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黑龙江特产烟外地买不到的 黑龙江特产烟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黑龙江特产烟外地买不到的 黑龙江特产烟大全更新时间:2022-05-07 08:38:41

一. 西藏 昌都 类乌齐县 康巴的五采天衣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康巴美,美在它的山水;

康巴美,美在它的传统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如五彩神衣般美妙的服装服饰文化;

康巴美,美在它的创造者——勤劳智慧的康巴人。

藏族人民自古生活在祖国大西南广阔的万里雪域高原上,他们就在世界屋脊上过着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和半收半农的生活。因而在服饰上有独特典型的雪域高原民族风格。由于地域和生活习惯的差异,藏区各地服饰于整体中也各具特色。一般来说,以拉萨、日喀则为中心的卫藏服饰雍容华贵,等级分明;甘青地区的安多服饰富丽堂皇,于统一中局部多变,而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的服装服饰则宽大粗犷、英武健美、豪气洒爽。

康巴,包栝西藏昌都,云南迪庆,青海玉树、果洛,四川甘孜、阿坝等地区,康巴服饰因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域文化之差异,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康巴服饰习俗,俗称康装。它以其夸张的形制、明朗的色彩、古朴的纹饰、厚重的质地、多彩的款式、深邃的文化内涵,在藏族服装服饰艺术中独树一帜而令人耳目一新。 仅康巴地区的妇女服饰、在民间就有一首古老的民歌这样传唱赞美:

“我虽不是昌都人,昌都装饰我知道,昌都装饰要我讲,铜带环腰口琴吊;

我虽不是贡觉人,贡觉装饰我知道,贡觉装饰要我讲,项殊三串胸前抛;

我虽不是德格人,德格装饰我知道,德格装饰要我讲,头顶明珠金莲抱;

我虽不是霍柯人,霍柯装饰我知道,霍柯装饰要我讲,红绿带几绕满腰;

我是不是达多人,达多装饰我知道,达多装饰要我讲,红绳扎发围头绕;

我虽不是理塘人,理塘装饰我知道,理塘装饰要我讲,发系银盘叮当闹;

我至不是巴塘人,巴塘装饰我知道,巴塘装饰要我讲,银丝缠发额前飘;

我虽不是盐井人,盐井装饰我知道,盐井装饰要我讲,头包风帕腰悬刀。

我至不是昌台人,昌台装饰我知道,昌台装饰要我讲,巴戈盘发宝光耀。”

康巴服饰文化的古老倩影

丰富多彩的康巴藏族服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是居住在藏区东部的康巴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实用美术和文化艺术结晶,集中体现着它的创造者——藏族人民无穷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独特的藏族服饰,对于生息、繁衍在世界屋脊的高原藏民族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所有民族传统文化一样,康巴藏族服装服饰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长期发展、演进、融会的漫长历史。

在距今4500年左右的西藏昌都卡若遗址中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装饰品约有50多件,有笄、磺、环、珠、项饰、镯、贝饰。牌饰和垂饰,质料则有石、玉、骨、贝等。装饰品大部分均磨制光滑,制造精细。这些远古先民创造的人体装饰物,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在材质、造型、纹饰、制作工艺等的多样丰富性和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川、甘、青、新疆等地是历史上形成藏族部落和部落活动生息的地区,在接近青藏高原的哈密地区,发现的原始社会公墓出土的干尸,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古尸的服饰基本特征和康巴藏民族今天的服饰十分相似,如头发梳成许多条辫子,男尸往往头戴毡帽;身穿毛皮或皮革大衣、长皮裤、毛织品长袍;脚穿长统皮靴、靴筒外还有毛织带裹腿;腰间束袋,佩有小铜刀。女尸则身穿毛织品长袍,腰际束带,同时脚着长统皮靴,以毛织带裹腿。皮靴上还附以小件铜制装饰品,各色毛织物的色泽鲜艳。大多以红、绿、褐、黑等色彩组成的大小方格和彩条,非常美观大方。

