产体系。白银储量也极为丰富,全国第二大银矿位于招远中部。此外,石英、石墨、氟石、花岗岩、大理石等也具有相当储量和开发价值
( 招远)

十. 山东省 烟台 牟平区 烟台海肠

烟台海肠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三次东巡,三次登临芝罘,在这里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而鲁菜之中闻名遐迩的“韭菜炒海肠”恰恰就起源于芝罘岛,此菜系由岛上渔民的“长久有余财”经历代厨师逐步改进而成,传承至今。远在六百年前的明朝,生活在烟台芝罘岛上的渔民,每逢大年,家家户户都要用韭黄、海肠、猪肉、鲜鱼为主料熬制成一个菜品,取其谐音“长久有余财”(肠、韭、肉、鱼、菜),以寓来年获得更大的丰收。后来,此菜传至饭店,因原菜系杂烩之类,将四种原料混为一肴,颇不称美,于是厨师们将其改进,单取韭黄与海肠两种食料,烹炒成为韭黄炒海肠。海肠作为一种海洋生物产品,在明清时代的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清朝康熙《福山县志卷之五》中将海肠列为“食货”,对其描述较为详细:“海肠,形色似肠,故名。其味可比闽之江瑶柱,独邑之海滨有焉,有之必值冬月夜晴徙,值风狂迷其归穴,随浪漂泊至岸,土人拾之,货于市,非可力致也。”

地域范围

烟台海肠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烟台市辖区海域范围内。自北纬37°8′- 38°23′,东经119°34′- 121°57′之间的环绕烟台北部沿海的莱州湾、太平湾、桑岛、蓬莱新港-刘家旺-初旺、套子湾、芝罘湾、崆峒岛-养马岛-金山港的海域。地域保护面积1万公顷。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品质特色:体呈圆筒状,体前端略细,后端钝圆。体表有许多疣状突起,略呈环状排列。吻能伸缩,短小,匙状,与躯干无明显界限。体色鲜亮,体壁光滑、柔韧,富有弹性,通体呈紫红色或棕红色。 2、内在品质指标:烟台海肠肉质细嫩,口感柔滑,食味鲜美,富含多种矿物质,营养丰富,是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佳品。烟台海肠鲜品每百克含蛋白质≥9.5克、脂肪≤0.25克、钙≥160毫克,每千克含硒≥2.0毫克。 3、质量安全规定:严格按照以上“3特定生产方式”中所提到的产地环境、育苗和养殖中的技术要求从事生产经营,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烟台海肠的产地环境必须符合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产品质量符合GB18406.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标准。按照上述各项标准要求,制订质量管理细则,强化完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烟台海肠的质量安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