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西特产小麻花多少钱 江西特产小麻花360克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西特产小麻花多少钱 江西特产小麻花360克更新时间:2022-05-24 10:49:46

一. 辽宁省 沈阳 沈河区 大舞麻花

大舞台麻花原称“张麻花”,是1926年张兴德在台安县黄沙坨子村创始的。1941年张兴德带领全家来到辽宁沈阳,在小东门里开了个麻花作坊。不久其子张含余主持营业,1948年迁到大舞台剧场附近,因其麻花别有风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其为大舞台麻花了。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酥脆的大舞台麻花是如今的美食无可匹敌的。最初,大舞台麻花的售卖点摆在大舞台西侧的胡同口,后来随着生意的红火,大舞台麻花开始有了自己的店铺,不再摆摊售卖。附近的老人回忆说:“那会儿大家都是排队买麻花,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来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

与大舞台麻花齐名的便是大舞台油炸糕。它是由赵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创制,外酥里软、色正甜香,是深受顾客欢迎的一种名牌风味食品,因其在大舞台附近出售而得名。

二. 陕西省 咸阳 旬邑县 旬邑麻花

麻花,旬邑风味食品。制作工艺较为简单,用上好的麦面发酵成面团,添加适量的干面粉、食用碱、鸡蛋、食盐(或白糖)、五香粉揉匀,揪一定份量的面提,再搓成长约20厘米的条状,用油一刷,备用。待油锅沸腾之后,便可揉搓合成绳状入锅炸制。一般有三股、两股之分,根据需要确定。炸制过程中,要用特制的长筷子及时翻拨,炸至金黄色即可。麻花的品种多样,有1花、小麻花、碎麻花;有咸、甜、五香、麻辣多种风味。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三. 云南省 昆明 晋宁区 小西瓜

西瓜主根系,主根深度在1米以上,根群主要分布在20厘米--30厘米的根层内,根纤细易断,再生力弱,不耐移植。幼苗茎直立,4--5节后间伸长,5--6叶后匍匐生长,分枝性强,可形成3--4级侧枝。叶互生,有深裂、浅裂和全缘。雌雄异花同株,主茎第3--5节现雄花,5-7节有雌花,开花盛期可出现少数两性花。花冠黄色。子房下位,侧膜胎座。雌雄花均具蜜腺,虫媒花,花清晨开放下午闭合。果实有圆球、卵形、椭圆球、圆筒形等。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深绿、墨绿、黑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有乳白、淡黄、深黄、淡红、大红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子扁平、卵圆或长卵圆形,平滑或具裂纹。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种子千粒重大籽类型100克--150克、中籽类型40克--60克、小籽类型20克--25克。子瓜类型150克--200克。

四. 甘肃省 庆阳 环县 环县小绿豆

环县小绿豆营养丰富,其籽粒中仿蛋白质22%-26%,富含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其性味甘寒,入心膊二经,长期食用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利水,抗炎消肿保肝明目止泄润肤,降低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功效。环县小绿豆选用环县产绿去皮除杂精制而成,采用抽真空包装,可防潮,防虫保质期180天( 庆阳地区)

五.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县 辛集麻花

辛集麻花是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市辛集镇的。鹿邑辛集麻花,全麻油制作,颜色桔红,通体晶透,入口酥脆而不腻,清新爽口,老少咸宜。

辛集麻花,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创始人张志彬,至今己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产于河南省鹿邑县的辛集镇、唐集镇和柘城县的安平镇(原属鹿邑),以辛集最好,故得名。其形如鸡爪,故又名“鸡爪麻花”。传为“贡品”,进入明清宫庭,享誉海内外。

辛集麻花代代单传,做工业精细,工艺考究,用小磨香油和精制高强粉(传统石磨加工而成)。董事长张海燕是第十一代正宗传人。在传统的基础上采用先进工艺,优质原料,生产麻花,以优良的品质,远销国内十几省市。被海省,地,市评为历届名优传统小吃。

六. 陕西省 咸阳 彬县 彬州麻花

彬县地方风味特色食品,彬县一品鲜饭店小吃名点。彬州麻花是在地方名优食品的基础上,吸收了全国各地同类产品的优点,经过三年反复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彬州麻花采用特制精粉、鸡蛋、生姜、大葱等十多味天然调料及中药村精工制成。彬州麻花选料严谨,色泽金黄,口味鲜香,栈酥脆化渣(在咀嚼中不咽自化),易于消化,久食不腻,无防腐剂,实为老人、儿童可暖胃健脾,滋补元气,强身健体,增加记忆。彬州县麻花1989年参加全国优质食品评选赛,荣获中商部优质产品"金鼑奖"。1992年获咸阳市科技成果产品展销会"优秀新产品奖"。2003年4月在"中国烹饪王国游·西安咸阳美食旅游周"活动中,获"西安咸阳旅游名品"称号。