在青海平安县古墓内出土的画像砖,内容有宴饮、甲骑、仙人、力士、神马等6种图案,其中宴欢人物一臂赤露,今日康巴藏族人仍保留着这种半着衣半裸臂的习俗。据此推断,可见早在公元前11世纪远古藏族先民的服饰习俗里,就已具备了现代康巴藏族服饰的基本结构特征。

据史载:“东女国,(康巴一带)皆披发,皮革制成鞋,其女王服青毛绫裙,下领衫,上披青袍,其袖委地,冬天穿羔裘衣服,饰以纹锦。”

在藏北发现的岩画中的人物形象亦有不少编发者或脑后“披发”长飘的形象,多数人物都着一种裙袍式的皮毛长衣,这些都与文献记载的当地地域及人文特征极为相似。

在青海乐都柳湾墓地还出土了一件彩陶靴,通高 11.6厘米,底长 14.3厘米,陶靴内空,靴为圆形,为夹砂红陶,表面施红色,并绘黑彩,靴帮与靴底衔接处向内凹曲,靴底前尖后方,靴筒绘对称双线回纹,靴饰双线带纹和三角纹,线条流畅,纹路清晰,造型与现代藏式统靴相似,说明早在3000年前的青铜时代,青藏高原的先民已经会制作和穿用具有高原地域特征能防寒保暖的长统靴子,并具备了装饰美化的造型审美能力。

吐蕃早期,藏族人的发型和面饰继承了原始社会的一些习俗。例如“赭面”就是指藏区北方草原牧民习惯用一种赭石色矿质(有资料说亦是一种动物血)涂擦面部,起到防晒、防冻、防风雪、护肤的作用,同时,美饰面容并兼颜宗教信仰色彩作用的习俗。吐蕃人以此俗为美,由于吐蕃时期疆域辽阔,各地区的服饰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和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优势,造成了各地区服饰的较大差异,其主要表现在藏区东北部东女,附国,党项等部落的服饰差异上。

二.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龙江小米

龙江小米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龙江小米久负盛名,谷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在1927—1929年间,谷子的种植面积年均已达到50万亩。随着新技术的推广,龙江县已成为黑龙江省西部杂粮产销集散地、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并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杂粮、玉米、葵花标准化生产基地。 一直以来,小米就受到龙江人们的青睐,同时也一直是人们的主食之一。现在,龙江小米已经走出了黑龙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尤其在全国防沙治沙农业产品博览会上龙江小米获得了-总理的好评,航天英雄翟志刚也对龙江小米赞不绝口,同时在黑龙江各种博览会上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称赞。从2002年开始,龙江小米多次在中国(齐齐哈尔)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畅销产品奖和包装创新奖,得到了市民和外地经销商的认可。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背靠林区,毗邻哈拉海湿地和扎龙自然保护区,资源丰富、林茂草丰、土壤肥沃、水质洁净、空气新鲜,自然条件非常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龙江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已辟建成绿色食品种植业基地152万亩,其中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万亩,年产绿色食品原料60万吨。龙江小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硒,铁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具有营养全,香味浓,口感佳,色泽好等特点,是老人,幼儿,孕妇首选的营养佳品。

地域范围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大兴安岭与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东经122°24′28″至123°37′19″,北纬46°23′21″至47°40′27″,境内东部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和泰来县接壤,北部与甘南县和碾子山区相邻,西部和南部被内蒙古自治区环绕。幅员面积617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8米,全县有五镇九乡,158个行政村,耕地514万亩,划定哈拉海乡、七棵树镇、鲁河乡、龙兴镇、济沁河乡、山泉镇、龙江镇、杏山乡、景星镇为龙江小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区域保护范围,总面积为227000公顷,实际生产面积为20000公顷,龙江小米年总产量45000吨。

