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西特产茶油 广西的茶油哪些地方是最好的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西特产茶油 广西的茶油哪些地方是最好的更新时间:2022-05-25 05:38:22

一. 广西 百色 右江区 百色山茶油

百色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百色山茶油生长在百色所拥有的独特气候和土壤环境里,使百色油茶品质独特,含有油酸81.3%,高出全国水平2.3个点,且百色山茶油含硒元素,达到0.0036毫克。这是全国唯一含有硒元素的山茶油,百色山茶油的独特品质得到世界公认。

目前,百色山茶油种植面积达到165万亩,占广西总面积近四分之一,是广西油茶大市,其12个县(市、区)中,已有8个县区被列为全国茶油重点县。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行政区域。

《百色市人民政府关于确定百色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通知》百政发〔2016〕3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百色山茶油》(草案)

二. 安徽省 安庆 桐城 龙眠山茶油

龙眠山茶油是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的。龙眠山茶油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

茶油,又名油茶籽油、山茶油,它的最大优势在于纯天然、无污染,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等对人体有害物质,色泽金黄或浅黄,品质纯净,澄清透明,气味清香,味道纯正。为中国政府提倡推广的纯天然木本食用植物油,以及国际粮农组织首推的卫生保健植物食用油。

安徽龙眠山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眠山食品)成立于2004年,座落在桐城派故乡,久负盛名的龙眠山麓的龙眠西路,是一家油茶生产、加工开发和销售为一体的安庆市农业产业化优秀龙头企业和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条生产线:压榨、浸出、精炼。公司和安农大技术合作,是安徽省最先进的茶油生产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是:“龙眠山”牌茶油、芝麻油、菜籽油、绿茶枕,其中“龙眠山”牌茶油已打造成著名商标。

龙眠山食品于2007年经国家标准化委员会批准,建立“茶油标准化示范区”。 龙眠山食品所有产品均已通过HACCP认证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9年“龙眠山”牌被评为“安庆市著名商标”及“产品质量奖”等荣誉称号。

三. 江西省 宜春 袁州区 袁州茶油

袁州茶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茶油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袁州就已大面积抚育油茶林。清末,每年向长沙、汉口等地销售茶油100余万斤。建国后,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油茶生产,从1954年开始,袁州就被列为全省发展油茶生产的重点县,1957年茶油总产达到277.5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19倍。1979—1985年,袁州平均每年产茶油320余万公斤,输出茶油150多万公斤。从面积到总产,均居全国首位,商品率列为全省第一,全国第二。“十一五”期间,油茶生产列为全区农业六大重点产业之一。

宜春市袁州区油茶局

宜春市袁州区所辖天台镇、辽市镇、竹亭镇、水江镇、金瑞镇、飞剑潭乡、楠木乡、慈化镇、洪塘镇、新田镇、西村镇、彬江镇、渥江镇、寨下镇、柏木乡、芦村镇、三阳镇、湖田镇、南庙镇、新坊镇、袁州区油茶试验林场共21个乡(镇、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4′18〞~114°37′21〞,北纬27°33′05〞~28°05′33〞

AGI2017-02-2088

四. 江西省 上饶 上饶县 上饶山茶油

上饶山茶油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上饶县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是全国六个油茶重点示范县之一,境内油茶林面积达76.5万亩,2001年上饶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油茶之乡”荣誉称号。经上饶县人民政府确认上饶县恩泉油脂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上饶山茶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资格后,上饶县恩泉油脂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申请对“上饶山茶油”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上饶山茶油”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为上饶山茶油发展奠定又一新的里程碑。

上饶山茶油

地域范围

保护规模:上饶山茶油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规模为总面积76.5万亩,年产量38250吨。 地理位置: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信江上游——自古有“富饶之洲、信美之郡”美称的上饶县境内(全境)。 所辖村镇:田墩镇、上泸镇、华坛山镇、茶亭镇、皂头镇、四十八镇、枫岭头镇、煌固镇、花厅镇、五府山镇、郑坊镇、望仙乡、石人乡、清水乡、石狮乡、湖村乡、董团乡、尊桥乡、应家乡、黄沙岭乡、铁山乡等21个(乡)镇。 经纬度:东经117°41′——118°14′ 北纬27°58′——28°50′ 区域边界:东邻上饶市信州区、玉山县、广丰县 南连福建省浦城县、武夷山市 西接铅山县、横峰县 北界德兴市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上饶山茶油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等因素形成了特有的感官特征:其原料山茶果,果形有圆形、桃形、橘形,色泽光亮、果实饱满;山茶籽果仁较多、有光泽、质密含油量高;成品油色泽金黄色、晶莹透亮、营养丰富、口感极佳。 2、内在品质指标:上饶山茶油含:油酸c18:1 78-82%;亚油酸c18:2 7-11%; 亚麻酸c18:3 0.8-1.6%;硬脂酸c18:0 1.5-3.5%; 软脂酸c16:0 8-10%。上饶山茶油与普通山茶油主要成分对比表,见下表(略) 3、质量安全规定:加工执行标准、大气、水质执行标准 GB11765—2003油茶籽油国家标准 GB3095—1996大气质量标准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五. 江西省 吉安 万安县 万安茶油

