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广东特产凤梨饼 凤梨饼好吃吗

当前位置:51特产网广东特产凤梨饼 凤梨饼好吃吗更新时间:2022-04-20 21:40:45

一. 广西 南宁 邕宁区 糯米饼

糯米饼

以上等优质糯米为原料,淘净后,先用水泡好新鲜糯米磨成米浆,装入布袋中沥去水分得到米粉团,然后捣成米糊,再经充分揉和,放入特制的模型后得出各种造型的米饼,后放入锅中蒸熟。具有柔软、细腻的特点。

二. 广西 南宁 横县 横县芝麻饼

横县芝麻饼

横县芝麻饼以其香酥的特色而誉满1,成为人们访亲问友的必备佳品。它选料讲究,工序复杂,工艺精湛,十分讲究色、香、味形,在全国饼类中独具特色。因其饼面遍撒芝麻,故而得名。横县芝麻饼以上好白面为主料,配以芝麻、酥油、碱面等副料,上炉烘烤而成。酥油是将麻油入锅烧沸,取白面适量入油炒之,成稠糊状,变成黄色即可。芝麻要选用颗粒饱满者,并要事先处理,冷水浸泡发涨,捞出后空掉水,放在笸箩内用掌揉搓,使其皮脱,簸去脱下的皮,趁湿使用。搭色用好醋上锅烧热,加适量面粉搅成稠糊状,再烧沸,继续加醋,掺湿开水成稀糊糊。芝麻饼趁热吃坚韧、鲜香,烤干吃酥脆可口。不仅是访亲问友的礼品,而且多做长途旅行、老人孩子、孕妇的干粮,长期食用干芝麻饼尚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做法:

1.芝麻要选用颗粒饱满者,并要事先处理,冷水浸泡发涨,捞出后空掉水,放在笸箩内用掌揉搓,使其皮脱,簸去脱下的皮,趁湿使用。

2.搭色用好醋上锅烧热,加适量面粉搅成稠糊状,再烧沸,继续加醋,掺湿开水成稀糊糊。

3.酥油是将麻油入锅烧沸,取白面适量入油炒之,成稠糊状,变成黄色即可。

4.上炉烘烤。

特点:

芝麻饼趁热吃坚韧、鲜香,烤干吃酥脆可口。不仅是访亲问友的礼品,而且多做长途旅行、老人孩子、孕妇的干粮,长期食用干芝麻饼尚有开胃健脾之功效。

历史:

芝麻饼原属西域民族的传统面食,后从胡地传入。东汉时即流行于中原大地,从帝王至平民皆好食之。《后汉书》载:“灵帝好胡饼,京师(洛阳)皆食胡饼。”《后汉书·赵歧传》载:桓帝时,赵歧“常于北海山东寿光市中贩胡饼。”

十六国后赵时,石勒讳胡字,改称麻饼。到唐宋更为盛行。曰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开成六年正月六日,立春,命赐胡饼寺粥。时行胡饼,俗家皆然。”

白居易《寄胡饼与杨惠州》:“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寄于饥馋杨大使,尝看得似辅兴无?”

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饼店》记载:北宋汴京(开封)亦有胡饼店,所卖品种繁杂,新样满麻。

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从食品》载有“山药胡饼”的制法。

明代胡饼演变为烧饼之类。明代蒋一葵《长安客话·饼》:“炉熟而食皆为胡饼,今烧饼、麻饼、薄脆酥饼是也。”

芝麻饼何时传入横县,没有准确的史料记载。相传公元40年,马援将军率大军南下平定交趾时,大军的干粮主要是芝麻饼。最初的芝麻饼按中原的做法:即用糯米为主料,配以芝麻、猪油、碱面等副料,上炉烘烤而成。屯兵横县时这一工艺传到了民间,经过长期的进货形成了今天横县特色之----芝麻饼。

