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镇江三个特产 镇江必买的5个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镇江三个特产 镇江必买的5个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4 00:47:15

一.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麻油馓子

走在鱼巷附近,有时候还能看到麻油馓子出锅,那特别的香味慢慢地传出。香气扑鼻而来,隔两条巷子都闻得到。

镇江的麻油馓子,油用的是小磨麻油,所以又脆又酥,越嚼越香。今天,不少镇江老年人还有吃麻油馓子搭茶。有些人煮馓子像是下面条,将麻油馓子放在开水锅里煮沸,盛在碗里,或加盐或加糖调味;有些人很简单,将麻油馓子折断放在一只大碗里,放上白糖,倒入开水,盖好盖子焖上一会儿。

还有一些人家仍有用馓子给妇女做月子的习惯。据说过去产妇坐月子,家里婆婆总要称上两三把麻油馓子回去,抓上一把放到开水锅里煮沸后,再打一个鸡蛋,锅一开便盛到大碗里,往里面放一勺子老红糖,真是不要太滋补哦。

当然,也有家长买回去给小孩当茶余饭后的休闲小吃,孩子嘴里发出“咯嘣咯嘣”的声音,越嚼越香的味道,往往是一个孩子起头,旁边的小孩闻着香味、情不自禁的也闹着要,最后,大人小孩一起大嚼麻油馓子。

镇江有句老话,“清明不吃脐儿和馓子,死后阎王老爷要打板子。”清明时节为什么非要吃麻油馓子,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知道“馓子”这种经常能见到的食物,竟然是那么的历史悠久。

麻油馓子,古代又称寒具,为什么古人要称它为寒具?所谓寒具,是供寒食节所用的食品。

古人将冬至以后的第105天定为寒食节,也是清明节的前身。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晋文公悼念与他一起共患难的介子推。在这一天,风俗上是不能生火烧饭的,于是称为寒食节。寒食节到了,但人又不能不吃饭。于是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可以不用生火而冷吃的食物:用面粉搓成细条制成环状或栅状的面饼,油煎而成。因为是专供寒食节时食用,所以,老0们就称之为“寒具”。油炸后的熟食,可以随时食用,干嚼或用水泡食均可,而且携带又方便。渐渐地,它就不仅是寒食期间的食品。据说在汉代,馓子就是当时贵族阶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小食”。

关于麻油馓子,还有不少趣闻,东晋大臣桓玄家的馓子,先油煎,然后和上蜜糖。有客人上门,桓玄就用“油蜜馓子”招待。桓玄喜爱书画,有时候一面请来客吃油蜜馓子,一面欣赏书画作品。客人中往往有吃了馓子又不洗手的,于是就会油污了书画。北宋皇帝徽宗,宠幸东京名0李师师。他送给李师师的皇家礼品中,与黄金、白金以及各种各样珍品茶叶、艺术灯具等陈放在一起的,就有“寒具、银饼数盒”。装在食品盒中的馓子,是皇帝送给其心爱女性的高档礼品。

中饭和晚饭中间的一顿,老镇江话叫做“吃下午”。 “吃下午”,是件让人舒心的事情啊。下晚时分,热腾腾的泡上一碗麻油馓子,那香气,真叫“滴板”啊。麻油馓子吃到嘴里,像是面条,但滑溜溜、软绵绵,比面条柔顺;而且,那香喷喷、甜丝丝的味道, “滋溜滋溜”一碗下肚,汗珠沁出,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那真叫一个“展了”!吃完,嘴一咂,摸摸鼓鼓的肚子,恨不得再来上一碗。

麻油馓子,这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的食品,给了镇江老少多少怀旧的思绪和脉脉的温情,希望这股麻油馓子香,和我们的传统风俗,能继续传承下去。

二.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丁贵鱼

丁贵鱼——是我国长江流域特有鱼种,共有黄、绿、蓝、白等多种表现色,在营养价值上具有肉质鲜美,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尤其富含脑黄金,被誉为绿色保健食品畅销世界,属淡水鱼。烹制方法:豉油蒸。

