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镇平县县城有什么特产 河南镇平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镇平县县城有什么特产 河南镇平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05 23:46:31

一. 广西 贺州 昭平县 昭平红

昭平红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昭平红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成螺,颗粒匀整紧实,色泽乌润金灿,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温润顺滑,回味隽永。昭平红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昭平红”是象棋山茶叶公司利用“福云6号”绿茶品种茶青制作工夫红茶的新工艺,克服了绿茶品种制作红茶出现的发酵不匀、汤色欠红、香低味淡、苦涩味重的技术难题,研制出的红茶新产品“昭平红”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成螺,颗粒匀整紧实,色泽乌润金灿,汤色红艳明亮,杯沿金圈明艳;叶底红匀明亮,茶芽肥嫩匀整。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温润顺滑,回味隽永。

昭平红,源自中国著名的有机茶产区:广西昭平县。昭平古称南越地,据考证这里已经有1000多年产茶制茶的历史。象棋山生态有机茶园地处自然原始森林保护区,这里气候温润适宜,降雨量充沛,山脉连绵起伏,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山顶平均海拔均在800-1000米以上,终日云雾缭绕,土壤层深厚且呈弱酸性,被国内外专家誉为“最适合茶叶生长的地方”!

“昭平红”是象棋山茶叶公司利用“福云6号”绿茶品种茶青制作工夫红茶的新工艺,克服了绿茶品种制作红茶出现的发酵不匀、汤色欠红、香低味淡、苦涩味重的技术难题,研制出的红茶新产品“昭平红”外形条索紧细、卷曲成螺,颗粒匀整紧实,色泽乌润金灿,汤色红艳明亮,杯沿金圈明艳;叶底红匀明亮,茶芽肥嫩匀整。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醇鲜爽,温润顺滑,回味隽永。

“昭平红”茶深受消费者喜爱,在2010上海国际茶博会迎世博“中国名茶”评选中荣获金奖。从2013年开始,成为缅甸领事馆的指定高端接待用茶、2013年第十届东盟博览会指定用茶。

2013年,昭平县茶叶协会申报的“昭平红”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标注册号为:12124997。

昭平红

昭平县茶叶协会

12124997

二. 云南省 大理 永平县 喜洲鱼

洱海之滨的白族村寨──喜洲,是一个风景漂亮的地方,当地白族人制作的“喜洲鱼”,味道格外鲜美,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喜洲鱼选用洱海黄壳耳烹制。此鱼颇似鲤鱼,头小、鳞细、肉多、刺少、鲜嫩。将黄壳鱼去鳞,剖腹洗净后,切为块,放入钵内,加咸酱油,小茴香面、八角面、精盐、黄酒腌半小时。然后将砂锅置旺火上,注入熟猪油,炸黄蒜瓣,放入葱段、姜片粉锅,再放入肥瘦火腿片、水发冬菇煸炒,注入上汤,放入鱼块煮二十分钟,加入味精、辣椒油即可食用。此菜鱼鲜味浓,香辣爽口,回味无穷。

三.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沙姜

沙姜,别名山柰、参利。为多年生草本,生稍阴山地或栽培。沙姜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22~38℃,气温25~28℃时生长旺盛。饶平沙姜肉厚、色鲜、味美,经手工加工晒干再卖。根茎药用。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除湿辟秽。

四.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血蛤

有人说,来潮旅游的绝大多数是吃货,因为他们都是奔着“潮州美食”这块招牌来的。的确,在潮州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即使让你不停歇尝个几天几夜也未必尝得尽,潮州人对于美食有其独特的见解和工艺,上到精品菜式下至街头小食,都让人垂涎三尺。

特色潮菜:白灼血蛤

血蛤(蚶),又名魁蚶、赤贝、毛蚶、泥蚶、花蚶等,是一种贝类海洋生物,生长在滩涂里。主产浙江、江苏、山东、广东、辽宁等地。壳呈扇形或三角形,左右两壳形状相同,或左壳稍大于右壳。长2.5~8厘米,宽2~6厘米。血蛤背面隆起,有数十条直楞如瓦垄状,由顶端向周围放射,楞纹明显,由灰褐色和白色相间而成。壳内面乳白色,光滑,上端边缘有与肋纹相应的凹陷,而形成突出的锯齿。质坚硬,能砸碎,断面白色。气无,味淡。以整齐,洁净、无残肉、无沙土者为佳。

据本草纲目记载:血蛤(蚶)“味甘性温,功能除了补血外,还可以润五脏、健胃、清热化痰、治酸止痛,主治痰热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等”。

在潮州,血蛤一般的做法是经开水烫几秒之后就可以吃,因为拨开壳就可以看见血一样的分泌液,所以称之为血蛤。

白灼血蛤原料:血蛤、生姜、醋

做法:

1、新鲜的血蛤用毛刷刷洗干净,沥干水分;

2、坐锅烧水,水开后,用网漏把血蛤放入开水中烫810秒钟取出;

3、生姜剁成碎末,添加陈醋,兑成酱醋汁,剥壳蘸食。

五.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镇平烧鸡

镇平烧鸡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镇平烧鸡,也称镇平侯氏烧鸡。其烧鸡色泽鲜艳,断筋离骨,皮香肉烂,肥而不腻。创制者侯稀山,原籍山东临沂,1928年从德州名师学做烧鸡。1942年日本侵华,他携妻儿迁居镇平,继续做、卖烧鸡。此后,侯氏烧鸡声名大振,经久不衰。

镇平烧鸡色、香、味、型别具一格。卤制中,循环使用陈年老汤和适量盐水,配入砂仁、豆蔻、肉桂、百芷、丁香、苹果等20余种中草药。卤制后的烧鸡色泽红润鲜艳,异香浓郁扑鼻,鸡皮不破不絮,造型美观大方,手提断筋离骨,牙咬口茬整齐,入口酥软鲜嫩,松散易嚼,肥而不腻,清而不淡,老幼皆宜。即为名菜佳肴,又是上等的保健滋补品。选销两广、两湖、川陕及京、津、沪等地,供不应求,香飘九州。
镇平烧鸡的制作过程如下:
1、备料:原料有以下数种:蜂蜜、林麻油、陈年老汤、盐水和砂仁、豆蔻、肉桂、白芷、陈皮、良姜、丁香、硝、苹果等共二十余种中药。
2、选鸡:生长半年以上的公母稚鸡,重量在2斤以上。
3、宰杀:齐断血管、气管、食管,切割部位准确,血液全部放净,鸡体不能受损。
4、退毛:宰杀的鸡趁身体尚温时,放人60℃左右的热水中,浸烫一分钟后,将羽毛退净,这样可使鸡体洁净白亮。
5、开剥:鸡体退净羽毛后,先在鸡劲脖根外切一小口,露出食管、气管,然后在鸡下腹部(臀部)两腿之间,切开一道7-8厘米的长口,接着从上口割断食管、气管,掏出脖囊,摘除五脏,切下肛门,再用水把余血秽污冲净。
6、造型:开剥好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将肋骨和鸡椎骨中间弄断,用手捧折,然后用小木棒撑起肚腹,再在下腹脯外开一小口,将两腿交叉插入腹内,两翅交叉插人口腔内,将鸡脖变曲,鸡头俯于一侧翅下,形成一个美观的元宝体。之后,晾干表面水分,取出小木棒。
7、烹炸:将晾好的鸡身用40%-60%的蜂蜜水均匀地涂抹一遍,使鸡皮润泽,然后放入烧至160℃-180℃的林麻油中烹炸,炸出红黄色后捞出。
8、卤制:这是最后的一道工序。炸好的鸡捞出后,放入另一锅内。此锅盛有陈年老汤盐水和布袋装的中药,用水火焖至鸡熟,时间约需3-5小时。

制成成功的镇平烧鸡可保持2-5天,不会变质,宜于携带,食用时不用刀切,不需加热,是旅游者理想的佳肴极品。

六. 山东省 滨州 邹平县 青阳小米

青阳小米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青阳小米是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青阳镇的。小米是青阳的特色农产品,它具有颜色鲜亮、味道纯正,香气溢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产品远销省内外。青阳小米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青阳镇位于邹平县西南部的长白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境内有低山丘陵、平原多种地形,低山海拔在100米-765米之间,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昼夜温差、季节温差较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无污染,为天然矿泉水,是谷子生长的理想基地。

小米是青阳的特色农产品,它具有颜色鲜亮、味道纯正,香气溢人、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等特点,产品远销省内外,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为提高小米品质,该镇成立了“青风泉”农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实践示范、产品销售、技术指导等一系列服务。该镇还注册了“青风泉”青阳小米商标,采用真空包装,使小米的保鲜期达到了一年以上,产品达到出口标准。

2013年,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认定,“青阳小米”荣获中国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七. 河北省 承德 滦平县 承德板栗

承德盛产板栗,而且品种很多,如黑皮栗子、红皮栗子、红油皮栗子、大黄栗子、白皮栗子、青熟栗子、一窝峰栗子、双仁栗子等等。特别是兴隆和宽城两县所产的栗子,是国内有名的优良品种,总称为“京东栗子”。京东板栗呈红褐色,果大皮薄,肉色乳白;吃起来嫩而清脆,味道甜美,易剥皮。栗子含有大量维生素、蛋白质、糖、钙等多种人体必须的营养。承德板栗畅销国内外,深得各界人士好评。