茶油又名山茶油、木油、木梓油,是纯天然高级木本食用植物油,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万安茶油产自江西省万安县赣江十八滩两岸的崇山峻岭,它取自群山森林中的油茶树种子,采用传统工艺精制提炼而成,远离污染,既营养丰富,又极具保健功效,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富有维生素A、B、C、E以及有益人体健康的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内胆固醇氧化,并能促进血液中胆固醇重新合成转化利用,使人体血脂下降,具有降血脂、降血压、降胆固醇、滋肾润肺、清於利气、清肝解毒、润肤养颜之功效,是山民产妇的必备食油,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是植物油中的王者。长期食用,可预防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调节人体内生态平衡,永葆青春活力。明清时期,万安茶油远销东南亚各国,是县境主要出口产品。

六. 安徽省 六安 金寨县 金寨山茶油

金寨山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金寨山茶油

金寨县油茶协会

12914810

山茶油

七. 湖南省 常德市 鼎城区 鼎城茶油

鼎城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鼎城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鼎城区栽培油茶的历史悠久,种植面积45.21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的12.8%,占林业总面积的42.25%。鼎城茶油的种质资源十分丰富,建国以来,通过几十年的人工引种栽培和自主选优,现已培育出好几个适宜当地生长,产量、品质均优于其他油茶品种的当地特色无性系油茶,如:铁城一号、常林3号、常林36号、常林39号、常林58号、常林62号等。

2011年,为帮助“鼎城茶油”商标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常德市工商局、鼎城区工商局两级工商部门一直在作坚持不懈的努力。区局于2011年将“鼎城茶油”纳入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重点扶持对象,不断加强对商标创牌工作的宣传、引导和服务。2011年5月、2012年4月,区局局长徐晓斌就“鼎城茶油”争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事宜,和区长董岚、副区长唐绍华等区政府领导赴北京向总局商标评选委员会进行全面汇报,得到了总局领导的关心和认可。同时,该项工作也得到了省、市、区等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上级领导多次到鼎城油茶协会上门踏访调研,针对性地指导创建地理证明商标工作,极大地推动“鼎城茶油”品牌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八. 湖北省 恩施州 来凤县 来凤山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

九. 江西省 赣州 上犹县 上犹山茶油

山茶油(又名野山茶油,茶籽油,油茶籽油)。取自油茶树的种籽。山茶油的制作过程可分为:去壳,晒干,粉碎,榨油,过滤,全过程均为物理方法,因此它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茶油中不含芥酸,胆固醇、黄曲霉素和其它添加剂。经测试:茶油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以上,油酸达到80-83%,亚油酸达到7-13%,并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B、D、E等,尤其是它所含的丰富的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合成的。经科学鉴定,山茶油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均高于橄榄油。

十. 浙江省 衢州 常山县 常山山茶油

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常山山茶油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常山山茶油生产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并长期作为历代皇朝贡品。山茶油系用山区野生植物山茶果提炼的植物油,经常食用能有效改善血清中的胆固醇含量,是高血压、心血管病、脂肪肝患者的理想食用油,采用茶油作为原料的化妆品具有润肤护发的功效。常山山茶油现有品牌“东茶”、“常发”、“山神”、“常禧”、“八面山”牌都已经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常山是油茶的天然分布区,山茶油制作历史相当悠久,传说已有两千多年。1990年版《常山县志》根据芳村镇猷辂、寿源等地家谱记载,认定常山在宋末元初已大量栽种油茶,明代中叶油茶已广及山区、丘陵,民国期间全县各乡均种有油茶。

山茶油又名茶油、茶籽油,常山民间俗称“益寿油”。经传统物理工艺榨取的常山山茶油,以自然生态的油茶籽为原料,是真正的纯天然绿色食用油。山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传统食用植物油,其历史源远流长。公元前三世纪的《山海经》绪-载:员木,南方油食也。这“员木”即为油茶,秦时称甘醪膏汤,汉末称膏汤枳壳茶,唐代始称油茶,沿用至今。山茶油缘何被常山百姓称为“益寿油”?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芳村牛角口的溪中常有公母两蛇精兴风作浪,沿溪两岸的百姓深受其害。观音菩萨心生怜悯,设法降服了两蛇精,将它们变成为一棵雌雄同株的大树。这棵树常年花果不离,从开花到果实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五季14个月,被称为“抱子怀胎树”。后来,神通广大的福建武夷山惜曌和尚,遵照观音菩萨修道行善的旨意,腾空飞翔来到芳村牛角口,抬头看见大盘山上有一棵神奇的大树,惊叹不已,便留在此地练功修道,并在大盘山、小盘山建造了两座庙宇。每年树上果子成熟时,惜曌和尚就叫寺僧把果子摘下,榨挤出油,用于点灯照明和长年食用,同时施舍一部分油给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人们吃了这种油,顿觉目明神旺。不久,民间盛传此油为菩萨所赐,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便称其为“益寿油”。

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浙江省常山县 《关于界定常山山茶油地理标志范围的报告》(常政[2005]5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浙江省常山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