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湖南株洲炎陵特产 株洲炎陵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湖南株洲炎陵特产 株洲炎陵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5-16 03:58:36

一. 湖南省 株洲市 株洲县 姜爆飘香鸭

用大小适中的土鸭,处理加工后再卤汁进行卤制,加入生姜、红椒爆炒,其浓郁的香味会从鸭皮一直渗透到鸭骨中,食客不用吃就会被这种菜香所引诱,馋得口水直往外涌,飘香鸭也因此而得名。再尝其味道,鸭肉外焦内嫩、香辣可口,甚至连鸭骨也根根渗透出椒香味浓的特色,吃起来嚼劲十足。

二.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黄桃

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炎陵黄桃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炎陵黄桃,又称高山黄桃,以香、脆、甜而闻名于世,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生长于湖南省炎陵县平均海拔400-1400米的深山之中,是纯原生态,无公害的保健水果。2011年炎陵县被评为“中国优质黄桃之乡” ,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区县,同时在黄桃产业方面也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2016年正式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并获评“2016湖南十大农业品牌”。

炎陵黄桃在炎陵县已有30年的栽培历史。是1987年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引进最新选育的优良黄桃新品种—锦绣黄桃,在海拔400~1000 m的山区进行试种,表现出适应性强、早果丰产、果型大、不裂果、外观美、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等优点。从2007年起,炎陵黄桃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每年新增面积近千亩。到目前止,炎陵黄桃初步形成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化生产格局,主要集中分布在平乐、霞阳、下村、龙溪、十都等5个乡镇的10个村。

炎陵黄桃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由政策、科技、市场和炎陵人勤劳进取共同取得的;炎陵黄桃产业是"产品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品牌效应突出、经济效益领先"的特色精品农业产业;是炎陵高效优质生态农业的突出代表,已成为广大山区桃农安居乐业、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炎陵黄桃被誉为"湖南优质水果",2007年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11年被授予“中国优质黄桃之乡”。2013年底,全县黄桃种植面积8100亩,其中投产面积4200亩,总产3500吨,产值7000万元,黄桃产业已成为该县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预计到2017年该县黄桃种植面积将突破1.5万亩,总产6000吨以上,产值突破亿元。

三.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米粉

攸县米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米粉是湖南株洲攸县的。

攸县粉,是湖南省株洲市攸县的一种地方特色米粉,其口感细腻,爽嫩,有多种做法与吃法,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与喜爱。图片

攸县粉,和俗称的米粉制作方法大致相同,主要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压条等工序制成的细小的条状,其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攸县米粉

攸县食品行业协会

13355195

米粉

四. 湖南省 益阳市 桃江 湖南特制无骨腊肉

菜系:湘菜

口味:咸鲜

价格:40-80元

特色:条形,无-气味,皮上无毛,皮和肥肉颜色金黄,精肉红亮,刀工整齐,无碎骨,有浓郁的风味。

原料:猪腿肉5000克,盐400克,花椒粉10克。

制作方法:

1.原料选择:去骨的猪前后腿。

2.切条、制作过程:选出质好的猪前后腿、去掉骨头,然后把肉放在切肉板上,从后腿尾骨节砟切第一刀肉。前腿槽头肉不能做特级腊肉,只能做二级腊肉。从第二刀起每条肉坯长40厘米、宽3.3至4厘米。

3.腌制:切完肉坯后,用秤称好。按比例配好调料,调料要拌匀,再把肉放入调料内(每次放2.5至5千克)拌匀,直至每块肉坯沾上调料为止,然后一块块拿出放入缸或池内腌制。春夏季腌3至4天,秋冬季腌7天左右。

4.泡洗:出缸后把每块肉坯从膘头3.3厘米以下用小刀刺1小孔,穿上麻绳,再投入清水池内泡洗1至2小时后捞出。

5.烘焙:穿入竿(每竿穿12块,按烘烤柜大小决定),送入烘柜内烘焙36个小时出柜,即为成品。

五. 湖南省 株洲市 天元区 香干

香干,是当地人最常吃也很爱吃的一种豆制食品,早已脍炙人口。
香干按照以下程序生产。用黄豆,拣去泥沙杂质,然后是浸豆,在一般气温下,浸足6-12个小时,做到适磨而不皱皮,接着是水磨、煮浆、泡浆、打浆、成块、过压,再进入烤制阶段。烤制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需用豆酱和酱油、淡酱色、加适量的桂皮、小茄香等辅料,在锅里煮沸,焖在锅里过夜。到次时晨再烧沸一次,出锅冷却后,拌刷麻油。这样制出来的香干,色泽黄亮,块型方正,质韧而柔,味咸而鲜爽,闻之清香、食来细腻,色香味佳。
香干,可制作多种菜肴,可冷拌,可热炒,可油炸,可烤制,做成后俱鲜香可口,价廉物美,营养丰富,受到城乡人民的喜爱。

六.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酿豆腐

炎陵客家人历来善于烹饪,且技艺高超,至今他们仍爱用自己的土,制作传统名小吃(菜)。客家小吃具有取材广泛、加工方法独到、风味独特、品类繁多、易于保藏等特点,很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客家人,对客家食品更情有独钟。

