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来到51特产网

海南特产在哪里买最好 海南十大特产在哪里买

当前位置:51特产网海南特产在哪里买最好 海南十大特产在哪里买更新时间:2022-04-27 10:50:57

一. 海南省 定安 海南煎棕

海南煎棕

海南地方风味小吃,流行于海(口)府(城)地区,与普通粽子不同之处在

于:一是不用粽叶包裹;二是先蒸热糯米后入配料调勾而煎之故不受节令限制,

可长年制作与食用。

用料:糯米500克、莲子25克、冬菇25克,干

虾米25克、干贝25克、叉烧50克、熟猪油50

克、味精5克、白糖5克、精盐8克、生油100

克、鸭蛋液适量。

制作:

1、将糯米掏洗干净,上笼蒸熟待用;

将莲子煮熟透,脱皮、除心;冬菇浸透洗

净,滚水烫过后切粒,干虾米、干贝洗净蒸

过,叉烧解成粒状。

2、将以上各料和精猪油、味精、白糖,精盐等一起放入糯米饭中拌匀,掐成

10个大小相同的饭团。

3、热锅下生油,将糯米团均匀醮上鸭蛋液,放进热油锅中慢火煎炸,不断翻

转使之均匀受热,煎成金黄色即可。

特点:色泽金黄,外焦内嫩,香滑可口,耐人寻味。

二. 海南省 乐东 海南海参

海参是一种名贵海味、其品种有刺参、梅花参、白秃参、花瓶参、克参、岩参等10多种。

制法:

(1)涨发海参发时用干净的陶缸或木桶为器具,把海参入缸放进清水。浸泡10--12小时后,取出用90℃沸汤氽进焖2--3小时,洗净,并用刀刮去腹部的砂子。

(2)再放进锅内热水煮沸30--40分钟,捞出倒入清水缸内浸漂6小时,待海参肥软,即可剖开去除内脏筋络及杂质,反复清漂即成。如为刺参或体积较大的海参,清漂时用竹篾或筷子在其外皮轻轻刮去皱皮,再入锅煮沸15--20分钟,方能发至透心,通过再用清水漂浸泡,达到柔软肥胖、无灰味时止。

(3)如果炉旁设有热水缸,可将海参放进缸内浸泡半天,再用小火煮软,然后换清水浸漂,亦可达到涨发。一般家庭小量涨发,可把海参放进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内,焖发半天,然后倒出,放入清水中浸泡肥软,入锅过煮,海漂即成。发好的海参,用手指弹压,感觉糯软,且有弹性。如没达到这个标准,可再煮15--20分钟,然后清漂即成。

特点:含水量有极高的蛋白质、有补虚损、理腰脚、去黄疸、利尿消肿等功效。与肉片爆炒勾芡或肉、鸡等清炖,以及作涮火锅配菜均极鲜滑软嫩。

三. 海南省 文昌 文昌菠萝

文昌菠萝是海南省文昌市的。菠萝又叫凤梨,为短期收益的热带水果。文昌是海南种菠萝最多的地区,面积有270多公顷。品种有沙拉瓦、巴厘、夏威夷、泰国、巴打维尔等,以沙拉瓦为主,巴厘次之。

2013年文昌市种植菠萝达2.4万亩,预计产量2.7万吨。主要品种是巴里和沙拉瓦,菠萝种植是文昌市农业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

文昌菠萝的种植范围为海南省文昌市辖区内的17个镇:文城镇、重兴镇、蓬莱镇、会文镇、东路镇、潭牛镇、东阁镇、文教镇、东郊镇、龙楼镇、昌洒镇、翁田镇、抱罗镇、冯坡镇、锦山镇、铺前镇、公坡镇。

四. 海南省 琼中 琼中槟榔

琼中槟榔是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海南琼中县是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区,槟榔也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很大。

槟榔是海南四大名药之一,含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功效。琼中县地处五指山腹地,山青水秀,是万泉河南渡江和昌化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历来是海南南药,特别是槟榔的主要产地,生产优质槟榔。2004全县种植面积达60000亩,收获面积达40000亩,鲜果产量达2000吨。预计到2010年,种植面积达100000亩,收益面积超60000亩,产量达3000吨,槟榔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

五.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煎饼

海南煎饼又称“奇味千层饼”、“东山烙饼”,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兼有海南特色,北方风味的面食。海南各地多家宾馆、酒店出品,均受欢迎。又以万宁县东山岭宾馆特制的“东山烙饼”最负盛名。

