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伊犁维吾尔族特产 伊犁特产排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伊犁维吾尔族特产 伊犁特产排名更新时间:2022-05-05 14:25:33

一. 新疆 伊犁 尼勒克县 唐布拉黑蜂蜂蜜

唐布拉黑蜂蜂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伊犁黑蜂历史悠久,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从前苏联引进黑蜂种群,解放后,相继在伊犁的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建立了黑蜂种蜂场及大型养殖场,在优越的蜜源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育、驯养、繁殖、改良而形成了优良蜂种。国家在1980年成立了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特克斯县、尼勒克县、昭苏县。祖国西部边陲伊犁,自古就有“塞外江南”的美称,天山垂直多样性的自然条件:洁白的雪山、广褒的森林、无边的草原,为黑蜂的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形成潜力巨大的黑蜂蜜源优势。黑蜂蜂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伊犁地处偏远,交通落后,未受到近代工业、生活污染,是全国农牧业有机食品基地之一,在蜂蜜标准中,伊犁黑蜂蜂蜜重金属含量指标远远低于国家、国际指标,绿色品质突出。

伊犁高山、河谷的地貌特点,造就了伊犁植物的多样性,药用植物比重大,蜜源植物中,所涉及的100多种山花植物中,较为典型的有党参、益母草、贝母、野薄荷、百里香、甘草等,其保健营养、调理功能可见一斑。

唐布拉大草原是新疆最大的黑蜂自然保护区同时亦是全亚洲最大的国营黑蜂养蜂基地。唐布拉地处古丝绸之路北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草原文化。这里森林茂密,草原辽阔,奇特的河谷气候及优良的土壤条件孕育了大片茂密的森林及天然草场,野生植物种类极为丰富,山花面积达40万公顷。唐布拉养蜂场成为伊犁黑蜂的主要繁殖场,唐布拉种蜂场被列为国家伊犁黑蜂自然保护区。唐布拉被列为伊犁黑蜂繁殖种蜂场,唐布拉黑蜂蜂蜜,口感香甜,营业丰富,驰名全疆,畅销全国。

地域范围

唐布拉黑蜂蜂蜜农产品地理标志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尼勒克县县城东部55公里唐布拉大草原,东与乔尔玛交界,南至喀什河,西至乌拉斯台乡的巴音郭楞村,北与精河县毗邻,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唐布拉黑蜂保护区内的蜂繁殖场和乌拉斯台乡共2个乡(场)10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83°13′—84°36′,北纬 43°80′—43°65′,海拔在1482—2688米之间,保护区面积33333公顷,年产蜂蜜2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唐布拉黑蜂蜂蜜主要为唐布拉天然有机蜜源。唐布拉黑蜂蜂蜜浅琥珀色,粘稠液体,无杂质、无气泡,具有特殊的中药材香气,味道浓厚香醇,口感绵润,手感细腻如绸。 (2)内在品质指标:果糖葡萄糖(g/100 g)≥65,蔗糖(g/100 g)≤2%,水分≤25%。 (3)安全要求:符合GB/T19630.1-2005《有机食品 蜂产品》进行生产;按照GB/T19630.2-2005的标准进行加工,按照GB/19630.3-2005的标准进行包装盒销售;按照GB/19630.4-2005标准进行管理。

二. 内蒙古 呼伦贝尔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烟荷包

烟荷包

在达斡尔族中,荷包多用于装烟,这与达斡尔族在我国兄弟民族中较早地种植烟草有直接关系。

达斡尔族“烟荷包”的形状多样。用兽皮做的荷包造型简朴,但讲究用窄皮毛拼出有变化的纹理,上半部多用黑布,绣有暗花纹,在粗犷中显出雅致。用布、缎做的荷包有葫芦形、如意形、石榴形、花瓶形等,多是用几层布的袼褙衬白、红、黄、蓝、黑各色布面,在面上刺绣各种图案。

如今,“烟荷包”的图案越来越丰富了,有双鸟嬉枝、蝶恋兰花、喜鹊登梅、菊花盛开、桥边翠柳、楼阁长亭的内容,绣线色调搭配也更加得当,朴实典雅、明快秀美。

目前,“烟荷包”很少用来装烟了,一些达斡尔人喜欢用其装饰衣服,更多的达斡尔人则把它当作纪念品送给远方的客人。

三.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霍尔果斯粉汤

回族人民的一种风味佳肴。粉汤的主要原料是凉粉块(主要为豌豆粉)外,还选用肥瘦适中的羊或牛肋条肉切成碎块,加盐和准备好的姜粉、花椒粉、胡椒粉、洋葱、酱油、陈醋爆炒,加肉汤,猛火烧滚,然后改用小火炖至肉烂,再加上适量圆白菜和切好的粉块、菠菜、红辣椒、水发木耳等,烧成即成。粉汤色、香、味具佳,风味独具.

