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成都特产 礼品 四川成都特产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成都特产 礼品 四川成都特产店更新时间:2022-06-18 00:15:40

一. 四川省 成都 温江 韩包子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

一位外地游客曾在留言簿上写道:“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韩包子物美价更廉。”全国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生前撰写对联一副赞韩包子:“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成都味有此方全,真落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形象地描绘出韩包子的特色和它在成都名小吃中的地位,以及食客在品尝时的欢悦心情。

成都名小吃韩包子从创业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1914年温江人韩玉隆在成都南打金街开设“玉隆园面食店”,因其包子的味道格外鲜美而在成都站稳了脚跟。韩玉隆辞世后,其子韩文华接替经营,他在包子的做法上精心探索、实践,创制出“南虾包子”、“火腿包子”、“鲜肉包子”等品种在成都饮食行道一炮打响,名声不胫而走。后来韩文华干脆专营包子,并将其店名更换为“韩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从解放前至今,韩包子在成都、四川乃至全国,一直享有经久不衰的声誉。一位外地游客曾在留言簿上写道:“北有狗不理,南有韩包子,韩包子物美价更廉。”全国著名书法家徐无闻先生生前撰写对联一副赞韩包子:“韩包子无人不喜,非一般馅美汤鲜,知他怎做?成都味有此方全,真落得香回口畅,赚我频来。”形象地描绘出韩包子的特色和它在成都名小吃中的地位,以及食客在品尝时的欢悦心情

韩文华已逝世多年,为保持韩包子的传统风味特色,长期以来在包子制作过程由韩包子传人即韩文华亲自带出的具有高、中级面点师技术职称的厨师王永华、林善涛等主理,严格掌握用料比例和操作程序。首先选用上等面粉(精白粉)加猪板化油、白糖和面做成包子皮。其次,馅心按不同口味进行调配。如鲜肉包子选用半肥瘦的夹肉剁细,分一半在锅中酥后再与另一半鲜肉合在一起并配以上等酱油椒粉、姜汁、川椒粉、料酒、味精、鸡汤等10余种调料拌匀而成;火腿包子馅心所用的火煺非市场上买的,而是该店精心腌制的。待火腿腌熟后剁成细末,与剁细的鲜猪肉、调料拌匀方可。由于用料考究,精心制作,所以韩包子具有皮薄色白、花纹清晰、馅心细嫩、松软化渣鲜香可口等特点,其色香味形俱佳。现在,韩包子在挖掘传统包子的基础之上增添了不同口味的包子,共有叉烧、芽菜、火腿、鲜肉、三鲜、香菇、口茉,附油等8个品种。另外还有韩包子系列套餐供应。( 成都)

二.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蒜泥白肉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人们非常喜爱的一款家常风味菜式。 该菜以成都的竹林小餐、蜀苑酒楼两处最有名气。蒜泥白肉讲究 选料、要求肥瘦相连的猪腿肉;讲究刀功,要求片张薄而均匀, 肉皮、肥肉、瘦肉三者相连;讲究调味,要求色红味浓,突出蒜 香味。品尝此菜给人以爽口、肥而不腻的美感,宜于下酒佐饭。

选用肥瘦相连的坐臀肉或五花肉传统上选用前者,经水煮刚断生、切片、卷片和凉拌而成,成菜香辣鲜美,蒜味浓厚,爽脆嫩滑。五花肉一向是中式菜的主角,将它放入清水中连皮烹煮,可使汤汁浓稠油亮,五花肉肥美多汁,用青瓜条将肉片卷成团,蘸着蒜泥酱汁送入口,就算多吃都不怕腻。

三. 四川省 成都 大邑 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目前引入到河南、湖南等省。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为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尤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质地优为显著特点。

