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银川去哪里买能带的特产 银川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银川去哪里买能带的特产 银川哪里可以买到正宗特产更新时间:2022-05-31 18:19:54

一. 宁夏 银川 永宁县 民间刺绣

民间刺绣是观赏与实用并举的工艺形式,绣品不仅图案精美、流光溢彩,具有较高的装饰价值,其反复绣缀的工艺还能增加衣物的耐用度。民间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

千百年来流传西夏区的民间刺绣,以其精巧的技艺流行民间。作为民间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的赵氏家族原住同心下马关镇红城水村,后移居银川市西夏区,当地妇女喜爱民间刺绣,为此奠定了传承基础。

赵氏家族传至赵桂琴时,刺绣作品已形成自我的独特风格。其工序包括构思、勾勒轮廓、复画样图、选料、纫粗细丝线若干、下粗细绣针、装裱等。赵氏家族的刺绣讲究工艺、技巧,绣品中人物、动物的一根毛发、一个眼神,自然界的一片树叶、一缕水波,赵桂琴都能表现得细腻传神。完成的作品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有活态性、审美性、艺术性、装饰性等特点。内容借用比喻、象征手法,表达多种情感,题材因时代的变迁而有所改变。

历史的传承,技艺的历练,最终在赵桂琴身上得到最好的诠释。近年来,她的作品多次获奖,《莲花》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迎奥运、迎大庆、颂‘四德’、倡清廉书画展”一等奖;《金陵十二钗》获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电视台、农牧厅、体育局、新消息报主办的全区首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系列文化活动刺绣工艺一等奖、最佳艺术奖;《龙凤呈祥》获炎黄杯首届海内外华人名家优秀作品展金奖;《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获迎奥运中华杯全国艺术大展赛一等奖、中国非遗展最佳表演奖;《枸杞红了》《回娘家》获和谐盛世杯工艺美术展一等奖;《青花瓷》在广东东莞获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铜奖。

永宁县民间刺绣在20世纪80年代全县各乡镇每个村庄都有,农村妇女在农闲时聚在一起互相传授、学习刺绣技艺。

永宁县农民马武连、张巧儿、宰乃白的刺绣艺术,在她们外婆、母亲的传授和影响下,充分吸收了黄河流域、宁夏六盘山地区民间刺绣的形式、技巧和风格。他们在吸收传统营养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深入研究宁夏回族民俗、服饰特色,创作了多幅具有回族特色的刺绣作品,受到专家的好评和当地群众的喜欢,从一个侧面反映当代宁夏回族生活的变化与进步。

为进一步继承、宣传展示这一传统民间艺术,永宁县政府在永宁县纳家户村的中华回族一条街开办创意园,集中了永宁县一些具有高超民间刺绣技术的回族妇女,进行现场刺绣和绣品销售。

兴庆区民间刺绣绣品丰富,艺人众多,其中大新镇大新村李凤琴的刺绣作品承前启后,既继承了传统刺绣的细密绣法,又有自己内容新颖,针法走向错综复杂的特点。她的刺绣作品绣线搭配鲜艳,风格鲜明,对传统的刺绣有继承也有发扬,是西北刺绣的代表人之一。

李凤琴的刺绣作品特点鲜明:花朵的花瓣层次明显,象征着大富大贵;人物表情丰富,栩栩如生;动物活泼可爱,贴近自然。通过数十年的制作和研究,李凤琴相继绣出了《富贵花开》《梅兰竹菊》《春夏秋冬》等传统作品,自己创作了《三八快乐》《万家乐》《欢度国庆》等刺绣作品。其中《三八快乐》在西夏区手工艺术作品展中荣获二等奖。

信息来源:银川市政府门户网站

二. 宁夏 银川 西夏区 西夏贡米

西夏贡米为宁夏五宝之一,历史悠久,其质地纯正、洁白晶莹、油润柔软、香甜爽口。用西夏贡米蒸饭香味飘逸、沁人心脾。同时,该产品营养丰富、蛋白含量高,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美价值明显高于一般大米。

