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白水县哪里有特产 白水县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白水县哪里有特产 白水县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29 19:10:56

一. 福建省 漳州 龙海 白水贡糖

白水贡糖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白水贡糖是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市白水镇的。白水贡糖闻名久远。其特点是香、酥、醇、美,入口自化,不留渣屑,香甜可口,回味无穷。

相传早在明朝白水贡糖便做为一种珍贵的贡品进贡朝廷,让皇帝品尝。清朝乾隆皇帝更是对其香、酥、醇、美赞不绝口。

白水贡糖由花生仁、麦芽糖、上等白糖混合捶炼而成,四块成包。制作时,原料都要精选,份量须准确,技术上更要精细。制作流程大致为烧汤浆、碾花生、和料、压皮、做条、切块、包装。

其制作工艺讲究"二准三快","二准"是指炒花生时要掂准火候,熟花生脱膜后和麦芽糖、白糖搅煮时要把准火候;"三快"是指糖离鼎后捣匀要快,包料要快,斩切要快。

传统贡糖作坊每一道工序都是师傅手工制作的,新的贡糖加工厂则是引进机器代替人工操作,使制作工序更加精细,口味更适合现代人的需求。

传统的白水贡糖以竹叶红纸包装,经济实惠,吉祥喜庆,是赠送亲朋好友和操办婚礼的上品。大多改用彩印盒装或玻璃纸精装,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海外侨胞对白水贡糖特别喜欢,他们常常用家乡生产的"玳瑁"茶,配白水贡糖,并以此招待贵宾。

二. 河北省 保定 涞水县 车亭贡米

我县丘陵、山地面积广阔,适宜谷子的种植,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年产量200万公斤。当地无霜期短,昼夜温差大,农民采用传统种植方式耕种,不施化肥、农药,加上独特的气候和土质条件使所产小米颗粒均匀光洁,色泽金黄,米香浓郁,粘软爽口,煮成米粥粘而松散,做成稀饭稀而粘稠。早在汉朝时就被御封为朝廷贡米,明清年间更负盛名,称“ 車 亭贡米”。 “ 車 亭”是我县丘陵山区的一个村名,分上、中、下三个自然村,是我国古代伟大数学家祖冲之的故里, 相传是皇帝出游时路过这里,建“ 車 亭”用以休息而得名。 野三坡小米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如蛋白脂、脂肪、赖氨酸、碳水化合物、钙、磷、铁、锌、维生素等,熬粥食用味道鲜美,属纯天然、无污染绿色食品。 小米的吃法有三:一是熬粥,二是煮饭,三是磨成小米面,蒸丝糕吃。这三种吃法,各有各的滋味,但以煮粥吃最好。小米粥不仅好吃,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我们野三坡小米熬的粥,看上去金黄,喝起来喷香,汁水很浓。如果盛出一碗小米粥,凉上一会儿,上面马上会结成一层皮,像豆腐皮、奶皮一样。所以在北方,小米粥被认为是十分滋补的食品。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是不吃荤的,主要是吃小米粥,足足要吃一个月。它使产妇不但营养充足,而且胃口旺盛,奶水充足。所以,当年产妇是少不了小米、鸡蛋和红糖这三样东西的。 熬小米粥要应该是温火慢熬,米烂汤稠,火急了不行,另外,米多了不行,不然就改吃粘饭了。小米粥不难做,但是火候、米的数量、水的多少都要掌握的恰倒好处。

三.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烤烟

明水烤烟

烟叶,一年生草本,茄科。植株被腺毛,高1米左右。叶柄不明显或成翅状柄。用手摸起来,叶发黏。圆锥花序顶生。花萼筒状,花冠漏斗状,形似军号,末端粉红色。蒴果,种子黄褐色。原产于南美洲,世界各地有栽培。烟叶为烟草工业的原料。

明水县烟叶产品外观色泽桔黄,燃烧性能好,出丝率高,在全国烟叶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烤烟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烤烟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有了较为娴熟的生产技能,生产出的烟叶已成为卷烟工业的优质填充料,在一些烟厂享有较高的声誉,烟叶销路顺畅,供不应求。集种植、加工、贮存、包装、运输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已形成。

四. 黑龙江省 绥化 明水县 明水年糕

明水年糕

年糕作为一种食品,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距今七千多年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余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会遗址)中就发现了颗粒饱满、保存完好水稻的种子,这说明早在七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种植稻谷。汉朝人对米糕就有“稻饼”、“饵”、“糍”等多种称呼。汉代扬雄的《方言》一书中就已有“糕”的称谓,魏晋南北朝时已流行。古人对米糕的制作也有一个从米粒糕到粉糕的发展过程。公元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饭,及热于杵臼净者,舂之为米咨糍,须令极熟,勿令有米粒……”即将糯米蒸熟以后,趁热舂成米咨,然后切成桃核大小,晾干油炸,滚上糖即可食用。早在辽代,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到明朝、清朝的时候,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并有南北风味之别。年糕美味·香甜·醇香,具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五. 陕西省 渭南 白水县 白水甑糕

甑糕(粳jing糕)是白水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粘甜,而且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是一种滋补养身食品。

六. 陕西省 渭南 白水县 白水豆腐包子

白水豆腐包子是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特色小吃。白水豆腐包子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个头大,很实惠,非常适合广大消费者朋友食用,老少皆宜。

白水豆制品,汲取闻名中外的杜康泉水,用大山深处的黄豆、黑豆,采用传统手工艺精致而成,其无水纹、无杂质,晶白细嫩、切丝不断、口味纯正、不含任何添加剂、是纯绿色健康食品。

白水豆腐包子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完全采用传统手工工艺制作而成,并特别注重各种营养的搭配,和一般的包子店相比,白水豆腐包子是用秘方精心研制而成的,这里的包子更健康,也更卫生。包子鲜香可口,营养丰富,更重要的是个头大,很实惠,非常适合广大消费者朋友食用,老少皆宜。

吃包子就要吃最好的,白水豆腐包子,虽然也是用豆腐做原料,可是完全不同于西安市面上销售的包子口味。白水豆腐包子选用的是农家作坊的土产豆腐,看起来好看,吃起来滑润爽口,有一种浓浓乡土味儿,清爽、细嫩,并且营养丰富。再配之以上好的精肉或者绿色蔬菜,那种感觉就更美妙了,吃一个肯定不解馋!