原料:精面粉500克,发酵粉10克,鸡蛋4个,精盐10克,味精5克,胡椒粉7克,蒜茸75克,葱茸50克,香料少许,精猪油适量。

做法:

1、精面粉和发酵粉拌匀,开窝,加入鸡蛋液,用30℃温水调开,反复揉搓成面团,用干净湿布盖住,静置15分钟,再搓一次,然后压薄,用长擀面杖半成薄片(越薄越好,要均匀),然后用猪油涂面。

2、把精盐、味精、香料、胡椒粉一起拌匀,均匀地撒在薄面片上,再把蒜茸、葱茸掺和一起,均匀地撒上一层,接着,将面片由外往里卷成圆长条,按25厘米长度切段,每段揉成圆团压薄,擀成1厘米厚度的圆饼。

3、旺火烧锅,落油,至四成热度,放入生面饼,慢火煎炸,不断翻转,使两面均匀受热,起金黄色时捞起,挤出油分,按辐射状均等切块,装盘便成。

特色:皮薄层多,外酥内软,咸淡适口,香味奇特,诱人食欲。

六. 海南省 海口 秀英区 海南黄牛

海南黄牛又称高峰黄牛,据1976年出版的《广东省畜禽资源汇编》记载:海南黄牛的主要特征是肩峰隆起,外表略似印度瘤牛(zebu),其次是头长、额短、耳大、角短小、十字部高、体幅较广、四肢坚细、皮肤柔软而富有弹性、被毛短密、尾长。海南黄牛于2003年列入《中国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海南黄牛属役、肉兼用型牛。

海南黄牛密集区为海口市秀英区的羊山地区,主要分布在石山、永兴、遵谭、十字路、龙塘、旧州等镇。

主产区为东方、乐东、儋州、澄迈、定安等五个市县,其他各市县有少量饲养。

海南黄牛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记载,它长期以来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和抗病力强等优点,深受当地劳动人民所喜爱,尤其是在火山岩缺水地带分布密集。

海南黄牛在海南西部地区农家饲养极普及,据海南省统计局2005年统计产区黄牛饲养量达43.56万头,占全省饲养量的62%,可繁殖母牛达10.7万头,占全省的56%,当年产仔7.15万头,占全省的63%。2008年饲养量47.87万头,其中存栏37.31万头,出栏10.56万头。

海南黄牛公牛肩峰甚发达,一般高达7—19厘米。4—5岁的公牛峰高平均为15厘米(12—19厘米),阉牛峰高平均为11厘米(6—14厘米),其大小与去势年龄有关;2—3岁公牛峰平均7厘米(6—12厘米)。母牛的肩峰较低或不明显。当地群众认为肩峰分为两种,一种是峰顶较宽而厚,称为“盘型”峰;另一种是峰顶较夹而薄,称为“鸡冠型”峰。

海南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重达293—384公斤,最重达419公斤;成年母牛平均重达260公斤,最重达408公斤;阉牛平均体重312—331公斤。

海南黄牛属中度体型。体斜长指数为107%--117%;胸围指数为132%--139%;管围指为14%--15%。

海南产肉性能:据海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2007年测定屠宰率平均为50.43%,净肉率I(净内重/胴体重)为76.85。皮厚为0.32cm,脂肪厚:腰脂厚0.23 cm;背脂厚0.47cm。肌肉厚为:大腿内厚为5.33cm;腰部内厚为1.78cm。

海南黄牛繁殖性能:母牛出生后一般为19—21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为15—20天,(未经产的母牛发情周期长些,约在25--30天)。发情持续期为1—2天,母牛初配年龄为21—24个月。多数母牛为一年一胎,也有三年二胎。若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母牛在产后经50—60天便可发情配种。母牛一般在14—15岁后丧失繁殖力,若饲养条件好,可延长其繁殖年限。受胎率达81%,小牛犊成活率在85%以上(海南省畜牧管理站资料)。小牛患病较少,成活率高达95%以上。据材料记录,小牛在10月至次年8月份出生最多。

对海南黄牛的品种的评估:二千多年来,海南黄牛在海南丰富草原的自然条件下,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严格选育下,形成了耐热、耐旱、耐劳、耐粗饲、抗病力强、遗传性能稳定、皮薄、产肉率高、肉质细嫩等优点。为更好地整理品种资源和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必需将海南黄牛的提纯和加大人工草原建设,制订科学饲养管理标准,列入海南省农业科技项目。建立省级纯种核心群,建立起不同方式的保种体系。大力扶持专业户,实行本专业场选育和开展群众性选育相结合。在做好品种保护的同时,面向市场开发合理利用,逐步实现资源社会化,逐步形成以保护促进开发,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在草原建设上,推广种植优质高产的禾本科牧草—坚尼草、皇草、九尾草等;豆科牧草—苜蓿属的拉花草、新银合欢。将海南黄牛在现有的基础上从役用向肉用转变,从数量到质量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市场需求,开辟国际市场。

