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元的特产有哪些 四川广元特产有哪些值得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元的特产有哪些 四川广元特产有哪些值得买更新时间:2022-05-24 21:30:53

一. 四川省 广元 剑阁县 肉煎饼

肉煎饼

肉煎饼是把肉切成片状,裹上稀面到锅里文火煎熟,形状以圆为优,而且透明。夏天,也用茄子当肉,炕成“茄饼”。肉煎饼就稀饭,是剑门人的家常饭。

二.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手工挂面

旺苍手工挂面以嘉川清水面为代表。从和面开始,制作手工挂面先后需经过开条、盘条、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传统工序。加上其间70多道小工序,一架面从取水和面至切面打包完成,至少需要近16个小时。旺苍手工面口感好、易消化,能增进食欲,舒畅开胃,醒目提神。

信息来源:旺苍县政府

三.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野猪

旺苍野猪是旺苍县优秀的地方猪品种和特有保护种源,历经旺苍县劳动人民数十年时间通过本地野猪驯化饲养、研究选育而成。旺苍县林地资源丰富、环境清净无疫,非常适合放养旺苍野猪。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旺苍野猪具有纯种野猪的优良基因,它食杂草、食量小、高抗病、瘦肉多,肉嫩色鲜,香味独特,还遗传了家猪产仔率高、发情良好、母性强、生长快的优良品质,是养殖户较为理想的饲养品种之一。近年来,旺苍县政府为了支持和保护旺苍野猪产业,对旺苍野猪保种、扩种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并在技术上给予了全力扶持,极大的促进了旺苍野猪健康发展和壮大。经过旺苍县畜牧科技人员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从2010年开始旺苍野猪已经完成了保种扩繁阶段,从最初的两个乡镇少部分农户饲养发展到全县乡镇大部分农户饲养,年存栏量达到万余多头,出栏量近2万多头,为促进全县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旺苍县重要的的地方产业。

四. 四川省 广元市 旺苍县 旺苍腊三鲜

旺苍风味独特的名小吃之《腊三鲜》

1.美食原料:腊香肠、腊排骨、腊五花肉;

2.美食做法:取腊香肠、腊排骨、腊五花肉各250克,放入清水中煮熟,切成大小适中的香肠片、五花肉片和适度长短的排骨节,整齐有序的摆放在大盘中;

3.美食口感:肥瘦相宜,风韵独特。

信息来源:旺苍县政府

五.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昭化茯苓

昭化茯苓

广元市昭化区林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

昭化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30806亩,主要种植有葛根、茯苓、油牡丹、夏枯草、百合等,预计2017年全区中药材产量将达到15000吨。昭化茯苓先后荣获四川省十大森林食品品牌、四川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六. 四川省 广元 昭化区 川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著名的特色菜。相传清代同治年间,四川成都北门外万福桥边有一家小饭店,妇店主陈某善于烹制菜肴,她用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酱等烧制的豆腐,麻辣鲜香,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欢迎。当时此菜没有正式名称,因陈脸上有麻子,人们便称为“麻婆豆腐”,从此名扬全国。一百多年来,随着川菜的发展,全国名地的川菜馆,乃至海外一些华侨开设的中国餐馆,都经营此菜,前不久日本商人还模仿四川的“麻婆豆腐”制成“麻婆豆腐”罐头食品,销往世界各地。

特点:色泽淡黄,豆腐软嫩而有光泽、其味麻、辣、酥、香、嫩、鲜、烫,豆腐表面盖有一层淡红色的辣油,可保持豆腐内的热度不使很快散失,趁热吃滋味更佳,花椒面也扑鼻。在数九寒冬季节食用,更是取暖解寒的美味佳肴。

七.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广元黄茶

广元黄茶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广元黄茶是四川广元的。

广元黄茶

广元市经济作物管理站

14056995

八. 四川省 广元市 利州区 利州贡梨

利州贡梨

利州贡梨的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了。利州贡梨之所以品质优良,与当地特有的地理环境关系密切。利州地处川、陕、甘交汇处,其所处的特殊环境是利州贡梨的理想产区。全区境内年均无霜期263天,平均气温17℃,利州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集中在5—10月份,利州贡梨通常在4月上中旬开花,这样就保证了其坐果率;另外,利州年平均日照时数1342小时,一年中以4—9月份日照数最多,这就有效地保障了利州贡梨含糖量;祁县土壤属褐土和沙壤土类型,其县内干湿季节交替明显,有机质含量低,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这些,很好地保障了利州贡梨独有的品质特色。现在,利州贡梨种植主要集中在区辖行政区宝轮镇、荣山镇、大石镇、盘龙镇、-镇、三堆镇、工农镇、白朝乡、金洞乡、龙潭乡等8个乡镇。

近年来,利州贡梨产业得到迅猛的发展,总面积达到7000多亩。为支持和鼓励利州贡梨产业,利州区委、区政府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利州区质量技监局积极制定标准,组织梨农培训。他们还在果树种植中心大石镇、荣山镇等地建立优质利州贡梨示范园,以新品种、高投入、高科技、标准化、高效益为全区贡梨生产做榜样,从而带动全区贡梨生产更新换代,推动利州贡梨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现在,每年有6万吨利州贡梨作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远销到北京、广东等地,并出口到东南亚和欧美等国家。2007年以来,为推动利州贡梨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利州区有关部门积极申报利州贡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查。

