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莱西市产芝村特产 莱西便于携带的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莱西市产芝村特产 莱西便于携带的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0 23:25:51

一. 台湾省 嘉义 西市碗粿·煎粿

旧名“老正兴”的西市碗粿、煎粿,创业于光复初期,现已传至第三代;许多嘉义人都是伴随着这份美味成长,因此,至今仍有许多人专程寻香而去,咀嚼那份难忘的童年滋味。除了碗粿外,尚有萝卜糕、肉粿、油葱粿、肉粽、鱼翅羹等多项小吃,方便客人搭配食用。( 嘉义)

二. 辽宁省 营口 西市区 酸菜汆白肉

酸菜汆白肉
原料:腰排肉半斤,酸菜二两,细粉一两,海米二钱。调料:精盐一钱,味素二钱,韭菜二钱,豆腐乳半块。
制法:(1).把腰排肉的皮面刮净,煮熟后切四寸长薄片。酸菜片开,切细丝,洗净挤干水。海米、细粉泡开。(2).把煮肉汤烧开,撇去浮沫,下酸菜丝、海米、白肉片、精盐,烧开三分钟后,放入细粉、味素,用慢火炖几分钟即可。食用时蘸腐乳、韭花酱。
特点:酸菜脆嫩、肉肥不腻、味香可口。

三.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莱喜丝绸

莱西居胶东盆地中心的地理位置与青岛海洋性气候相组合,使莱西具有桑蚕生长发育的最佳环境地理条件。“莱喜丝绸”系列商品是由莱西市丝绸公司研发的丝绸旅游文化纪念品,其使用的茧丝长、纤度、净度、色泽等指标均属国内领先。商品主要以丝绸为载体,旨在挖掘展现5000年莱西丝绸文化,传播莱西元素和青岛元素。根据《尚书。禹贡》中“莱夷作牧,厥篚檿丝,浮于汶,达于济”的记载,丝绸公司先后研发了院上镇出土颜真卿《裴将军碑》等织锦书法系列产品、富涵莱西湖历史文化的《才子佳人》笔筒系列产品、富涵莱夷文化的《韶乐》绢扇和团扇系列产品、表现莱西先贤名朝大理寺卿双山张梦鲤事迹的《莱西镇纸》系列、表现青岛历史文化的《青岛铭》和韩国人主要姓氏起源等竹简雕刻工艺品,受到了国内外高端旅游客户的青睐。此外丝绸公司还以丝绸为载体,充分挖掘展现了莱西的“喜文化”,根据莱西民俗文化在半岛有代表性的特点,充分发挥莱西市蚕茧资源多质量高的优势,开发了“莱喜”蚕丝被、素绉缎绣花睡衣等等系列产品。莱喜丝绸的“喜文化”、喜元素,也很快走向全国各地甚至国外。

四.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莱西大花生

莱西大花生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青岛莱西大花生是“硬通货”。无论是世界三大花生产区美国、中国和阿根廷,还是在国内的江苏、安徽、山东和东北地区,莱西大花生都成为绝对的“冠军”。近日,记者走进莱西,探访“莱西大花生”称雄国内外的秘密,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黄曲霉素含量最低,被称为“最干净的花生”

莱西年花生种植面积33万亩,总产11万吨,花生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四位,人均占有居全国第一位;莱西拥有花生加工企业300多家,年加工能力15万吨,出口25万吨,创汇6000万美元,居全国第一。

莱西市已培育发展花生加工企业300多家,探索形成了“企业+协会+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农场+农户”的花生产业化生产模式。东生集团研发的“低温制取低pv值花生脱衣制品生产技术”、长寿公司研发的“低温制取花生蛋白同步提取花生油”均填补国内花生制品生产技术的空白。花生企业生产的花生酱、果仁烤熟制品、花生蛋白粉等产品远销欧盟、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莱西大花生

地域范围

莱西市地处胶东半岛中部,隶属青岛市。全市总面积1522平方公里,辖14处镇(街道)、1个经济开发区,862个村,72万人口。全市耕地总面积107万亩;花生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产量10万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00″~120°40′00″,北纬36°34′00″~37°09′00″。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色泽亮丽、籽粒饱满、完整、新鲜洁净,无霉变腐烂、无异味、无病虫害。 2、内在品质指标:莱西大花生籽粒饱满、香中带甜,不腻口。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46%;蛋白质20.1%,氨基酸19.5%,油酸45.1%,油亚比1.28%,水分7.0%,。花生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其中以维生素E为最多,其次是维生素B2、B1、B6。花生仁矿物质有钙、磷、铁等营养成分。花生仁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不亚于牛奶、鸡蛋或瘦肉。 3、安全要求:入市花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的卫生指标。禁止使用2、4-涕、杀草强、敌菌丹、环已锡/三唑锡、丁酰肼、六六六、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

