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宿迁有哪些特产可带走 宿迁有什么特产最出名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宿迁有哪些特产可带走 宿迁有什么特产最出名更新时间:2022-05-29 17:51:43

一.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雪魔芋烧鸭

鲜鸭500克、雪魔芋200克、郫县豆瓣30ml、新鲜尖红辣椒、姜10克、干花椒5克、香叶3片、料酒40ml、酱油15ml、盐5克、胡椒粉和葱适量。

制作方法:

1、将雪魔芋用清水泡发1个小时以上,然后挤干水分备用用;将鸭子洗净后切成块,锅中水烧开后放入鸭块,大火煮开后捞起备用;

2、锅内油7成热后,放入干花椒、尖红辣椒、姜片、香叶、郫县豆瓣炒香,再加入鸭块翻炒均匀;加入半锅开水,放入雪魔芋、料酒大火烧开;

3、转小炖30分钟,加入酱油、盐胡椒粉调味;起锅的时撒上香葱即可。

二. 江苏省 宿迁市 沭阳县 聚贤花卉

沭阳县休闲观光农业迅速发展壮大,庙头镇聚贤村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为了加快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和农村社会文化全面发展。近年来,该村以沭阳县苏北花卉有限公司为主体,实施村企共建,引导农民发展花木产业,走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之路,苏北花卉有限公司负责花农的技术指导、苗木供应、销售,使广大农户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全村的所有耕地全部种植了花木,在全镇第一个从传统农业村变为高效农业村。

聚贤村被认定为“江苏最具魅力休闲乡村”称号。

三.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新袁柳编

一、简介

新袁柳编是流布于江苏省泗阳县新袁及其周边乡镇的一种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柳编采用杞柳为原料,主要技法有平编、纹编、勒编、砌编、缠边五种。柳编制品以造型美观、花样繁多,简便实用而普遍被当地群众作为生产生活、家居装饰用品。随着编制技艺的日臻完善,新袁柳编也由最初的粗加工演变为精加工,同时,也由乡亲邻里相互馈赠之物转变为市场销售产品。它无毒、卫生、精致、美观,倍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喜爱。

二、形成背景

早在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江苏省泗阳县新袁一带,黄河故道水位暴涨,冲决堤岸,黄河故道与洪泽湖连成水天一片,宽长数十里,几无一片干土,因此,人们就称这里为新滩湖。天长日久,洪水四流,黄水所夹带之泥沙,沉积淤垫,原来的新滩便逐渐形成了滩涂。由于这里地势低洼,粮食作物难以生长,当地人便在这里栽植大量耐湿、耐碱的杞柳,用来固沙保土。每年入冬季节,人们便将干枯的杞柳收割回家当作柴禾。由于柳属落叶类灌木,自然繁衍较快,年复一年,这里便形成翠柳万行的自然景观。

三、发展沿革

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时代,柳编是每个农户家中必备的生产生活用具,也是广大老百姓普遍运用的传统手工编织技艺,其历史久远,传承广泛。新袁柳编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特色鲜明的物产。当地老百姓就地取材(杞柳),编织技艺代代相传。

到清道光年间(1821-1851),在新袁一代,袁氏家族中有一位叫袁靖,世代以木工为生,替附近百姓订做家具等。他天生聪颖,发现新滩湖到处长着茂密的杞柳,当作柴禾实在太可惜,便常用杞柳编制床垫及各种容器。日久,邻里相互效仿,以此编织家庭日常用品,开始从简单的床垫、草篓到复杂的簸箕、笆斗、提篮等,就这样,他们世代相传。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群众依然沿袭这种传统的编织技艺,一些技艺娴熟的手艺人,常作为当地能人而深受地方百姓推崇。邻里之间相互帮助,也经常编织一些筐、篓、簸箕等相互赠送,以表达乡邻友好之情。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商品经济深入人心,许多掌握精湛的柳编技艺的新袁人,忙于生计,将一些柳编产品由原来的家用品变成了商品,许多家庭以柳编为生,大大促进柳编技艺的发展,同时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柳编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新袁柳编开始从传统农户走向规模化生产。新袁办起了藤柳厂,开始时规模并不大,七八间房子,几十个工人,利用当地栽植的杞柳条,加工一些农家日常用具。后来,柳编规模日趋扩大,技术也日益精湛,由县外贸部门安排,为外商生产一些包装箱、抹布篮等用具。产品门类也渐渐多起来,有提篮、童篮、吊篮、挂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远销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当时欧、美国家许多上层人士家中,都少不了柳编用具,特别是盛瓜果的器皿和常接触的各种筐篮。

