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四川阆中民族特色特产 南充市阆中市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四川阆中民族特色特产 南充市阆中市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5-29 16:40:09

一. 浙江省 衢州 衢江区 特色养殖

特色养殖是近年新兴的产业,水产、家禽、和食用观赏兼备并用的珍稀动物,经过不断引进改良试养,已走向区域化、格局化,深受市场欢迎,“不老神鸡”还荣获“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 衢州)

二. 四川省 南充 阆中 冷冻食品

改革开放20年来,阆中畜牧业有了巨大发展,猪、牛、羊、鸡、鸭、鹅、兔产量猛增,为了外销这些肉食产品,肉食冷冻企业便应运而生。阆中最大的肉食冷冻企业为四川光路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这家企业年产值已达1.5亿元, 产品通过国家商标注册,被外经贸部批准自营出口,产品除销往国内各大城市,还大量销往俄罗斯,并在俄罗斯设立了中国四川光路哈巴分公司。该企业被列为全国500 家大型民营企业第170位。( 阆中)

三.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阆中川明参

阆中川明参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阆中川明参自2009年获得地理标志登记认证后,在市委、市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下,阆中市农业局致力于发展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推动川明参产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成为带动产业发展的生力军。9月27日,由农业部、中国农科院组成的地理标志调研小组莅阆,在省农业厅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处处长盛松华带领专家实地考察了阆中市五马乡川明参良种繁育基地、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及部分产品,对阆中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和管理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据悉,为推进阆中川明参之一标志产品的发展,该市农业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调整结构,逐步形成了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地域特色更加突出的川明参优势特色效益农业产业带。同时,严格按照《川明参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操作,集中建设以千佛、五马等乡镇为核心的川明参示范片,建立了1.2万亩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辐射周边乡镇20个,2010年全市川明参种植面积达4万亩,标准化生产、地域特色更加突出。还通过加强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关系,致力于川明参品种选育、深加工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在此基础上,着力培育状大龙头企业,与四川木兰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阆中川明参地理标志使用协议,扶持企业建设了一条现代化的无硫加工生产线和一座1500立方米的冷藏库,2010年企业在基地乡镇全面兑现“订单”收购川明参鲜品,充分发挥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领头羊”作用,产业化向纵深推进。

阆中川明参特点:

甘、微苦,平。归肺、脾经。润肺化痰,和中养胃。用于肺燥咳嗽,咯痰不爽,病后体虚,食少口干。常用量10g~15g。

附注:以往各医药书籍,均将四川产的川明参,误作明党参加以记载,应纠正。

功用:归肺、脾经。润肺化痰,和中养胃。用于肺燥咳嗽,咯痰不爽,病后体虚,食少口干。常用量10g~15g。

性味:甘、微苦,平

地域范围

阆中川明参(别名沙参)产于四川省阆中市境内的千佛、鹤峰、望垭、三庙、峰占、老观、龙泉、西山、金子、二龙、解元、石滩、凉水、思依、木兰、桥楼、河楼、北门、枣碧、东兴、清泉、彭城、五马、沙溪等24个乡镇(办事处)。阆中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低山、丘陵区,南充市北部、嘉陵江中游。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5°41′-106°24′,北纬31°21′-31°51′之间,东接巴中、仪陇,西连剑阁,南临南部,北靠苍溪。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阆中市境内山丘起伏,地貌以丘陵兼具低山,分为四种地貌:低山窄谷地貌、高丘中谷地貌、中丘宽谷地貌、浅丘带坝地貌。土壤共分为四个土类、六个亚类,十个土属,三十八个土种。土壤pH值在6.5-7.5。土壤肥力状况中等,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主,有机质含量约为1.55%。

(2)水文情况:阆中市年均降水19.23亿立方米,每平方公里99.6万立方米,人均有水2356立方米,过境水丰富。全市有“一江四河”和169条小溪河,共占地9080公顷,嘉陵江全长45千米,东河、西河、白溪浩、构溪河,全长149.35千米。仅嘉陵江、东河、白溪浩过境水,流量达240.3亿立方米。

地下水藏量较丰富,全市总蕴藏量5833万立方米,可开发的有2672万立方米,每平方公里1.38万立方米,每亩耕地有水40.9立方米。水质清澈、纯净,是理想的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给阆中川明参规模化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3)气候情况:阆中市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宜耕,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较温暖,垂直分带差异明显,年平均总积温6277.8℃,平均日温17.1℃,无霜期289天;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996.1mm;日照较好,年均日照1413.4小时。蒸发小于降水,空气较为湿润,年均相对湿度75%,是阆中川明参生长的特殊环境。

