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云浮云城有什么特产 广东云浮什么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云浮云城有什么特产 广东云浮什么特产更新时间:2022-06-04 01:57:24

一.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新兴香荔

新兴香荔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兴香荔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新兴县群山绿遍果树飘香,有柑、桔、橙、龙眼、荔枝等大宗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多年不懈的造林种果,不仅水果丰收 ,而且使全县林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省经达标县。

    在这些鲜活的新兴果中。新兴香荔 以其皮薄色红、肉厚核细、清甜爽脆、营养丰富而最负盛名,据说在490年前,官任福建监察御史 的新兴县州背人黎常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新兴,培育成功之后,将鲜果送时京城、皇妃尝到后赞不绝口,从此香“香荔”之名,1建皇朝列为贡品成为明朝以业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新兴香荔味物甘滋,百果莫比,尤其核物细小,没有人可以把一次吃香荔剩下的核盛满一小杯,称其为新兴“三大宝”当之无愧。( 新兴县)

新兴香荔系岭南十大佳果之一,新兴“三大宝”之一,该产品具有果实皮薄而红,肉白蜡色,爽脆多汁,甘甜带香,核小,可食率高等优点,啖之口内留香持久,与糯米糍、桂味、黑叶等荔枝不相伯仲。在新兴县广泛种植,成为新兴最早的。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分明,霜期短。年平均气温21.5℃,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96小时,日均4.65小时,日照率39.2%。太阳辐射总量年平均每平方102.4千卡。日照稳定≥10℃的历年总积温平均值7398.2℃。境内中部年均有霜日数5.9天,初霜日一般出现在12月份,霜期20-60天之间。年降雨量1663.7毫米,多集中在5、6月和8、9月份。

新兴的农业土壤调查表明,该县所有低丘缓坡地和旱耕地的土壤均为壤土和红壤土,而香荔绝大部分种植在这些类型的土地上。据观察,新兴香荔对土壤适应性较广,在村边、房前屋后、旱地、山坡上种植均能正常生长。新兴县气候地理条件对荔枝生长非常有利。

新兴县群山绿遍果树飘香,有柑、桔、橙、龙眼、荔枝等大宗水果品种,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量10万吨,多年不懈的造林种果,不仅水果丰收 ,而且使全县林业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成为省经达标县。

在这些鲜活的新兴果中。新兴香荔 以其皮薄色红、肉厚核细、清甜爽脆、营养丰富而最负盛名,据说在490年前,官任福建监察御史 的新兴县州背人黎常从福建引进状元红荔枝树苗回新兴,培育成功之后,将鲜果送时京城、皇妃尝到后赞不绝口,从此香“香荔”之名,1建皇朝列为贡品成为明朝以业岭南十 大佳果之一。新兴香荔味物甘滋,百果莫比,尤其核物细小,没有人可以把一次吃香荔剩下的核盛满一小杯,称其为新兴“三大宝”当之无愧。

1951年,新兴香荔干被推选参加广东省在肇庆市举办的西江土展销会,20世纪50年代,新兴香荔作为中苏友好象征,曾远销到莫斯科;20世纪60年代,又曾先后在中国国内、广东省内的各种展览会上展出;1972年又被选送到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好评;2002年,“文锦牌”新兴香荔、妃子笑、桂味、糯米糍四个荔枝品种通过国家审核认定“绿色食品”,并获证书。

二. 广东省 云浮 新兴县 四甲河鲜

位于新兴江上游的四甲河,发源于天露山脉的锦山。俗称锦水,后统称为西河。从四甲河起,西河沿途河流清澈,含氧量高,污染极少,孕育了大量的珍稀河鲜。其中,黄鳝、泥鳅、沙鳅、鳡鱼、鳜鱼、鲈鱼、赤眼等野生鱼类较多。特别是一种四腮鲈鱼,味道极鲜。据1948年《新兴县志》记载,“县南五十余里的里洞,大河潭中产四腮鲈鱼,形扁而圆头,有四腮(大二),小腹有四鳍,二前二后,色白斑黑,头大鳞细,鳍坚、腮颊露,(味)鲜美,秋冬间尤佳”。20世纪50年代初期,簕竹河段还可见少量的四腮鲈鱼,但至今已难见踪迹。

