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临桂县土特产 临桂特产大全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临桂县土特产 临桂特产大全更新时间:2022-05-16 19:19:06

一.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临桂罗汉果

临桂县罗汉果主要产于茶洞乡,目前其它几个乡也开始种植。该果性凉味甘,清肺润肠,主治痰火、咳嗽、百日咳,对急性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有很好疗效。既可提神生津,又可预防呼吸道感染,常饮罗汉果对高血压、肥胖症、糖尿病、坏血病及许多老年病作用显著。

临桂罗汉果为临桂特色农产品,也属广西特色农产品,已有100多年种植历史。2005年最多种植面积达4万亩。近几年来种植面积稳定在2万多亩,年总收入超过1亿多元,是群众增收的主要中药材之一。临桂罗汉果在2005年2月获得无公害产地认证,2006年获得“广西无公害中药材示范基地县”,并且获得“全国罗汉果之乡”称号。

临桂县罗汉果的主产乡镇包括茶洞乡、黄沙乡、宛田乡、中庸乡、五通镇、两江镇、临桂镇7个乡镇。罗汉果主要栽培品种以青皮果为主,以组培苗为主,插扦苗为辅,果实为圆形,每100g鲜果含维生素C339.68mg,蛋白质含量9.68%,8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总糖含量为26.76%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为13.55%、10.20%,其甜度达蔗糖的250—340倍,种仁含油量41.07%,其中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占脂肪酸的20.0%和52.3%,成熟果实中有24种无机元素,其中含16种人体必须元素。

罗汉果功效:罗汉果作为药材在我县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应用历史。光绪31年(1905年)重刊《临桂县志》卷八物产中,明确了它的药效:“罗汉果大如柿,椭圆中空,味甜性凉,治痨嗽”。现代的《岭南采药录》、《广西中药志》等中医药书籍均对其功用主治有所记述:其味甘性凉,无毒,有润肺止咳、凉血、润肠通便、降压及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等功效。罗汉果既可药用,也可作饮料。罗汉果富含单糖不含双糖,它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糖尿病及肥胖者皆可饮用,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利用罗汉果甜甙代替蔗糖,出口量逐年增加。

罗汉果在国外被誉为“东方神果”,品种资源弥足珍贵。桂林市吉福斯等较大的加工企业。其中莱茵公司落户在临桂,全县有多家干果加工厂,3个罗汉果专业合作社,全县罗汉果年产值1.2亿元。

二.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旧村板鸭

临桂县会仙镇旧村板鸭已有200多年的制作历史,它是选用老鸭、稻谷鸭和草籽鸭经开膛、独特秘方腌制、上板和整形等几十道工序制作,最后还要晾晒半月左右,即可蒸熟来吃。其味香色美,油而不腻,食后回味无穷,实为宴请及送礼佳品。

三.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中庸夏橙

中庸夏橙产于临桂县中庸乡,是桂林市柑桔类名优水果,其富含人体所需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以皮薄细滑、橙黄光艳、入口化渣、甜而微酸、口感独特而著称。具有生津止渴、清肺止咳、祛痰化气、消食健胃、降压养颜、健脑醒酒、消除疲劳之功效。老少皆宜,是鲜食、加工、送礼之佳。

四.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富硒丝苗米

临桂富硒丝苗米是选用国内特色,优质籼稻品种,实行无公害栽培生产,全新工艺精细加工而成,米粒纤细颀长,精莹透亮,米饭洁白清香,适口性好,软而不粘,冷不返生。另该米富含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硒,长期食用有利调节人体元素平衡,提高免疫功能,具有营养,保健双重功效。产品质量分别符合国家优质米一级标准,无公害食品(大米)卫生标准和元素食品限量卫生标准。

五.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临桂咸粥

用猪骨头、猪尾巴、猪脚、猪内脏、芋苗干、海带、红枣、木耳等制作的“咸粥”,在六塘周边地区,人们有“一家杀猪,八家喝粥”的习俗。村民将肉猪养大之后,到宰杀上市出售之日,都要请近亲好友到家里吃一餐。在杀猪的当天,要用大锅煮上一锅“咸粥”,让客人和左邻右舍吃。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显示自己有能力养出了大猪,请得起亲朋好友吃肉“喝粥”;二是礼尚往来,因家家户户杀猪时都请吃送礼,自己也要争口气。