三. 江西省 上饶 信州区 上饶市的特色菜

上饶市的主要特色菜有:三丝鱼卷----------- 特点:造型美观,鱼肉洁白,入中鲜嫩。斩虾丸 -------------特点:颜色外黄内嫩,香味扑鼻。清炒龙凤------------特点:龙凤佳称,香味浓厚。清蒸荷包红鲤鱼------特点:颜色鲜美,形状美观,肉质鲜嫩。鳙鱼头烧豆腐 -------特点:嫩滑鲜美,盈香满席,后味无穷。清蒸甲鱼------------特点:形状完整,营养丰富,香味浓厚。咖哩猪排------------特点: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鸡丝马铃蛋----------特点:色泽雪白,美味可口。鸡丝锅巴----------- 特点:鸡丝嫩滑,造型美观,鲜美可口。雪中得宝------------特点:色泽清雅,造型美观,鲜美可口。拔丝苹果------------特点:焦脆,香甜,可口
( 上饶)

四. 宁夏 银川 贺兰县 贺兰螺丝菜

贺兰螺丝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螺丝菜为唇形科草石蚕的块茎,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肉质脆嫩,可制蜜饯、酱渍、腌渍品,十分可口。食用时,以凉拌为主,还可加工成咸菜、罐头、甜果等,是驰名中外的“八宝菜”、“什锦菜”之一。扬州罐藏螺丝菜是酱菜之上品。

螺丝菜是多年生草本。地下有匍匐枝,成熟时顶端膨大成螺旋状的肉质块茎,茎直立,高30~120厘米,方形,叶对生,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夏季开花,花唇形,浅紫色,轮伞花序;花冠长约1.2厘米,筒内有毛环,上唇直立,下唇三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圆形,具小瘤。喜生温湿地或近水处。

我国各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京西稀有,接壤京西的河北等地居多。

地域范围

贺兰县位于中国黄土高原西北内陆,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在银川平原青铜峡引黄灌溉区中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05°53′-106°36′,北纬38°26′-38°48′之间,东临黄河,西倚贺兰山,和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以贺兰山主峰分界;南与宁夏首府银川市郊区为邻,北与平罗县接壤。县城距银川市10公里。土地总面积约为1208平方公里。生产地域范围主要集中在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总产量2.3万吨。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贺兰县土壤分布种类较多,主要有淡灰钙土、浅色草甸土、灌淤土、盐土、湖土、白僵土、风沙土、堆垫土等8个土类,15个亚类。土壤pH值在8.0-8.5之间。土壤肥力状况中等,有机质含量13.6-17.6g/kg之间。贺兰县地势趋向的基本特点为西南高东北低,自西南向东北呈扭曲面倾斜,整个地域主要由西部山地和东部平原组成。

(2)水文情况:贺兰县地处银川平原中部,黄河入境而过,沟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对干旱的西北高原上这块绿洲来说,比较丰富的水资源

是其一大特点。

黄河从贺兰县东南方的金贵镇入境,由南向北,至东北方的通义乡出境。境内全长21.25公里,河宽约1200-1600米,水深一般2-6米,最深达成2米,年均径流量为286.5亿立方米,平均洪峰流量为3505立方米/秒。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平均含沙量为6.54公斤/立方米,最大矿化度每升含762.5毫克。

(3)气候情况:贺兰县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主导风向冬季为西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全年日照时数3039.6小时,年平均气温10.5度,平均无霜期172天,年平均﹥10℃积温3298.1℃,年均降雨量203mm,平均蒸发量1583.3mm,年太阳辐射总量146千卡/厘米2。全县森林覆盖总面积为19.87万亩,覆盖率为10.5%。由于具体地形条件影响,气候属于唐惠汉平原温带气候区,其主要特点是:春迟秋早,四季分明,日照充足,热量丰富、蒸发强烈,气候干燥,晴天多,雨雪少。年温差大,气温年较差平均为32.4℃;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4℃,最大达到29.9℃。

(4)人文历史情况:贺兰螺丝菜种植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有将尽30年的种植历史,加之气候适宜,可以与春小麦和冬小麦套种,果实色白,质脆,味甘甜,主要供作加工腌制酱菜,亩产量可达1500斤,亩毛收入3000元,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打产业。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贺兰县金贵镇银河村、保南村、金贵村、银光村、汉佐村、联星村、潘昶村、雄英村、潘西村、红星村,习岗镇的红旗村和黎民村,洪广镇的高融和金沙村,总生产面积2000公顷。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5010的规定。