20世纪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庄德新先生,在台湾《桃园观光》杂志发表《新袁小镇散记》中,对新袁柳编作了详细的介绍,从而使新袁柳编享誉海内外。

四、工具及产品

新袁柳编的制作工具有:刀子(传统常用镰刀)、扳钩和斧头。其余则主要靠手工旋编而成。柳编产品种类繁多,早期产品有簸箕、笆斗、晒簸、草篓等;后期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了一大批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柳编产品:提篮、童篮、吊篮、挂篮、果篮、动物篮、筐类、家具类等。

五、主要技法

新袁柳编制作技巧简单,大致可分为取材、浸泡、脱皮、晾晒、选料、编制、着色、罩漆八个阶段。

1、取材:是将生长在沟渠、河道旁的杞柳,砍伐回来,打包成捆,以便浸泡。

2、浸泡:将杞柳条放到水里浸泡约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使其表皮松软,便于脱皮;

3、脱皮:将浸泡好的杞柳条表皮刮去;

4、晾晒:将脱皮后的杞柳条放到阴凉处凉干备用;

5、选料:把脱皮后的杞柳条,根据粗细、长短进行分类,以备量材适用。

6、编制:根据需要及样品图纸进行制作;

7、着色:根据需要对柳编制品涂上颜色;

8、罩漆:将所制成品罩上清漆,这样既光滑美观,又经久耐用。

六、传承状况

传统的新袁柳编传承,多以家庭为单位或邻里相互借鉴而自觉传承,它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传承脉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一些擅于柳编技艺的民间能手,如:袁靖和袁林兄弟二人(1832—1856);袁氏家族中袁怀玉、袁怀成、袁玉宝、袁怀高、袁怀中(1969—1978);以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崔建华、徐其实、韩光全、张修发、肖其贵、杨恒平、张家俊、陈明亮、朱长安等师徒传承;现在尚有杨同志、李继先、贺辛之、周以平、周海燕、杨兰英、崔长之、葛广显、田兵等依然在师徒传承。

但是,伴随当年的“夭桃千顷,翠柳万行”的景象渐远,新袁柳编也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原料市场。柳编的功能也由实用性更多地转变为装饰性,它与普通百姓的生产生活也日渐疏远。

七、传承人

田兵:男,1946年出生,新袁镇河堰村学校组人,其柳编技艺精湛,手法多变,擅大中型柳编。作品新颖别致,深受消费者亲睐。

崔建华:男,1948年出生,新袁镇新袁街人,擅小型装饰品柳编制品生产,作品特色鲜明,小巧玲珑,技艺巧夺天工。

四. 江苏省 宿迁市 泗阳县 穿城大饼

非物质文化遗产穿城大饼为宿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北大饼,各色各样,名目繁多,有挺硬巴焦的杠子饼,有满肚蜂窝的水大饼,有加油放葱的咸大饼,有印上图案的花大饼……不管软的、硬的,还是咸的、花的,一般都只有一二寸厚。可是,泗阳县穿城大饼,却偏偏与众不同。厚有四五寸,重有七八斤,内里透熟,外皮不焦,暄透透,筋拽拽,甜津津,香喷喷,可谓别具特色。

穿城大饼的来历,可追溯到隋唐年代。一天,程咬金率领义军来到穿城一带,赶跑了下乡抢掠的官兵,夺回了百姓们的财产。地方百姓感恩戴德,一定要犒劳救命英雄。程咬金等首领一再推辞,不肯接受。徐茂功两下调停,只受各家一块烙饼,作为路上干粮。几位老人商讨,让各家备大锅,用劲和面,饼尽量厚,用火细细炕,结果就烙出了这样特殊的大饼。从此,又大又厚,又香又甜的穿城大饼,一直名传至今。

五.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苏式红烧肉

菜系:苏菜

口味:鲜香

价格:10-40元

特色:肉香味十足,且非常酥松。

原料:

五花肉600克,料酒115克,老抽75克,冰糖60克,醋3克,盐3克,香葱或香菜少许。

制作方法:

1.五花肉切成大小一致的方块,浸没在冷水中,再放约100克的料酒,15分钟后拿出简单冲洗一遍。

2.将冲好的肉放入锅中,注入清水,高出肉面约6厘米,放入剩下的料酒,醋,大火烧开后继续煮5分钟,待水面起浮沫时用勺子撇出,然后改小火盖上锅盖焖上1个小时。

3.一个小时后,将肉和汤水一起倒入砂锅,加入老抽和盐,敞开锅盖用中火继续煮30分钟,再加冰糖,之后就可以大火收汁了,最后可以撒上香葱末,或是香菜叶就可以上桌了。

六.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龙嫂米线

龙嫂方便米线原料选自江淮一带的优质大米,辅以脱腥大豆粉、磨芋粉等高营养物质精制而成,无公害、无污染;加工不添加防腐剂,是地道的绿色食品。龙嫂米线现已形成三大系列10大品种,畅销全国许多城市。尤其是清真系列是经省民委批准,专为穆斯林群体开发研究的新品。