“咸粥”的制作方法是:先将猪骨头劈开,砍好猪脚、猪尾巴,切好猪内脏等备用。之后,用大锅烧开水,先放猪骨头、猪脚、猪尾巴、老姜煮开;再投入猪内脏和适量大米、切碎的海带、芋苗干、红枣、香菇、木耳、食盐等煮至粥状,吃的时候撒上葱花和胡椒粉。自古“宰头大猪喝咸粥”的习俗,一直在当地人的生活中代代相传。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规模化走进了乡村。1996年各乡镇开始建立畜宰场,集中宰杀生猪之后,当地农民煮“咸粥”的条件受到限制,“宰头大猪喝咸粥”的习俗也随之消失了。

这“四小名吃”,除了“咸粥”,其它三样小吃在民间依旧流传着。现在,“猪肝夹肥肉”可以通过冷藏实现一年四季均可制作,让更多的人能不分季节地品尝到其独特的风味,“咸粥”也可到市场上买齐配料制作,只是缺少了过去那种与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齐聚一堂的热闹场面罢了。

六.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茶洞香菇

茶洞香菇又名香菌,是菌中之王,产于临桂县茶洞乡都庞岭山脉原始森林中,以营养丰富、肉质细嫩、香味独特著称。常食可提高人体免疫力、强体健身、振奋精神。

七.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四塘马蹄

临桂四塘马蹄的种植历史悠久,素有四塘马蹄销国外之美称,乾隆年间曾为贡品。四塘马蹄属水果型鲜吃马蹄,与淀粉加工型不同,形状扁圆形,肉厚皮红润,食用时易削皮。四塘马蹄以个大皮薄、色泽红润,脆甜、消渣而著称。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马蹄素等,具有清热、止渴、解暑功效。可作水果鲜吃,也可用作蔬菜蒸煮,味道特佳。每年种植面积10000多亩,年产量2万多吨,是全国最大的水果型马蹄基地,四塘马蹄素有“地下水果”之美称,2008年四塘被授予马蹄之乡,注册了“万山千山”马蹄商标。

为了发展马蹄产业,临桂县政府十分重视,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临桂县现有初级包装加工小型企业十几家,有2个马蹄专业合作社,全县马蹄年总产值7000万元,并且具有逐年递增的潜力。

大家都知道临桂县四塘乡的马蹄远近闻名,今年四塘马蹄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现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采挖季节,身边记者要带大家到田里去看看这马蹄如何采挖的。

四塘乡每年都要种植成千上万亩的马蹄,今年也不例外,不仅在种植面积上比去年有所扩大,就是产量也比往年要好。记者问当地农民有什么诀窍,他们说也许是种植的季节掌握得好吧。

四塘乡界牌村村民

徐秀松

我们是在立秋之前个把星期种的

一般这个时间种的马蹄质量比较好点

秋后一个星期种的马蹄就没那么好了的

整个桂林附近的种马蹄时间都在立秋前后,也就是跟种二季稻的时间差不多,为什么他们这里种出来的马蹄就特别大,样式也比较好看呢。

四塘乡界牌村村民徐秀松

马蹄主要强调土质和施肥管理

加上种子的调节

今年时用了的马蹄种最多明年还可以留(种)一年

马蹄的种苗好,田里的土质好,加上当地有着丰富的种植马蹄的经验,所以亩产都能达到1500公斤以上。

四塘乡界牌村村民

徐秀松

我看种马蹄比较麻烦呵

种不麻烦

挖麻烦

挖的人工比较大

挖一亩田要二十个工

这个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马蹄,少的有一亩多,多的达到了五六亩,到了采挖马蹄的季节,全家老少都要出动,也要采挖一两个月才能挖完。随便走进村里的农家,到处都堆放着采挖回来的马蹄。你看,这是主人用来请客人吃的马蹄,够漂亮吧。它们不仅个大,形状好看,吃起来又脆又甜。