(2)品种选择:主要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贺兰县地方品种。种子质量符合NB640102031-2005。

(3)生产过程管理:贺兰螺丝菜生产过程必须执行无公害蔬菜操作技术规程。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一般在9月底、10月上旬地上部遇霜枯死后随时采收,全部人工采挖。要求统一分级,清除杂质和损毁严重的,破碎率小于3%,杂质小于1%。

(5)生产记录要求:贺兰螺丝菜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1)外在感官特征:贺兰螺丝菜形如薄荷,茎四棱,株高60厘米左右。果实为小坚果,含种子一粒,无胚乳,黑色,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每500克约有250个。

(2)内在品质指标:贺兰螺丝菜食用部分是地下块茎,肉质脆嫩,无纤维,盐渍酱制,风味良好,为酱菜中的珍品。每100g块茎中含蛋白质5.5g、碳水化合物20.3g、脂肪0.3g,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和胆碱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3)安全要求:贺兰螺丝菜生产中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生产。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包装:贺兰螺丝菜原料分级包装,依据品质和外观分成三级,一级长度4厘米以上,二级3-4厘米,三级3厘米以下。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贺兰螺丝菜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贮藏、运输:执行准则《无公害食品贮藏运输准则》(118NY5316-2006)。

五.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清炖羊脖

原料:羊脖一个、青萝卜250克。

调料:鲜姜20克、葱末、香菜末、盐各适量。

做法:1、羊脖一个横切1公分左右的片,青萝卜切片,鲜姜切片。

2、把切好的羊脖放入锅中,加水漫过煮开倒掉水。

3、将煮过的羊脖重新放入锅中,加开水漫过肉,加入生姜片,煮到八分熟加盐,直到肉煮烂,加葱末、香菜末出锅。

特点;《清炖羊脖》汤鲜味美,对身体虚弱、胃寒的人是很好的食补佳品。随着天气转冷,在炖羊脖时可考虑放点枸杞和黄芪滋补效果更佳,对冬天夜里经常起夜的人和尿床的小孩,一周食用1-2次能够缓解尿频症状。

六.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滩羊

宁夏滩羊是我国优良裘用绵羊品种之一,通常制裘用“二毛皮”。二毛皮是由一个月左右的滩羊羔皮,采用化学制剂和先进工艺精制而成的。毛质细润轻柔、洁白如雪、光泽如玉,毛穗自然弯曲,有的多达九道,故有“九道弯”之称。若轻轻一抖犹如风摆花穗,又好似水纹波浪。用二毛皮制作的男女冬装,既轻柔暖和,又美观大方,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滩羊毛纤维细长均匀,绒毛轻柔蓬松,富有弹性,也是制作毛毯、披肩围脖、毛衫等的高级原料。宁夏产的羊绒服装、提花毛毯,以其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驰名世界。( 银川)

七. 宁夏 固原 泾源县 永宁的桃子

桃属于蔷薇科、桃属植物。我国桃子品种极为丰富,据统计全世界约1000个品种以上,我国有800个品种,用于生产栽培的有30个左右。桃果汁多味美,芳香诱人,色泽艳丽,营养丰富。每100克果肉含糖7--15克,有机酸0.2--0.9克,蛋白质0.--0.8克,脂肪0.1--0.5克,含维生素C3--5毫克,维生素B1 0.01--0.02毫克,维生素B2 0.2毫克,类胡萝卜素1180毫克。



桃树为中型乔木,树体不大,栽培管理容易,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无论南方、北方、山地、平原均可选择适宜的砧木、品种进行栽培。供观赏用的各种花色类型花桃、垂枝桃以及适应盆栽的寿星桃都为绿化城市,美化人民生活起了重要作用。 桃原产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桃子的口感良好,通体能散发出一股能够令人心情愉悦的香味儿,所含营养物质也相对丰富,吃了对身体有补益延年的作用。



桃子的枝、叶、果桃还具有药用价值。唐代药物学家孙思邈称其为“肺之果”,还说“肺病宜食之”。按,中医称肺为“娇脏”,喜湿润,恶干燥。桃子富含胶质物,这类物质到大肠中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达到预防便秘的效果。桃子的营养还善走皮表,《大明本草》中说,将桃晒成干(桃脯),经常服用,能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只是桃干的含糖量过高,用开水与少量绿茶或花草茶冲服就好得多,还能提高风味。