成都麻羊产于四川成都平原。产区气候温和,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6.2℃),年降水量为900~1010毫米,雨季在7~9月份。春季多阴雨,冬季多雾。平均相对湿度为82~88%,无霜期为281~339天。产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及油菜、棉花、花生等。此外,还有苕子、紫云英、蚕豆等,既可用于绿肥,也可用作青绿饲料。灌木丛及杂草种类繁多,大多可被山羊采食利用,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天然草场青草生长季节长,为山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地理分布 成都麻羊分布于成都平原附近的丘陵地区。成都市的双流、金堂两县和龙泉区,温江地区的彭县、灌县、崇庆、大邑、邛崃等县。

品种特征 成都麻羊头中等大,两耳侧伸,额宽而微突,鼻梁平直。公、母羊大多数有角,少数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方弯曲并略向两侧扭转,母羊角较短小,多呈镰刀状。公羊及大多数母羊下颌有髯,部分羊颈下有肉垂。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型,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背腰平直,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黑色、坚实。乳房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麻羊全身毛被呈棕黄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单根纤维颜色可分成三段,毛尖为黑色,中段为棕黄色,下段为黑灰色,各段毛色所占比例和颜色深浅在个体之间和体躯不同部位略有差异。整个毛被有棕黄而带黑麻的感觉,故称麻羊。毛色一般腹部比体躯较浅。在体躯上还有两处异色毛带,一处从角基部中点至颈背,背线延伸至尾根有一条纯黑毛带;沿两侧肩胛经前肢至蹄冠节又有一条纯黑色毛带,两条黑色毛带在鬐甲部交叉,构成明显的十字型。十字型的宽窄和完整程度因性别和个体而异。黑色毛带,公羊较宽,母羊较窄。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

品种性能 成都麻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65.5±1.2厘米,69.6±1.1厘米,79.3±1.0厘米,43.02±1.7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0.7±0.2厘米,65.8±0.2厘米,74.6±0.3厘米,32.6±0.2公斤。成都麻羊生长快,经过夏、秋放牧饲养,不喂精料,即可达到膘肥体壮,羊肉色泽红润,脂肪分布均匀,肉细嫩多汁,膻味较小。成都麻羊皮板组织致密,乳头层占全皮厚度一半以上,网状层纤维粗壮。加工成的皮革弹性好,强度大,质地柔软,耐磨损。成都麻羊具有肉、乳生产性能良好、皮板品质亦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特点,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

四.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玻璃烧麦

传统小吃。烧麦流行于全国,成都的烧麦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麦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
制法:上等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水调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中间放入馅心,慢慢地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其馅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笼中用大气蒸之,蒸至三分钟左右,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成都)

五. 四川省 成都 简阳 简阳羊肉

简阳羊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简阳羊肉,四川省简阳市。是该县养殖的大耳羊所产羊肉,肉质细嫩.、膻味低、风味独特,用简阳羊肉制作的简阳羊肉汤全国闻名,过往游客均有在简阳吃羊肉汤的嗜好。中央电视台七频道《每日农经》栏目曾以“一口锅汤熬掉50万只羊”为题目宣传报道简阳羊肉汤。. 2011年,被国家质检总局登记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07年简阳市存栏山羊55.63万只,出栏山羊135.28万只,名列四川县级第一.名。羊肉产量达2.2万吨,饲养量达190.91万只,出栏率达267.51%。该市存栏世界明星肉用山羊波尔种羊65268只、世界著名肉乳兼用山羊努比亚种羊23800只、大耳羊45万只。简阳市是中国唯一三次从国外引进努比亚种羊的市(县)。具有体格高大、耐粗食、产仔率高、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肉质好、膻味低的简阳大耳羊早已广泛引种到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市自治区,年外调种量达20万只以上。
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大哥大企业集团是简阳市山羊养殖的龙头企业。2个山羊养殖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巩固.原有生产规模的同时,继续增大投入,建设标准化羊场。大哥大企业集团投资200万元扩建了坛罐乡南埝村大耳羊原种场,存栏规模达到1500只,四川正东农牧集团响应简阳市委、市0号召、积极参与“318“线绿色经济走廊建设,投资500万元在施家镇信义村和大林村建成现代化规模羊场2个,新增山羊存栏规模(羊位)3000只,加上石盘和丹景2个羊场,总存栏规模可达到5000只。2007年两个龙头企业实际存栏优质努比羊和大耳种羊3200只。在山羊生产、经营和品种质量提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2007年该市建成1000只以上规模的养羊场4个,200只规模羊场8个,100只规模羊场26个,50只规模羊场1261个。规模羊场2007年出栏山羊8.75万只,占该市出栏山羊的15.73%。.