四. 内蒙古 呼伦贝尔 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三河马

三河马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三河马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具有奔跑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等特点,是优良的乘挽兼用型马。与河曲马、伊犁马并称为中国三大名马的内蒙古三河马,是俄罗斯后贝加尔马、蒙古马及英国纯种马等杂交改良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驯养历史,主产于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河地区,因此得名。

马的挽乘兼用型品种。原产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地级)的额尔古纳市(县级)和大兴安岭以西的滨洲沿线。因当地有三条河流(海拉尔河,克鲁伦河,哈拉哈河。)而得名。20世纪由俄国引入后贝加尔马及其0等与当地马杂交育成。具有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抗寒力强、耐粗饲等优点。头直,颈长适中,鬐甲明显,胸深广且长,背腰平直,尻较宽,四肢坚强有力,但蹄质欠坚实。三河马属于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公马平均体高152.7厘米,体长率103.1,胸围率13.5,体重450-500公斤,母马平均体尺(厘米):体高146.0,体长151.6,胸围179.2,管围19.8。遗传性稳定,用于改良蒙古马效果良好。

额尔古纳的三河(根河、得尔布尔河和哈布尔河)地区,是名满天下的三河马的故乡。

三河马,主要是由俄罗斯的贝加尔马、奥尔洛夫和比秋克血统的改良马、当地蒙古马综合杂交而来,后期又相继引进盎格鲁诺尔曼、盎格鲁阿拉伯、英纯血等种马,进一步杂交改良后形成。据说,已有100多年的驯养史的三河马,最多时有14种血统。

三河马

地域范围

三河马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以内蒙古海拉尔垦区三河马场为骨干的主施业区,地域保护范围涵盖呼伦贝尔市13个旗市区,包括海拉尔区、满洲里市、扎兰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额尔古纳市、阿荣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鄂温克自治旗、新巴尔虎左旗、新巴尔虎右旗、陈巴尔虎旗。介于东经117°15′—124°02′、北纬47°05′—51°30′高纬度地带之间,大兴安岭山地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过渡地段。保护规模:三河马在呼伦贝尔境内现存量6千匹,海拉尔垦区三河马存量2765匹。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独特感官特征:三河马,头大小适中,直头。眼大明亮。耳大小适中,直立。鼻孔开张良好。颌凹宽。颈长短适中,呈直颈和斜颈,高低适中。颈肩结合良好。鬐甲明显,肩倾斜适度。背腰平直而宽广,尻部丰满,略斜。胸部深宽,肋骨拱园。腹部大小适中。四肢干燥,骨量充实。关节明显,飞节发育良好,腱和韧带坚实,管部较长,系长中等,蹄大小适中,蹄质坚实,多为正肢势,部分个体后肢稍外向。 鬃、鬣、尾毛稀少,距毛不发达。三河马毛色主要为骝毛和栗毛,黑毛和青毛少。 2、内在品质指标:三河马是在大陆性气候寒温带采取群牧管理办法育成的,严酷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三河马一些可贵的品种特征。繁殖性能高,代谢机能旺盛,血液氧化能力较强。在低海拔地区红血球715万,白血球9630,血红素含量71.1%。体质结实紧凑、骨骼坚实、结构匀称、外貌骏美、性情温驯、有悍威、耐寒、耐粗饲、恋膘性强、增膘快、掉膘慢、抗病力强、适应性良好的特征特性。“三河马”属兼用型,部分马匹偏乘或偏挽,公马平均体高152.7厘米,体长率103.1,胸围率13.5,体重450~500公斤,母马平均体高为144.1厘米,体长率103.2,胸围率118.5,管围率12.9,体重400~450KG。“三河马”力速兼备,持久力好,运步轻快,驯验记录:1000米1′7″4,1600米为1′56″,3200米为4′5″″,50公里为2~2′29″,100公里为7~10′。 3、质量安全规定:三河马执行GB/T18407.3-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产地生产环境执行NY 5027《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NY 5028《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NY467《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