三. 江苏省 镇江市 丹阳 江苏漳锻

产于江苏丹阳。属全真丝熟织物,以8枚缎纹作地,经绒起花,制成成品为缎地衬托凸起绒面,形似浮雕,并富有弹性。系在元代著名的“帐绵里”剪绒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制作工艺复杂,都是手工操作,绒经采用四纬型固结法,投纬顺序必须按粗纬、细纬、中纬与起毛杆进行,使用提花木机织造。绒经根据花纹单独提升,其余不起花部分则沉于地背,接结于细纬上。绒经利用宝塔简子架、绒经管等单独直向出丝。织造时,织工与挽花工一定要密切配合,经繁复操作,织成绒圈,至到一定长度后,用刀刮断,形成绒毛。该缎图案色彩古雅华贵,分圆花与散花两种。前者有吉祥如意、福寿无疆的八仙图、双线云吉圆花、牡丹如意花等;后者有大乐丹满散花、满散横花、四宝穿枝、四仙寿、满花奔圆散寿花等。颜色以黑、蓝、棕、杏黄为主。产品绒毛挺立,经久不倒,典雅庄丽,品格高贵。可作高档袍料,蒙、藏兄弟民族视为珍品,并作装饰用料,如沙发套、窗帘等。

四.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金山灯彩

镇江灯彩久负盛名,是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品。镇江著名灯彩世家梅氏兄弟师承传统,又有创新,以其设计精巧、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受到好评。1985年春节,他们组织起"金山灯会"由保定进京,受到首都群众欢迎,电视台、报纸纷纷加以报道。他们制作的金龙戏珠又腾飞在1985年3月开幕的日本筑波世界博览会中国馆的门厅上。

五.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秧草

扬中秧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扬中秧草是江苏镇江扬中市的。

秧草,学名黄花苜蓿,俗称金花菜、三叶草、草头。秧草原产印度,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带回长安试种,是古老野生蔬菜之一,在扬中已有200多年的种植历史。

秧草是民间自然野生膳菜,无虫害,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食物纤维、有益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较多,含有最丰富的维他命K,成分之高,贺乎一切蔬菜之上,其它如蛋白质、维他命A 、C、B含量也相当丰富,在叶菜中胡萝卜素、铁含量甚丰,是营养价值较高的蔬菜。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将苜蓿列入菜部,“干食益人,可久食,利五脏……”据研究,秧草具有降血脂、抗凝血、防出血、清内热、促排泄、保护动脉壁等作用。

秧草因具有抗病抗虫、高产高效、营养丰富、天然绿色的特性,已成为都市人餐桌上绿色佳蔬。秧草在其他地区亦有种植,但其生长对土壤、气候、光照、温度等都有较高要求,故品相较次,而扬中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优势,加上200年的种植、膳食和加工历史,尤以扬中秧草色泽碧绿,柔软鲜嫩,品质为最佳。

秧草每一片叶柄上一般只有三片叶子,且叶片呈心形。据说在十万株秧草中,可能会发现有四片叶的,因此“四叶秧草”被称为幸运草。

扬中市江洲秧草专业合作联社创办于2010年,注册资金1100万元,入社社员800人,高级科技人才17名。联社现拥有万亩秧草种植基地,千亩设施栽培基地。联社的鲜叶秧草已获得有机食品证书,鲜叶秧草畅销北京、上海、南京、扬州、镇江等城市,并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联社现有秧草深加工企业13家,经过多年培育,已创建了“三业”、“花红盛”、“秧花”、“正坤”、“锦润”、“绿岛”6个知名商标,年销售8000万元。

为进一步实施“万亩秧草产业化”工程,加快扬中秧草产业发展,联社正致力于“扬中秧草”品牌和基地建设、秧草新品种和深加工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管理,真正体现做强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

扬中秧草

南方秧草协会

11850101

秧草

六. 江苏省 镇江市 京口区 镇江糖醋蒜

原料配方:鲜蒜头100千克盐10千克食醋0.7千克红糖适量五香粉少许
制作方法:
1.选用整齐、肥大、皮色洁白、新鲜的蒜头。去掉须根,剥去老蒜皮,洗净沥干水分。
2.按每100千克鲜蒜头用盐10千克的比例,在缸内一层层装好,装到大半缸即可,另外用同样大小的缸一口,备用。
3.每天早晚各换缸一次,这样,蒜头腌制均匀,腌至15天后,即成咸蒜头。
4.捞出蒜头,在席上晾晒,每天翻动一次,晒至原重的70%为宜。发现蒜皮松弛者即需剥去。
5.将咸蒜头装坛,轻轻压紧,待装到坛子3/4时,将配制好的糖醋液注入坛内。装满后在坛中横放几根竹片,以免蒜头上浮。最后用油纸或塑料布将坛口扎紧,用三合土封好,2个月后即可食用。如密封贮藏,可以长期保存。
6.糖醋液配制:先将食醋加热到80℃,再加红糖使其溶解,酌加五香粉少许。
产品特点:红褐色,色泽美观,很有地方色彩。

七. 江苏省 镇江市 丹徒区 白汤大面

镇江的白汤大面,主要以汤的烹制方法别具一格而著名。此汤是用鲜鲫鱼加豆油炒成鱼粉放入布袋,再与猪骨入锅加清水和荤。素油熬制而成。汤汁稠浓,色白如奶,面条软硬适中,入味爽口。