品种优势

简阳羊肉汤的独特得益于简阳的山羊。简阳的土山羊,俗称“火疙瘩羊”,个头矮小,但生命力极其旺盛。20世纪初,-女士从美国引进努比羊,后弃而放逐龙泉山脉,与简阳的土羊杂交,形成了汇聚中外品种优势的“简阳大耳朵羊”。.

环境优势

简阳的山羊生存环境是简阳所独有的。简阳地处川中丘陵边缘,山川秀丽,五凤、丹景两山风光旖旎。龙泉山在川西坝子更是尽人皆知。沱江、三岔湖和龙泉湖都是四川省内著名的水系。.山地牧场和江湖为羊的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水草条件,有专家称:简阳的山羊“吃的是中草药(绿色山草),喝的是矿泉水(龙泉湖、三岔湖的水)”。用在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下生存的山羊作为主要原料的简阳羊肉汤,自然汤鲜味美。.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地范围

简阳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简阳市所辖行政区域。.

六.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姜糖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原料配方 上等红糖28.5公斤 优质熟油4.5公斤 鲜姜1公斤 上等糯米11公斤 上等芝麻2公斤 桃仁2公斤 蜜玫瑰1公斤。

制作方法 1.制姜汁:将鲜姜洗净,用搅肉机搅碎,加少量水拌匀,挤出姜汁待用。2.制糕粉:按配料将糯米用50~60℃温水淘洗4~5分钟,捞起摊在簸箕里滤干水分,次日早晨用河沙(用菜油制过的河砂)炒制,要大火炒制,不能炒黄。然后用电磨磨成细粉(又称雄粉)。再摊在地上露2~3天后,以手捏粉子成团,不散垮即可。3.熬制红糖:将红糖放入锅内,加适量的水熬化,过滤沉淀,除去杂质,再放入锅内加姜汁和糕粉(要少量地逐渐加入,以免成团)继续熬制。温度掌握在80~90℃,火色不宜大。边熬边搅拌,使糖与糕粉、姜汁渐渐成浓糊状态时加入优质熟油,继续煮开,然后加芝麻和香料拌匀即可。4.成型:将熬好的姜糖糊舀到案台上摊开,冷却后用木棒擀薄,开条切成厚3厘米、宽8厘米的长条形,然后装盒,即为成品。规格:长方条形,大小均匀。色泽:深褐色。组织:绵软滋润,细腻化渣。口味:味甜,微带姜味,清香爽口。

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姜糖创于清代咸丰四年(1854年),系新都区三河场传统食品,现由新都区国营食品厂生产,新都姜糖产于三河镇,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大约在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场有一位马婆婆,将糯米炒熟磨细,掺上生姜汁、红糖调和均匀,揉成软糕,切成小条,做成一种糖出售,取名姜糖。到了马婆婆的第五代子孙,便在三河场办起了第一家生产姜糖的作坊。以后仿制者日多,又有十多家姜糖作坊相继兴办起来。三河场便成了姜糖之乡。解放后,三河姜糖作坊合并入新都县城关糖果厂,正式命名为新都姜糖。现新都姜糖有玫瑰、芝麻、薄荷、桃仁等十多个品种,具有绵软滋润、甘甜微辣、爽神开胃的特点,多次被评为成都市行业优质产品。

制作方法 姜糖系四川新都名产之一,相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姜糖的特点是味甜,略带姜味,绵软滋润,香味浓郁,爽神开胃,生津活血,属疗效食品。