七. 海南省 海南胡椒粒

海南胡椒粒

八. 海南省 屯昌 屯昌荔枝

屯昌荔枝是海南省屯昌县的。屯昌县乃荔枝原产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资源非常丰富,有野生荔枝和栽培的实生树荔枝。果皮鲜红美观,果肉爽脆,清甜多汁,香味浓郁诱人,营养丰富,除鲜食之外,还可制果干、罐头、果汁、果酒等。屯昌荔枝被誉为“中华之珍品”,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之一。

屯昌县属丘陵半丘陵山区,四面群山环抱,中为低洼盆地,状如聚宝之盆,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对发展热带水果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以发展荔枝为主的热带水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现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的一个新兴产业。全县现有荔枝种植面积32000亩,主要品种有妃子笑、大丁香等,并已全面进入收获期,是海南省最大的大丁香荔枝生产基地和主要的妃子笑荔枝生产基地之一。

自94年以来,屯昌县新增面积2.l万亩,占全县水果种植面积的57%,其中可放生面积1.35万亩,已挂果面积0.65万亩,收获总产量达l950吨。实现产值1950万元。目前屯昌荔枝种植主要分布新兴、大同、屯郊、南坤等四个乡镇,种植主要品种有鹅蛋、妃子笑、大小丁香、三月红等。属于早熟产品,具有上市快、效益高的优点,其花期集中在春节前后,果实成熟相对其他品种要早,在5月可以上市,比广东、广西等地可提早15—22天。产品95%营运北调广州、深圳,产品供不应求。

为做大做强荔枝产业,我县立足于树立品牌,强化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打造无公害荔枝品牌。2003年申报通过海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面积达16000亩,同年被列为国家级荔枝标准化示范区,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县。2004年首获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现已有6个示范基地2850亩获得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 2004年创建荔枝冷藏库,日处理量达20吨,开始实现农产品出口贸易历史性突破,出口欧盟44吨、次年出口美国52吨。2005年我县6家荔枝种植基地荣获我省荔枝出口备案基地资格,占了全省该类基地的绝大部分。在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同时,我县积极申报注册荔枝品牌,现有 “屯昌香妃荔枝”、“坤博”荔枝等品牌。

九. 海南省 昌江 海南椰子船

特色:海南椰子船,又称“珍珠柳子船”,是海南琼海、文昌一带民间传统小吃。用鲜椰子装入糯米、味料煮熟而成,具有浓厚的椰乡气息。一般只流行于椰子产地的民间,只有个别餐饮店作产品销售。

原料:糯米1000克,椰子1只,白糖200克,淡鲜奶200克(沸水易可)

制作:

1、糯米淘净,浸泡数小时后滤去水分晾于待用。

2、取刚结满白瓢的鲜嫩椰子,剥除外衣及硬壳,取出整只肉瓢,在顶端切开小口留盖,倒掉椰子水,将糯米填入椰盅内,同时加入白糖及鲜椰汁,灌入淡鲜奶(或沸水),用椰盖封口缚紧,放进盛有清水的锅中(勿使椰盅内水分渗出)加盖,旺火煮沸,然后用慢火煮约3--4小时,糯米熟透胀满后取出。

3、待煮熟的糯米椰盅自然冷却后,解开绑绳,用刀切开,顺直势解成若于块两头尖、中间宽的船形块件,摆盘即成。

特点:椰肉和糯米饭紧密结合,色泽白净,晶莹半透明,状如珍珠(故有“珍珠椰子船”别名)。硬软相间,脆糕结合,慢品细嚼,椰香浓郁,清甜爽口。

十. 海南省 乐东 海南鱿鱼

鱿鱼又叫柔鱼,为优质美味干海产品。

制法:

(1)涨发用清水洗净,浸泡10--12小时,即可发成软状。

(2)切片或切丝,用于烹菜。

(3)若作汤菜就不要浸泡,只要洗净切丝,与肉类等一起煨煮,即成美味。

特点:色泽鲜明,肉质粉红软脆,色味清香,味道鲜美。

推荐特产