七. 江苏省 宿迁市 宿城区 鸭脯

鸭脯

老侯珍禽野鸭,是一家以侯氏家族传承67代的制作珍禽野味配方为基础的制造珍禽养生食品的专业化公司,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运用家传秘方相继开发出几十个产品分为三大系列:一为礼品系列,二为美滋休闲系列,三是方便食品系列,三大系列几十个品种。老侯产品一直以口味独特,品种多样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企业销售每年都以100-200%的速度翻番。目前公司总资产1827万元,其中流动资产712万元,固定资产965万元,净资产766万元。

"老侯"牌野鸭被评为淮安市名牌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中国消费者领军品牌,公司已成为淮安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国食品行业改革创新优秀单位;公司董事长侯泉声同志被评为淮安市、江苏省、全国创业之星,淮安市劳动模范。老侯野鸭脯,是采用野鸭的脯,配上中药制作而成,区别于家鸭脯更多具有营养保健的功效,是您休闲消费的理想佳品!方便的小袋包装,物美又价廉,很适合作为美味零食来招待亲朋好友,爱好美食的朋友可有口福了哦!

八. 江苏省 宿迁市 宿豫区 五香牛肉片

菜系:苏菜

口味:五香

价格:10-40元

特色:色泽红褐,质地干爽,香味浓郁。

原料:

牛肉(瘦)5000克,白砂糖410克,味精8克,酱油100克,盐100克,茴香籽〔小茴香籽〕8克,姜8克,甘草3克,白酒25克。

制作方法:

1.将鲜牛肉切成小块,除去牛油和筋络,用清水漂洗后,下锅经过1.5小时烧成熟牛肉。

2.烧时:要注意翻动,使上下牛肉熟度均匀。

3.牛肉起锅后,放入筛子上凉透,使其肉块坚实。然后将牛肉切成0.2厘米的片状。

4.配料以熟牛肉为标准,以白糖等连同原牛肉汤先行下锅(牛肉汤要酌量,不能过多,熟牛肉25千克,用汤5千克左右)等配料牛肉汤煮沸,再将切好的牛肉片投入,至沸透时,用气盖盖好,并以慢火续煮,火力不能过猛。20分钟后,用铲刀翻动1次,勿使焦锅。

5.约2小时后,即行出锅,置筛子上冷却。然后放入铁筛上进入烘灶,在45至50℃温度经过3个小时烘烤。烘烤时要上下反复调动,使每片牛肉干度均匀。取出即成牛肉片。

九. 浙江省 丽水 青田 小舟山有机米

青田县小舟山乡地处青田东南,东连温州永嘉,南接温溪,海拔在380米,这里是有名的“摄影之乡”、“生态之乡”、“鱼米之乡”,一直保持着稻田养鱼的传统耕作方式。

小舟山有机稻米产于海拔400米上下的梯田,属本地晚粳、红米等品种。自古至今,有机稻米深受食膳者欢迎,其原因有三:一是稻田养鱼历经千余年历史,鱼之灵气渗透了稻米,使之珠润圆滑;二是采用有机绿肥,用无公害的菜籽饼培育秧苗,并用菜籽油、太阳能杀虫,人工除草,不使用化肥、农药;三是种植环境特殊,用山泉水灌溉,光照时间长,日夜温差大,而且常有薄雾滋润。因此,成熟的有机稻米金衣玉粒,闻有芳香,食有甘味,口感松软,百食不腻,为米中极品。

明朝时,经刘伯温推荐,小舟山稻米曾被朝廷选为贡米;清朝时,还作为国米出口东南亚;2005年,“稻鱼共生系统”被联合国评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而倍受世界瞩目。

十. 江苏省 宿迁 沭阳 悦来黄花菜

悦来黄花菜是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悦来镇的。悦来镇种植金针菜(又称黄花菜)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有金针菜8500亩,产量20万斤左右。

悦来镇名字由来。太平天国时期,大地主叶小香带领族人和佃户长工迁至淮安府沭阳县的一片岗土地上,筑圩而居。取“近者悦,远者来”之意,将该地命名为“悦来圩”。后命名为悦来乡,2000年仇和书记任上撤乡建镇名为悦来镇。是著名的金针菜(黄花菜)之乡。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