西河沿岸山清水秀,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一些以河鲜为主的农家菜馆、河鲜餐馆应运而生,四甲河鲜美名不胫而走。目前,料坑、簕竹等地的几间河鲜餐馆声名远播,各方食客络绎不绝。

三.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茶洞豆腐

茶洞豆腐

茶洞镇位于云安县中部,出产的茶洞豆腐、茶洞迳心茶和擂茶粥极具地方特色,被誉为茶洞“三件宝”。

云浮属石灰岩地形,水质含钙丰富,制作的豆腐特别嫩滑清香。或蒸或焖,香滑腻口。

四.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簕鼓鸡

簕鼓鸡,广东省郁南县的十大美食、大湾镇(郁南县下辖乡镇)的四大美食之一,故也称“大湾簕鼓鸡”。它制作独特,美味可口,带有浓郁的乡土风味和地方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是用簕鼓草作包装、大米等食材作原料制作而成。制成后用铁锅加水煮熟即可食用。相传,“簕鼓鸡”已有超千年的历史了。

“簕鼓鸡”的发明无史料文字记载。但在大湾镇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大湾镇某村有一年水稻失收,村民生活贫困。中秋节那天下午,生活水平稍好的[1]家庭都宰鸡杀鸭,勉强过得去的都有鸡蛋吃,可有一户家庭的主妇还带着一位未满7岁的小孩在地里干活。到了5点多钟,小孩知道是中秋节,问妈妈晚上吃什么菜?可家里穷得拍壁无尘,什么肉食都没有,根本没什么好吃的。妇人想了想,要是回答什么肉食都没得吃,会令孩子很伤心,为了讨孩子欢心,便哄骗说:“食鸡肉啊。”孩子听了信以为真,十分高兴。当0说出口容易,可哪儿有鸡呢?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灵手巧的她采摘了一些簕鼓草,回到家后,把簕鼓草编织成鸡的模样,然后把大米放入里面,用水煮熟食用。就这样,“簕鼓鸡”问世了。[1]

2制作方法编辑“簕鼓鸡”问世之后,它的制作方法日趋完善,主要分四个步骤:第一步,做“鸡”。把簕鼓草的叶摘回来后,先用刀削掉其边上的刺,然后用利器裁成宽度相等的叶片,洗干净后用来编织“簕鼓鸡”。第二步,备料。主料是大米、糯米等,加上其它配料。在食物最缺乏的时候,一般只用普通大米,或用糯米。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和食物结构的调整,在大米或糯米的基础上,加以绿豆、红豆、花生、炒香的芝麻、肉类、食盐等混合拌和。第三步,填料。把拌和好的配料填入用簕鼓草做好的“簕鼓鸡”肚里,但不要填太满,因用水煮时会膨胀。第四步,煮制。把制作好的“簕鼓鸡”放进较大的铁锅里,加清水,水浸过“簕鼓鸡”面为宜,然后烧火煮,水滚后,把“簕鼓鸡”上下翻动,直到熟透便可食用。它的制作方法及煮法与裹蒸粽有相同之处,但风味有所不同。[1]

3药用价值编辑簕鼓草是草科类植物,浑身长满了刺。很久以前,人们已习惯用这种草来围菜园,可防止鸡、鸭等禽畜践踏蔬菜。其实,簕鼓草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据医学书籍记载,簕鼓草性凉,清热、解毒,主治疮疥。因此,用簕鼓草制作的“簕鼓鸡”具有清热解毒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对儿童疮疥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是集食疗于一体的最佳食物。[1]

4发展变化编辑随着年代不同,“簕鼓鸡”制作的原料和食法也截然不同。有史料记载起,清朝时期,当地人大部分都很贫穷,节日制作“簕鼓鸡”食用,是没鸡过节的贫民的无奈之举,其制作原料也十分简朴,一般只用大米或糯米,或者最多加些豆类作配料。到了民国初期,“簕鼓鸡”的配料开始加入肉类,如猪肉等,是每逢节日不可缺少的食物之一。到了70年代,“簕鼓鸡”已是家喻户晓的食物,其配料五花八门,基本全部用糯米作主料,配以绿豆、芝麻、猪肉、腊味、鱼肉、鱼干等美味食物,是招待客人的一种高礼节食品。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物结构的不断改善,“簕鼓鸡”已不再是普通节日和招待客人的食品了,而是一种十分罕见而又高雅的礼品了,因为配料及制作技艺十分精致,而且由于制作成本不薄,一般情况下很难品尝到“簕鼓鸡”,如果谁要吃“簕鼓鸡”,必须提前定做。人们吃“簕鼓鸡”,基本上是吃它的药用价值。