七. 四川省 成都 青羊 成都虫草鸭

虫草鸭采用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与老雄鸭烹制而成。取老雄鸭洗净去脏,用筷子削尖,在鸭身上扎约三至五厘米深的孔,将虫草的虫体部份塞入孔中,另配黄芪、胡桃仁、五味子等,置于砂锅中文火慢炖一至两小时。主治肺肾两虚,喘咳短气,气阴不足,免役能力低下,小儿智力发育不全。 ( 成都)

八. 四川省 成都 锦江 清汤抄手

用料:抄手皮500克,瘦猪肉400克,豆粉150克,鸡蛋1个,清汤100克,葱50克,姜15克,盐25克,胡椒面3克,香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方法:1、猪肉去筋,捶茸,装盆内,打入1个鸡蛋,放盐20克,放胡椒面、味精、香油,姜捶茸(加水)挤汁50克,葱挤汁35克,水豆粉少许,一起倒入盆内搅拌,边搅拌边加清水200克,拌至水肉一体,作抄手馅。2、将制好的清汤盛入每个小碗内半碗。用皮包馅呈菱角形即成抄手,放入开水锅中,煮熟捞起,沥干水,装入清汤碗内即成。注意:馅的味道要调配准,质地要嫩,汤味要鲜。若不用清汤,加酱油、白糖、味精、胡椒面、蒜泥、葱花、花椒面、红油辣椒,即为"红油抄手"。特点:皮薄肉嫩,味美汤鲜,老少皆宜,是川菜中的主要小吃。( 成都)

九. 四川省 成都 崇州 王鸡肉

由崇阳镇王绍全创制,成名于80年代,与天主堂鸡肉有同工异曲之妙,其显著区别在于王鸡肉做出的鸡肉是肉块而不是肉片,选不足一龄的土公鸡,以适当火候蒸熟后凉冷,等食客到场时现场解散切块。解散刀法如庖丁解牛,悦目赏心。解肢后切块时不同部位有不同路数,使每块肉都带骨,每块骨都得索。淋上独特配放的佐料,入口啃嚼红油欲滴,油得香醇,香得沁心,辣得痛快,麻得撩人。越啃越香,回味无穷。( 崇州)

十. 四川省 成都 新都 宝光素斋

宝光素斋,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简介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也是小有名气的,雷康当然也要再次品味一下。素食菜谱中的品种有30多种,其“锅巴肉片”中的“锅巴”很酥脆;“排骨”制作和口感不错,神形...

历史文化 宝光素斋宝光寺的素斋远近闻名。凡是成都平原川西坝子上的人,无不知道新都宝光寺有一个素斋餐厅。素斋餐厅始建于上世纪中叶,名厨世代相传,成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成都地区佛教寺院中开办最早的发扬佛门传统饮食文化场所之一。生活在成都这个美食之都的人,吃惯了山珍海味、火锅烧烤,去宝光寺品尝一下这里的素食斋饭,那硬是别有一番风味。

主要品种 宝光素斋 宝光寺的素斋品种众多,名厨世代相乘,经近年的研究创新,食谱已达百种以上。什么“龙眼虾仁”、“金线吊葫芦”、“清蒸冬瓜盅”,仅听其菜名,就会让人垂涎欲滴,食欲大开,但凡是品尝过宝光寺素斋的人,都为这里的美味佳肴所折服。而更令人叫绝的是,这里的“脆皮鱼”、“卤鹅”、“酥炸板鸭”、“虫草炖鸡”等“鸡鸭鹅鱼”,不仅工艺考究、色香形似,连味道也是那么逼真,无不令过往食客啧啧称奇。

饮食特色 宝光素筵宝光素筵一千多年的历史,以其“素菜荤做、素质荤形”的烹饪手法,开创了独特的佛家饮食——仿荤素筵。共有仿荤素菜一百余道,多以豆筋、豆油皮、面筋为原料以凉、炒、蒸、炸等川菜烹调手法仿制鸡、鸭、鱼、肉等菜肴,椒麻鸡块、宫保肉丁、糖醋鲤鱼……一道道川味十足。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