(4)人文历史情况:阆中历史悠久,位置独特,人杰地灵,名胜众多。据考古工作者在城北兰家坝挖掘的古代遗址证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从事渔猎、农业等生产活动。阆中战国时为巴国国都,自公元314年秦惠王置阆中县起,迄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早在秦汉时期,就是由秦入蜀的交通要塞,他东忱巴山余脉,西倚剑门雄关,嘉陵江纵贯南北,上至广元、碧口,下连重庆、上海,历代王朝视阆中为统治四川和西南的重镇,曾在这里设置县、郡、州、路、军、道、府等重要行政军事机构。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阆中一直是川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阆中川明参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为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植物,仅在四川、湖北两地生长。相传,明朝洪武年间,云顶山慈云寺开山祖师云华长老献此药于皇帝朱元璋,食后有明目、神明、精力饱满之功效,遂赐名“明参”。川明参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其价值古代药典《本草纲目》有记载。据《阆中县医药志》记载,阆中川明参已有上百年的人工栽培历史,经世代栽培、繁殖,性状优良稳定,但由于其数量稀少,且活性成分尚不明了,仅有《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录入其药材性状。

阆中市委、市政府为做大做强川明参特色产业,已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资源与种植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突破“分户经营”的模式,积极推行“公司+科研+协会+专业合作社+业主(农户)”的运作模式,组

建了中药材专业协会服务产业,严格执行“阆中川明参生产基地管理制度”和“阆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川明参)”,“川明参标准化技术栽培与产业化开发”项目也被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并且阆中川明参特殊的加工方法申报了国家专利,使阆中川明参的生产与管理水平不断提升。2009年四川省政府已明确阆中作为全省三大重点中药材基地县建设。

四.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保宁半夏曲

保宁半夏曲,系清嘉庆年间阆中药师缪海法研制。该药按古秘方配用20余味中药精工制成,对老人小孩久咳不愈、顽痰不化等重症有奇效。《清宫医案》慈禧太后御医处方中,有“四君子汤”、“加保宁半夏曲三钱煎服”。保宁半夏曲行销全国和东南亚地区,八十年代被四川省列为抢救国宝的三大科研项目之一。( 阆中)

五. 四川省 南充市 阆中 牛肉水饺

牛肉水饺

回民马春山制作,因他乳名叫神童子,所以大家又称“神童子水饺”。作法是将酥牛肉、葱、姜和冬菜剁细,再用自擀的面皮包成小饺子。

他的饺子之所以特别好吃,是因为还加一种鲜美的馅子汤,那是将做馅子剩下的筋筋牛肉切小加调料煨熟,再用嫩笋、杂菌等作成馅子汤,煮好的水饺盛在碗里后,加上佐料再冒上这种馅子汤,这水饺便浓香满口。

六. 四川省 南充 高坪区 四川锅魁

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

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吃肥肠粉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里也很不错,味道交融。

现在锅魁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白面锅盔和椒盐锅魁,还有什么鸡片锅魁、肺片锅魁、鸡米锅魁、素锅魁……

七. 江西省 上饶 婺源县 婺源的特色菜

婺源的主要特色菜有:糊豆腐----------- 特点:色香味齐全,常作为宴席上第一道下酒菜。粉蒸菜 ---------- 特点:味道不同于锅炒,香醇可口,为传统地方菜。粉蒸菜 ---------- 特点:肉嫩味美,滋阴补肾,营养丰富。粉蒸肉 ---------- 特点:肉香味醇,常吃不腻。粉蒸鱼----------- 特点:鱼肉起丝状,鲜嫩味美。清炖荷包鲤鱼----- 特点:红艳之色不变,鱼肉嫩而汤味鲜,壮阳补肾,营养丰富清炖甲鱼--------- 特点:香味诱人,肉汤鲜美,蛋白质丰富,滋阴养血
( 上饶)

八. 黑龙江省 伊春 金山屯 特色焖猫肉

一说到吃,很多人都是谈“猫”变色,认为吃猫会有失风化,会有报应,也有人称“猫肉酸”,其实不然,伊春的特色菜里就有这么一道焖猫肉,口感跟兔子差不多,一样香喷喷,辅助一些山菇、木耳、野菜,如果不是事先说好,基本吃不出是猫肉。伊春当地有多家餐馆都有此菜,30元左右一盆,里面有半只猫的样子,有兴趣的游客不妨一试。

九. 四川省 阿坝 若尔盖县 四川河曲马

四川河曲马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若尔盖河曲马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的。河曲马与内蒙古三河马、新疆伊犁马被誉为中国三大名马。河曲马史称“南番马”,据史料记载,这种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以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青海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玛曲县、四川若尔盖为主要产地。因其分布区处在黄河河曲地带,1954年由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定名为“河曲马”。

河曲马是我国一个古老而优良的地方品种。河曲马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古称吐谷浑马,因其分布区处在青、甘、川三省交界处的黄河河曲地带,该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四千米上下,纬度较南,自然条件特殊,水草肥美。因地处黄河盘曲,故名河曲马。

