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中国广东汕头有什么特产 广东汕头十大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中国广东汕头有什么特产 广东汕头十大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2 07:17:08

一.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南澳石榴

南澳古称榴城、白城,石榴花是南澳的一个象征。而南澳岛上只有深澳的石榴才能大面积栽植。深澳水土丰润、肥沃,故深澳有一种独特的珍稀品种——冰糖石榴。刨开圆圆青青的冰糖石榴,你能看到果实里边的颗粒就像冰糖一样晶莹剔透,像珍珠玛瑙一样光滑透明。而它的汁液,更是清气润肺、口感独特。时至今日,冰糖石榴依然是海岛农业资源中的一个闪亮的品牌。目前,深澳的冰糖石榴远销东南亚各国。

深澳的石榴又分食用和药用两种,其中一种开花是白色的石榴,称为白拓石榴。1970年出版的《南澳草药》上载:“根能固精补肾,花能清气止咳,外治收敛止血”,故该石榴因其根须是治败肾良药而闻名于世。

二.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猪头粽

猪头粽

澄海猪头粽(又名首花),是潮汕著名土之一,历史悠久,驰誉中外。制作猪头粽有一套精湛的传统工艺,必须选用新鲜猪肉及部分首皮作原料,要瘦肥搭配适度,而后加进鱼露、酱油、白糖、高梁酒和八角、川椒、丁香、桂皮、大茴、小茴等十多种香料作调味品。然后用豆腐膜包裹起来,置于一个特制的木规之中,外加以比例适当的重物压榨,挤出其中的猪油和水份,方可开规。

经过精工配制而成的猪头粽,切开后呈赤棕色间灰白点,表面油润有光泽,肉质不松也不黏,既韧又脆;入口不咸不淡,甘饴香醇,有一股特别宜人口胃的风味,是潮汕人早餐或饮啤酒的最佳佐料,现在已被列为席上珍馐,是冷盘菜中最常见的一种美味。

澄海猪头粽,尤其以澄城老山合与苏南老雷两家,最为著名。

三.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双烹粽球

端午节,潮汕也有吃粽子的习俗。潮汕的粽子别具特色,而一种叫“双烹”的粽子在潮汕最富盛名,“双烹”粽子的主要特色在馅料,一个粽子的馅,三分之一的甜馅和三分子二的咸馅。甜馅主要是水晶馅、乌豆沙馅或红豆沙馅和甜糯米;咸馅主要是咸蛋仁、虾米、香菇、腊肠、翅脯、莲子、栗子和南乳猪肉。一个粽子要同时显出咸、甜两味,就必须将咸、甜两种馅料和在一起,但又不能搅均。“双烹”粽子一口咬下去,即甜滋滋,又香喷喷,深受汕头人和海外潮人的喜爱。

引用

主 料:糯米、猪五花肉、香菇、虾米、咸蛋、红豆沙。

做 法:先将糯米用水浸3小时,晾干,放炒锅中用蒜头朥炒香,调入鱼露,把竹叶折成三角斗形袋状,先放入炒好糯米,再放入猪五花肉、香菇、虾米、红豆沙、咸蛋仁等馅料,再放糯米,包好用咸水草扎紧,用水煮半小时或上蒸笼蒸半小时。用蒸笼蒸效果较为干爽。

特 点:潮州“双烹粽球”和其它地区粽球不同之处,在于它更讲究“色、香、味、形”。“双烹粽球”用咸水草把粽球扎得很紧,共有四个角,其中一个角最长,把这个角的竹叶打开,便露出黑的香菇,白的猪肉,红的蛋仁、豆沙、虾米,五彩缤纷,十分好看。

点评:潮州粽球称为“双烹粽球”,这是因为每一个粽球中,都同时有咸、甜两种馅,甜馅为红豆沙,咸馅为咸蛋仁。

备 注:制作“双烹粽球”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每个粽球约需15克的红豆沙,搓成一小圆球,用猪朥网包好,再放入粽球中。这样用猪朥网把红豆沙和糯米隔开,避免糯米碰到甜的东西,难以煮熟。

四.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乌丁白菜脯

乌丁白菜脯

五.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公固鹅肉

公固鹅肉

松发卤鹅又名

公固鹅肉

,因其

咸、香、瘦、烂

之食质美味而驰名潮汕乃至东南亚等地。

创始人许松发,澄海县苏南许居村人。清光绪年间,许松发在家乡敕书楼巷开店卤鹅,该店无论选材配料,还是炖制功夫,均特别严格,首先分春夏秋冬四季选鹅,其标准每只在14至18市斤方能合格,将鹅杀血涤净阴干后,以丁香、川椒、肉桂等18种名贵中药及特制鱼露、鼓油为佐料,按比例添水下锅,放入秘传

