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揭阳白塔镇特产 揭阳十大必买送人特产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揭阳白塔镇特产 揭阳十大必买送人特产更新时间:2022-05-09 04:10:03

一. 广东省 揭阳 榕城区 泰洞竹笠

泰洞竹笠

二.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东寮芋头

东寮芋属槟榔芋,盛产于揭东县玉湖镇东寮村。

东寮芋个大,产量高,肉质松,味香浓。可烹制芋泥,翻炒芋和红烧芋等。每年中秋前后上市,运销香港、东南亚等地。许多侨胞回乡专程寻找东寮芋头,食后称其确属芋中极品。

东寮芋产于玉湖东寮村,故名,其种植历史已有300多年。据民国24年(1935)雪影先生的《潮梅现象·揭阳物产》中所记载:“芋,揭阳产……著名产地为东寮乡,因其出产之芋,比别处所产者,大而适口,味香而松,故有东寮芋之声誉。东寮芋每株之收量,可达十二三斤,其芋头之大者每株六七斤。”这足见东寮芋早已驰名。昔日的每株“可达十二三斤”如今已可达五六十斤乃至上百斤。1959年上了中国农业展馆展出的那一株竟达120斤,最大芋头也已不是六七斤,而是20多斤。

东寮芋有其自身特色,橄榄型,肉质结构细密,红筋少,熟芋整体酥松无暇。东寮芋用于桌席可采用蒸、煮、炒、焖、煎、炸等烹调方法,做成反沙、蜜浸、芋泥、芋头粿、鱼头芋等美味佳肴,是潮汕人过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节料。东寮芋不仅内销广东各地,还远销东南亚诸国,饮誉海内外。

三. 辽宁省 辽阳市 白塔区 朝鲜族烤牛肉

朝鲜族烤牛肉

鲜族烤牛肉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酒、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等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在桌子中央,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烤,蘸调料后食之,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四.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地都镇邹堂梨

地都镇邹堂梨

地都镇邹堂梨,历史上称“邹堂”,“邹堂”一带其独特土质,盛产着一种闻名海内外的佳果——“邹堂梨”。“邹堂梨”因其个大、肉脆、汁多而闻名。成果,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晒干,是一种健脾、清热、降温、降压的极品,人们称之为“邹堂梨脯”,又称“土羚羊”。

一直以来,地都人民都有种植邹堂梨的传统。近几年,地都镇把种植“邹堂梨”作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的举措之一,一方面积极推广青皮梨复壮技术,一方面不断扩大种植,现有“邹堂梨”种植面积达2750亩,目前“邹堂梨”作为地都的名优品牌,备受潮汕及海内外归侨的青睐。

五. 广东省 揭阳 揭西县 棉湖剪刀

棉湖剪刀

棉湖剪刀以其造型美观,锋利耐用而同"王麻子"、"张小泉"等名剪齐名。棉湖剪刀除供日常生活之用的剪刀外,近年又研制开发出园艺剪刀系列产品,有20余个。

六.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邹堂梨脯

揭东县地都镇邹堂盛产青皮梨,是岭南佳果之一。邹堂青皮梨皮薄肉厚,清脆香醇,心细汁多,鲜甜可口,饱含多种营养成分,如糖份、维生素等,不但可果吃、药用,还可制作梨脯,加工罐头。

用青皮梨切片制作的梨脯冲水饮用,可治风湿、热毒、咽喉肿痛、劳夜肺燥等疾患,特别是高温炎热的东南亚一带,疗效更加显著,侨胞们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七.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桃山格篮

桃山格篮

桃山格篮(也称介蓝)源产地在炮台红门楼,有菜支软、茎粗、生菜叶油绿特点,爆炒后其色益发油翠欲滴,引人垂涎。

桃山格篮烹调十分讲究,以猛火、肥油,鲜腥勾兑而出名。可配以鱿鱼、、肉片、香茹、豆腐干丝,在猛火中0一、二分钟即可上盘。成菜的格蓝依然栩栩如“生”,其菜入口香、酥、脆,是潮汕地方酒席上不可多得的佳肴,有“青龙出海”之称。

