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江苏连云港市十大特产 连云港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来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江苏连云港市十大特产 连云港特产有哪些值得带回来更新时间:2022-06-18 17:35:05

一.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云台山板栗

连云港市云台山板栗,为“红林3号”,通称山栗子。外形整齐美观,褐色外壳,圆鼓光亮,惹人喜爱。因其世代生于云台仙境,下有肥土甜水哺育,上得云雾雨露滋润,肉实饱满,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钙、磷、铁、钾等成份,营养丰富。在1974年江苏省板栗品质评选中,以外观、整齐度、肉质、甜度、香味5个指标总分最高,与苏州名栗“九家种”并列全省第一。



云台山板栗为民间喜爱的干果之一。生吃脆嫩香甜,满口生津;熟吃又甜又沙,香溢口外。栗子烧仔鸡,更是席间一道美菜。

二.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虾婆饼

海州湾渔场生长着一种形似螳螂又像虾的软体动物,俗称“虾婆婆”。虾婆婆体大肉多,一般雌虾婆为最好。辨认雌虾婆方法很简单,凡脖下有一个白色正楷“王”字者即是。用盐水煮食,同盐水虾齐名。人们还习惯于把虾婆洗净去尾,用擀面棍从其头部向尾部压挤出肉汁,加上少量面糊、鸡蛋烙成饼,俗称虾婆饼,炒菜做汤其味鲜美。

三.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云雾茶

云雾茶,是连云港市,历史悠久,品质优良。

《金史·食货志》就有章宗承安四年(1199年)三月于海州(今连云港市)“置一坊造新茶”的记载。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沈云霈、宋治基等在籍士绅,集资开发云台山,兴办“树艺公司”,栽培云雾茶,所产茶叶曾获南洋劝业会奖。

近几年,云雾茶获得较大发展。全市已有茶田近2000亩,年产云雾茶近百担。云雾荼制作工艺科学规范,从鲜叶采摘、杀青、揉捻、整形干燥,到泡制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1980年,在江苏省品茶会上,以其条索紧圆、形状似眉、锋苗挺秀、润绿显毫、香高持久、滋味鲜浓、汤色清明、叶底匀整之特具品格,与南京雨花茶、苏州碧螺春并列为江苏省三大名茶。

经专家鉴定,云雾茶富含茶碱、茶丹宁、维生素。饮用云雾茶,可以提神解渴、清暑利尿、消胀、去腻降压、消除疲劳、增进记忆。

四.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连云港海带

连云港市人工养殖海带已有40余年历史,为江苏省唯一的海带产地。

海带,属褐藻门、海带科。藻体褐色,扁平呈带状。人工养殖海带,每年秋季采取小苗,一株株夹于夹苗绳上,放入海中养殖,次年夏季收获。海带含有各种有机物和18种氨基酸,并含糖6%,有较高营养价值和化痰、散结、利尿、预防高血压、血管硬化、脂肪过多症等功能,并可供提取碘、褐藻酸钠、甘露醇等工业原料。

五. 江苏省 连云港市 灌云县 沙光鱼



沙光鱼头大嘴也大,贪食小鱼、小虾、沙蚕之类。因此,它长得特别快。沙光鱼一年一死,每年在清明时节产卵,孵化后大鱼死去,小鱼生长迅速。一般到了十月,长的可近1尺长,重的能达一斤

沙光鱼肉细微,味鲜美,既可红烧,又可做汤,素有“十月沙光赛羊汤”的民谚,可见沙光鱼的功效。沙光鱼“暖中益气,食之主壮阳道,健筋骨,利血脉……”,很有滋补营养价值。

沙光鱼的吃法有两种:一是做汤。二是红烧。

海边人一般吃法多是鱼汤。做法:和做鱼头汤一样。鱼一至二斤,将鱼洗净去鳞和内脏。在油锅中煎一下,加入热水三至五斤。大火烧开约五分钟后加入葱和姜。中火熬十分钟后(时间越长越好,肉脱骨后将鱼骨挑出最好)加少许料酒,糖。约两三分钟后加盐出锅。装碗后加白胡椒,并根据个人爱好加少许香菜或蒜苗即可。

红烧:锅烧热加少许油,加葱姜和红椒干少许,煸出香味后加酱油和水。水烧开后,放入洗好的鱼(可以不煎的),并加少许糖和盐。约十分钟后加料酒。片刻出锅。

六.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连云区 美蓉套蟹

美蓉套蟹以煮熟蟹肉、蟹黄配以蛋青、鸡汤、料酒等精心制作而成,”其色、香、味、型俱佳。

七.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赣榆芦笋

赣榆县是拥有芦笋生产基地,是全国著名的“芦笋之乡”。芦笋又名石刁柏、龙须菜。它口味清爽香郁,肉质细嫩洁白,可生吃凉拌,也可为多种名菜的配料。芦笋还具有特殊的医疗效果。

