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东南亚江川特产 川川特产有哪些

当前位置:51特产网东南亚江川特产 川川特产有哪些更新时间:2022-06-07 02:30:00

一.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四道特色鱼菜

2005年12月20日至23日,首届中国云南高原湖泊淡水鱼烹饪邀请赛在江川隆重举行。比赛认定江川特色鱼菜四道,分别是:江川铜锅蘸水鱼、江川盐水鱼、江川渎渎鱼、江川小干鱼,这四道菜色香味俱全,是江川传统鱼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

二.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白姜

我国姜的品种也非常多,比较有名的有:东北丹东的白姜,山东莱芜片姜,安徽铜陵白姜,江西的黄老门生姜,浙江嘉兴的红爪姜和黄爪姜,湖北来风生姜,湖南的茶陵萎,云南玉溪黄姜,广西的西林姜,广东疏轮大肉姜,陕西的汉中觉姜等。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境内的沐川白姜,其鲜姜根茎肥大,肉质白而细嫩,干姜坚实饱满,粉性足、色白、筋细、辛辣、芳香、味浓,以“白皮粉口”的川姜享有盛名,沐川种植白姜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悠久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曾亲临箭板场锅背岩(今沐川县箭板镇安乐村)考察白姜,并收入《本草纲目》典籍。沐川白姜具有外形美、品质优、功能好等优点。产品远销全国三百余家医药单位,并出口非洲和西亚、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验表明,沐川白姜滤液能有效地抑制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对阴道滴虫及皮肤真菌也有用显的抑制作用。白姜还被用来作为血液抗凝剂,防止凝血。美国康乃尔大学的一名医生发现他自己的血液不像往常那样容易凝结了,他追查原因,结果发现是他吃了大量的生姜酱引起的。多尔索医生认为:这是因为生姜中有一种成分,它的化学结构类似于水扬酸,有防止或降低血液凝固的作用。最近还有报告说:生姜能调节人体前列腺的水平。2001年,全县种植白姜19520亩,预产鲜姜40000吨。同时,沐川被市政府确定为乐山中医药材科技示范区白姜基地并申报省级基地,沐川拟用5年时间(2000年至2004年)建成3万亩优质无公害白姜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乐山)

三.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三道菜

江川,山青水秀,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星云湖、抚仙湖似两颗明珠镶嵌于群山怀抱之中、李家山犹如一座巨大的“古墓”埋藏着古滇文化的秘密;界鱼石如同一张无形的天网,神秘地隔断两湖鱼虾。聚此山水地脉之灵气,江川人勤劳智慧,人文内涵深厚,民间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三道菜”其实就是鱼、羊、鸡的三种吃法。鱼以酸辣为主,成品酸辣鱼,酸的舒心,辣得可口;“羊”则以清汤羊肉合着蘸水而食。蘸水配料独创,鲜、辣、麻等尽在其中使人食欲大增;鸡采用几种名贵药材配制后清炖而成。苦、凉、甜有机地溶在一起,回味无穷。

“三道菜”在选料上严格标准,所取之羊均为40公斤以上的黑山羊,鸡是江川的土鸡,鱼也是江川的本地鱼。“三道菜”吸取了民间(鸡、羊、鱼)各种做法的精华,主要原料皆来自当地民间,每道菜都用多种佐料严格配制加工而成。独特的配方,使其色泽、口味鲜艳诱人,食之脍炙人口。

四.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酥饼

酥饼又称“满油饼”,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本世纪初就是有名的食品。它用料考究,选用上等白糖、红糖、荞面、饭豆为主料,加上芝麻、玫瑰等,用熟猪油搅烂心子,再加菜油精制,然后入炉烘烤而成。成品酥软、冰凉、清甜、油润可口,产品畅销全省各地。

