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孝感特产茶叶 湖北孝感十大茶叶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孝感特产茶叶 湖北孝感十大茶叶更新时间:2022-05-26 08:19:45

一.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江汉鸡

江汉鸡是汉川经过三百年培育的优良种鸡。该鸡型小而紧凑,头大小适中,多为单冠,冠峰发达,呈鲜红色,趾短,身长,后躯发达,性情活泼,耐粗饲,觅食能力强,遗传性稳定,产蛋较多。根据科学测定,"江汉鸡"从雏鸡孵出日至开始产蛋为215-250天,饲养三年的母鸡,年平均产蛋164.9个,每个蛋平均重42.92克,蛋的孵化成鸡率占92%,雏鸡成活率占84.76%,饲养8个月的母鸡,平均体重932.86克,公鸡1140.29克,汉川"江汉鸡"常年饲养量约200万只,年产蛋量1400万斤。"江汉鸡"雏鸡的孵化,在麻河的东岗岭村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1700年前,汉川麻河镇的东岗岭村就始经营孵房,此地建国初有孵坊8家,以后其孵化技艺传于本市旧港、蚌湖口、二河、新堰、分水、三星垸等地,形成江汉鸡雏生产基地
养鸡历来是汉川农家的主要副业,在长期的养鸡实践中,汉川积累了丰富的选种经验。麻鸡产蛋量高,民间流传有"黑一千,麻一万,粉白鸡子不下蛋"的谚语。孵化坊对种蛋选择较严,鸡雏主销国内,形成蛋→鸡→蛋→雏的循环,故麻鸡群体在汉川相传至今
"江汉鸡"人称"土鸡",肉质细嫩、味美,煨汤其味盛佳,乃上乘补品。其蛋亦称"土鸡蛋",最受市民青睐。( 汉川)

二. 浙江省 宁波 慈溪 慈溪茶叶

名茶出高山。浙东地区山岭逶迤,溪流纵横,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唐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指出:“越州、明州、台州均产茶”,且当“以越产者为上”。这说明浙东地区不但是产茶区,更出产名茶。据有关史料记载,越茶自宋代起即被列为贡品(慈溪产“雀舌”茶即被列为清代贡茶)。以后,越地所产之茶更进一步成为重要的出口物资,远销欧洲国家。慈溪现境大半属古越地,茶叶资源非常丰富,尤其是南部地区,数十里四明余脉绵延不绝,有栲栳、狮子、九龙、白石尖等奇峰险岭,又有上林、梅溪、上岙、邵岙等众多湖泊水库错杂其间,地高气清,云蒸霞蔚,却雨水充沛,是天然的优良茶园。慈溪南部所产的诸多茶叶中,最为著名的是龙南一带所出的珠茶,即通常所讲的龙南茶。龙南茶树大多生于半山腰间,谷雨前后开始采摘。制成后的茶叶一颗颗浑圆紧结,身重骨实,色泽绿润,白毫隐隐,沏上一杯,满室飘香,喝上一口,回味无穷,正是“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碧玉珠走盘”。经过长期的开发和培育,龙南茶的质量有新的提高。目前,慈溪全市龙南茶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余亩,年产量近10万公斤,所产茶叶除供应本地外大量远销全国各地。( 慈溪)

三. 广东省 韶关 翁源 翁源茶叶

茶叶

翁源茶叶有多种,以金鸡茶、桂湖茶、李洞茶为名贵,金鸡茶清香提神,耐人寻味;桂湖茶甘香兼具,消食去滞;李洞茶香纯性温。

四.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应城糯米

应城糯米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应城糯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应城地处北纬30度,江汉平原与鄂中丘陵的过渡地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是国内籼糯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当地生产的籼糯米含有锌等10多种微量元素,享誉全国,应城也被誉为“全国籼型糯稻第一市”。

应城糯米

湖北省应城市杨河镇、田店镇、三合镇、杨岭镇、汤池镇、陈河镇、义和镇、黄滩镇、天鹅镇共9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应城市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应城糯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应城政函〔2013〕18号