八. 江苏省 镇江市 句容市 春城葡萄

产自句容春城的“继生”葡萄在沪宁线一带享有一定声誉。春城镇葡萄科技示范园1991年建园,1998年4月列入镇江市农业科技示范园。1999年初,在原葡萄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了葡萄专业合作社,将原有的农产品主要在生产和技术上的相互协作,拓展到生产、管理、技术、营销等各个方面,实现生产管理技术上的统一,园内葡萄一样的色泽、一样的口感、一样的品牌、一样的价格,从而以规模优势、品质优势赢得了市场。目前种植户360户,面积达 2200亩,2003年共销售葡萄1950吨,销售额达1800万元,实现利润1034 万元,农民获利920万元,葡萄合作社积累基金114万元。



葡萄科技示范园通过“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实现品牌和技术资源优势共享,走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优质化发展之路。几年来,葡萄合作社先后 6 次邀请日本葡萄专 家早川 先生等来为农户现场传授葡萄栽培和管理技术。从2000年开始示范园葡萄栽培管理全部采用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产品品质日益提高。



2002年获江苏省二十佳示范合作社,被江苏省外国专家局确定为引智示范基地,2003年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确定为早川葡萄栽培标准化示范区。园内建立了600平方米 的葡萄销售市场和保鲜冷库,申请注册了“继生”牌商标,2003年“继生”牌葡萄被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被省工商局、省消费者协会命名为“江苏省名牌农产品”。



葡萄示范园建设以来,获得了一系列殊荣,2001年荣获江苏省农产品营销大户五十强,江苏市场农副产品质量服务信得过单位,2003年9月葡萄合作社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单位”。

九. 江苏省 镇江市 扬中市 扬中河豚

扬中河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河豚——“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扬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这是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对盛产河豚时鲜的赞誉。河豚古名“鱼规”,俗名吹肚鱼,能“咕故”作声,体呈纺

锤形,紫鳍青背白肚皮,头圆尾小眼睛细,无鳞有荆刺,无胆含剧毒,盛产于清明前后,历来为“长江四鲜”之首。河豚味美,质地鲜嫩,营养丰富,早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记载。至宋时已成为名贵佳肴、桌上珍品。河豚之肥美,有口皆碑,苏东坡用“值得一死”来形容品尝后的感受。河豚含剧毒,其有毒物质为河豚毒素,卵巢(鱼子)、肝脏有剧毒,其次为血液、眼睛和皮,新鲜鱼肉则基本无毒。仅0.5毫克的河豚毒素就能毒死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正由如此,河豚长期被禁,美味不能成席中珍甚是可惜。自从人工养殖河豚技术达到国家认可后, 河豚又回到了餐桌。

十. 江苏省 镇江市 润州区 翠芽绿茶

金山翠芽绿茶是江苏省镇江市的。金山翠芽茶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金山翠芽是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金山翠芽》茶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浸饮时,或呈悬挂水面,或站立杯底,犹如春笋滴翠,具有极高的观、品赏效果。1982年在镇江市下蜀茶场、五洲茶场等单位开始试制,1985年通过技术鉴定,列为省级名茶。同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金山翠芽”绿茶以大毫、福云6号等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高度发挥制茶工艺研制而成。

金山翠芽的品质特点是,扁平挺削匀整,色翠显毫,嫩香,滋味鲜醇,汤色嫩绿明亮,叶底肥壮嫩绿明亮。冲泡后翠芽依依下沉,挺立杯中,形似镇江金山塔倒映于扬子江中,饮之滋味鲜浓,令人回味无穷。从外形看酷似“竹叶青”,为芽苞,形为扁平挺削,只不过“竹叶青”更加平整。色泽黄翠显毫,干茶香味扑鼻,绿茶中少有的高香,香味独特;冲泡后旗枪林立,茶汤浅黄绿明亮;滋味鲜醇浓厚,苦涩显著,后甘甜生津;杯底挂香不明显;叶底肥匀嫩绿,非常漂亮。饮罢,两字概括“过瘾"。

在第六届全国“中茶杯”中镇江市下蜀茶场生产的“金山翠芽”茶以总分第一名的成绩在此次大赛中夺冠。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一、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金奖,国际名茶评比会金奖等殊荣。1998年,曾以每公斤16000元的高价拍出,创下当时中国茶叶的“天价”。

金山翠芽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地域范围为镇江市润州区、京口区、镇江新区、丹徒区、丹阳市、句容市。地理坐标为东经119°00′-119°58′,北纬31°33′-32°19′。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