四塘乡界牌村村民

徐秀松

这种马蹄都蛮好哪种马蹄好吃点消渣点

短把把的这种式样就消渣来得脆一点

这种肯定就老一点

这种拿来当淀粉用呢

煲汤煮火锅呢这种好吃点

现在四塘乡马蹄基本上不用着农民挑到市场上去零卖了,早早地就有人来定点进行收购。采挖回来后的马蹄不用洗干净,带少量的泥土凉干,然后包装好就往外销。

四塘乡界牌村村民徐秀松

市民买回去能保多久

把这个透明胶撕开

把盒子打开盖

一般能保存一两个月样子

如果要想保久点有什么办法保久点呢就要有太阳重新晒干一下子

将盒子倒出来晒干然后用个小的尼龙袋装好

那样起码保存三四个月

如果你在市面上买到已经洗干净的马蹄,那只能趁鲜吃,要想保存一段时间的话,就得买带泥的马蹄,当然还不能有损伤。

八.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五通甘蔗

    广西著名果用甘蔗之一,因主产临桂县五通乡而名。高150厘米~180厘米,粗2.5厘米~3.5厘米。11月~12月采收。秆皮薄而青,肉色白,质松脆,多汁,味清甜。蔗汁含糖量约5%~8%,是桂林秋冬主要"水果"之一。因有解酒和解油腻作用,过春节时家家必备。( 桂林)

九.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六塘白切狗肉

六塘白切狗是两广的特色美食,桂林的狗肉独俱特色,北有灵川稻香狗,南有六塘白切狗。顾名思义,桂林白切狗以六塘最为出名。狗肉为滋补食物,冬季气寒可爆炒,夏季炎热可白切。食用时,白切狗沾上酸酸辣辣的沾料,口感鲜嫩美味,爽滑多汁,妙不可言。

桂林方言中,狗肉除了本义还有好朋友的特殊含义。话说从前,桂林人喜食狗肉且热情好客,招待宾客朋友时餐桌上必有狗肉,因此有朋友就有狗肉吃,久而久之,桂林方言中狗肉便成了朋友的意思。

材料:

主料: 狗肉1000g

辅料: 姜 葱花

调料: 盐 味精 生抽 老抽 白砂糖 醋 蚝油

做法:

1、将狗肉切片码味后装盘上笼蒸3分钟;

2、在将配料切成丝放入小盘;

3、净锅上火,下味水烧开,下老抽,生抽,盐,味精,白糖,醋,再下蚝油,起锅;

4、倒入小碗即可。

注意事项:

一忌患非虚寒病的人吃狗肉。狗肉属热性食物,一次不宜吃多。凡患咳嗽、感冒、发热、腹泻和阴虚火旺等非虚寒性病的人均不宜食用。

二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食用未熟透的狗肉,狗肉中滋生的旋毛虫会感染人体。

三忌食疯狗肉。疯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毒,操作时只要人体皮肤有破损,就可能染上病毒,因此,疯狗肉应坚决忌食。

十. 广西 桂林 临桂县 桂林荷叶粉蒸肉

荷叶粉蒸肉是桂林地方传统节日名菜。采用带皮五花肉、绿豆、荷叶、桂林腐乳,青蒜等作原料,将五花肉煮熟,上酱、油炸、蘸上绿豆粉,用荷叶包裹成封包形,排入碟中,上笼旺火蒸熟即成。其特点是:色泽绿黄,荷叶清香,松软可口,肥而不腻。具有清热解毒,调和五脏,助脾开胃,降胆固醇之功效。

原料:

主料: 猪肋条肉(五花肉)600克

辅料: 荷叶50克 粳米100克 籼米100克

调料: 小葱30克 姜30克 沙姜1克 桂皮1克 八角1克 丁香1克 甜面酱50克 黄酒30克 酱油30克 白砂糖15克

荷叶粉蒸肉的做法:

1. 将粳米和籼米淘洗干净,沥干晒燥;

2. 把八角、山奈(沙姜)、丁香、桂皮同米一起放入锅内,用小火炒拌至呈黄色,冷却后磨成粉;

3. 刮净肉皮上的细毛,洗净,切成长6.5 厘米的均匀长方块10 块(每块约重60 克),每块肉中间剞一刀;

4. 将肉块盛入陶罐,加入甜面酱、酱油、白糖、绍酒、葱丝、姜丝搅拌后约淹渍1 小时,使卤汁渗入肉内,然后加入米粉搅匀;

5. 荷叶用沸水烫一下,每张一切成四,放入肉块包成小方块,上笼用旺火蒸2 小时左右即成。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