五.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王家庄油桃

王家庄油桃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油桃在我国是跨世纪的新兴果品,是普通桃的变种,又名"李光桃",它对土壤、气候的适应性和栽培技术跟普通桃基本一样。经过近三十年的培育,我国油桃发展面积发展近约31.8万亩,经济效益显著,有力地推动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也为当前正在进行的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项理想选择。

有“中国油桃之乡”之称的莱西市武备镇,位于莱西市西部,小沽河东岸,居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间。该镇果业基础好,其中全镇拥有2000余个大棚油桃。1996年被山东省确定为全省优质果品基地,同年还被中国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油桃之乡”。作为武备镇有名的大棚油桃专业村——王家庄村,占有该镇近20%的油桃生产大棚。我村致力于把发展优质油桃产业作为培植地方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种植、品牌化销售。目前我村已发展各类油桃大棚300余个,形成了以我村为中心辐射周边30多个村庄的大棚油桃主产地,逐步形成了香甜型和甜酸型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而且我村选育的"艳光"油桃获得北京全国果蔬博览会优质奖。我村交通十分便捷,村前是804国道,村后是潍莱高速;农业生产资源优势强,我村生产的油桃也多次被评为优秀果品,并于2005年11月24日成功注册了“王家庄”牌无公害油桃的商标,这里的油桃桃果面光滑亮丽,着色均匀,非常美观。大棚油桃一般每年的4月份上市,正是新鲜水果短缺的时节,所以市场前景广阔。

地域范围

王家庄油桃生产区域位于莱西市西部,小沽河东岸,居青岛、潍坊、烟台、威海四个全国对外开放城市之间,交通十分便利。区域内有莱潍高速、309国道、南城线等三条主要道路,且距同三线院上入口仅5公里,距青岛港70公里,青岛机场40公里,莱西火车站25公里,莱阳火车站40公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武备镇武备、孟家庄、徐丰庄、岚埠、武备六村、杨柳屯、张家屯、孙贾城、兴隆寨、隋坊、山口、徐家屯、仇家庄等共计36个行政村,面积2万亩。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5′30″~120°21′30″,北纬36°45′30″~36°52′12″。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实成熟期早,在莱西三月下旬至四月上旬即可上市。平均单果重280-350克,果实表面光滑亮丽,自身表皮蜡质光亮,果色鲜艳,着色均匀,非常美观。果实硬度大,耐贮运,口感脆嫩爽口,风味甘甜,纤维少,粘核,可食率高,果实可溶物性固形物11%以上,表现极少裂果,极丰产,深受广大国内外消费者青睐。 2、内在品质要求:王家庄油桃果实维生素C≥8.00mg/100g,总糖≥3.00%,总酸≤1.00%,可溶性固形物≥5.0%,糖酸比≥8.0,钙≥8.2mg/100g,铁≥0.60mg/kg。 3、安全要求:王家庄油桃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执行《无公害食品落叶核果类》标准(NY5112-2005)。