从营养成分上看,每百克鲜芦笋嫩茎含蛋白质为1.4g,胡萝卜素为220mg,维生素B1为0.01mg,烟酸为0.9mg,维生素C为2mg。非常适于老年人和幼儿食用。尤其是在医学上,芦笋有暖胃、宽胸、利尿、益肾的功能。经常食用芦笋,有治疗心脏病、高血压、血管硬化以及抗癌作用。

八. 江苏省 连云港市 赣榆 连云港柳编

连云港柳编工艺品历史悠久,据《赣榆县续志》附编记载:民国5年土城的“柳婆罗”(当地柳编制品统称)参加国际巴拿马赛会,获四等奖。柳编艺人编制柳制品是在“地窖子”里进行的。人在地窖内扳柳,保温又保潮,编制的工艺品质地好,不易折断。

柳编艺人以东方睿智和匠心独运的技艺编织出的工艺品形态各异,争妍斗奇,既可观赏,又实用。特别是柳编贝雕花卉工艺品,其制作精湛,构思独到,深受中外客商的青睐。如今,连云港柳编以其新、奇、巧畅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九. 江苏省 连云港市 海州 加吉鱼

加吉鱼,是海州湾的名贵经济鱼类,属鳃科,学名真鲷。鱼群多活动于前三岛一带
加吉鱼是肉食性鱼,肉质最美,嫩似豆腐,味鲜胜仔鸡,头尤鲜美,越嚼越香。民间素有“加吉头,马鲛居,鳓鱼肚皮唇唇嘴”之说。加吉鱼又因身形优美,色彩吉庆,常被人们捧上喜宴席。( 连云港)

十. 江苏省 连云港市 东海 石梁河葡萄

石梁河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石梁河镇的葡萄糖度高、酸度小、颜色鲜艳颗粒饱满,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葡萄,已通过省级无公害食品的认证。石梁河葡萄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日照充足,雨热同季,四季分明,其优越的生态环境,孕育出优良品质的“石梁河葡萄”,被誉为“苏北吐鲁番”。该镇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葡萄基地乡镇”称号,被江苏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模范果园”,连续多年被市政府授予“葡萄之乡”、“果品之乡”的称号,产品畅销大江南北,享誉苏北鲁南。

石梁河镇葡萄种植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石梁河镇葡萄种植规模已达到1.6万亩,品种多达30余个,年产鲜果3万吨,年收入超2亿。目前该镇已栽植巨峰、京亚、京秀、6-12、87-1、维多利亚、优无核、美人指、秋红、藤稔和红地球等早、中、晚熟品种30多个。

石梁河镇注册了“石梁河”牌、“海陵湖”牌两个葡萄商标,打造了自己的葡萄品牌,并积极打造无公害产品基地,于2003年成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的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提高了石梁河葡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质检总局组织专家对石梁河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进行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石梁河葡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自即日起实施保护。

石梁河葡萄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巨峰”、“美人指”、“红地球”、“藤稔”等。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褐潮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pH值6.5至7.5,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苗木培育:采用扦插或嫁接育苗方法。

2.定植:采用“T”形架和“V”形架避雨栽培,定植密度每每667㎡(亩)≤150株。

3.产量控制:每每667㎡(亩)产量≤2000kg。

4.肥水:每年每每667㎡(亩)施用腐熟有机肥≥2000kg,采收前10天停止灌水。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依品种特性,于8月中至11月上旬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果穗完整,果粒大小、形状、颜色整齐,果粉完整,果皮中厚,果实外观呈现本品种特色;果肉细腻,糖酸比合理,适口性好。

2.理化指标:可溶性固形物,“巨峰”≥18.0%,“美人指”≥15.0%,“红地球”≥16.5%,“藤稔”≥17.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石梁河镇地处东海县北部,素有“苏北吐鲁番”美誉,葡萄种植历史悠久,被省农林厅评为“江苏省模范果园”,被市政府授予“葡萄之乡”、“果品之乡”称号。该镇自上个世纪80年代初引导农民发展葡萄种植业以来,通过品种更新、技术改造、创新体制等手段,推广葡萄套袋、设施栽培、储藏保鲜等新技术,全力做大做强葡萄产业。目前,该镇葡萄种植规模达1.6万亩,品种30多个,年产鲜果3万吨,年收入超2亿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石梁河葡萄

江苏省东海县石梁河镇现辖行政区域

东海县人民政府《关于明确石梁河葡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请示》,东政发〔2013〕23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石梁河葡萄》(草案)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