值得注意的是,鲜桃下树后极其不耐储存,应趁鲜食用。食用前还要将桃毛洗净,以免刺入皮肤,引起皮疹;或吸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咽喉刺痒等症状。

八. 内蒙古 阿拉善盟 额济纳旗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

蒙古族的银饰品与其他民族一样,种类繁多,款式丰富,有着各自的图案形态和种类,在蒙古族佩饰中,有着非常重要的装饰作用,它天成一韵,构成了蒙古族银饰品朴素美观、繁复实用的民族民情,从纯真的纹样中,可以诠释和解读蒙古族佩饰的特点以及游牧民族文化的意韵和部落习俗,从中体察蒙古民族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生活情感。

蒙古民族酷爱装饰,银饰品也就成了他们美化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是高原,还是牧场,蒙古族群众佩戴银饰品都非常普遍,由于同一族属但部落不同,银饰品的种类、造型、图案和佩戴方式也各具特色,呈现出不同的寓意和讲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使其成为蒙古族佩饰中的亮点。一件小小的头簪、发钗、挂件常常就是一件信物,承载着人生美好的回忆和永久的纪念。

蒙古族自古以来就有对金银饰品的使用历史,在考古挖掘的匈奴墓中,就曾经出土过战国时期的银饰品。唐代是银饰品制作的繁盛期,品类多,分布也广。公元13世纪,成吉思汗结束了蒙古各部长达数年的纷争状况,加之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往来,蒙古地区日益成为金银的集散地,这为蒙古族银饰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到了元代后期,银饰品的制作逐渐商品化,从前只有富裕人家使用的银饰品,在民间也开始流行佩戴起来。与前期相比,这个时期的银饰品无论从内容图案,还是技术风格,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银饰品的主题也逐渐增多,有花鸟鱼虫以及各种纹饰图案,还有诗情画意的词句,铸、刻、雕、焊技术等工艺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且设计新颖,造型美观,每件银饰品上都有吉祥寓意,堪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进入明代,银饰品的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除了官办的铸造局外,民间的银楼、银作坊也能制作和设计很多的银饰品。特别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银饰品的使用已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利了,不论贫富贵贱,女人戴银头饰、银首饰,男人腰垂银挂件已成时尚。蒙古族的银饰品,至今仍然保留了很多古老的图案和纹样。

九. 浙江省 杭州 富阳 精美的竹编工艺

精美的竹编工艺,富阳的竹制工艺品,式样美观,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的入口处,有一座双面竹贴屏风——竹石图,修篁扶疏,奇石点缀,工艺精巧,目睹者无不拍手叫绝。( 富阳)

十. 宁夏 银川 兴庆区 水盆羊肉

水盆羊肉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因在农历六月上市,又称“六月鲜”。韩城市蒲城、大荔的水盆羊肉,久负盛名。以剔骨鲜羊肉、骨头、桂皮、花菽、小茴香、草果、精盐、味精为原料,分原料处理、煮羊肉、调制熟羊肉三道工序,食用时用烧饼或白吉馍同吃,佐以糖蒜、辣子酱、鲜蒜瓣,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

水盆羊肉的制作材料:

主料:羊肉(瘦)2500克

辅料:羊骨1250克

调料:花椒5克,桂皮5克,八角8克,草豆蔻5克,盐8克,味精5克

水盆羊肉的特色:

肉烂汤清,鲜嫩爽适,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芫荽、泡菜,则风味尤美。

水盆羊肉的做法:

1.将鲜羊肉剔骨,并将羊肉与骨分别洗净。

2.将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烧沸,再将羊骨砸断放入一同继续煮半小时,投入香料(装入布袋扎紧)。然后将羊肉捞出,切成小块,排放在锅内(原汁原锅),用大火烧沸后,转中火煮约3小时,加上盐调好口味,再用小火火慢煮10小时(火候要保持肉汤冒泡),撇清油沫,捞出肉放在案板上,切成装碗。随即用适量原汤加少量开水及盐浇沸,浇在肉块上,加点味精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