酿豆腐,是客家的常见小吃,制作时,把豆腐斜切成约一寸见方的三角块或四方形,投入油锅中炸一会,取出沥干,再切开,在里面放入调有糯米、大蒜、五香、辣椒粉等拌成的半熟佐料,吃时再撒上些胡椒面、葱花,味道尤为鲜美。也常在正月期间,有客来访时,作为整个酒席的头道送酒菜,献给亲友。

七. 湖南省 株洲市 炎陵 炎陵柰李

炎陵县奈李在每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成熟,果形似桃,肉质似李,品质极优。园柰李系蔷薇科李属中国柰李的一个变种,有青柰和花柰两个类型。炎陵县于1965年从福建引进青柰,经三十年的风土驯化和优化栽培,表现早结丰产,品质极优质极优,故称为炎陵柰李。

炎陵柰李属小乔木,树冠半圆形,枝条丰立或炎陵柰李属小乔木,树冠半圆形,枝条丰立或半张开。三月上中旬开花,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上市,倍受顾客青睐。炎陵县柰李果大形美,核小肉厚,质脆致密,风味浓甜,清香可口,果实心形似桃,果皮黄绿色,果肉黄色,半离核,平均单果重71.4克,最大果重204克。经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15%,总糖8.55%,含酸量0.56%,糖酸比为15.3,含维生素C16.84毫克/100克,可食率97.7-98.2%,耐贮运,鲜食或加工兼优。炎陵柰李1990年被评为省优水果,1992年获湖南省科技新产品新成果金奖。

八.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铁板牛肉

此菜具有色泽红亮,牛肉软酥,成鲜微辣,口味鲜美的特点。

做法:

1.将牛里脊剔去筋络,切成厚片,加调料腌渍后上浆待用。铁板沙司的配料是其关键之处,须用红曲米、柠檬、洋葱、胡萝卜、辣椒、茴香等香料,加适量清水制成卤水后,再配以李派林汁、oK沙司及番茄酱、白糖等精制而成。

2.将牛肉放入四成热油锅中过油,然后兑入调制好的铁板沙司,略收汁水装入盆内,小碟放上洋葱末、白脱油,与烤热的铁板同时上桌,当众将洋葱末、白脱油放入铁板,略拌即可。

九. 湖南省 株洲市 石峰区 血卤鸭

血卤鸭这道菜鸭味十足,脆嫩爽口,满口奇香,是下酒下饭的佳肴。

血卤鸭的做法,并不特别的难,只是将两斤来重的活麻鸭,宰杀除毛,剖杀成块。杀鸭时,鸭血是一定要用菜碗盛着的,这是做血卤鸭的头等佐料。盛鸭血,还有一定的讲究,比如说要把菜刀架在菜碗上,不知是何道理,总之不必去理。菜碗里放少许清水,最好是井水,水以半碗为宜,太少不行太多了也不行,太多,卤出来的鸭,色泽浅,味淡,口味不足。水里加盐,使劲搅匀,就可以宰杀麻鸭了,放血时,就及时用菜碗盛着,乘温热使劲地搅和着。油锅烧热后放入油,将切成小块的麻鸭肉,大火猛炒,要多放茶陵的姜和蒜,辣椒更不可少,最好是醴陵出产的牛角椒。这些东西搅在一起炒至七成熟,就把搅成浆糊状的鸭血倒入锅内,再乘热快速翻动几下,加精盐、酱油,放料酒,老醋芡粉之类的东西少放点,盖上锅盖,焖上四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上桌了。

十. 湖南省 株洲市 攸县 攸县麻鸭

攸县麻鸭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攸县麻鸭是湖南省著名的蛋用型地方鸭种,全身羽毛黄褐色与黑色相间,形成麻色,故称麻鸭,具有体型小、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饲料报酬高和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攸县麻鸭一般在70~75日全身长满羽毛,90日龄公鸭为1120克,母鸭为1180克,120日龄公、母鸭均为1240克,随后体重相对稳定。120日龄母鸭进入产蛋期,产蛋期长达3~4年,年产蛋200~250个,最高可产310个。攸县麻鸭产于攸县洣水河和沙河流域,中心产区为网岭、鸭塘铺、大同桥、新市和高和等地,全县年产麻鸭400万羽,产蛋7000吨。

攸县饲养麻鸭历史悠久,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麻鸭就是攸县农家饲养的家禽品种,经过长期实践,攸县人们在麻鸭选种、孵化和饲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许多农户以养鸭为生,或开鸭店,销售雏鸭;或赶群鸭沿醴陵、株洲、湘潭、长沙一带游,就地销售;或到长沙、湘潭、汉寿、南县等地开设鸭店并传授技术。县境鸭塘铺、鸭店里等地名,均因孵鸭、养鸭而得名。

攸县麻鸭在国内享有盛誉。1981年7月,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攸县麻鸭》科教片。1984年2月,攸县麻鸭又被列入湖南省地方良种,载入《湖南省家禽品种志和品种图谱》。为了保护攸县麻鸭这一地方良种资源,提高品种纯度,攸县科委和畜牧、肉食、外贸等部门,于1981年将新市、大同桥划为“攸县麻鸭保护区”,开展原种繁殖。1998~1999年,省畜牧局和县畜牧局共同开发攸县麻鸭规模开发技术,其成果被授予株洲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