七. 云南省 曲靖 沾益 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人人喜欢它。”沾益小粑粑名声四起,在老百姓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这一产品备受群众欢迎,每逢订婚行礼,男方少不了要买上百个小粑粑,请人家挑或背,很自豪的去女方家定亲。八月十五送花节,春节期间拜年等都少不了必备这一礼物送到女方家。沾益的民间风俗,在结婚时要“端糖”认识亲友,一对新人拖着一个盘子,装上2个小粑粑加几颗水果糖抬到亲友面前,表达的是真情实意、老百姓进城赶街,总忘不了买上几个回家孝敬父母或与子女共同分享,沾益小粑粑成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沾益小粑粑已被贴上现代元素的商标,如县副食品厂生产的“云腿月饼”,沾益三圆食品厂生产的“滇溢圆”系列月饼等等,都是在传统工艺、配方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后推向市场的品牌。尽管如此,当地群众仍情有独钟地称它——沾益小粑粑。

沾益小粑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明永历帝入滇避难,心情忧郁,不思茶饭,随行一位御厨别出心裁地选用著名的宣威火腿精肉切成碎丁混以蜂蜜、精糖包馅,烘烤成点心。不料此点心香气扑鼻,十分诱人,食之味道香甜醇厚,永历帝异常喜爱,品之有味,龙颜顿开。因其用火腿做馅,形状浑圆如砣,厨师便起名“火腿砣”,随后,这种做法传到民间,其工艺不断改进,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装帧精美,货真价实的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

沾益小粑粑,用火腿主料做馅的俗称“火腿砣”,用豆沙、白糖主料做馅的俗称“四两砣”,是滇式糕点中别有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也是国内糕点中别具风味的名特食品之一。

沾益小粑粑的表面呈棕红色,光泽油润,外层是脆壳,里面是千层酥皮裹着的馅心,不会自然破裂,故取名“硬壳”。沾益小粑粑的色、香、味、型俱佳,入口酥、松、脆、软、甜、咸适宜,有香喷喷的火腿美味,又含糖汁诱人的蜜甜,食之,油而不腻,风味独特,是上等美食,深受人们喜爱。

八. 四川省 南充 蓬安县 姚麻花

品高心诚达天下巴蜀一绝姚麻花——蓬安姚麻花

蓬安姚麻花系清朝乾隆年间在宫廷里担任御厨的姚氏先人专办清朝皇帝秘制的御用食品,后来姚氏先人辞官回乡,其制作麻花的独门宫廷御膳的手艺也随之带回了家乡蓬安,并历代传秘至今。蓬安姚麻花采用上等小麦精粉与嘉陵第一桑梓景区里内富含铁,硒等元素健身养生的神龙泉水精致而成,目前已开发有椒盐,肉松,芝麻,怪味,红糖,麻辣系列产品,无防腐剂,天然绿色食品,自然状态下课储藏六个月以上,独具特色的现场制作工艺和上乘的产品品质,被誉为“无法复制的巴蜀一绝”畅销川内外,深受社会各界广大消费者赞美

地址:蓬安县下河街周子古镇内

九. 甘肃省 庆阳 宁县 宁州麻花

麻花是一种油炸食品。宁县的麻花以其大、酥、香而文明,被甘肃民间艺术协会命名为地方风味小吃。制作麻花,先将一份兑好的面搓成绳状细条,再一手稳住一头,另一手沿着一个方向搓,这样整个细条都拧上了“劲”。劲上到一定程度再叠为三折一松手,三折很快就拧在一起,形同绳状,长约一尺。最后放到油锅里,待炸到金黄色时即熟,取出。炸熟的麻花带有绳子的花纹,故称麻花。

十. 陕西省 宝鸡 陇县 陇县钱钱肉

钱钱肉是中国大西北的珍稀名品。以甘肃省陇西县所产的最为名贵。但在丝绸之路的东起点长 钱钱肉,既是用公驴的生殖器(又称驴鞭)腌制烧成。在每年的寒冬腊月之际,长安有不少的作坊便把失去役力的驴子宰杀,取公驴的生殖器,取掉尿道冲洗干净,整条放入瓮中撒上土硝,食盐等压实腌制密封,约15天后取出晒干,再放入锅中加入五香调料,用文火煮烧,捞出晒干后再放入特制的卤汤中再煮,经反复几次才制成。

钱钱肉约有一尺长黑红色。吃时须切成小圆片,中间一个小孔,似旧时的铜钱,故称

钱钱肉色美味鲜柔韧经嚼,吃后嘴里长时间留有香味被誉为营养滋补品。自古有—— 陇县一绝之称。早在唐代就作为贡品敬献给杨贵妃,吃后也赞美不已。

清光绪26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慈禧太后逃至长安,陕西巡抚端方为了讨好巴结慈禧,特献上长安*钱钱肉*给慈禧太后品尝。慈禧尝后只觉其绵软而香,确实另有一番风味。立即下旨: 每年进贡3000斤。这使长安百姓连连叫苦,殊不知这东西得之不易啊

后来一位聪明的仗义之士,为了报复端方,巧妙地告诉慈禧所食之物是用公驴的生殖器所制……

慈禧一听暴跳如雷,连连恶心,几乎把前日下肚的东西都呕吐出来。并决定以‘欺君子罪’将端方抄斩。后又一想此事若传出去,有失太后尊严,遂改用‘釜底抽薪’的做法,免去了端方陕西巡抚的官职。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