六.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东大寨苹果

东大寨苹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河头店镇位于地球上神奇的北纬37度线,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土质疏松,雨水充沛,昼夜温差大,生态保护效果好。东大寨东靠萝卜山,自古就有“九山二水、六耩一坡”之说,为典型的浅丘陵地形。地下蕴藏丰富的膨润土、沸石等矿产资源,土壤中含有钾、铝、镁、钙、锶、硒等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为苹果树的生长、果实的着色和糖分的积累,为苹果树生长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浇灌所用全部来自山上无污染的矿泉水,从而形成了东大寨苹果皮薄汁多、酥脆爽口、酸甜适中、香气浓郁、色形味俱佳的独特品质,堪称胶东苹果之冠。2012年,经农业部审定,青岛东大寨果蔬专业合作社申报的“东大寨苹果”产品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条件和相关技术标准要求,准予登记并允许在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该标志产品的认证通过,将形成以河头店镇东大寨村为中心,辐射带动何家屯村、东野村等周边11个村庄的红富士苹果种植销售产业的发展。产品主要销往俄罗斯、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北京、上海、青岛等大中型城市。2003年注册成立东大寨果业协会,这是莱西市首家农业行业协会组织。多年来,协会与青岛市农委果茶站、青岛农科院、烟台农科院、烟台果树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莱西市农业局等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建立发展了密切的技术合作关系。2004年,协会生产示范基地被评为“青岛市名优果品示范园”。2005年,被评为“全国百个果业示范基地”,协会生产基地的片红、条红富士苹果被评为“青岛市特优苹果”。2005年5月注册了DDZH牌(东大寨牌)红富士苹果商标。2006年5月东大寨牌红富士苹果取得了国家绿色A级食品认证。村果业协会在社会团体2004一2006年度检查中,协会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单位。2005年被评为“青岛市农村诚信民间组织”、“青岛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先进单位”。2007年成立青岛东大寨果蔬专业合作社,拥有会员623名,果品生产基地5600亩,年总产量14000吨,拥有果品科技示范基地60亩,年产各种优质苗木10万株,涵盖东大寨及周边的十多个村庄。依托山东省规模最大果树优质苗木优质繁育基地——青岛现代果树良种场位于河头店镇优势,率先建立起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新模式栽培示范园,先后被评为“全国百个果业示范基地”,通过了国家绿色A级食品、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青岛市范围内最早进行山东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并取得对外贸易经营权,可以办理商检,出口免税。2007年被确定为“2008年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连续多届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

地域范围

东大寨村位于莱西市河头店镇驻地东北1公里,处于龙口、莱西、莱阳三市交界处,东临莱阳市,北靠招远市。距青岛码头110公里、青岛国际机场70公里,距莱西火车站仅有30公里,紧邻省道水蓬路。东大寨苹果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辖莱西市河头店镇东大寨村、何家屯村,塔尔寨村、东野村、西野村、杨家屯村、李家泊子村、王家泊子、小沟子村、大沟子村、小里庄村等11个村庄,辖区总面积30平方公里。苹果种植面积约5600亩,年产优质苹果150万公斤。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7′—120°36′,北纬36°55′—37°03′,海拔74米至185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东大寨苹果生产地域以丘陵地为主,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酸碱适度。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盛产的苹果品质独特,以色泽鲜艳、果型端正,果面光洁、发育充分、果肉黄、肉脆汁多、酸甜适度、果香浓郁、耐储藏而久负盛名。 2、内在品质要求:东大寨苹果要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14.0%,酸含量为0.2%~0.4%,果实硬度(N/平方厘米)≥10.0,维生素C含量(mg/100g)≥5.0,总糖≥9.50%,糖酸比37.5,符合香气浓郁红富士苹果的独特理化指标。 3、安全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A级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七.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莱西山楂

山楂树适应能力强,容易栽培,树冠整齐,枝叶繁茂,病虫危害少,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莱西大果山楂的果型较大,果实直径可达2.5厘米以上,单果重10克以上。莱西山碴口感绝佳,酸甜适度,风味独特。闻名遐迩的“青岛糖球会”多以莱西山楂为原料。

主要有“白瓤绵”、“红瓤绵”、“大金星”等。 名称:地瓜果脯产地:中国山东烟台。地瓜果脯是用地瓜制作的一种新兴地方士品。其营养丰富,软甜适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C和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延缓细胞和肌体衰老等作用。

八.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莱西大板栗

莱西大板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莱西大板栗是1991年在院上镇发现的板栗优株。1992-1998年通过嫁接栽培观察,确认其果实个大美观,品质优良,丰产性状稳定。1998年10月,通过山东省林业厅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定名为莱西大板栗,其果品在1997年山东省果品展评会上获金奖,其中院上镇北辛庄种植板栗面积最广,种植面积6000亩,2011年成功申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上乘,素有“一栗难求”之美誉。莱西大板栗为落叶乔木,栗果椭圆形,红棕色,有光泽,果顶略生一小撮茸毛,外观漂亮。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8克,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鲜样36.5毫克,可溶性总含糖量为每百克鲜样10.54毫克,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干样含量分别为26.57%、7.24%和1.745%。

