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佛手香橼茶揭西特产 揭西县哪家有佛手香椽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佛手香橼茶揭西特产 揭西县哪家有佛手香椽茶更新时间:2022-06-21 12:29:27

一. 广西 桂林 平乐 平乐石崖茶

平乐石崖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平乐石崖茶是广西桂林平乐的。

石崖茶,又名:石岩茶、石山茶。学名亮叶黄瑞木,扬桐属,乔木。因生长在悬崖上而得名,其芽叶肥厚,所制茶叶汤色亮丽。味纯回甘好,耐冲泡,经有关部门检测,由于石崖茶不含咖啡碱,饮后不影响睡眠,并富含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因此深受消费者喜爱。

产地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广西境内,平南县、平乐县、蒙山县、桂平市、昭平县、金秀县、环江县等县市的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品质最为优的是老树茶。古时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猴摘茶"。广东中山大学植物专家鉴定:野生石崖茶为亮叶杨桐属黄瑞木茶科。

品质特点

主要成分为:黄酮类20%、茶多酚23.4%,氨基酸9.73%以及野生物碱等对人体有益的多种元素,是目前发现在自然植物中黄酮类含量最高的植物,属国内珍稀的原生态纯天然绿色植物的茶中珍品。该茶以全国最优质的原生态野生石崖茶被入选0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一书。

功效

"野生石崖茶"茶色碧绿如翡翠,馨香爽口,含茶碱量低。品后回味无穷,不影响睡眠,长期早晚饮用,具有清热解毒、护肝明目、消炎润肺,养颜、降血压.减少脂肪、健胃消食等作用,对咽喉炎、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具有明显的作用。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生长于广西的各县市内,南部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旧时则须驯猴采摘,民间又称为“仙茶”、“猴摘茶”。

生长点

"石崖茶"主要生长在桂林市平乐县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悬崖绝壁上,野生石崖茶则是大瑶山的山中珍品,山区日照短、温差大、阴凉潮湿的石山峭壁或山涧边,又因该茶长于悬崖绝壁,可谓吸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风格独特的纯天然饮品。

发展历史

过去,民间虽普遍了解此茶属凉性、并习惯于骄阳酷暑或操劳重活饮服用,但对其实用价值及其科学哲理尚缺乏全面了解,加上制作方法原始粗糙,茶的质量不佳,其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至1974年始为平乐县土公司茶叶干部吕增文率先挖掘整理,通过他广泛收集民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潜心实验验证,并采用桂青茶的制作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理想的优质茶。1985年经系统整理撰写出《野生石崖茶》专论,分别在《广西科技报》及全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技情报中心站刊物《野生植物研究》上刊登,其本人被邀参加1987年在遵义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开发研究会”。从此,石崖茶逐于80年代后期即得到社会公认并投放市场。成为平乐周边茶类中最受青睐的新崛起一名牌品种。

平乐石崖茶

所在地域:广西

申请人:平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所在地域:2014年

地域范围

平乐石崖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行政区域内的东部、南部一带和中部(莲花山周边)的山区和半山区,即源头镇、阳安乡、青龙乡、桥亭乡、大发瑶族乡、平乐镇、二塘镇等7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和1个国有林场(广运林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0°34′—111°02′,北纬24°16′—24°38′之间,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42公里。保护面积800公顷,产量6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外形条状或颗粒状。条形茶条索肥壮,色泽沙绿、光润有霜斑;颗粒茶紧结、重实、光滑,色墨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醇甘甜,回甘明显,叶底芽叶完整明亮。 (2)内在品质:成品茶(干品)含总黄酮≥6.0%,可溶性糖≥1.5%。 (3)安全要求:平乐石崖茶生产者要严格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并进行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安全卫生须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2763)最新版本的规定。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河婆葵笠

河婆葵笠

河婆葵笠,即竹笠,是潮汕劳动群众普遍使用的雨具。大小规格不一,最大有揭西县出产的尖顶雨笠,有80公分宽,世称河婆葵笠,最小者为竹制通帽。竹笠均以竹篾、箭竹叶为基本原料纺织而成。有尖顶、圆顶通帽等型式。精工者用竹青细篾,加藤片扎顶滚边,竹叶之上夹一层油纸。为使其耐用美观,有加绘字画并书写名号者,笠面再加拭熟桐油,用者将之视为珍品。

抗日战争期间,一些学校如金山中学将一种精工圆顶竹笠作为校笠,-"金中"两字,军训和列队外出均统一用这种竹笠。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队和解放后的民兵,也用这种竹笠作多功能的军帽。今虽有雨衣、草帽等遮阳避雨具,但仍未能完全代替竹笠的功用,故竹笠在农村仍很普遍

三. 云南省 文山州 文山市 文山佛手瓜

文山佛手瓜是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古木镇的。古木镇佛手瓜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已形成一定规模,由于上市早,规模大,产品除满足文山市场外,还远销开远、昆明、两广等地。

古木镇是文山佛手瓜供应基地,也是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的典型。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俗称洋瓜,是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可多年采收食用,单株产量高,嫩瓜质脆味鲜,耐贮存,富含丰富微生素C和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生长过程中病虫害少,无污染,是无公害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水仙茶

建阳是水仙茶的发源地,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阳水仙茶品质优良,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成茶外形紧结肥壮,冲泡后富含天然兰花香,味浓而醇,滋味独特,令人益思明目,轻身缓老,为建阳传统名茶珍品.全市现有水仙品种茶8,600亩,年产水仙茶500吨左右,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建阳)