五. 广东省 云浮 罗定 泗纶蒸笼

泗纶蒸笼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罗定泗纶镇人编织的小小蒸笼,正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马来西亚航班把它当作纪念品赠送;在欧洲,它成了新颖的圣诞礼品;在英国,买一套西装店主有可能送你一套小蒸笼;在伦敦,小蒸笼标价高达2.99英镑……

粤西地区有一种竹子名为罗竹,据说这种竹子相互摩擦会发生“罗罗”的声响,因而得名罗竹。在粤西罗定,有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名为泗纶,而她正是本文的主角,那个盛产罗竹的专业镇。不过,如果泗纶的罗竹仍然与70年前一样,被用来搭瓜棚和作造纸的原材料,那么也不会有本文的故事了。今天,很多泗纶人还像上个世纪80年代那样将罗竹变成蒸笼,不过,泗纶人也变出了一个传奇,我们不妨称之为“蒸笼传奇”吧。

进入21世纪以来,泗纶的蒸笼生产凭借着罗竹的资源优势逐渐成为专业优势,大量的农户从事罗竹的加工生产。该镇党委和政府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和发挥资源优势进行产业重心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产业,采取“一镇一品”的专业化战略,壮大镇域经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初步形成了以罗竹、肉桂、八角、黄榄、大肉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蒸笼、桂皮、桂油加工为主的加工业基地。蒸笼的生产和销售已成为泗纶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2003年时,泗纶的蒸笼加工生产与销售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了泗纶镇主要的的专业化产品之一。但另一方面,泗纶的蒸笼加工产业松散无序,产品技术含量低,大部分蒸笼产品都由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同时产品比较单一,市场竞争力较差,企业对于科技的投入较差,发展缓慢,而且企业有同质化发展的倾向,存在着一定的恶性竞争。在这一年,泗纶被定为云浮市竹制品专业技术创新试点镇,“蒸笼传奇”由此开始。

泗纶镇委和政府根据《云浮市专业技术创新试点实施办法》的要求,以增强蒸笼出口创汇能力,增强蒸笼加工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实施了加快蒸笼加工专业化,提高蒸笼加工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等政策措施。在镇委政府大力引导下,几十个蒸笼生产、加工、销售大户成立了罗竹协会。在罗竹协会的成员通力合作下,以加工企业为主体,建立起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竹制品加工销售服务中心,为广大蒸笼生产加工户提供了技术创新服务和信息化服务,推广应用竹制品产业化及加工机械研制工作,大力扶持蒸笼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蒸笼加工业蓬勃发展。目前,泗纶蒸笼产品已经申请有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各一个。同时,泗纶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科技的投入,统一生产标准,通过技术创新加快产业升级换代,一方面,泗纶努力加快加工机械的现代化,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工作,抢占市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以李均泉、-松为代表的一批蒸笼生产、加工销售大户逐步崛起,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加。随着企业实力增加,反过来又加大了对科技的投入,促进了产业链的前后延伸,使竹制品加工业成为泗纶的特色和优势产业。

有力的政策必然产生有利的效益。随着蒸笼加工科技含量的提升,使许多原先由手工操作的步骤已经逐步变为机械化操作,蒸笼的产量逐渐提高,产品越来越丰富,产业链迅速延伸,从单一蒸笼制品逐渐向一次性餐具发展,这更使泗纶竹制品加工业迈向一个新台阶。截至2005年年底,泗纶加工蒸笼农户达8870户,形成了4条加工专业街和5个专业村,加工销售大户41户,从事蒸笼加工业人员达1.2万人,年产蒸笼1.98亿只,蒸笼产品畅销海内外,销售收入1.56亿元,出口创汇1500多万美元。有人这样评价泗纶蒸笼:“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泗纶蒸笼”。