三. 黑龙江省 黑河 逊克 鳊花

鳊花

鳊花,学名长春鳊。长的有点象武昌鱼,又不是武昌鱼。这鱼不大,小者七、八两,大者一、二斤。莫看其小,鳊花最肥。吃起来,又肥而不腻。

四. 云南省 丽江 华坪县 纳西族的七星披肩

近代以来,丽江纳西族男子服饰与邻近汉族的基本相同。一般说来,农村青壮年男子下地劳动多穿一排布扣的对襟衣,外罩羊皮坎肩,下着长裤,穿本地布鞋,免冠或打头帕(俗称“搭头”),腰束带子;平日或赶街时多穿汉式长布衫,戴毡帽。妇女服饰,则明显保留本民族特点。她们内穿汗衫,中穿右衽宽腰大袖的大褂,前幅及膝、后幅及胫,外加毛质或布质的坎肩,下穿长裤(下脚不缝边),打脚带,脚穿挑绣图案的布绒面、皮底船形绣花鞋,逢年过节才穿袜子或裹上脚布。衣服多为蓝、白、青三色,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腰束百褶围腰。妇女下地劳动或外出走亲访友时,再披上羊皮披肩。披肩的制作颇为精巧,背面上端衬着黑平绒或黑色毛幅巾,其下用七对皮条穗订有并排的七个绣花小圆布圈(早先妇女披肩肩部还有两个较大的绣花圆布圈以代表日月),这种“披星戴月”的披肩,象征着纳西族妇女的勤劳。已婚妇女在头顶梳发打髻,戴圆形的纱帕(“古井”);姑娘们则将发辫盘在脑后,戴布头巾或黑绒小帽。少数山区妇女,多着麻布衣裙。

泸沽湖云南一侧纳西族的服饰,与丽江纳西族有明显的差别。男女儿童13岁前均穿长衫,13岁行过成年礼(即女子穿裙子、男子穿裤子)后,他们才换上成人服装。成年妇女喜穿红、蓝、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条镶边,钉双排纽扣,穿浅蓝和白色衬里的双百褶裙,裙长及足背。她们还喜束红、黄色腰带,穿青布绣花鞋。青年男子头梳小辫,或盘在头顶或垂于脑后,壮年则戴自制青布小帽或皮帽。他们喜欢藏族服饰,如戴藏式呢帽,穿藏靴,佩铜、银质的大耳环,显得英姿骁勇。

新中国成立后,丽江纳西族的服饰有了较大变化,其趋势是向节省布料、便于劳动和工作的方向发展,且与汉族基本相同,只是姑娘们一般都还有一套民族服装。泸沽湖畔纳西族的服饰则变化不大。

五. 江西省 吉安 井冈山 井冈山烟笋

井冈山烟笋是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的。烟笋受人青睐,“美味”只是原因之一,“健康”则是原因之二: 烟笋富含的长纤维对人类的肠胃内壁具有极好的“清扫”功能,是消化道的优秀“清道夫”,长期时用烟笋 ,对减少肠胃癌症的发病率具有明显的作用。

八百里井冈山,素有“革命摇篮”红色美誉,同时又是闻名中华的天然竹林氧吧。这里盛产竹笋,而烟笋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竹味珍馐,被誉为“竹1参”。井冈山竹林广袤,竹笋丰富。新鲜竹笋有一股浓烈山土气味,尤其山里空气湿度大,保鲜期短,为了不让竹笋失其山里原生态味道,聪慧的井冈山人便将新鲜竹笋用烟熏火烤。鲜嫩爽脆的一棵棵大竹笋被采集到一起,将笋箨一层一层剥去后用清澈甘润的井冈山泉水煮软,再用木炭文火焙烤至干,熏制成黑褐色的笋干。

烟熏火烤后的笋干看起来黑不溜秋,吃起来则更香更鲜,这样做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储存和运输,更主要是因为经过这些工序加工而成的笋干具备了一种独有的大山原生态灵韵,令人一尝就能味觉出深山竹海里的苍翠风味。