五. 广西 来宾 金秀 金秀野生茶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大瑶山区,境内森林茂密、山高雾多、空气清新、土地肥沃、水质优良、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发展茶叶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金秀是公认的全国茶叶生产最适宜区之一,是名优茶优势产区。2005年金秀1万亩茶园通过自治区无公害认证,2009年金秀县被列为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

金秀县产茶历史悠久。据历史记载,早在唐代,金秀县已经开始种植茶叶。清朝末年,东温茶和白牛茶被列为皇室贡品。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罗香乡白牛村发现的野生白牛茶可以嚼碎铜钱,被列为广西最为奇特的茶叶之一(《广西茶叶史》陈爱新著)。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措施和政策,将茶叶生产作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重要路子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来抓,茶叶产业快速发展,茶叶生产逐步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可以说,茶叶产业是金秀县支柱产业中与农民关系最密切、最直接的产业,也是发展势头最好的产业之一。目前全县茶叶种植面积4万亩,茶叶种植覆盖全县9个乡镇的46个行政村,主要栽培品种有福云六号、福鼎大毫、福鼎大白、名山白毫131、名山早311、桂绿一号、石崖茶、本地野生茶品种等。2012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98万亩,茶叶总产量达480吨,实现产值4320万元,2013年茶叶面积为3.41万亩,产量达到534吨,产值5020万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4.43%、11.25%、16.2%。

金秀县野生茶资源丰富,具有“白牛茶”等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野生茶中富含的茶多酚等物质是开发制作高品质红茶、黑茶关键而不可或缺的基础物质。从2012年以来,金秀县已经开展大面积野生茶人工育苗工作,目前共建立了127亩标准化野生茶育苗基地,培育野生茶苗木1500万株,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种植野生茶提供了苗木保障。2014年金秀县新植野生茶面积达3800亩。

六. 广东省 茂名 化州 榕树茶

榕树茶

榕树茶又名琉璃茶,因产于古官道榕树圩附近而得名。有说榕树茶条细嫩,叶色绿翠,形态酷似古榕,故名。又榕树茶产地琉璃茶(明崇祯年间州守赵仕锦建),庵旁有口井名琉璃井,井水清澈见甘甜,用琉璃井水泡榕树茶,其味特别清香甘醇,故又名琉璃茶。

榕树茶入口甘润,饮之不仅生津止渴、且能驱风化痰,消滞开胃。此茶始种于明末,至今有

300多年历史,相传明末,清初有一清官司因避权0追辑,出逃到此,削发为僧,化名善果,隐居于琉璃庵内,他于庵旁建起小茶亭,用琉璃井水泡琉璃茶,款待过往人。由于琉璃茶清香甘冽,加上善果知书能文,因而四方官绅名士以到琉璃庵饮茶赋诗为时尚,题留不少佳作。如高廉观察使叶申万吟有“茗饮一盏赛新罗”之佳句。名士谢桂垣茶罢乘兴作诗云:“峰回路转得茶庵,来试名泉一勺甘;绝似惠山风味好,岭南真不减江南。”名人饮名茶,相得益彰,榕树茶由蜚声。

七. 重庆市 巫山 巫山云雾茶

以神女峰为代表的巫峡群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而常有云气触石而出,蒸郁不散,成云致雾,故古人有云“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千古佳句。巫山云雾茶就生长在这云雾缭绕,群山环抱之中。原材料采用清明前后的优质芽叶,运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精制而成。其茶具有汤色绿而清澈、香色浓郁、饮之滋味鲜爽甘醇。

八. 山西省 临汾 安泽县 安泽佛手

安泽佛手

九. 河南省 南阳 桐柏 桐柏玉叶茶

桐柏玉叶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玉叶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之一,茶叶的一种。桐柏玉叶茶产于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园群山环抱、温差大、树木和野花常年多见,小气候特别的老茶区——桐柏山主峰太白顶东侧的金台观、水帘洞、桃花洞一带,是桐柏茶种场研制的新名茶。

桐柏山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桐柏山茶特有的品质和风味,唐朝时已是闻名茶业,宋朝时即为全国十三大茶场之一,现为河南省产茶重点县、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全县有优质生态茶园5万亩,年产干茶1000余吨。

桐柏玉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肯有防感冒,助消化,补肝肾,益精血,聪耳目,抗衰老,防辐射,生津止渴等作用,深受国内外饮茶者的好评,有不亚于“西湖龙井”之美称。

桐柏玉叶1986年被评为河南省优质茶,1997年被评为河南省获奖名茶。

十. 重庆市 巫山 巫山老鹰茶

老鹰茶:是樟科的木本植物,《四川野生经济植物志》中直称其为老鹰茶树。属常绿乔木,叶互生,叶质甚厚,色泽深绿。这种树遍及四川山区,采其嫩枝嫩叶哂干后,可当茶泡饮,当地人称它为老鹰茶,也叫作老阴茶,特别是四川的农村有自采自制自饮老鹰茶的习惯。在城镇和交通码头到处可见凉饮的老鹰茶,甚至在重庆、成都这样的大城市,也在这种凉茶,花钱不多即可痛饮至饱。老鹰茶含芳香油很多,也含多酚类化合物,泡饮时校清香,滋味厚实,先涩后甘,初饮者可能会说;"气味难受",但常饮后反觉得老鹰茶口劲大,滋味浓而杀口,在夏天饮用更觉得消暑解渴、提神助兴。

可见,老鹰茶的制作是直接晒干而成,而没有经过发酵这一工序,所以老鹰茶应该属于绿茶.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