河曲马也是中国一个古老而优良地方马种,历史上常用它作贡礼。它是中国地方品种中体格最大的优秀马。其平均体高132~139厘米,体重为350~450千克。河曲马头稍显长大,鼻梁隆起微呈现兔头型,颈宽厚,躯干平直,胸廓深广,体形粗壮,具有绝对的挽用马优势。驮运100~150千克,可日行50千米。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持久力较强,疲劳恢复快。故多作役用,单套大车可拉500千克重物。是良好的农用挽马。

河曲马体形结构匀称,耳长敏捷,胸深广,背长腰短平直,四肢关节筋腱发育壮实。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头长,颈长中等,胸肌发达,背平腰短,尻宽平,四肢粗壮。母马平均体尺(cm):体高132.5m,体长139.6m,胸围164.7m,管围17.8m。毛色以黑、青为主,也有骝、栗等色。河曲马繁殖性能好、遗传性稳定,性情温顺,气质稳静,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骑乘,行走自如,长途骑乘可日行40~50km。特别以善走沼泽草地而著称。因其适应性强,具有挽乘驮载兼用的体形,役用性能颇佳而享誉骑兵与各地农牧民。适应高原气候。

在若尔盖大草原的藏族牧民心目中,马是一种神圣的动物,1也是一项神圣的大赛。来自草原各部的牧民们选出最好的马,选出最好的赛手,每年开春总要聚集,进行1000米、3000米、5000米和1万米的比赛。苍茫草原上,蓝天白云下,赛马奔驰在天地之间,呼喊加油声传播四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富有诗意。 只有在现场,才能亲身感受到比赛的神圣和牧民们的虔诚····

四川河曲马

若尔盖县牦牛草地型藏系绵羊养殖协会

9683392

马(活动物)

十. 内蒙古 乌兰察布 集宁区 特色粗粮

豆面条、荞面饸饹、玉米发糕,随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市里开始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杂粮”风,各种粗纤维食品走俏一时。超级市场里,不同品牌的饼干、面包、麦片、挂面纷纷打上了“粗纤维”的标志,宣布了粗粮细做时代的到来。

乌兰察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生态环境,盛产各具特色的优质谷粮作物。由於这些杂粮大多种植在高海拔、无污染地区,极少使用农药、化肥,是公认的具有特殊食补作用的天然绿色食品,并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等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豆面:用豌豆磨成的面粉,也有把莜麦与豌豆按一定 比例混合然后磨成面粉。 低糖低脂,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颇高。

荞面:盛夏时节,漫步在乌兰察布的山坡上、平川里,连阡接陌,丛丛簇簇,那嫩绿的叶、红艳艳的杆,衬托著粉红色的花,烂漫多娇,香气扑鼻,招惹的蜂儿嗡翁,蝶儿翩翩。这便是荞麦。荞麦,起源於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荞麦已被认为是21世纪的健康主食,那是因为荞麦营养价值高。

荞麦粉的营养价值高于小麦粉。荞麦粉中含有其他谷类作物所没有的芦丁,苦荞麦粉中的芦丁含量最高(20.3mg/100g),是普通荞麦粉的 2~4倍。 荞麦营养丰富,其面粉含蛋白质13.5%, 脂肪2.5%,均明显高於大米、白面和小米;含碳水化合物72.2%,高於高粱和玉米。荞麦粉的蛋白质由19种氨基酸组成,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比例合理,接近鸡蛋蛋白的组成,也是一般谷物所不及的。特别是赖氨酸的含量,高达0.67%~1.17%,是白面的 3倍。

国外营养专家研究表明,荞麦蛋白质的营养效价指数高达80%~90%(大米70%,小麦59%),是粮食中蛋白质、氨基酸种类最全面、营养最丰富的粮种。以荞麦为原料的各种饮食在世界上可谓丰富多彩,在意大利和瑞士,荞麦面条被称作“皮草齐瑞”,法国的荞麦面食品“加勒太”,俄罗斯的尼煎饼,德国、奥地利的荞麦饼等,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西安的荞麦烙饼,山西的猫耳朵、灌肠更是享誉世界。

阴山山地阴湿凉爽,适宜於荞麦生长,且荞麦又属晚秋作物,利於倒茬歇地,还可弥补夏田受灾后的损失,故而历来受到山区群众的喜爱。荞面条条、荞面饸饹、荞面搅团、荞面揉揉、荞面凉粉等,都是人们钟情的食物,也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食物。

选用内蒙古产阴山荞麦、苦荞麦为主料,加入一定量的小麦粉经过特殊磨制成超细面粉,把荞麦、苦荞麦所特有的营养成份完全包容到面条内,形成全营养面条,易熟煮不断,好吃营养全,是难得一见的人间美味。近年来,随著食品营养科学的发展,人类食品营养结构的不断改善,对荞麦生产及其研究利用有了新的发展,“荞麦方便面”、“荞麦挂面”的相继问世就是很好的例证。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