“格篮”这个名字在当地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称很多很多以前,一尼姑(有说是观音化身)化缘至此,顿感口腹饥饿,见一农家屋前有一灶鼎正在煮熬牛肉,其屋旁有一小片鲜嫩青翠的野菜,意欲采摘充饥,又不愿生吃,遂灵机一动,将菜置之于手提花篮之中,入鼎隔篮煮熟,提起小试,香气四溢,足以解饥,格篮之名由此而来。今粤菜中有一“过水油菜”的做法就很有这种古风:将油菜(广州人称菜芯)放进沸水中搅了几下,捞起加些香油佐料即可,据称还能保持菜中的多种维生素。

八.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靖海豆楫

惠来县靖海镇,用精选花生、麦芽糖浆及其他配料,经捶打、搓压、切制而成,因用料不同而有荤、素之分。靖海豆楫具有胶软而不粘牙、清甜而不农腻、香味久留的特点,常食不厌。

靖海豆(米咠),是惠来县的著名。它香甜适口,独具风味。是人们探亲访友时的送礼佳品。惠来靖海镇出产靖海豆(米咠)已有悠久历史,现仍有几间工厂在加工生产,源源不断地供应国内外市场。

靖海豆(米咠)是以花生仁、白糖、猪油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的一种饼食类。配料和制作十分考究,要经过好多道工序:先是把花生仁炒熟,炒时要特别注意火候,使之不焦不生,香脆适度。炒好后,碾瓣去膜,把花生仁放入由麦芽糖、白糖、猪油、葱朥、橙汁等配料煮成的糖浆中,搅拌均匀,用木棒反复捶打至粉碎柔软,有一定黏度。再用大槌压平,碾成薄薄一张,这就成了豆(米咠)皮。

豆(米咠)皮做成后,中间要包上明糖。明糖是用面粉、麦芽糖、猪肉丁、芝麻、葱朥精制而成的。然后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豆(米咠)整块呈浅黄色,中间明糖部分是深褐色,看起来赏心悦目,吃起来香甜可口,真是色、香、味俱佳。

包装时,先洒上粉糖,再用竹叶裹起,外加薄膜。竹叶能使之透风,薄膜可避免出油,这样便可存放较长时间。现在市场出售的豆(米咠),一般分为精装、简装、散装三种。每盒半市斤,二十小块。

由于做工考究,靖海豆(米咠)食起来很有味道,质软而不黏牙,香甜浓烈而不肥腻。配上潮汕有名的功夫茶,更是余味无穷。

九. 广东省 揭阳 揭东区 邹堂青皮梨

邹堂青皮梨是驰名国内外的岭南佳果之一,它产白桑浦山东南麓丘陵地带,也就是地都镇南陇、仙埔、乌美诸村后面山地。这几个村的占称为邹堂龙,青皮梨也称邹堂梨。

邹堂青皮梨由来已久,据《邹堂郑氏族谱》记载及民间口碑材料,相传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进士郑舺,于隆庆初年出任四川按察使时从四川移植苍溪雪梨于邹堂郑氏祖祠后山坡,开始时皆称“郑子梨”,后因郑子梨名字不雅,观其色泽青苍改称青皮梨,后代逐渐繁衍而遍布邹堂龙所属山地,至今已四百多年了。

邹堂青皮梨系蔷薇科梨属,沙梨的一种。邹堂青皮梨酷似它的祖先四川苍溪雪梨,又有点苹果型。它皮青蒂软,肉白汁多,酥甜爽口,饮誉中外。由广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果树栽培》中青皮梨条这样记载:“青皮梨产于揭阳县邹堂乡。果实型圆或近于卵型,成熟后仍为青色,肉质幼嫩,味甜汁多,适宜于加工制罐头。”

