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潮汕有哪些特产可以带回家 潮汕能带走的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潮汕有哪些特产可以带回家 潮汕能带走的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16 12:37:11

一. 广西 贺州 钟山县 英家大头菜

英家大头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英家大头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英家大头菜,这是钟山的标志性。英家大头菜于清朝乾隆年间就有种植,迄今栽培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当地人也传承了三百多年的大头菜的腌制、糖化、贮存的传统制作和饮食文化。由于英家是客家人主要居住地,且位于思勤江岸边,英家古镇水上交通非常便利,与梧州、广东外地商品贸易日益密切,英家大头菜也通过梧州、广东等地走出家门远销全国。英家头菜从此成为当地传统的有名的土品。 现在一些老人,在谈到广西省工委转移到钟山县英家古镇继续从事革命斗争的那段历史时,仍然被革命先辈们靠一碗稀粥一口头菜依然坚持在深山野外烧石灰从事革命斗争的英雄事迹而感动,敬佩他们无论在多么艰苦、恐怖的环境下都能坚守自已的信仰的精神。传说地下交通员化装成小货郎挑着干货走街串巷传递重要情报时,货担上装的干货里其中就有英家自产的大头菜,也因此英家大头菜就富有了红色传奇。 英家大头菜素以色泽淡黄,味美鲜香,咸淡适宜,略有甜味,质地脆嫩,菜片整齐均匀而著称,含不饱和脂肪酸及钙、锌、硒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经精选加工和包装,不含任何食品添加剂,久藏不褪色,不霉变,实为上乘馈赠、送礼之传统佳品。时下英家大头菜已成为人们喜庆和节日的送礼佳品,亦是南方家居常备的方便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经多年发展,目前英家大头菜在钟山县种植面积1230多公顷,年产量27600吨。

英家大头菜以其色泽黄亮、纯香、脆口而闻名四方。近年来,钟山县不断扩大“英家大头菜”种植面积,叫响“英家大头菜”品牌,着力打造广西特色农业示范县,取得显著成效。

钟山县供销社于2007年成立了英家富民大头菜生产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社员由原来的300多户增加到现在的1500多户,农民种植大头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从2004年至2010年,英家大头菜连续五年参加贺州市辖区及各地参加的农产品展销会,英家大头菜也被作为钟山地方特色农产品推介。经过几年的推介,英家大头菜销售渠道逐步扩大,已从县内发展销售到南宁、柳州、梧州、桂林以及区外的湖南、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钟山县清塘镇是地地道道的英家大头菜原产地。当地所产大头菜,均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口感脆嫩、酱香浓郁、含盐量低,不含任何防腐剂。它含有丰富的维A、维C、维D、维B和食用纤维,能增强唾液分泌、解腻开胃、健脾消食、明目利嗝、宽肠通便;具有提神醒脑、缓解疲劳、解毒消肿、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和预防疾病的作用,是辅助治疗感染性疾病、抑制细菌毒素、防治便秘和眼科患者的食疗佳品。 钟山县益盛大头菜专业合作社由“英家大头菜”原产地的农户自愿组成,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以“绿色 环保 健康”为经营宗旨,以“五户联保”的方式互相监督、互相担保,确保本社产品在品种选择、生产管理、加工、包装等各环节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从而确保了产品的质量。

钟山县清塘镇英家大头菜已连续五年参加贺州市辖区及各地参加的农产品展销会,打响了了“英家大头菜”品牌。英家大头菜作为该县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已从县内发展到南宁、柳州、梧州、桂林以及区外的湖南、广东、浙江、上海等地。

地域范围

英家大头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包括钟山县的两安瑶族乡、花山瑶族乡、红花镇、燕塘镇、清塘镇、公安镇、钟山镇、同古镇、回龙镇、石龙镇、珊瑚镇等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8′至111°31′,北纬24°17′至24°46′。地域保护范围的面积1400公顷。现种植面积1230公顷,年产量27600吨。

