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新干县特产有哪些 新干最好的土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新干县特产有哪些 新干最好的土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6 11:34:28

一.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二. 江西省 上饶 余干县 余干酸菜

菜最高、最经典的表现形式,是炖,与肉在一起炖,用火锅砂锅,或普通锅,俗称酸菜白肉、酸菜火锅,雅称汆锅、汆白肉。“汆(读 cuān)”,望文知义——入水,因此一定要有汤,往往是宽汤,向“汤加王国”学习。几口就喝见了底,算什么豪爽。“汆”,饭馆印菜谱,食堂写黑板,往往误植为“川”。川就川,又不是考研究生。而且,川即大水,符合多汤原则。其字形,又如三片白肉侧立,倒也逼真。

三.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枳壳

枳壳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历史上闻名全国的菊花型商洲枳壳,即产于新干三湖镇,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宋时赵与时著的《宾退录》第10卷第135页记载的《枳壳商洲十一斤,枳实商洲一十斤》,即指送给皇宫的贡品。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枳壳、以商洲者为佳”。可见三湖的枳壳生产在历史上享有盛名。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貌特点以及丰沛的水资源孕育了商洲枳壳这一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道地药材品种。商洲枳壳是非常有特色的中药材品种。其外观表现出皮青肉厚、色白质坚、芳香纯正、果肉翻肚如口盆、果瓤横切似菊花的特点,在长期的中药临床应用中,具有破气、行痰、消痞的功效,疗效明显好于其它同类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盛誉。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商洲枳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栽培技术不断成熟,产品质量更加稳定,已成为新干县乃至江西省的一个道地药材品牌,也是国家有关部门首批建议的60个大宗药材GAP建设的品种之一。如今商洲枳壳的药用价值和经济效益越发明显。



目前,三湖已种植枳壳2800余亩,年产量达1700吨。

四.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三湖陈皮

三湖陈皮是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三湖镇的。“三湖陈皮”,是新干祖先培育的道地药材珍品,闻名海内外。

三湖陈皮驰名中外。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其主要含有挥发油。陈皮味苦、辛,性温,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所以陈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功效,主治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是一味常用中药。

五. 福建省 福州 闽侯县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

福州美且有雪片糕:系美且有糕饼店于清咸丰年间创制,已有130余年历史。有椒盐、桂花、核桃等品种。

六.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酱萝卜老鸭汤

酱萝卜老鸭汤因其独特的风味和悠久的历史而享誉省内外。据说,大唐歌妃许和子、我国第一位女红军贺子珍都对它情有独钟,现在已成为永新接待客人必点的一道佳肴。此菜精选三年以上的老鸭和永新上等酱萝卜,经3-4小时温火蒸制而成,常饮此汤,能清热去火,消暑止渴,生津利尿。

七.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车前草

车前草自1994年开始引进到三湖镇试种,经过12个年头的栽培,到现在已经形成产业化种植模式,每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1万亩以上。



车前草为一年生草本中药材,也是一味很普通的保健药品。它含有大量的粘液质、琥珀酸、胆碱等,可利尿、凉血、解毒。其根、茎、叶、杆、种子壳等均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



三湖镇独特肥沃的沙壤土,精耕细作的栽培方式是车前草产业化发展的基础,近十多年通过请省、县级专家来指导培训,在技术上已经成熟,特别是在病害防治上采取抓好轮作、选种、消毒、防渍、培育壮苗、作好预防等关键环节,车前草发病率在逐年降低,且产品品质一流。车前籽在5—6月间成熟采摘。目前全镇有95%的农户在种植车前草,平均亩产达300斤左右,总产量可达300万斤,单价稳定在5元/斤左右。

