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房山琉璃河特产 房山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房山琉璃河特产 房山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29 15:51:37

一. 北京市 房山区 张坊磨盘柿子醋

坐落于张坊镇张坊村南,2008年下半年开始建设。目前,投产前期准备工作和设备安装调试到位。项目投资2000万元,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职工人数100人,按照“液态新科技发酵”生产技术标准进行磨盘柿深加工,年加工磨盘柿能力1万吨左右,可带动当地上千户果农磨盘柿销售。主要产品为食用柿子醋和保健柿子醋,于11月份上市,销往广东、广西、海南等南方城市和东北三省,并积极争取产品出口。

二. 北京市 丰台区 琉璃料器

北京在元代就建有琉璃窑,称琉璃厂,以后历代都建有类似的官窑。琉璃的原料是一种彩色半透明的矿质材料,工艺的关键就在一个“吹”字,所以北京人都把干这一行的称作“吹料活的”。北京的著名料器家曾吹制过一串葡萄,形象逼真,晶莹欲滴,绝对可以以假乱真。

三. 北京市 房山区 北京白凤丸

北京白凤丸,产于北京同仁堂。先将选好的药材进行蒸、炒、炙、煅处理,同时把乌鸡屠宰好;然后将宰好的乌鸡配上经过处理的人参等贵重药材密封蒸制;待蒸制好的药物脱水后,再碾为粉状,然后用精选的蜂蜜炼制成丸,最后打上蜡皮就算完成了。色泽乌黑,质地细腻,入口无渣,香味醇厚。补气养血、健身益智、滋阴润颜。对于妇女经血不调、腹痛肚胀、腰酸腿软、阴虚盗汗等症状有明显疗效

四. 北京市 房山区 燕京酱萝卜

燕京酱萝卜介绍:小吃特点:色酱红,质脆嫩。小吃制作:将萝卜洗净,切成两瓣,入缸腌制,一层萝卜一层盐,每天翻缸1次。7天后捞出,置日光下晒干,再放入甜面酱中酱制。每天翻缸1次。4天后即成。

五. 北京市 房山区 房山金针菇

房山金针菇--2015年度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六. 北京市 房山区 大石窝汉白玉

北京房山大石窝,为中华瑰宝汉白玉的故乡。这里矿藏丰富,品种繁多,开采历史悠久,雕刻工艺精湛绝伦。早在公元1400年前,先人就在此发现并开采加工汉白玉,汉白玉因其特有的美名而蜚声中外,著称于世,为历代皇家,千年古刹,名胜古迹,园林景观,楼台亭榭所青睐。

国内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云龙御路汉白玉拦杆到天坛环丘台,乃至诸多寺院禅林,文物景观;从国内大城市的典雅装饰及著名建筑到日本、台湾、新加坡、泰国、韩国、德国、香港与美国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设施,均有汉白玉玲珑剔透、坚贞靓丽的身影,它为人类留下了灿若星辰的宝贵文化遗产。

七. 北京市 房山区 房山核桃宴

房山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物产丰富,特别是十渡山里的核桃树大,叶厚而枝叶茂盛,结的果实壳薄,味甘,果肉细腻,补气养血。



用核桃做菜,能充分利用它的价值和各种功效,更能体现和满足现代人们的就餐营养需求和食补食疗的养生之道。昊天假日酒店结合当地的情况,推出一套别出心裁,造型美观,口味独特,经济适用的核桃宴,可以满足人们的就餐需要,让大家在美味中吃出健康来。

八. 山东省 淄博 博山区 博山琉璃

博山琉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域范围

颜神是昨天的博山。博山则是颜神的延续和发展。琉璃产品叫做料货。从事烧制琉璃的人被称炉匠。大约从元末明初起琉璃业开始兴起。

特定品质

琉璃是用人造水晶为原料。以脱蜡精铸法制造的艺术品。生产过程需经过数十道手工精心操作方能完成,稍有疏忽即可造成失败或瑕疵。中国琉璃是中国古代文化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其流光溢彩、变幻瑰丽,是东方人的精致、细腻、含蓄体现,是思想情感与艺术的融会。

文化典故

"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 " 。琉璃之名贵可见一斑,关于琉璃的由来,它是最早由炼丹家发现的。古代炼丹家将各种各样石头放入丹炉中,幻想能炼出长生不老的仙丹,有一个叫路申的人,在丹炉炉碴中发现了一颗颗不规则的发光物体,有的晶莹透亮,有的五颜六色,于是路申将其献给国君。欺骗国君说,这是仙丹,放在室内一可避邪,二可长生不老,当时的国君第一次见到这种晶莹闪烁的发光体,就信以为真,如获至宝。并指定以后要进贡琉璃给国君。由此,琉璃生产开始,琉璃生产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自古至今仅北京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

九. 北京市 房山区 北京补花

北京补花以棉、麻、化纤、玻璃纱、生丝等为面料,用不同颜色的凤尾纱,分别剪切成各种形状的花瓣、花叶,经精心粘贴,然后采用不同针法进行缝缀刺绣而成。一件补花制品通常要经过主、次30道工序才能最后完成。主要产品有台布、床上用品、餐垫、靠垫、围裙、袋类等。

北京补花颜色有深浅变化,制成的花朵色调和谐,自然层次清晰,富于立体感。把它贴在布底 上,如浮雕般微微突起,给人一种丰富的艺术感受。

十. 北京市 房山区 金北联红小豆

“金北联”牌红小豆被日、韩客商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豆类原料,被称为“北京的唯一性产品”。豆类产业被1市长称为“北京市特色产业”。

北京金北联红小豆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7月,主要从事红小豆的研发、种植、推广、加工、销售和技术、信息服务的业务,注册资金50万元,发展会员226人。

合作社采取“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合作社+农户+种植基地”的模式,以“订单形式”在本区范围内推广种植豆类5万亩,带动2000农户参与种植。在推广种植中,推出如下举措:

1、推行“六统一”配套服务新模式,即统一种子、统一广谱高效生物农药、统一提供有机肥、统一提供播种机械、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收购检测,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2、实行风险互助,2008年合作社共投保种植面积31250亩,投保金额27万元,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

3、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坚持产前培训,产中观摩参观、产后总结的服务模式,从地块的选择、选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一应俱全,提高了种植户的标准化意识和种植热情。

上述举措的有效实施,使合作社的成果显著。

1、合作社通过“订单形式”以房山区为中心,辐射京郊怀柔、密云、顺义及辽宁、内蒙、河北等地发展豆类种植面积5万亩。带动2万农户参与种植,年产各种豆类杂粮1万吨,亩均增产80斤,亩均增收260元。形成了“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市场”的格局。

2、合作社的“出口红小豆基地建设”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级科技服务示范项目;其优质高产大豆、红小豆新品种、产品均取得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AA证书、有机产品认证。其中“金北联”牌红小豆被日、韩客商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豆类原料,被称为“北京的唯一性产品”。豆类产业被1市长称为“北京市特色产业”。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