二. 陕西省 西安 高陵区 老童家腊羊肉

西安老童家腊羊肉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曹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 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

它以带骨羊肉为原料,配以芒硝、桂皮、八角、花椒、草果、小茴香和青海盐为辅料,经过腌肉、煮肉、焖肉等工艺精制而成。它色泽红润,肉质酥烂、膘肉分明,油香不腻,鲜美可口。三百多年来,以其独特风味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良菜,也是馈赠亲友佳品。

制作工艺:选用新鲜肥羊,宰杀后配以青盐、芒硝、 八角、桂皮、草果、花椒、小茴等调料,经制坯配料,卤制和上色等工序制成。腌肉时将羊肉皮面相对折叠排放在大缸内,添入井 水,撒进青盐、芒硝,腌2-5天。腌透。煮肉时先将老卤汤倒入锅内,加入等量清水,放人调料包,用旺火烧开后再酌加青盐,放在肉板匕用重物压紧,改用小火们煮3-4小时,至肉酥骨离时捞入盘内,再用原汁汤冲洗肉面,去原汁,用净布沥干即成。

羊肉除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外,还有味甘苦、性火热、开胃、 增进食欲、补肾助阳的作用,是一种强壮食品。

三. 贵州省 贵阳 开阳县 雷家豆腐园子

相传为贵阳一位叫雷三娘的妇女首创,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制作时选用上等黄豆浸泡六至十小时,磨成浆汁,加上“菜油脚子”(即菜油的沉淀质),沸煮并加入酸汤,起锅后再按一定比例掺入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草果、山奈配置而成的五香粉末及味精、葱花等拌匀,抓出绒豆腐轻轻捏拢、压扁,缓缓放入热油中翻炸。雷家豆腐园子色呈焦黄,外脆内嫩,心似蜂窝。食用时用酱油、葱花、辣椒、麻油、醋配成蘸水,趁热蘸食,爽脆嫩滑,香气扑鼻,佐饭下酒均宜。贵阳的街头巷尾,时有小贩捏篮叫卖,并备有细篾丝,三五个一串,十分方便。

四. 江苏省 连云港 灌南县 毛脸家凉粉

毛脸家凉粉是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县的。灌南毛脸家凉粉,江苏著名豆制品品牌,中华老字号,是灌南传统名,始创于清初康熙十三年间,即公元一六七四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毛脸家”豆制品品牌历史悠久,灌南“老字号”代名词在本县早已叫响,深受人民的喜爱。“毛脸家”在本地同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事业发展常有创新之举。

“毛脸家”凉粉用优质绿豆,黄豆等谷类和采用独特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而成,色味纯正,豆味十足,豆制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软化血管、调节血液酸碱平衡等多种保健功能、是筵席酬宾的理想佳品。

“毛脸家”豆制品文化:绿色健康,营养美味,“毛脸家”品牌建立以来一直秉承“从农田到餐桌,引领健康食品”的理念,率先打造一条为人们提供全方位健康、放心、养生的饮食生活!

五. 广东省 梅州 大埔县 银江家猪肉

大埔县银江镇农户用传统养猪方法饲养的本地土猪体型适中,肉质色泽红润,肥瘦分明,弹力好,口感鲜、滑、脆、甜,不腥不臊,肥而不腻,齿颊留香,已在大埔县城和梅州城区打响品牌,大埔、梅州等地许多餐馆也纷纷打出“银江家猪肉”招牌,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的酒楼也慕名派人前来采购,外出珠三角旅客在省道S333线银江段中途停车购买银1肉作为馈赠亲朋好友的见面礼,更是司空见惯。

银1肉出名取决于一是本地土猪品种;二是银江特殊的无污染水质;三是以木薯、地瓜、杂粮为主的饲料,辅以熟食;四是传统的饲养管理方法。银1饲养期要比其它养猪场的长两至三个月,银1肉销售价格比邻近市场其它猪肉每公斤高4—6元。