八. 江西省 上饶 余干县 江西凉粉

凉粉:使用凉粉草煎汁和以米浆煮熟,冷冻后成黑色胶状物,暑天可作解渴品。江西凉粉即以此法加工,盛夏极受欢迎。



凉粉草:凉粉草又名仙人草,为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00厘米;茎初被疏柔毛和细刚毛,稍老脱净。叶对生,具长2~15毫米的叶柄;叶片阔卵形至狭卵形,有时近圆形,长2~5.5厘米或过之,两面被柔毛或仅下面脉上被毛,有时近无毛。秋末开花。轮伞花序排成顶生、长2~8厘米的总状花序式;苞片圆形或菱状卵形,顶端尾状,常比花稍长;萼种状,长2~2.5毫米,具10纵脉和许多横行小脉,密被白色柔毛,上唇3裂,中裂特大,下唇全缘或微凹;花冠白色或微红,长3~3.5毫米,上唇阔大,具4齿,中间2齿不明显,下唇舟状。雄蕊4,花丝突出。果萼坛状,纵横脉均极明显。构成许多小凹穴;小坚果长圆形。 常生沙地草丛中或山溪边。分布浙江、台湾、江西、福建、广东和广西。采收加工 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九.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三湖红桔

三湖红桔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湖红桔,是江西省新干县地方特色柑桔良种,因原产、主产于该县三湖镇而得名。该品种红桔果色鲜红,果肉脆嫩,甜酸适度,风味浓郁独特,营养丰富。公元3-4世纪时就驰名江南,20世纪50年代曾出口苏联和东欧各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直盛销不衰。2001年获江西省优质柑桔奖。

三湖红桔属宽皮柑桔类,果实11月上旬成熟,果色鲜红,果皮光滑、皮薄、易剥离,果呈扁圆形,单果重50g左右,果肉脆嫩,甜酸适度,风味浓郁独特,营养丰富。2001年获江西小优质柑桔奖。该品种不但具有鲜美的食用价值,还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具喜庆和吉祥之意,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一直盛销不衰。在中国华北、东北、西北、江淮等地区以及东欧、中亚各国更受人们钟爱。该品种对气候土壤具有较强的选择性,要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冲积沙壤土。因此,三湖红桔主要分布在新干赣江两岸的冲积沙壤地带,其他地方栽培的三湖红桔,其品质均无法与该地带的三湖红桔相比。-

历史渊源

三湖红桔历史悠久,享誉中外。据公元3-4世纪时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 图2 新干红桔节

-,早在1700多前,三湖红桔已驰名江南,公元12-13世纪时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曾有诗咏:“芳林不断清江曲,倒影入江江水绿。”,并被朝廷钦定为贡品。宋朝后,三湖红橘成为历朝贡果,18世纪时清乾隆皇帝亲赐“大红袍”美誉后更是声名远播。1936年《江西年鉴》载,江西柑橘以“新淦(干)属的三湖为最盛”。张恨水也以三湖红橘为背景,写下了橘园爱情小说《北雁南飞》。解放后,三湖红橘更是誉满东欧、西欧、东南亚诸国。自1957年首次远销原苏联后,出口外销量逐年增加,至1989年出口外销量占江西全省柑橘出口总量的80%。-

相关传说

相传当年乾隆下江南,途径三湖时,正值金秋十月,桔子成熟的季节。绿叶衬着大红果,散发出幽幽的清香,令人馋涎欲滴。乾隆见四周无人,又抵不住吸引,遂摘下桔子便尝,被村民发现后,乾隆便自称是远途的过客。村民得知客人尝桔经过,不仅未加指责,还亲自摘下许多桔子送给客人。乾隆为这淳朴的民风所感动,回味着桔子的甘美,便主动言明身份,并御赐桔名为“大红袍”。

三湖红桔原产于江西省新干县,赣江两岸冲积性平原地带,位于东经115°14′48″至115°43′54″,北纬27°30′09″至27°57′50″,介于海拔39~110米之间,地域范围包括三湖镇所辖全部16个行政村,荷浦乡巷口村、南头村、莒洲村、玉堆村、古巷村、侯府村, 界埠乡湖东村、坑口村、界埠村、莲塘村、上好村、郑家村、湖田村,大洋洲镇程家村、杨家村、新市村,溧江乡王山村、石口村,桃溪乡板埠村,区域范围51.66平方公里,保护面积2150公顷。三湖红桔年产量4.8万吨。

十. 江西省 吉安 新干县 大红袍红桔

三湖大红袍红桔栽培历史已有1700余年,宋朝起,历朝列为贡果,1978年以后,国家定为全国红 桔生产基地,最高年产3万余吨,外贸出口超千吨,占江西柑桔出口量的 87%以上。上世纪末全县以大红袍红桔为主品的果园面积已达10余万亩。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