湖北豪丰米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HHF001-2010《应城糯米》

五. 广东省 江门 鹤山 鹤山茶叶

  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到清道光初年,种茶面积达5333.3公顷,年产毛茶8.5万担。年出口茶叶6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鹤山茶以其条索紧细,成色油润,汤色鲜亮,清香味浓,滋味甘滑,清热消热消滞而著称。其中以古劳茶山、宅梧白水带、鹤城马耳山三个产地的最佳。“古劳银针”为古劳茶的雅称,其形似寿眉,状若银针,叶背显毫如银,叶色清翠,汤色清澈而略带浅绿,回甘力醇和。生长在石岩头(地名)的茶,其味芳香浓烈。乾隆年间《鹤山县志》云:“古劳茶味还武夷而带芳,邑中物产唯此可以甲诸郡”。原古劳、鹤城、白水带三地茶农以茶为活,鹤城的主街被命名为“茶行街”。20世纪30年代后期,由于战乱,茶叶生产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恢复茶叶生产。70~80年代在合成农场建立大型的茶叶生产基地和在桃源马山成立茶叶科学研究所。1998年,全市茶叶收获面积153.9公顷。

    古劳银针

    古劳银针产于古劳镇丽水石岩头,故又曰岩头茶。该茶条索紧结,挺直似针,色呈银灰;泡后色泽碧绿明亮,叶底幼嫩,味道醇和清香;浅饮即舌滑喉凉,极感舒适;多饮止渴生津,全身爽快。一向誉为茶中妙品,早已蜚声遐迩,驰名中外。晚清时期已极受推崇,成为中国名茶品牌之一。

    马耳山茶

    马耳山茶品牌以其产地冠名。马耳山位于鹤城西北部约6千米,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山上茁壮翠绿的一片片,便是驰名遐迩的茶园。马耳山麓为丘陵山坡,壤松土软,泥骨色黄,向阳背风,宜种青茶。种后冬盖山草,春暖滋润,生势壮旺。200多年前,惠州姓杨者迁居于此,6户20人,沿坡开垦茶地。后练常精、练常振兄弟两户迁此,开垦茶地4公顷。鼎盛时期,茶农达20户,200多人。茶青按季而采,春茶于清明,秋茶于白露。制作向用传统工艺。该茶用开水冲沏,即片片竖起,香气四溢,茶味甘香爽滑,香味浓郁,为送礼佳品。清末民初,鹤城街内建有美珍、树芳、恒兴隆、裕生、新广兴、联昌盛等大茶庄,皆为当地商人合资开设。该街今仍以“茶行街”名之。

    茶山素馨花

    茶山素馨花主产地为古劳茶山。种植历史近50年,引进人叫球长伯,后遍及各家各户。现种植面积约1.5公顷,年产量7.5吨。素馨,草本植物,春季种植,花开于夏,雪白芬芳。采摘却于花蕾未绽之时。人工撷取,常人日采4至5斤。摘后经过蒸晒或烘干程序;日晒者,色泽金黄,成针状,称素馨针。据医书记载,素馨针有疏肺解郁,清热去毒功效。故一般用于制药。若将素馨针与青茶混冲,其茶清香甘凉,既解渴又清热,茶山人向有此习,且作为待客的佳品。

六. 湖北省 孝感市 孝南区 孝感二河三蒸

过去,有人以为“二河三蒸”源于“沔阳三蒸”。其实不然。一则明清时,二河与沔阳同属沔州,其菜系为同根。二则“二河三蒸’’既继承了“沔阳三蒸”之长,又有突破与发展。如“沔阳三蒸”为蒸青鱼、蒸猪肉、蒸蔬菜,“二河三蒸”则以清蒸、粉蒸、泡蒸见长,其蒸法更讲究,莱肴更具特色。以清蒸甲鱼和武昌鱼为例,要求原料必须鲜活,现杀后抹盐、姜及部分佐料,用旺火蒸,熟后再淋油加佐料,其味肉质鲜嫩、不油不腻;粉蒸是将原料拌上米粉及姜、蒜等佐料,用旺火“干蒸”,其菜味足味长;“泡蒸”则将蒸物和佐料泡油一次蒸成,菜回味绵长。由于清蒸、粉蒸、泡蒸的方式不同,对时间、火候、用料极为讲究,故味道、色彩迥然不同,实乃上乘的美味佳肴。最有特色的是泡蒸,以自制的米醋调味后淋入蒸菜之上,味道独具。

七. 浙江省 丽水 松阳 松阳茶叶

松阳茶叶

松阳茶叶,史载三国时即已形成规模,至明清,产茶名声愈盛

。据《松阳县志》所录,

1929年,松阳茶叶荣获西湖国际博览会一等奖。近年来,该县在继承茶文化遗产的基础

上,创制开发出“银猴“、“玉峰”、“万寿茶”等七个名茶。1984年,松阳“银猴”