为擦亮银江家猪肉品牌,该镇对年出栏50头以上的小型养猪户协助解决用地、技术、管理和信贷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农户散养的家猪强化免疫,配带耳标,鼓励肉贩规范经营,统一制作“银江家猪肉”牌匾,扩大影响,维护信誉。协调和帮助养殖户成立“银江养猪协会”,从技术、管理、信息等方面指导农户养殖。对养猪户新建起的沼气池按政策给予补助,让养猪户增加收入。目前,银江镇肉猪存栏约8000头, 年出栏约16000头,总产值约3520万元。

银江家猪肉逐渐打响品牌,发展养猪业成为银江镇的优势品牌,成为农业招商的重要项目。笔者了解到,该镇将继续大力鼓励兴办中小型养猪场,辐射带动全镇广大农户发展养猪业。同时,引导农户养猪与种果、养鱼等相结合,走农业综合开发的路子,争取“银江肉猪”年出栏在2.5万头以上,并通过推进“畜-沼-果”的现代农业生态发展模式,缓解农村能源紧缺问题,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新农村。

六. 广东省 清远 连山县 连山香侬家香米

产品简介:连山产于山冲梯田, 山高雾大, 昼夜温差大, 山泉灌溉, 无污染,精选 高寒山区新鲜稻谷配制而成。营养成份:多种人体必需维他命及微量元素——铁 、锌、 铜等推荐商:广东吉之岛天贸百货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广东连山县农业局粮油公司联系地址:广东连山县沙田鹿鸣路电话:0763-8732553邮政编码:513200( 清远)

七. 陕西省 咸阳 兴平 兴平老王家醪糟

兴平老王家醪糟,作为地方,在兴平独树一帜,清乾隆时期就闻名于世,解放前位于兴平城区西大街郝家巷西边,为兴平老城区绝活之一,曾经名扬西北。解放后,因社会主义改造,家人不得不放弃祖业,搬至丰仪镇新庄村务农。改革开放后,子孙重拾旧业,沿乡叫卖,深得好评。由于采用地下甘甜泉水酿制,工艺精良,醪糟品质特优,酒色清亮,绵甜可口,久放不坏,每每食后不能忘。许多人专程赶往新庄村老王家醪糟经销店,指定要给远在上海、北京、新疆、新加坡的亲朋好友馈赠老王家醪糟。

2012年11月21日咸阳日报在封3版文章《目不暇接 惊异连连 咸阳展馆游人如织 八方来客盛赞帝都“农”元素》中对老王家的“好时来”牌醪糟进行了报道,称“兴平老王家“好时来”醪糟免费品尝,各地游人齐声夸赞”。

八. 广东省 汕尾 城区 潮汕赤蟹

潮汕赤蟹

此蟹即潮汕膏蟹,学名叫锯缘青蟹,为广东潮汕的著名海产。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母”:略微饱满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与未受精的母蟹统称“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饱满的不多,要进行人工育肥,使之成为“膏蟹”。养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之后,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九. 福建省 南平 建阳 朱子家酒