五. 新疆 伊犁 霍城县 霍城山药

近年来,山药以其鲜美的口感、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而山药种植更是让霍城县惠远镇的种植户尝到了甜头,这里已成为新疆第二大山药种植基地。

山药主要适宜在沙壤地生长,同时需要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惠远镇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土质很适合山药生长。

老城村农民于根是当地有名的山药种植户,被霍城县科技局特聘为种植山药的科技特派员。他不断探索山药种植技术,引进了优质品种“双胞无架山药”和“白山药”,还使用了测土配方和滴灌技术,每亩地产山药4.5吨,亩收入3万元。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惠远镇成立了“伊惠”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已发展社员63户,种植山药近300亩,带动农民增收400余万元,种植山药已成为惠远镇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霍城县“惠生”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统一服务、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销售的模式和绿色无公害的标准化种植要求,主要负责组织采购、供应社员种植山药所需的生产资料,组织收购、销售社员种植的山药产品,引进山药种植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相关技术培训、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聘请科技特派员指导种植户科学种植,指导社员做好山药保鲜储藏等,以达到优质高产、增产增收的目标。

为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把标准技术转化为经济优势,霍城县还组织专家起草制定了《无公害长根型山药栽培技术规程》,并经伊犁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备案。该标准的发布实施,为当地农民种植无公害山药提供了生产技术指导依据。

目前惠远镇的山药主要销往伊宁、乌鲁木齐、奎屯、库尔勒等地,占领了伊犁河谷绝大多数市场份额。

作者:陈友铭

六.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纳仁

是独具草原风味的食品,也是哈萨克人家里待客的佳肴。纳仁,又称手抓肉。通常用现宰的连骨羊肉切成十二块,加上燎洗干净的羊头煮成。汤内只放盐,起调味作用,保持肉鲜味香的特点。肉取出后,用原汁肉汤煮面条或面片,捞出装盘,把肉放在面条上,这就是纳仁。食用时,根据个人的爱好再浇上点切碎的洋葱或蒜泥等佐料,其味鲜美无比。肉端上桌后,一人主刀,将肉削成碎块和面搅拌后,用手(亦可用勺或筷子)缀食,故又称手抓肉

七. 新疆 伊犁 霍尔果斯市 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是我国培育出的最好细毛羊品种。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91.8公斤和43.1公斤,剪毛量16-18公斤,净毛率50%以上。毛长度9-12厘米,细度60~64支,主要分布在伊犁、塔城、博州、昌吉和阿克苏等地州,全疆存栏150万只。

八. 新疆 伊犁 特克斯县 花毡

花毡,哈萨克族语叫“斯尔玛克”,以制作精美,别具风格而享有声誉。花毡的原料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布、线等。哈萨克妇女大致制作三种花毡,一种是将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另一种是把毡子染成五颜六色,用彩色的毡子拼成各种图案,再用羊毛线缝起来;还有一种是用彩色毡片和彩色的布拼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图案,再一针一线缝起来。花毡一般比普通毡子要厚,多为双层,而且缝得特别密,经久耐用。主要用于毡房的地面上,农村的炕头上,既可防潮、防寒,又可美化室内。花毡是哈萨克姑娘出嫁时,不可缺少的嫁妆之一。夏季是哈萨克妇女制作花毡的旺季,从打羊毛、擀毡子到缝制,全用手工,一家要做,大家来帮忙,构成草原上一幅生动美丽的图画。

九. 新疆 伊犁 奎屯市 补血草

补血草

在奎屯野外山坡上,每到夏季的时候,远远望去,满山遍野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这就是补血草。别名黄花矶松、金匙叶草据古医书记载,它还有要用价值,具有止痛,消炎,补血。用于神经痛,月经量少,耳鸣,乳汁不足,感冒;外用治牙痛及疮疖痈肿等症。

十. 新疆 伊犁 昭苏县 熏衣草

地处“塞外江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号称中国的熏衣草之乡,因其与熏衣草原产地地中海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成为国内熏衣草种植的最佳区域,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种植历史,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产量占全国的95%以上。依托于农四师熏衣草种植基地的“伊帕尔汗”公司,以熏衣草的系列产品为基石,再次让人们更多的了解到熏衣草之乡的香味魅力。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