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省湘西龙山特产 湘西州龙山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省湘西龙山特产 湘西州龙山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22 05:25:53

一.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土家背篓

土家背篓为龙山县土家民族竹制手工艺,其编制精巧,造型美观而享誉省内外,并最具民族特色,上下沿口和中腰缀以黑、红、绿彩篾、上大下小,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尤以小背篓最为出名,已成为走俏的旅游纪念品、年销量在10万件以上。

二. 湖南省 湘西州 凤凰县 湘西土家腊肉

土家腊肉是湖南湘西张家界的。湘西人有一种隔年熏腊肉的习惯。每年临近年关,杀了年猪将正肉、猪头、猪脚全部用于做腊肉。首先将鲜肉砍成五六斤一块的长条,然后 揉盐和各种香料后放在大缸里(决不能用水洗)腌四至六天 ,为了使肉入味均匀,隔一两天就要把肉翻一遍。待盐及香料浸进肉内,再高高的穿挂到火坑的房梁或灶头上,以烟火慢慢薰干。薰制得比较好的腊肉一般可保存半年以上。如用桔子皮薰烘,腊肉油中透红,红中透亮,不见烟灰,颜色更显好看。

炕腊肉是一件粗活,里面可有着许多“ 学问” ,一样的炕房、一样的功夫、一样的燃料,熏出来的腊肉就可能会有千差万别。熏腊肉一定要讲究方法,熏肉不能用急烟火,这样腊肉会变味,熏肉的时间既不能短也不能长,否则会直接影响到肉的腊味。时间太短则品尝不到腊味,时间太长则会让你难以下咽。腊肉做菜前须洗净,煮熟、蒸软、再切片,既可直接醮酸汤辣子食用,也可加佐料翻炒,香味独特,菜色亦佳,在凤凰的餐馆腊肉一般炒蕨菜。

三.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苗家腊肉

据《易经-噬嗑篇释文》:“于阳而炀于火,曰腊肉。”证明腊肉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湖南土家、苗家腊肉是土家人民和苗家人民为延长猪肉保质期而独创的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地方名产,其特点是:脂香浓郁、皮色黄亮、肉色似火、红艳喜人、滋味鲜美、营养丰富。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具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湘菜里面就有冬笋炒腊肉、苦瓜炒腊肉、腊味合蒸(腊肉、腊鱼、腊鸡)、白椒炒腊肉等。

古时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十二月初八为腊八,杜甫有诗云:“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本草纲目》称腊前三雪,能杀虫蝗,适合来年菜麦的生长。正因为季节适宜,自古至今湘西人便有熏制腊肉的习俗。湘西多山,植被丰厚,盛产木材,腊肉是有柴火熏制出来的,其味香醇。而我国有些地方熏制腊肉多用谷糠、花生壳、锯木灰等,这样熏出来的腊肉外表好看,呈金黄色,但吃味远不如湘西腊肉。

湘西人制作腊肉有其独特的工艺和手法,腊月间,人们将自家喂养的猪宰杀,大部分用来制作腊肉。人们先将肉切成条条块块,重的有四五斤,轻的也有一两斤。然后将肉抹上盐,再放进坛子里或木桶中,让盐渗透到肉的各个部位,一般要腌五至七天,而后再将肉取出,挂在通风处,将水滴干,使肉收缩,这样便可以熏烤了。腊月间,湘西农家多在堂屋里挖一火坑,而肉则挂在火坑上面,也有挂在灶上面,一边烧柴取暖做饭,一边便可以将肉熏制好,一举两得。

湘西是高寒地区,农村人烤火时间较长,熏腊肉的时间也长,腊肉可以久藏不坏,一直能吃到来年立冬。湘西腊肉其貌不扬,但吃味好,嚼在口里,满嘴生津,齿颊留香。蒸熟的腊肉,可以一片片、一丝丝撕着吃。洗净的肥腊肉,通明透亮,放在阳光下,可照见人影,油而不腻。湘西土家人除夕之夜,全家人围桌吃团圆饭,一碗腊肉是少不了的。吃着香喷喷的腊肉,喝着自家酿造的大碗米酒,唱着山歌,其乐融融,企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四.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黄金茶

湘西黄金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湘西黄金茶是湖南湘西州吉首的。

所在地域:

湖南

申请人:

吉首市经果技术推广站

所在地域:

2014年

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

吉首市马颈坳镇、太平乡、己略乡、河溪镇、白岩乡、寨阳乡、矮寨镇、丹青镇、排绸乡、排吼乡、双塘镇、社塘坡乡等12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9°30′11″~110°04′23″,北纬28°08′05″~28°29′17″。

五.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水黄连

紫草科草本植物,茎不成型,高约25公分,疏有分枝,叶互生,椭圆形,长0.5厘米至0.6厘米,宽1至2厘米。夏日枝梢抽穗状花序,开小型紫色、白色喇叭花。味苦超越黄连,并带鱼腥。利用洪水自然播种,我县酉水沿岸水滨产有少量。清热解毒,治妇科慢性疾病具有特效,亦可治痢疾、子宫颈癌等多种疾病。( 龙山)

六. 湖南省 湘西州 吉首 湘西挑花

挑花是一种技术性较强,难度大的工艺操作。它是用白布或浅兰色布和青线作原料。挑花没有底样,只是把布料固定在预先做好的四方竹架上,然后就在布料上用青线随手挑出形象逼真的图案。现在苗族妇女中擅长挑花的已为数不多。

七.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湘西菊花石雕

菊花石雕集天然菊花石与人工雕刻艺术融为一体独有的艺术珍宝。(湘西)

八. 湖南省 湘西州 古丈 土家锦

土家锦是湘西土家族的一种传统工艺品和实用品,又叫"西兰卡普"。土家语,西兰即被子,卡普即花。湘西土家姑娘几乎个个都是织锦能手。它是沿袭古代针织加工法,用多种彩色丝线编织图案,多为菱形结构,产品有床罩、窗帘、坐垫、各种壁挂等120多种2900多个图案产品畅销中外。

九. 湖南省 湘西州 龙山 龙山中药材

龙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且属高山台地,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极适应中药材生长,且药质优良,在省内外和周边地区久负盛名。据调查,现有野生中草药1300多种,其中,野生名贵药材达200余种,如天麻、玄参、云母香、七叶一枝花、三七、厚朴、杜仲等,资源广阔,常年种植当家药材约5万亩,尤以大安、乌鸦、猛必、洛塔、八面山等药材基地乡最为集中。目前该县药材加工尚处于粗加工阶段,且规模较小,产品市场供不应求,若能走联合开发,系列产品精加工开发,必将成为富民、富县、富商的一大支柱产业,诚招有志之士前来龙山开发。

十. 湖南省 湘西州 保靖县 湘西土匪鸭

湘西原产“土匪”,这老鸭炖了三个多钟头后,在用“土匪功夫”煨熟,口感烂而不散,有少少微辣。鸭多选用当地土养盛产的肥鸭为原料,佐以各种香料制而成色泽鲜亮,香味浓郁,辣而不燥,回味悠长,有客云:厨艺十八般,此技为一绝。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