九. 四川省 广元 朝天区 麻柳刺绣

麻柳刺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麻柳刺绣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麻柳刺绣是朝天区柳乡的民间挑花刺绣。麻柳刺绣女用各色土线在各种土布上挑绣,所绣图案,或爱情幸福,或耕种收割,或娱乐舞蹈,或花鸟虫鱼,无一不是川北风情,乡土气息极浓。由于是手工挑绣,麻柳刺绣个性强,极富收藏价值,国内外众多游客和收藏家视为珍宝,以收藏为乐。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麻柳乡,以其古朴的麻柳风情和民间刺绣,享誉中外。相传,麻柳人是由羌族汉化而来。麻柳人喜欢穿绣有精美图案的服装,住“正房配转阁”的吊脚楼;喜欢唱山歌、打锣(鼓)、舞龙狮……淳朴的民风,都与羌族相似。麻柳刺绣,是从祖先开始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手工艺品。麻柳一带,普遍流传着“谁家女儿巧,要看针线好”的说法。麻柳姑娘四五岁开始学习刺绣,到十七八岁便能绣出成套的精美嫁妆。麻柳刺绣不用底稿,通过“数底布的丝线”来确定图案的大小和位置。所绣的帐帘、枕套、围腰、袖套、手帕、花鞋、笔袋等生活用品,色调鲜明,对比强烈,组合巧妙,装饰味浓,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可赞麻柳绣花女,装点秦岭巴山秀”,是专家学者对麻柳刺绣的由衷的评价。2008年6月,麻柳刺绣进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特定品质

“麻柳刺绣”就地取材,所用材料仅用简单的针、线、布,通过黑、白、红、蓝等土布和彩色棉线,配置以不同明暗的冷暖色块。所绣制品,针线详密,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令人赏心悦目。所绣图案,或耕种收割,或婚嫁礼仪、或爱情婚恋、或人物鸟兽,花色多样,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典型的川北风情。

文化典故

“麻柳刺绣”是流传于广元市朝天区境内的麻柳、鱼洞、临溪、小安等一带的刺绣总称,是一代一代亲族传承而继承发扬的民间美术,是麻柳先民在自给自足的悠闲生活中创造发明的纯朴精美的民间艺术珍品。

麻柳刺绣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天朝区人民政府关于划定麻柳刺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广朝府函〔2012〕114号

四川省广元市(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2/T09-2012《麻柳刺绣》

十. 四川省 广元 苍溪县 岳东手工挂面

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如箸玉簪横。

黄庭坚《过土山寨》一诗中的“汤饼”,指的就是手工面,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面条。手工面起源于我们中华,且有四千多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因其食用方便,营养丰富,为世人所喜欢。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有“甚欲去为汤饼客”这样的诗句。可见,在大诗人的心里,“汤饼”与他的千古文章一样重要。

全国各地的特色面品种类繁多,我们苍溪自然有美上添美的好东西,其中翘楚者当属岳东手工挂面。

说起岳东手工挂面的制作历史,当地耆老都不知有几千年了。但一代女皇使岳东手工面名声大震却是有故事的。

相传媚娘未入宫前,有一青梅竹马的意中人叫常剑峰。可圣命难为,两人不得不忍泪分别。临进宫前,他俩在一面店匆匆吃了一碗面话别。当日天气炎热,面条热烫,难以立即入口。媚娘灵机一动,用冷水将热面一激,再加调料,竟美味可口。媚娘入宫,常怀念与恋人临别时所吃之面。命御厨再作,味总不如从前。既为女皇,四处寻得原面店老父妻,乃利州岳东人士。老夫妻再作“冷淘”之面,其味如故。女皇潸然泪下。旋尔再问,方知岳东手工面制作独有配方,自不同于关中之法。女皇再命群臣品尝,无不交口称赞。从此,利州之地的岳东挂面与媚娘的凉面做法风行全国。

岳东手工面的制作过程分磨面、和面、做条、下盆、发汗、出面、拉条、上柱、分杆、晾干等环节。其中和面最为关键。因为岳东挂面制作过程中要加适量的盐促使蛋白质与淀粉分子的结合,以此来影响面筋的形成。如果比例把握不好,自然只会做出次等的手工面。因此千百年来,岳东之地的做面老艺人至今尚不敢用机器和面。他们只相信他的双手与双眼,面、盐、水的调合粘度也就早已烂熟于他们心中。

正宗的岳东挂面下锅不腻,入口柔软有劲。故而既适合煮热汤面,也适合做女皇所创的“凉面”。如今的岳东手工面,更是品种繁多。以粗细论,有银丝面、龙须面、玉带面之分;以制作添加成分论,有鲜蛋面、玉米面、大葱面、蔬菜面之别等等。市价高达8元一斤的手工面,却一直供不应求,故而催生当地不少手工面的传人。以五代制面的岳东席氏手工面传人席月建为例,一家就能带动80余户400多人就业。他们以专业合作社的形式分户作业,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我们应该相信,不远的将来,岳东手工面肯定能走出蜀中,走向全国。(胡博/文)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