六. 黑龙江省 牡丹江 爱民区 黑龙江麻鸭

【中心产区】 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嫩江、合江等地区及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市

【主要分布区】 黑龙江全省农林和城市郊区

【生态适应性】 具有抗寒、耐粗饲

【抗病能力】 抗病力强

【填报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

【采集日期】 01/01/1982

【群体总数(万只)】 20.0000

【濒危依据及说明】

体型较大,呈长方形。虹彩为土褐色。喙、胫和蹼均为黄色和带有黑斑。公鸭性成熟前为麻褐色。性成熟后头,颈黑色带翠绿色光泽,颈部有白色颈环,肩、胸为褐红色 ,成为鱼鳞状深浅不同的褐红色花纹。下腹部为白色。翼羽为黑褐色,有9根翠绿色境羽。尾黑色,中央有2—4根向上卷曲的性羽。母鸭全身羽毛为麻褐色,即深褐色或浅褐色带有黑斑。部分眼上方有白毛,形成白眉毛,少数颈部有白色颈环。颈羽呈紫蓝色光泽。

【体貌概述】 体型较小,呈长方形。

【体型】 公鸭颈黑色带翠绿色光泽,颈部有白色颈环,肩、胸为褐红色 ,成为鱼鳞状深浅不同的褐红色花纹。下腹部为白色。翼羽为黑褐色。母鸭全身羽毛为麻褐色,即深褐色或浅褐色带有黑斑,少数颈部有白色颈环。

【头型】 虹彩为红褐色,喙为黄色换带有黑斑

【胫趾爪蹼特征】 胫、蹼为黄色或带有黑斑。

七.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龙江 查哈阳大米

查哈阳大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查哈阳农场1948年1月建场,是共和国最早的农场之一,是中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东北四大灌区之一。农场以绿色无污染的诺敏江水自流灌溉种植水稻加工生产的“查哈阳”大米,洁白剔透,绵软香甜,品质优良,畅销国内,享誉海外,一九九八年查哈阳大米获“世界华人食品博览会”金奖

查哈阳农场始建于1948年,位于大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嫩江右岸,黑龙江省甘南县境内。北纬48°05′--48°30′,东径123°56′--124°20′。全场幅员面积8.4万公顷,耕地5.5万公顷,林地0.8万公顷,牧草地0.6万公顷,水面0.27万公顷。全场下设8个管理区,54个居民点,13个工业企业,固定资产6亿元,总人口6.3万人,年产粮豆33万吨,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有综合农业企业。

查哈阳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沃野平畴,物阜粮丰。盛产水稻、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和甜菜、葵花、芸豆、西瓜等经济作物及防风、甘草等中药材。素有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的美誉。一九九六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确定为“中国首家绿色食品大米生产基地”,查哈阳大米二OO二年通过日本JOA有机食品认证,一九九八年获“世界华人食品博览会”金奖,“东北十大杰出品牌”。

查哈阳大米是有机米、富硒米、免淘米,品质优良,畅销全国,享誉海外。是老幼皆宜的健康食品,又是馈赠亲友之佳品。煮熟饭后,香气饶梁,口感清甜绵软,食味清香略甜,食之棉软爽口。开锅饭味沁人肺腹,原因就在于干物质超众;而饭粒表面油光艳丽,食之略粘润,一碗米饭折到另一碗,空碗不挂饭粒,且碗内挂满油珠,剩饭不回生,即使同一品种采用同一技术,改到另一地区种植,其米食味品质、口感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查哈阳大米是北大荒大米中的精品。

2012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查哈阳大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八. 湖南省 长沙市 雨花区 白沙烟

白沙烟是湖南的一种名烟,从低档到高档的颜色是从白色到深色,分软白沙,盒白沙,白沙精品一代,二代. .

现在甚至有超过500块一包的普通白沙。它的生产厂家建在湖南长沙市雨花区,现在烟草公司的收入是很多行业不能比的,特别是白沙这样的名烟.