五.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抗浪鱼

   抗浪鱼是抚仙湖的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抗浪鱼是云南省科技厅的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经项目单位和技术人员两年的探索和精心饲养管理,在海口抗浪鱼养殖场人工饲养的5000尾抗浪鱼 ,通过激素处理和人工模拟抗浪鱼的自然产卵习性,于2002年5月6 、7日第一批产卵,10日孵化出鱼苗,5月14 、15日第二批产卵,两批共孵化出鱼苗5万多尾。2 002年7月24日,海口抗浪鱼养殖场有6-8厘米2龄抗浪鱼40万尾,1--1.5 厘米1龄抗浪鱼20万尾。标志着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研究,项目组科技人员已初步掌握了抗浪鱼的整个生活周期和生活习性、人工饲养管理技术、疾病防治措施,为下一步继续研究,恢复鳞鲸鱼种群奠定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扩大规模,使抗浪鱼的种群得到尽快复,2002年7月26日 ,由澄江县科学技术局、澄江县水电局组织筹备,玉溪市科学技术局主持召开“澄江县抚仙湖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评价会”。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专家评价组、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课题组,省、市、县有关单位领导,新闻媒体等46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课题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专家及领导提问,课题组答辩,评价组提出评价意见等议程,对抗浪鱼人工驯养繁殖取得成功给予充分肯定。建议课题组及县科学技术局、水利局做出计划,从抗浪鱼种苗数量、发展规模等方面,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更多资金投入,使来之不易的这项技术尽早发挥作用,让抗浪鱼种群尽早得到恢复,造福于沿湖居民,促进抚仙湖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为濒危物种的种群恢复,著物种的产业化生产探索一种模式。

六.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名特咸菜

通海萝卜丝通海萝卜丝选用品质好的鲜嫩大白萝卜,洗净泥沙,推成细丝,晒干而成。其选料认真,加工细致,色白、质嫩、丝细、均匀,生吃清香回甜,不苦不辣、无杂质、无异味,腌制咸菜食用,营养均较好,并可久存供补蔬菜淡季食用,产品长期在省内外畅销,并远销日本、南朝鲜、新加坡等国,深受消费者赞誉
玉溪油卤腐玉溪油卤腐相传始制于明清之际,当时境内家家户户腌制,作为家用咸菜,或作馈赠外地亲友的礼品。后来发展为小商品生产。油卤腐的腌制,以黄豆制成的臭豆腐为主料,要求质地细腻,块状均匀,厚薄一致。臭豆腐经阳光照晒,排去外层水分,分别浓淡不同的口味,配以适量的粮食白酒浸裹,再以白糖、精盐、辣椒、优质八角、花椒粉等卷在皮层,并渗以炼熟的上好菜油,腌制而成。玉溪油卤腐以其色、香、味的佳美深受省内外群众的欢迎,远销北京。1982年获云南省商业系统优良产品称号
易门豆豉豆豉是易门,以色、香、味俱佳名扬全省
易门豆豉分青豆豆豉和干豆豆豉两大类,特别以青豆水豆豉最受欢迎。辣酱鲜红,豉仁嫩绿,红绿相间,望之即令人食欲大增。入口后,清香甜嫩,使人回味不已。用它作配料烹调鱼肉,更是别有风味
易门青豆豉的特点是"青",必须选取七、八成成熟的大豆青株,剥出鲜豆米,趁鲜制作,才能使豆鼓清香鲜嫩。制作青豆豉,在每年七、八月间。那时,大豆青株割回家来,晚饭后,三家五户,在街头巷尾团团围坐,男女老少,亲朋邻里,乘夜剥豆,以不失鲜
易门豆豉以用大龙泉、小龙泉、石莲寺、双龙潭等泉水制作的最为上乘,但过去产量甚少,只是农家用以馈赠至亲好友。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营酱菜厂后,才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形势好,青豆原料供应充足,又扩大了加工网点,使产量大增,一九八二年供应市场的豆豉已达三十万斤,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易门豆鼓了。( 玉溪)

七.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锦屏县 黔东南苗族酸鱼汤

生活百味,酸、甜、苦、辣,酸当家。黔东南是“吃酸”的故乡。日常生活的家宴、宴会、红、白喜事中,酸食无处不有。男女老少,都有“嗜酸”的爱好。难怪当地乡谚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捞车”(指走路打趔趄的意思),道出了黔东南的酸食文化的特色功效和风格。    

在世界“吃在中国”。在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盐、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同为吃辣,湘、贵、川又各有妙趣,有所谓的“不怕辣”、“怕不辣”,“辣不怕”的戏说。具体而言,贵州是酸辣,四川是麻辣,湖南是炸辣。黔东南又与贵州其他地区不一样,强调和突出的是第一个字“酸”,而其他地区则强调和突出第一个字“辣”。常言说“除油盐无贵味”,历史上,黔东南地区严重缺盐,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可见酸食习俗,实非偶然,它是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物产资料及人的生理需要等多种因素综合的产物。黔东中地区气候潮湿,多烟瘴,流行腹泻、痢疾等疾病,嗜酸不但可以提高食欲,还可以帮助消化和止泻。因此,每家每户都少个了几个酸坛子:酸水坛、醋水坛、奄莱坛、腌鱼坛、腌肉坛,还流传着三月腌菜,八月腌鱼、正月腌肉”和“坛不下,莱不烂”等关于酸食的腌制季节和保存方法的俗语。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黔东南苗、侗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自己不同于其他地区、其他民族吃酸的独有风格和制作工艺,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酸食文化”,仅酸的制作就有近10种工艺。    