朱子家酒——百味绕肠香气浓

朱子家酒,原是宋代朱子“沧洲精舍”(考亭书院前身)内的一口“汲古井”水酿制而成的一种老酒。传说由朱熹亲自配制。后逐渐演变成建阳红酒、糯米红酒、农家水酒。由建阳城居民用糯米饭、红酒曲、深井水按10:1:17的容量比例混合发酵后变成的酒。朱子家酒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家家户户都能制作。但在制作条件上要有所讲究。在时间上:一般要求在每年的秋后入冬时节;在环境上:要求阴凉干净的地方;在方法上:选择上等糯米放入水中浸泡5~6小时,最多不超过10小时后,捞出放入饭甄蒸熟后起锅散热,然后将糯米饭与红酒曲拌匀后放入盛好井水的酒坛中发酵。为防止发酵酒酿溢出酒坛,要选择大于容量五分之一的容器。发酵时间与气温有关,一般为一星期内。当酒酿发酵过后,即可进行密封。封坛时间最少要一个月以上。然后开坛后见酒糟已沉淀,即可用网状竹制容器放入酒坛将酒与酒糟分离即可取酒饮用。朱子家酒制作原料主要是水质有所差异。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建阳人喜欢用井水做酒,尤其是喜欢用位于中山路的铁栏井(医药公司门口)和人民路的水月井(市政府门口)以及狮子巷的巷边井的井水做酒,因为用这里的井水制酒,和考亭书院的“汲古井”水基本相似,酿制出来的酒品质最好。后由于城市改造,填没了这些古井,老百姓只好改用自来水做酒了。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酒制品丰富多彩,白酒、啤酒、葡萄酒大量涌现并占领市场,因此不少农家,特别是城里人怕麻烦,从而停止了传统朱子家酒的制造。现除城区个别酒厂还在生产少量朱子家酒(建阳红酒)供应市场,并作为调味品外,要喝上地道的朱子家酒已相当不易了。朱子家酒主要特点是酒质清纯,酒味浓郁,芳香可口,回味无穷。若放置若干年后,酒色发绿,更显品质高古。民间饮用红酒方法,一般喜欢使用锡制酒壶烫热后饮,也有用瓦罐或其他容器煮热后饮的。温度一般掌握在50~60度为宜,以不烫口为佳,过热会使香气蒸发掉,温度不够便芳香不足,冷饮容易伤胃。朱子家酒中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及糖、无机盐等百余种营养成分。适当饮用朱子家酒,可促进身心健康,精神快乐。朱子家酒不仅是当地人的传统饮料,也是不可多得的烹饪主料之一,如煮肉煮鱼、妇女月子饮食等都需要大量的红酒当佐料。可以说,用朱子家酒制作美味佳肴是数不胜数。少了朱子家酒,生活就少了太多的滋味。

信息来源:建阳区人民政府

十. 河北省 邢台 柏乡县 程家烧鸡

程家烧鸡是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的。柏乡程家烧鸡是一家久负盛名且具有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名店,因其烧鸡制作讲究、风味独特成为当地百姓心目中最为喜爱的名馐之一。

程家烧鸡,始创于民国,据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程家先祖奉承独家中药秘方薰煮,至骨肉相离而形不散,葆有口味香润、松嫩、细腻之特点,远销周边十余个乡、区、县,辐射周边半径达三十多公里。

早年间卖烧鸡,程家用的是平底浅口的大条篮,铺上蓖麻叶,上置烧鸡,一边手挎烧鸡篮子,一边沿街吆喝叫卖,因制作讲究、风味独特渐渐地被当地百姓所认可,在当地留下了“一路飘香过,唯有程家香”的谚语。

九十年代初,这门手艺传到程家第四代程运同手里,为迎合新时期大众的口味,他远赴河南滑县,近走山东德州,融河南道口烧鸡和山东德州扒鸡之特点,对程家烧鸡进行改革和创新,使程家烧鸡具有了鸡形饱满、色泽酱红、油光发亮、鸡肉完整、肉质鲜嫩、酥烂无渣、醇香利口、回味无穷等特点,让人望而生津,垂涎欲滴。

程家烧鸡品质上乘在制作上颇有讲究,原料均选取七个月左右生长期,重量二斤半左右,农家散养土公鸡。活鸡宰杀后先冷藏八个小时予以排酸,随后放入含有白芷、草丁香、砂仁、陈皮、桂皮、八角、良姜等十三味中草药独家配制的老汤中进行卤制,卤制后还需用黄花松锯末进行熏制,成品烧鸡色泽透亮,食之回味甘香,肉质不柴不散,融卤香熏香一体,在当地成为一大佳馔。

如今,程家烧鸡不断与时俱进、推陈出新,风味和口感在百余年的历史中已融入当地的饮食文化中,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远赴他乡,作为礼品馈赠的程家烧鸡不仅是一种美食,更像一种文化符号,深深地印刻在柏乡人浓浓的乡情中。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