“白沙”:“白沙”卷烟之名,取自“白沙古井”。“白沙古井”历史悠久,明清就有碑文记志。清《一统志》载:“井在县东南之隅,广仅尺许,最甘洌,汲之不竭”,被誉为长沙第一泉。长沙卷烟厂的甲级卷烟品牌“白沙”图案,即为白沙古井。

创牌于1975年的“白沙”牌卷烟,如今已发展成为拥有不同价位和规格的知名卷烟品牌,其采用湖南、云南、贵州等烟叶产区的上等烟叶,利用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清香型特色,香味清雅醇和,余味纯净舒适,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

自1980年以来,“白沙”先后获得湖南省优质产品、中国烟草总公司优质产品、中国十大最具竞争力的香烟品牌、顾客最满意品牌、中国名牌产品等殊荣。2002年至2008年,“白沙”连续六年单牌号销量排名全行业第一。

“鹤舞白沙,我心飞翔。”30多年来,湖南中烟人用心血和汗水成就了“白沙”这一行业重点骨干品牌,抒写了“白沙”传奇。

鹤是“白沙”文化的象征。“白沙”从鹤的灵性、执著中找到了自身所追求的理想状态----

九. 黑龙江省 绥化 绥棱 沙棘果

沙棘果

沙棘果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沙棘HippophaaerhamnoidesI的果实,又名醋柳果,酸刺果。沙棘果是一种小浆果植物,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沙棘根系发达,并有着生固氮根瘤的特性。极具耐旱、耐瘠薄、耐盐碱的特性,因此被作为防风固沙、保水保土、改良土壤的优良树种,已在全国许多地区推广种植。现分布于我国19个省、区,总面积约有120万公顷。凡经沙棘覆盖的土地,地表径流减少80%,表土流失减少75%,风蚀减少85%。栽植沙棘,会取得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

沙棘果实营养丰富,据测定其果实中含有多种维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亚油素、沙棘黄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质和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沙棘果每百克含蛋白质10.5克,脂肪6.8克,糖20克,有机酸3-4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极高,每百克沙棘果中含维生素C高达800-850毫克,最高的可达2100毫克,大约相当于山植的20倍,葡萄的200倍,鸭梨的500倍,苹果的1000倍。含维生素E15-220毫克,胡萝卜素的含量相当于豆油的20-30倍。故而有“维生素主库”之称。含有脂肪11%,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所组成。含糖7.5%-10%,含酸3%-5%。沙棘叶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纤维14.04%、无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叶可制作保健茶。沙棘种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十.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 依安 太东乡的干豆腐

太东乡的干豆腐

干豆腐知识介绍:

豆腐丝也叫云丝,豆腐丝是半脱水制品,属于豆腐的派生食品。

干豆腐营养分析:

1.

豆腐丝中含有丰富蛋白质,而且豆腐蛋白属完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而且其比例也接近人体需要,营养价值较高;

2.

豆腐丝含有的卵磷脂可除掉附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

3.

含有多种矿物质,补充钙质,防止因缺钙引起的骨质疏松,促进骨骼发育,对小儿、老人的骨骼生长极为有利。

干豆腐适合人群:

一般人皆可食用

1.

适宜身体虚弱,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食用;适宜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及血管硬化者食用;适宜糖尿病人食用;适宜妇女产后乳汁不足之人食用;适宜青少年儿童食用;适宜痰火咳嗽哮喘(包括急性支气管炎咳喘)之人食用;适宜癌症患者食用;

2.

老人、缺铁性贫血患者尤其要少食。

干豆腐食疗作用:

适宜体虚,营养不良,气血双亏,年老赢瘦之人、适宜糖尿病人、高血脂症、高胆固醇、肥胖者、血管硬化者、妇女产后乳汁不足、痰火咳嗽哮喘、癌症患者食用。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