人类长寿,确有几份酸的功劳:酸食有防病健胃之药用,酸食有除惑提神之功效,酸食有防腐保鲜之功能。1990年全国第4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寿星与总人口之比高于传统长寿区广东省的比例,居全国前列。长寿是多因素的,这其中应该包含有“吃酸”的因素。1988年,在加拿大温哥华,一群记者采访世界老年长跑冠军黔东南运动员李发品老人,问到能创造世界界老年长跑纪录的秘诀是什么时,李发品老人答道:“我要是能吃上家乡的酸菜,还要跑得快。”可算是妙语惊人。进入本世纪后期,酸食这一具有黔东南民族特色的传统食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眯。酸汤鱼、腌鱼、腌肉、酸汤鸡、酸汤猪脚、三合一酸汤、四合一酸汤……有的落户京城,有的飞进国宴,有的漂洋过海,更多的被移植宾馆、洒店,凡是到贵州的中外游客,都点名要吃正宗凯里酸汤鱼。

八. 广东省 肇庆 封开县 江川年橘

江川年橘

九.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冬瓜蜜饯

到玉溪市旅游的游客,以能够买到本地冬瓜蜜饯带回家去而感到不虚此行。热情好客的玉溪主人,在待客的糕点中缺少了冬瓜蜜饯,就会表示歉意。亲友之间,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也常以馈送冬瓜蜜饯作为一种礼品。玉溪市冬瓜蜜饯具有清凉甜脆、透明无渣的特点
相传玉溪制作冬瓜蜜饯始于明代后期,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玉溪凤香斋糕点铺名师唐家荣,增创"水晶蜜饯,使玉溪蜜饯声名大震。玉溪冬瓜蜜饯则分为红蜜饯和白蜜饯两种,两种蜜饯均呈透明状,且色泽鲜艳,故而红蜜饯被誉为"琥珀蜜饯",白蜜饯被誉为"水晶蜜饯"。 玉溪冬瓜蜜饯,虽然称蜜饯,却并非以蜜制作,而是选用上等红、白糖精工制成,质优味美,让人吃后真有"不是蜜味胜似蜜味"感觉。制作各种蜜饯,首先选用水分适中的冬瓜,削皮成净片,再将冬瓜净片切成块状后,用石灰水浸泡、漂洗一星期,待冬瓜净片呈丰满的透明状态时,先用糖浸一日,然后反复煮、清三次。成品后,按干装和水装两种藏于阴凉干燥处,较长时期不会变质。玉溪冬瓜蜜饯畅销省内、远销北京、福建等地,1982年被评为省优质产品。( 玉溪)

十. 云南省 玉溪 江川区 青松烧鸭

烧鸭在玉溪菜谱中向居首位,驰名全省,清代著名诗人杨竹溪有《棋阳竹枝词》赞玉溪烧鸭。其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玉溪烧鸭近似北方烤鸭,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选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鸭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盐,更是香味浓郁。玉溪烧鸭因为选用以青松针叶晒干扭成的"草团"为燃料烧成的又叫做"青松烧鸭",具有独特的玉溪风味。每年夏秋季节,玉溪大街小巷烧鸭店林立,品鸭的人熙熙攘攘,评色品味,大饱眼福、口福。青松"草团"纯净而有清香味,其炭火力较强而耐烧。用它烧成的烧鸭,熟透度适中,颜色金黄美观,味道清香可口。这种烧鸭选用40-50天龄的玉溪肥壮子鸭为原料,经过去血、拔毛,除去脏腑、清洗、用滚水烫、上蜂蜜、装烧汤等工序后,用铁钩悬挂于已被青松"草团"烧得炽热而余炭尚红的土炉内烘烧,不断观察转动,透熟后取出上席,佐以椒盐,辅食葱酱。其质味鲜嫩清香,肥肉鲜而不腻,净肉软而不粘,骨脆汁甜。( 玉溪)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