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福建省龙岩市特产黄米粿 福建特产黄粿怎么做好吃

当前位置:51特产网福建省龙岩市特产黄米粿 福建特产黄粿怎么做好吃更新时间:2022-05-24 18:44:42

一.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凤凰醉酒

凤凰醉酒

据《中国菜谱》载:“河田鸡起源于福建长汀县河田镇”。据民间传说,唐开元年间河田鸡选送到长安,每每取胜,列为斗鸡之雄。

长汀米酒娘,素以民间精工酿制,纯天然原料,含有20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酒娘、鸡是长汀食文化园地的两朵奇葩。融鸡酒于一体烹制菜肴,深为来宾青睐。[特色]鸡似醉卧缸中,鸡皮金黄油亮,酒香扑鼻,令人谗涎欲滴。

二. 福建省 龙岩 武平 武平金橘

武平金橘

金橘(学名:Fortunellamargarita(Lour.)Swingle),又称金桔,为芸香科金橘属常绿灌木。树高3米以内,叶质厚,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顶端略尖或钝,基部宽楔形或近于圆;叶柄长达1.2厘米,翼叶甚窄。单花或2-3花簇生;花梗长3-5毫米;子房椭圆形,花柱细长,通常为子房长的1.5倍,柱头稍增大。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橙黄至橙红色,果皮味甜;种子卵形,子叶及胚均绿色,单胚或偶有多胚。花期3-5月,果期10-12月。

金橘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A,可预防色素沉淀、增进皮肤光泽与弹性、减缓衰老、避免肌肤松弛生皱。也可预防文明病,如血管病变及癌症,更能理气止咳、健胃、化痰、预防哮喘及支气管炎。金橘亦含维生P,是维护血管健康的重要营养素,能强化微血管弹性,可作为高血压、血管硬化、心脏疾病之辅助调养食物。

金橘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金橘甙等成分,对维护心血管功能,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作为食疗保健品,金橘蜜饯可以开胃,饮金橘汁能生津止渴,加萝卜汁、梨汁饮服能治咳嗽。

金橘的特点是果皮和果肉一起食用,嚼食后,顿觉喉间津润、满口生香。金橘80%的维生素C集中在果皮上,每百克高达200毫克。金橘除鲜食外,也可泡茶饮用。一个较大的用途是加工成白糖金橘饼、甘草金橘饼、果酱、桔皮酒、金橘汁等。果皮还可提取芳香油。

金橘皮薄,有特殊芳香,可连皮生吃,亦可酒浸饮。冬季吃金橘可强化鼻咽粘膜,预防感冒,金橘浸酒服,可预防支气管炎。老年人吃金橘还能治胸闷痰积,食滞胃呆,并能增强毛细血管弹性,防治脑血管疾病。

三. 福建省 龙岩 长汀 皱纱肉

俗称“烧大块”,是长汀传统菜肴,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谱

。皱纱肉皮似皱纱,综红晶亮,色香味俱佳。

皱纱肉的制作工艺如下:

(特色)皮似皱纱,肉香扑鼻,爽口不腻。

四. 福建省 龙岩 连城 珍珠土龙

连城美食之:珍珠土龙

“土龙”学名竹鼬,以竹,茅根芽为食,喜打泥洞,连城方言称之为“土龙”。“珍珠土龙”系山珍菜之一,以土龙和糯米同烹,糯米纯白,粒粒如珍珠,因而得名。食之鲜肥醇厚而不腻,妙不可言!

五. 福建省 泉州 石狮 九重粿

九重粿是闽南的家常小吃,为一大块厚一寸左右的淡黄色半透明固状体,富有弹性,软滑而柔韧,口感微粘。很多年前,总有小贩骑着自行车在各个乡村叫卖,根据客人需要,用刀在大块上切割出你所要的斤两。九重粿吃时一般要蘸白糖,吃时有一股淡淡的食碱味。

其做法为将晚米用水淘洗,浸泡2小时,捞出沥干,渗水加入明矾(用水溶解)搅拌,磨成稀浆。把锅置于小火之上,放入红板糖,渗水熬成浓液起锅,滤去杂质,倒入稀浆中,搅拌成为红色稀浆。又把锅置于旺火之上,倒入适量的清水烧沸,把铺上洁净的“炊布”并夹着通气板的蒸笼放在锅上,然后分九次,舀入粿浆。(第一次粿浆稍多些,蒸约7分钟,接着,每次的浆量比第一次的稍薄些,每次约蒸15分钟。)先蒸第一层,在上面抹少许花生油,再蒸第二层,这样连续蒸九次,粿成九重,重重可以揭开,故叫“九重粿”。

九重粿可译为“米冻”

“泉州菜英文名”翻译的第24个是“九重粿”,从征集到的读者翻译来看,大家对九重粿的看法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别。