其实以上文字是未经考究的,究竟横县的芝麻饼是怎么来的也许并不是谁能说得清楚。

三. 广东省 潮州 湘桥区 胡荣泉白皮饼

白皮饼是潮州小食中一种水油酥皮类的饼食,外皮白而内熟,用手工操作,其饼皮一层紧扣一层,成镙旋形,层次分明,十分好看。推荐:白皮餅最有名的是潮州的老字号胡荣泉。

主 料: 面粉,食用油,豆沙或芋泥  

做 法: 白皮饼饼皮的制作分水油皮和酥心。水油皮的制作是用面粉500克,加入食用油150克,清水200克,搅拌均匀,搓揉成面团,静置松筋1小时;酥心的制作是用面粉500克,加入花生油250克,搓揉均匀。
将水油皮、酥心各分成30件,将水油皮压薄包住酥心,略为静置后,用面棍将其压成长条形,折成三折,再压成长条形,用手将其卷成圆条形,再静置一下,将其竖起,用手压下后,再用面棍将其压成薄圆形,直径约6厘米,包上甜馅(豆沙或芋泥),用手掌将其压成扁圆形,放油锅中用中火炸熟即成。  

四. 西藏 阿里 札达县 畚箕饼

这是五○年奋起湖火车站时就贩售的传统美食,出产的「和记美食」以手工制饼的方式完成,内馅有绿豆沙、卤肉、虾米等原料,充满古早味。畚箕饼的摊位不在老街上,而在距街道不远的169县道旁。

五. 湖北省 襄阳市 南漳 香椿饼

主料:面粉,配料腌香椿芽、五花猪肉、熟猪油和葱花、味精、胡椒粉、姜粉、精盐等。制法:香椿芽先用冷水浸泡,洗净切碎,五花猪肉切成黄豆大的丁,与葱花、味精等各种调料一起放入盆中,加入化猪油制成馅,包入冷水面团制成的坯饼内。入平锅炕成两面金黄色即成。成品外皮酥脆,馅心清香,味道鲜美。

六. 台湾省 屏东 屏东凤梨

屏东在台湾省本岛西南部,下淡水溪东侧。该县因多产凤梨而被称为“凤梨之乡”。

七. 广东省 韶关 新丰县 番薯饼

新丰特色小吃:番薯饼 

八. 广东省 河源 和平 红薯饼

和平县有制作红薯饼的风俗。产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香甜爽口。

一、原料配方:

红薯300g,面粉250g,发面200g,红糖50g,白糖、糖桂花、干淀粉各25g,碱面25g,花生油750g。

二、制作要点:

①红薯处理:红薯洗净,去皮,蒸烂,晾凉,放入盆中,加红糖、糖桂花、干淀粉,揉搓成红薯泥。

②面团的调制:面粉内加清水150 g和成水面团;把发面与白糖拌和揉匀,再把水面团和白糖发面混合,加入碱面,揉匀揉透。

③做形:将面团擀成长方形面片,把红薯泥倒在面片上,用铲子蘸油,将薯泥抹匀,然后由外向内卷成卷,横切成10块,平放整齐,再撒上一层层薄薄的面粉,用面杖擀成圆饼。

④油炸:将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将薯饼入锅炸3分钟,捞出沥油即成。产品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香甜爽口。

九. 山西省 晋中 介休 砂子饼

砂子饼

砂子饼,亦名疤饼。这种疤饼,直径一般是26厘米到33厘米,饼既薄而且脆,饼脸用卵石烙成,凸凹不平,因而有“疤饼”之称。

烙制疤饼时,先将面粉、食油、鸡蛋、盐、五香粉等原料和起,用擀面杖擀成又圆又薄的饼坯,把平底鏊置于火上加热,再把大小不一的河中捡来的卵石洗净,放在平底缝里,等卵石烧到极热以后,把饼坯放在烧热的石子上用文火烤熟即成。这种饼的原料配比,可按食用需要而定,但食油不可多放,以免影响存放。如果喜欢甜食,可加糖去盐制成精疤饼。

十. 广东省 广州 海珠区民俗文化 广州小凤饼

广式腊味是经历代不断实践、改善而形成的。广式腊味选料上乘,工艺精湛,以其外形美观,色泽光润、香醇芳厚、味鲜可口、皮薄脆而甘甜,耐于储存的特点而深 受大众的喜爱。广式腊味制作工艺相当严格:猪肉选料只用后腿肉和肥膘肉,酒选用纯正的玫瑰露酒;严格控制“三七肠”和“二八肠”的等级规格,制作时要求做 到“灌得行(满)、斟得匀、绑得紧”。此外,还选用自晒的生抽和老抽,使腊味真正具有“豉味”、“风味”、“香味”。生产腊肠可细分为“切肉粒”、“灌 肠”、“烘干”、“成品”等几个工序。广式腊味的代表“皇上皇腊味店” 始建于民国29年,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在腊味家族中占到了重要地位。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