而从宏观经济指标看,泗纶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第一产业占全镇GDP的比重由2000年、2001年的48%、43%降到42%,而罗竹业在农业的比重从2000年和2001年的55%、56%达到2005年的60%。2005年,竹制品产值已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5.98%,出口产品产值占全镇产值比例达13.04%,同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40.7%和38%。在产业组织的发展方面,竹制品加工业“公司+协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迅猛,公司效益迅速提升,协会会员基地不断发展壮大,农户可以参与到罗竹种植、罗竹加工等诸多产业环节等,蒸笼产业在全镇遍地开花。统计数据表明,全镇仅仅竹制品产业已为每户平均带来3500元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此外,竹制品产业的发展,还为小城镇建设带来辐射效应。泗纶通过建立蒸笼加工专业街,吸引蒸笼专业户进城建房,近年来合共1000多户、6000多人到镇区安居落户,有力促进了中心镇建设规模发展壮大,带动其它二、三产业的发展,使泗纶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中心镇。

泗纶镇将“蒸笼”产业为泗纶带来的巨大变化称之为“蒸笼效应”:蒸笼产业不但带动了全镇经济的发展,更为罗竹生产和加工开启了更广阔的领域,同时,产业的发展对整个泗纶城镇的发展也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泗纶“蒸笼”走入了国际市场,使得泗纶竹加工产业有了一个广阔的市场基础和前景。

泗纶蒸笼产地范围为广东省罗定市泗纶镇、榃滨镇、加益镇、龙湾镇、黎少镇、连州镇、附城街道办事处7个镇、街道办事处现辖行政区域。

六.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禾叉塘鲮鱼

云城区富林镇莲塘村:禾叉塘鲮鱼

七. 广东省 云浮 云城区 豉油膏

驰名省港澳的云浮豉油膏,是一种高级调味品;有二百多年悠久历史,传统工艺独特;取自大豆蛋白的精华,营养丰富;经过数小时高温煮制而成,绝对不加防腐剂,自然健康;适合各种菜肴的烹调之用,特别适用于制作豉油鸡、猪、鸡、鸭、鹅、牛腩、豆腐、蒸鱼、排骨等烹饪菜肴时使用。

豉油膏是广东省云浮县的一项。早在三十多年前便已驰名广州、香港、澳门以及云浮一带。豉油膏是以黄豆或黑豆作原料,经过蒸煮、发酵、萃取、入盐、蒸发、浓缩等工艺过程制成的,味道类似豉油(广东人有把酱油称为豉油的习惯)的膏状物。云浮生产豉油膏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其起源于本县西部托洞、镇安一带山区。由于其既有与豉油类司的色、香和味,又是一种膏状的半固体调味品,所以很适合当时交通较为困难的山区人民食用。后来,豉油膏逐渐传到了云城(今云浮县城)及县内河口、六都一带,早在解放前,云浮豉油膏的生产就颇为流行了。

八. 广东省 云浮 郁南县 连滩酿豆腐

    豆腐,古称黎祁。据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始于淮南王刘安(公元前179~122)。豆腐一词见于文字记载,则始于宋朝。十一世纪末,寇宗 《本草衍义》中有“生大豆……又可 为腐,食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亦有“煮豆为乳脂为 ”句,诗人陆游有 “拭盘推进食,洗釜煮黎祁。”翻开菜谱看,中国民间豆腐吃法竟有400种之多,可谓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郁南各地普通百姓人家逢年过节或贵宾来临都习惯酿豆腐,连滩的水豆腐以嫩、滑、白、可口驰名西江及海外,港澳同胞还带回去让亲朋品尝,沿袭至今。人们还认为“隔夜豆腐”别有一番风味,更脆、更滑、更 、更香,回味无穷,因而往往酿多些留待翌日再吃。 

   俗语话,豆腐好吃功夫多。早上9点钟,便要浸黄豆,半小时后磨,只见“一轮磨上流琼液”。磨完即倒下锅中煮沸,正是“百沸汤中滚雪花”。再舀上袋子榨出豆浆(其袋中留下的豆腐渣可炒食亦可喂猪,营养丰富),稍后下的石膏有讲究,要放是准确适量,石膏下多了,做出的豆腐“老”,不好食;石膏下少了,会出水,豆腐作不成。用两只桶轮番倒两三次,这叫“撞豆腐”。再过一小时,把豆腐(半成品)舀上用白粗布垫的底,包好,稍用物在上面压,冷却后放在盛有清水的盆里,约半小时后即可上筛待酿。