被评为省级名茶。1991年,在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厂评为中国文化名茶。“松阳玉峰”

在1988年被评为省级名茶。同年,松阳茶精制的“眉茶”荣获世界第24届食品博览会棕搁奖。松阳所有的名优茶具有共同特点:采摘细嫩,加工精细,外形内质各具特色,具有高山名茶的品质风格,不愧为茶中之珍品。那嫩绿清沏的汤色,鲜醇爽口的滋味,和浓郁鲜爽的香味,无一不令品茶人叹服。

“松阳银猴”始于一千八百年前三国时期,至唐代由著名道士叶法善依照陆羽《茶经》,取卯山水土培植,称“卯山仙茶”,遂入宫中,深得唐玄宗及历代君王喜爱,其后成为皇宫贡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与松阳名士祖谦品茶时作诗盛赞卯山仙茶“天台乳花世不见,玉川风腋今何有?”

八.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茶叶

茶叶

横县所产的茶叶味佳质优,开水冲之即香扑鼻,入口微甘,提神醒脑,饮用一杯,尽消疲劳。以南山的白毛茶最享盛名。此茶产自县城南面宝华山及附近的六旺、桐油等村,相传为明朝建文帝植,传种至今,故名圣种白毛茶。茶叶背面白茸如银,萌芽即采,细微类似银针嘴,色味远胜他茶,并兼有荷花香气及蜜味,饮之香而有余。曾获巴拿马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二等奖。此外,横县绿茶也较有名。目前,全县茶园约有731公顷,年产茶约250吨。

九. 湖北省 孝感市 应城市 砂子馍

砂子馍是长江埠特有的面点小吃。砂子馍做得最好的要数喻连苟。他做的砂子馍掰开后,能清楚地看见里面的一层层酥,竟有五六层之多。别人做砂子馍是用猪油,他用麻油,而且他在和面时特别讲究风向。他每天半夜起床和面,总是观察一下风向,若是南风,就少加点水把面和干;若是北风,就多加点水把面和清点,因为南风涨朝,北风收潮。他把面揉开后,抹一层麻油后又合拢揉匀,如此反复五六次,面团和好放着待用,做砂子馍多用桶炉,其炉面形似“鸡窝灶”,便于放锅,炉子旁边有一个二层的木架,便于操作和摆放用具。其操作过程是:将干净的鹅卵石(直径不足一寸)放入铁锅预热,不时加入食油搅拌鹅卵石,待鹅卵石在锅内发烫时,铲出一半放入备用锅中,再用锅铲扒平铁锅内的鹅卵石,将一尺见方的面饼盖于其上,再将备出的鹅卵石置于面饼上面,利用上下的热石子将面饼烤熟。

喻连苟做砂子馍十分讲究,每烤一个砂子馍后,还要用干净抹布把锅里的鹅卵石抹一下,炒石子的油也放得多些,所以他做的砂子馍相当俏销,总是供不应求,形成长江埠独有的而享誉四方,并传承至今。

十. 湖北省 孝感市 汉川 庙头

黄花古名宣草,又名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其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14.1克,各种维生素11毫克,脂肪0.5克,粗纤维6.7克,还含有人体必需的糖、核黄素、胡萝卡素、硫酸素、铁、磷等。用以做菜,味鲜色美,香甜可口,是席宴的传统佳肴。黄花可入药,有消炎止血、清热镇痛、利尿消肿、健胃通乳等功效

汉川黄花菜的种植面积达20000亩,分布在庙头、城隍、分水、华严、沉湖等地,年产量达65万余斤,其中,素有"三花之称"美誉的庙头镇,所产黄花以花形象俊雅,清香宜人,色鲜味美而闻名海内外,据《庙头志》载:"庙头黄花,始种于隋,为历代宫庭御膳、健脑、强身、养颜之贡品"。唐代诗人白居易云游庙头留有:"杜康能解闷,宣草能忘忧"的千古绝句。汉川黄花运用"现代杀青"、"气候干燥"、"气调保持"等国内外领先技术工艺,对黄花菜进行精制加工,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产"巨龙牌"黄花获‘99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荣誉称号,产品畅销全国五十多个大中城市及港台、东南亚市场。( 汉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