八. 云南省 玉溪 新平县 茨头菜

茨头菜,生长在哀牢山主蜂地段的灌木林间,茨头菜属木本植物,长约三寸,颜色呈紫红,因遍身长刺而得名。据《新平县志》记载:"茨头菜,形如万年青芽苞。可供食用,味苦可口"。早春二月,山野返绿,茨头树吐芽。这一带的彝族、哈尼族和苦聪群众便采摘上市出售。用小刀削去茨头菜遍身的刺后,放于滚水中烫七、八分钟,捞起来切短随豆鼓炒三、五分钟便可食。清香异常,还有除火开胃的功效。羊奶菜,藤类植物,因体内有似羊奶一样的浆汁而得名。开春后,万森争荣。哀牢山上,羊奶菜蔓青叶绿。人们用镰刀把它连蔓带叶割回家来,摘下叶及果,洗净,将叶捣细,拌上用糯米制作的甜白酒,加盐少许,置于罐内,半月后可食。食之"略酸微甘",异香扑鼻,在哀牢山"春三珍"中别具一格。

九. 河南省 南阳市 镇平县 张林麻油

张林麻油是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张林镇的。林麻油色泽澄黄、微红、透明、入口醇爽、香味悠长、渗透性强,久放不变其味。

张林麻油是用镇平县1镇歪嘴芝麻加工而成,为此而称林麻油。以区别于其它地方加工的香油。

“张林”距今有400多年的生产历史。 据史书记载,“张林”兴于明代,盛于清朝。盛时,1南北三里长街有水井48眼,油坊72处。每逢榨油时节,数十里香飘四溢,温馨人脾。

“张林”在海外有“砖牌油”的美称。据传,有一小油贩在1购油后,雇人挑往邓州汲滩,卖给外商。行走途中不料挑夫在路上跌了一跤,将油篓( 一种竹编纸糊的容器)摔破,撒了油。油贩怕油少赔本, 就在每篓油中丢进一块青砖,以充重量。交货时,外商误认为青砖是商标品牌,以后买油时,曾指名非“砖牌油”不买,“砖牌油”成了“张林”的商标,一时成为趣谈。

如今,“张林”在保持其传统风味特点的基础上,不断更新设备和生产工艺技术,生产的“张林”色泽橙黄微红、透明、有较浓的果鲜味,性平,味甘入口醇爽,不论烹饪、煎炸食品,还是调制凉菜,有去腥臊而生香味之效。拌制菜肴,易渗入食物内部,滑而不腻。除食用外,“张林”还用以配制中成药,具有滋阴、清热、解毒、壮精髓、润脾胃及凉血、润燥、消肿、止痛、生肌等功效,被人们普遍食用。经西安油脂科学研究所化验鉴定:“张林”含酸1.67%, 水分及挥发物0.14%,杂质0.14%、折光指数1.474 及其它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使用芝麻油标准。其卫生标准符合国家标准。色泽、气味、滋味、液度均保持了传统的“张林”特点。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张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当地政府将此列为重点科技发展项目,加以规划开发,扩大生产规模,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目前,全县年产“张林”50万公斤,销往外地和国外市场,受到了海内外客商的欢迎。

十. 广东省 潮州 饶平县 鲤鱼虫

鲤鱼虫,是潮州的一种名产。但由于近年来市场少出现,它被许多人忘却了。特别是青年人,不知道鲤鱼虫是什么东西。有的知其名而未见其形。故更想作一简介:

鲤鱼虫是一种小鱼,产于韩江下游,潮州市江东区鲤鱼山下的急水地带,这里由于江面突窄,水流湍急,水道深陲,下面嶙峋的岩石为底,因有“急水”之称。这样的环境十分适合鲤鱼虫的生长,故多产于此地。

鲤鱼虫因喜欢生活于水流湍急的石缝中,在那里游水找食而得名。那它又为何叫鲤鱼虫呢?这主要是从传说中来。传说在鲤鱼山上住着一个鲤鱼精,经常出来残害百姓,被三元塔压死后,腐化成虫子,这些虫子就叫鲤鱼虫。后来,人们在急水地带经常捉到一种味道鲜美的小鱼,认为这就是鲤鱼虫。

我们平时在溪边钓鱼时,偶尔可以钓到这种鱼。它的身体与小手指长短,但略瘦点,头部尖小,背鳞略黑,腹鳞微白,就身体与色泽都有点象小草鱼。

鲤鱼虫曾以它的味道香腴鲜美,肉质细腻而闻名海内外。加上它出产不多,更被视为潮州名产。许多回乡探亲的侨胞都十分喜欢,经常出高价收买,以一快朵颐。听老辈人说,鲤鱼虫也是出口佳品,一斤在国外可卖几块美元呢。

可惜,由于捕捉者多,有的甚至电触药炸,影响它的生长和繁殖。现在这种鱼已将近绝迹,但相信潮州人,不会因此就把它忘却的。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