卤母

。炖锅用薄铁皮制造,每锅放进肥鹅两只,旺火煮沸后,抽火文炖,因常发

公公固固

之声,故唤

公固鹅肉

,今松发子孙继操旧业,仍在救书楼巷开店,销路甚畅。

六. 广东省 汕头 南澳县 中华楠

南澳县立足当地的天然资源优势,大力开展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的繁育和栽培攻关,获取了重大成果。4年多来,已成功培育楠木苗木50万株,成功推广造林3000多亩,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跃居全国先进水平。

中华楠是珍稀楠木中较为高级的一种,为中国南方的一种长寿树。它树形挺拔、树姿优美、材质优良、花芽嫩叶艳丽多彩,既是珍贵的用材林,又是贵重的生态景观树种。

近几年,县林业科技人员同园林绿化公司、育苗专业户紧密配合,先后攻克了适时选籽、遮荫避暑、土壤改良、科学肥培等技术难关,使中华楠各项繁育试验全部取得成功,仅苗圃基地近4年多来成功培育的楠木苗木就达50万株,两年生苗普遍达到1.2米至1.5米,并成功推广造林。经广东省林业系统、大专院校专家学者的实地考证,确认南澳岛中华楠多种育苗技术成果跃居我国南方地区领先水平。去年下旬,省林业局有关领导还专程莅岛,实地视察我县中华楠天然次生林的分布状况、育苗生产基地和造林生长情况,对海岛珍贵乡土树种中华楠培育技术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南澳岛成功推广造林的中华楠面积已达3000多亩;2005年4月栽植的中华楠已普遍长至3米之高,较高的已超过3.5米,基本形成自然植物群落,展现了特有风姿,中华楠栽培成果已被专家学者认定“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七. 广东省 汕头 潮阳 乌苏杨梅

乌苏杨梅

八.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米糍

民俗小食。流行于澄海市隆都及莲阳等地。以糯米磨粉,加水搅拌成软块状,煮熟后再反复揉拌,作为皮,以加油的甜豆沙作馅,再用扁圆体木模印制而成。

这样制成的米糍,历来以隆都的最为闻名。

还有一种莲阳等地出产的米糍,不加馅,只用上述糯米粉软体捏成圆粒状或圆扁状的一口大小的团块,外楷撒芝麻油和芝麻花生糖粉。两种米糍皆香、甜、柔、滑。

九.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草粿

广州人称凉粉。是用仙人草(凉粉草)煎取药液,滤汁去渣加入薯粉,充分搅拌均匀,加热煮滚后,盛于容器(一般为木桶或大铝锅)冷凝成膏,称为草粿。色粽晶莹,风味清香。

吃时用手持着铜勺切成一片片装进碗里,边装边蘸入白砂糖,入口顿感甜润嫩滑,清凉爽口,风味诱人,价钱便宜,吃用方便,可药可粿,适合时令,具有清暑解渴除热毒之效,是潮汕夏日解暑风行的惬意传统小吃。

草粿是潮汕地区一款颇具地方特色的大众化小食。每当立夏之后,潮汕地区的大路旁、小巷口,便有卖草粿的小贩,或推着小车,或摆着小摊档,手执瓷碗,一手拿铲草粿的金属片,不停地“叮叮咚咚”敲着,以招徕生意,那声音十分清脆动听。

草粿具有清热解毒、退肠火的功效,且价钱低廉,所以草粿这小食十分惹人喜爱,每当人们经过卖草粿的小摊时,都喜欢停下来,站在路旁吃一碗黑溜溜而爽滑清甘的草粿。

十. 广东省 汕头 澄海 潮汕白果桃

皮用料:粘米粉加入少许生粉搅匀,用温水冲泡搓成团,分为若干小块按压成薄饼状,用水下锅煮熟捞起,加入适量干粉搓匀待用
馅用料:糯米、板粟、莲只、腰果、虾米、精肉碎、湿冬菇丝、精盐、味精、胡椒粉
制作:先将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约30分钟后放入蒸笼炊约20分钟至熟透成饭取出,起镬下油,将湿冬菇丝爆香,分别投入精肉碎,虾米,再下板粟,莲子,腰果,小炒调味后加入蒸熟糯米饭搅匀成馅待用。将皮料分成各小粒,搓圆按压成小碗形,将馅料包入其中,取适当桃果印轻轻压成形取出,摆放入蒸笼中炊约15分钟至熟取出便成。食时,可煎可蒸,淋上甜鼓油,味道更佳
特点:皮薄可蒸,是地道的潮汕民间传统小食之一,备受港、澳、台同胞的青睐
此外,还有马蹄糕、羔烧芋头、拼盘、虾卷、虾饺、芋泥也是潮汕著名的小吃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