刘小姐发来的翻译是:ricejelly,把这个英文名再翻译成中文,就是“米冻”的意思。我们回访刘小姐时得知,她是外地人,本来对这些泉州菜都不清楚,有些甚至都没见过。但她很喜欢美食,所以为了弄清这些泉州的底细,她还特地请教本地人“九重粿”的具体做法。“只有懂得它是怎么做的,原料是什么,才好翻译啊。”在刘小姐看来,九重粿就像北方人冬天吃的“肉冻”,把原料熬制后凝固就成了“冻”。因为九重粿的原料是米,然后根据它的做法,翻译成“ricejelly”就很合适。这个翻译没有体现“九重”,但刘小姐说,九重只是它的制作工序,从九重粿的外表看,你看不出它的“九重粿”来,所以,翻译的名字可以不体现它的工序。

但这只是刘小姐的一家之说,还有不少其他读者给出的翻译,其中比较“贴切”的如下:

1.Quanzhou jelly 泉州果冻,这条翻译跟前面“土笋冻”读者给出的翻译相同。

2.Cooling rice liquor 冷却凝固了的米汤,把原料―――米汤体现出来了。

3.Nine fruit 九个果子,哈哈,这个翻译很直接,但似乎跟实物没多大联系。

4.Nine layer cake九层糕,九重粿

从外表看,的确很像糕点。(来源:泉州网)

六. 福建省 龙岩 上杭 客家凉帽

客家凉帽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凉帽用薄薄的蔑片或麦杆编成,斗笠的顶部缝着布,帽沿四周除正面外,垂挂着五寸来长的彩布,未婚的姑娘还要在垂布的两端挂五颜六色的彩带。彩带是客家姑娘婚否的标志。凉帽除了有遮阳、防雨、防尘的功能外,亦是客家妇女独特的头饰。

七. 福建省 龙岩 漳平 风鸭

闽西漳平双洋镇(旧时宁洋县)地处偏远山区,这里霜冻低温,阳光充沛,空气新鲜。当地百姓加工风鸭有百年历史。鸭肥肉香,便于蕴藏的风鸭,过去加工只是为了自家过年食用。如今,经过精心加工改进的宁洋风鸭,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带的霜风、阳光、纯净的空气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选用以稻谷为主饲料的地方良种番鸭为原料,经山泉水浸透后,采用地方传统工艺和科学配方,适时精制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装,成为特具色泽金赤润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风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礼迎宾之佳品,被誉为闽西佳肴一绝。

八. 福建省 龙岩 新罗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产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江山乡的斜背、背洋、梅溪等地,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原产地斜背村的农民,祖居泉州,先是迁居漳平永福,而后又从永福迁到龙岩斜背村定居,至今已传十九代。他们定居后即开始种茶。加工出来的茶叶,以产地定名为“斜背茶”。斜背茶为高山茶类,属炒青绿茶。其干茶色泽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绿黄亮,以“三著黄绿”而闻名。

斜背村位于万山之巅,海拔高达1248米,背洋和梅溪两村海拔也达1000米以上。山上云雾弥漫,日照时间较短,年日照时数为2058小时,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降雨量168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75%。茶树多种植在山垅两旁或是房前屋后的零星地上。在长期独特的生态条件影响下,茶树芽叶的特性发生了变化,表现在芽梢叶色黄绿,每到春季,满园皆黄。芽叶中叶绿素含量较低,水浸出物、茶多酚含量比绿色芽叶高。

斜背茶以大叶种菜茶炒制品质最佳。立夏左右进行采摘,不采夏、秋茶。主要工艺有杀青、揉捻、初炒、摊凉、复炒、过筛摊凉、再复炒、再过筛摊凉、足干等九道工序。全程历时4小时左右。特殊工艺促使茶多酚等内含成分发生非酶性为主的生化变化,有利斜背茶“三著黄绿”品质风格的形成。

斜背茶在闽西早负盛名,现已销往厦门、广东等地,并外销新加坡等地,深受海外侨胞的嗜爱。它以独特的香气(带艾香)、浓厚的滋味、犹如新鲜橄榄的回味吸引着广大斜背茶的爱好者。

九. 山西省 忻州 繁峙 繁峙黄米

繁峙黄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黄米

黄米本是北方一种粮食,照字典的解释,是去了壳的黍子的果实,比小米稍大,颜色淡黄,煮熟后很黏。黄米、小米同出北方,主要产于黄土高原,但在北方人眼里,黄米是要高于小米的。人们拿它当江米使,有些地方还拿它做糕待客。初加工时就能做出许多花样,再细加工,或煎,或炸。黄米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有营养的粗粮。

十. 福建省 漳州 云霄 绿豆粉粿

绿豆粉粿是云霄的传统名风味小吃。其质地晶莹晚剔透,柔韧而富有弹性;其口感冰凉滑嫩,爽口而味道鲜美;其功用清热解毒,消暑而润肺润喉。是夏天食用之佳品。故在厦、漳、泉等闽南一带闻名遐迩,久负盛誉。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