邹堂青皮梨春季开花结果,成熟时间在“大暑”至“立秋”阶段,时达盛夏,天气炎热,人们吃之倍感泌脾清胃。果梨一经上市,争相购买,以先尝为快,因而经济价值较高。

青皮梨皮薄肉厚,心细汁多,酸甜爽口,含有多种营养化合物、糖分、维生素等物质,是营养比较丰富的水果之一。它的鲜果利尿通便,可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青皮梨还可切成小片晒干成梨脯,入药内服可助消化,清热除烦解渴,润肺生津化痰咳,并能解酒毒,善治热病津伤的烦热口渴和肺热干咳痰等症。青皮梨还可外用,当被开水淋伤或被火灼伤,将青皮梨生果用刀切成小片然后贴于伤患处有止痛收敛作用。

用邹堂青皮梨切片晒干制成的梨脯除了保留青皮梨果的食用价值之外,冲水饮用可治风湿、咽喉痛、劳夜浮肺火、燥热。它的制作方法是:在每年“大暑”过“立秋”即至之时邹堂梨已成熟,把梨子摘下来,用水洗后,切成二畔,然后把切破一面向下,有表皮一面向上顺次切成厚2-3毫米的小薄片,把这些小薄片置于清洗干净的晒台上或干净竹器内被太阳照晒,直至可折断,收拾藏于织塑袋三五天后,再放于炊格在炉灶上炊沸(炊格顶上炊烟起后15-20分钟)取出晾干,重新放入竹器中于阳光下照晒至梨干湿度消失,装于水缸中以备食用。

本地精制的邹堂梨脯还是一种民间风俗的馈赠佳品,特别是旅外侨胞们,由于梨脯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唐山土羚羊”美誉,他们每次回乡必带一些到侨居地赠送老乡亲,共同分享家乡的土品。

为何邹堂青皮梨脯有“唐山土羚羊”之誉呢?

相传清代末年,暹罗国某地热病流行,患者体温极高,喉干口渴,烦燥无比。时因医疗条件不好,加之侨居此地华人生活艰辛,经济潦倒,无法求医,病人口多,无法解除病患。恰好有一陈姓客头从潮汕返暹罗时带有一袋邹堂青皮梨干,见其妻子也患病,已求过医服过药,可病情不见好转,陈客头于邹堂友人家吃饭用过梨干,知有解散热毒功效,遂煮了一碗让妻子饮下,过了一二个时辰,妻子感觉内热消退,口内生津。于是连续饮用两三天之后,热病消除。陈客头是个热心人,把梨干分送周围邻居,煮水饮用,治好了一方的百几十名患病者,彼邻有一郎中觉得奇怪,询问陈客头有何神方妙法时,陈客头说是用“唐山土羚羊”治好的,从此,邹堂青皮梨干便被侨人称之为“唐山土羚羊”。

十. 广东省 揭阳 惠来县 隆江菜脯

即萝卜干,晒干的萝卜。

与潮汕咸菜、鱼露并称“潮汕三宝”。因萝卜在潮汕俗称“菜头”,故称“菜脯”。

萝卜本来就是有益的蔬菜,它所含的维生素B极为丰富,铁质含量很高。所以萝卜干也是最不起眼最便宜但却是最好的养生食物,它的铁质含量除了金针菜之外超过一切食物。

产品特点:咸香脆口,消食开胃

食用方法:

1、洗净撕开,直接送白粥,常于早餐食用;

2、作潮菜配料,如切片加鲜虾做汤,有龙舌凤尾汤之美称,更常用于配鱼或肉烹煮;

3、与鸡蛋一并煎至成饼状,即潮汕名菜“菜脯蛋”

4、保健食用,有开胃消食,消风行气之效。

现在,潮汕菜脯经过加工,已经成为地方特色的送礼佳品,海外华侨回潮汕探亲回去时,最喜欢带去家乡的菜脯。

推荐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