品种名称:莱西大板栗

品种来源:莱西市院上镇大里村

品种分布:主要分布在莱西市院上镇和马连庄镇。

大板栗

特征特性: 莱西大板栗为落叶乔木,结果前幼树生长旺盛,枝条粗壮,树势直立;结果后长势逐渐减缓,树冠呈半圆形;进入盛果期后,长势缓和、枝条较短,树冠呈圆头形。叶片肥大,呈长椭圆形,叶边为锯齿形,整个叶片沿主脉向上呈平展状。果实大,平均单果重25克,是红光板栗的2.5倍。早实、高产、稳产。嫁接在一年生砧木上,第2年结果率为61.5%,嫁接在3年生砧木上,当年结果率37.5%;3年生幼树1/15公顷产121.1公斤,为红光板栗的1.8倍;12年生成树公顷产达382.8公斤,比红光板栗高13.8%。甘甜质糯,品质上等,优于红光板栗。其中维生素C含量为每百克鲜样36.5毫克,可溶性总含糖量为每百克鲜样10.54毫克,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的干样含量分别为26.57%、7.24%和1.745%。 抗逆性强,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土壤PH值6.5~7.5,含盐量少于0.2%的条件下,均可栽植,并获得高产稳产,且病虫危害较少,对降雨量和气候的适应范围较大。

莱西大板栗的选育"成果于1998年7月获得山东省林业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8月获青岛市林业局科技进步三等获;1999年5月获莱西市科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果品在1997年山东省果品展评会上获金奖

地域范围

莱西大板栗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莱西市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20°12′-120°40′,北纬36°34′-37°09′,南北长44㎞、东西宽50㎞,地域保护范围面积161700公顷,生产面积6000亩,年产量1200吨,产值1200万元。莱西市平均海拔高度97m,最高点是境内北部的大青山,海拔高度662.2m;最低点在夏格庄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m。莱西大板栗主产地在境内小沽河流域及大沽河流域的院上、武备、日庄、南墅、沽河街道等8个乡镇,共计165个行政村,所在地海拔50m以上。境内有山东第一大人工水库---产芝水库,库容量4.2亿立方。莱西市东临莱阳市,南接即墨市,西邻平度市,西北莱州市,北与招远市接壤。地势总特点是西高东低,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现有植被以农作物为主,约占全市总面积的66%,林木覆盖率在30%以上。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每蓬双果率80%以上,果实饱满,个大,油亮,红褐色平均单粒重20-25克,皮薄易剥,炒熟以后香气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莱西大板栗果肉嫩黄细腻,味道甘甜,糯性强。富含多种营养,经检测每100g板栗坚果蛋白质含量≥5g,粗脂肪≥1.5g,淀粉≥25g,含糖量17.5-20g,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抗坏血酸和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天然活性酶及钙、磷、钾、铁、锌、硒等矿物质, 3、安全要求:莱西大板栗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板栗”的卫生指标

九.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烤肉串(鱿鱼)

特点:色香味美、肉嫩、有“咬头”价格:肉1.5/串、鱿鱼6-10元/串左右

大厨推荐:烤鱿鱼贵在火候掌握,多一分则老,少一分则生

菜馆搜罗:王姐烧烤、美达尔、胖姐烧烤、水清沟老四烤、海边人烧烤吧等

十. 山东省 青岛 莱西市 产芝水库大银鱼

产芝水库大银鱼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产芝水库大银鱼获得“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荣誉称号,这是继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之后,大银鱼获得的又一奖牌。

大银鱼是产芝水库优质淡水鱼之一,属我国名贵水产品,被誉为席上珍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既是上等的滋养补品,又是一种天然的“长寿食品”,被誉为“水中人参” 。

产芝水库大银鱼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市场,主要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和我国的台湾、香港等地。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产芝水库大银鱼与其他水域养成的相比,体型匀称,有活力。特征是身体细长,通体呈半透明,银白而发亮。肉质细嫩,富有弹性不松软,鱼香纯正,久吃不腻。 2、内在品质指标:产芝水库大银鱼营养十分丰富,脂肪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较高,而且质量甚佳,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大银鱼晒干后含蛋白质能达到72%以上,堪称鱼中之冠。产芝水库大银鱼富含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11%)、多种氨基酸(≥10%)、脂肪(≤1%)、钙(≥199mg/100g)、硒(≥0.08mg/kg)等营养成份。 产芝水库大银鱼属一种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高脂血症患者食之亦宜。全鱼可入药,其肉性味甘、平,有滋养补肾、健胃补虚、益肺、利水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泄泻,营养缺乏,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等症。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生产技术规范及质量标准组织生产。

地域范围

莱西市产芝水库大银鱼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梅花山街道、河头店镇、马连庄镇、日庄镇之间水域,处东经120°22′30"—120°28′30" ,北纬36°55′25"—37°02′30",总库容4.02亿立方米,最大养殖面积5600公顷。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