    俗话说“豆腐水做”。连滩豆腐之所以别具风味,很大因素与水质有关,尤以当地喜泉(今连滩中学)之井水为最好。

    酿水豆腐制法是:把水豆腐切成厚0.6厘米,宽4厘米,长5厘米的长方块,分放案板上,把适量制好备用的馅(馅肉最好用塘虱鱼其味道特别清甜),再盖上另一块豆腐,用慢火将豆腐两面煎黄,放适量盐水、豉油膏(云浮产最佳),然后大火煮20分钟,撒入寸长韭菜段,再用豉油豆粉勾芡即可上碟。吃前撒点胡椒粉更佳,其豆腐色黄红,味鲜美,软滑可口。四时皆宜制作,老少吃用平安。在生菜季节包着豆腐吃,则另有一番风味。

    豆腐是我国食品史上的重大发明之一,历代文人雅士视为上珍,中国豆腐烹调技术可谓无以复加,使中国的“豆腐文化”成为“世界一绝”。( 云浮)

九.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石材

石材

云安县拥有发展石材业的精尖技术和原材料;拥有丰富的矿石资源,储量在20亿吨左右,且矿点分布较广;拥有一年四季流量充足的西江黄金水道。该县引来了阿联酋客商投资6000多万美元兴建了华多利石业有限公司项目,项目位于六都镇红字垌,年产高压环保石、大理石、花岗岩板材各200万平方米。

目前,云安县将进一步加快华多利石材城项目建设,着力把它建成亚洲地区规模较大的高压环保石基地和云浮市石材业的巨无霸。还有著名的石城镇茶洞“白石一条街”,位于324国道公路沿线长约16公里,品牌效应显著,拥有87家专营白石板材及石柱、石台的厂家,年销售30万平方米。同时,该县还专门规划了民营石材工业城,并建成集石材加工、销售、仓储于一体的现代石材工业城和占地200亩的石材、石材机械展览馆。

十. 广东省 云浮 云安县 托洞腐竹

托洞腐竹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之所以久负盛名,皆因其原材料和传统的制作与其他腐竹制作不一样。制作时采用当地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为主要原料,并且采集来自大云雾山山泉的水制作,整个制作流程都不添加任何材料。所有变化过程都是基于物理反应所至。

煮沸豆浆然后熄火,待豆浆表面平静、冷却,渐渐地结出一层淡黄色的“皮”,这皮即腐皮。挑起晾晒在竹竿上,直至风干,即成可口的腐竹。存放成品腐竹要放在通风干爽处。潮湿的地方最好不要存放,因为会影响腐竹的质量,如果时间长的话会变质。好的食材不一定要大厨师出场,即使一般家庭亦都可制作出一道道美味可口的菜肴。譬如,用温水将干的腐竹浸开后,姜葱起镬烧开水灼熟后醮豉油食,入口绵滑、豆味浓郁;又或者加入猪小肚白果一齐煲上三个小时,一煲香甜淳厚的靓汤令你大饱口福。 

“托洞腐竹”产于素有石城之称的云浮市云安县石城镇托洞。“托洞腐竹”采用大云雾山下土生土长的正宗托洞黄豆或小青豆(黄豆的一种)作原料,用最高峰云雾山引来的清冽山泉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包括选豆、去壳、磨浆、滤渣、煮浆、擦边、挑皮、晾晒、转竿等等,“托洞腐竹”传统制作方法的所有程序都不添加任何其他材料或添加剂,产品色鲜体薄,油亮清香,是真正的绿色食品。

“托洞腐竹”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外观油亮光泽、呈淡黄色;口味纯正、甘淡而清香、无异味、韧性好、有嚼头、吸水膨胀后不粘糊,在同类产品中尤以久煮不糊而见长。蛋白质含量高达48.8%、脂肪含量达25.1%,胆固醇及饱和脂肪很低。同时还含有糖、铁、钙、磷以及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因其所含均为植物营养素, 故被称为“素食之最”。其甲级品曾多次获广东省、国家农业部颁发的优质产品称号。

托洞腐竹产地范围为广东省云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