白水豆腐包子以前只是白水县地方小吃,但是如今这小包子也开始挺进大市场,在西安市场有了一席之地。

白水豆腐包子素以白水豆腐白而细、软而筋而得名,因为采用白水豆腐入料加工,初入西安市场就赚取了较高的人气。目前,白水豆腐包子已在西安有十家直营店,为白水近30名待业青年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在国家禁止使用发酵粉后,该企业还引进了两条日生产能力10万蒸馍生产线,并建设发酵房、蒸房,以酵面发酵工艺制成的传统白水蒸馍现如今也已推向市场。

七.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苦荞

彭水苦荞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彭水苦荞是重庆市彭水县的。彭水苦荞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苦荞学名鞑靼荞麦(F.tataricum),分为普通苦荞和黑苦荞。普通苦荞外壳为黄白色;黑苦荞即珍珠黑苦荞,有“黑珍珠”之称,外壳呈深黑色,营养价值极高。

2013年,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苦荞协会申报的“彭水苦荞”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422861。

八. 重庆市 彭水县 彭水苏麻

彭水苏麻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彭水苏麻彭水苏麻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

苏麻又名苏籽,有30多品种,紫苏是其中一个种属,在我国有悠久的种植历史。苏麻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紫苏含油量及亚麻酸均比其它种属高。彭水苏麻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彭水苏麻学名紫苏,武陵山脉原生栽培种。紫苏是卫生部首首批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个物种之一,武陵山脉一带称之“苏麻”,因幼苗叶背和未成熟前籽粒呈紫色,故有“紫苏麻”之称。适宜海拔400-1000米的沙壤、黄壤、砂砾地等多种土质。幼苗长势强,幼苗期叶底紫红色。叶唇形复叶,叶缘锯齿状,香气馥郁。成熟期株高1.5~2.0米,花萼白蕊浅紫色。籽实圆形棕褐色,少部分表皮有纹理,泛灰黑色或棕褐色。生长期不低于240天,苏子咀嚼有核桃沁润香。历史上有诗人对其描述:“条干并节,大叶繁枝,蓊茸纷披,凌群独秀”。在《唐六典.膳部郎中》列为一品俸禄的贡品,<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的记录被贬到彭水(唐代称黔州)记录“苏一合”的食料配给。《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p208记录1976年治愈肝硬化患者赵良成(彭水县普子区粮站书记)的献身革命事业,得助于彭水苏麻治愈病患的故事。 武陵山脉大量民间生存记录和口碑相传彭水苏麻的药食价值,延续到现代对这一种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在深刻意义。彭水土家族和苗族保留春节食用苏麻馅料汤圆,是对这一种质资源遗产传承的特殊保护方式,预示着健康和长寿。不自觉中遵循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的朴素唯物主义(内陆缺乏深海鱼油对人体大脑能量的补充,但赋予了植物黄金紫苏代替其健脑的地位)。

所在地域: 重庆

申请人: 重庆市黔中道紫苏种植专业合作社

所在地域: 2013年

地域范围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彭水苏麻地域保护范围为连湖镇、联合乡、石柳乡、郁山镇、走马乡、龙溪乡、芦塘乡、保家镇、乔梓乡、汉葭街道、迁桥乡、岩东乡、桑柘镇、桐楼乡、梅子垭乡、双龙乡、诸佛乡、小厂乡、龙射镇、平安乡、鹿鸣乡、普子镇、棣棠乡、三义乡、黄家镇、大垭乡、润溪乡、龙塘乡、朗溪乡、鹿角镇、善感乡、鞍子乡、石盘乡、新田乡、万足镇共35个乡镇150个自然村。东到桐楼乡普子村,南到润溪乡干溪村 ,西到鹿鸣乡向家村,北到连湖镇多家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7°48′~108°35′,北纬28°57′~29°50′。海拔高度为400-1000m。地理保护范围种植面积6667公顷,苏子年产量5000余吨。

九. 甘肃省 庆阳 合水县 粘面

粘面

粘面又称粘面糕。把粘糜子碾成面粉,制做时,根据食量所需。先将一半面粉倒入开水锅中,用擀面杖搅熟后,舀出放在案上,再将剩余的一半面粉掺入,搓揉均匀后,撕成小拳头大的疙瘩,用大火在锅内蒸六个小时左右,俗称“发酵”。发至有甜味时,端出放于案上,搓揉成圆柱形,俗称面糕。切成圆薄坨片,用油炸或油锅烫烙后,撒入白糖或蜂蜜食用,粘而又甜,老幼喜食。

十. 重庆市 彭水县 都卷子

都卷子--将蕨粉(蕨根加工)调成糊状烙熟,卷成筒状,蒸后切成短节,加各种佐料,为风味食品。蕨根,俗称为"都巴根";蕨粉,俗称为"都巴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